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扬子地块北缘前南华纪神农架群底界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扬子地块北缘前南华纪神农架群底界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百家汽车网
第26卷第3期 2012年6月 资源环境与工程 Resources Environment&Engineering Vo1.26,No.3 June,2012 扬子地块北缘前南华纪神农架群底界 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胡正祥 , 刘早学 ,张焱林 ,毛新武 ,冉瑞生 ,廖宗明 ,刘成新 (1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430034;2.湖北省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443100) 摘要:黄陵断穹核部北缘,发育一套不整合于中深变质的黄陵杂岩之上的浅变质一极浅变质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组合。据其相互接触关系,由下至上划分为中元古代西汉河组、吴家台组,新元古代浇园山组。 吴家台组为一套含叠层石中厚层一块状白云岩,底部为块状一中厚层状石英质砾岩、石英砂岩,角度不整 合覆于西汉河组不同岩石组合之上,相当于神农架群底部一中下部地层,主体属碳酸盐台地及滨岸相。角 度不整合于吴家台组之上、被南华纪南沱组假整合覆盖的一套白云质复砾岩,即浇园山组,主体属台内一 台缘斜坡相。推断神农架群为被动边缘盆地一裂陷盆地沉积,浇园山组为被动边缘裂陷盆地沉积。 反映中元古代中期,在扬子古陆块区可能存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板块碰撞造山事件。 关键词:吴家台组;浇园山组;神农架群;角度不整合;中元古代;板块碰撞造山事件 中图分类号:P534;P5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11(2012)03—201—08 0 引言 扬子地块北缘前南华纪神农架群主要分布于神农 架地区(图1),少见于神农架地区以东的大洪山地 区 卜 ;其发育较完整,变质变形改造较弱,是建立中 方中元古代年代地层表o、研究Rodinia超级的形 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J。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为 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岩夹陆源碎屑岩组合,其间见多层 火山岩,形成时代归属中(新)元古代,但未见其下伏 地层。该群与黄陵断穹核部北缘前南华纪基底相距 13 km,两者间的关系历来备受地学界瞩目。近年来, 的基础上,采用构造事件一沉积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 元古代地层序列的关键地层之一,对补充完善中国南 作者在神农架地区和黄陵断穹北缘地质矿产系统调查 图1研究区地质略图(据李福喜等,1989,略修改) Fig.1 A simpliif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study area 1.震旦系一寒武系;2.南沱组;3.莲沱组;4.浇园山组;5.吴家台组;6.西汉河组;7.水月寺岩群;8.东冲河片麻岩;9.角度不整合界线;10.断层 11.研究区;10.典型实测剖面位置。 收稿日期:2012—06—15;改回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胡正祥(1963一),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从事地质矿产调查与技术管理工作。E—mail:huzx@hbdk.gov.en o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地层表(征求意见稿),2011。 资源环境与工程 对西汉河、孔子河一带不整合于中深变质的黄陵杂岩 …__--……平行不整合………… 之上的浅变质一极浅变质陆源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组合 进行解剖,以其互相接触关系为主线,由下至上划分为 中元古代西汉河组 、吴家台组,新元古代浇园山组。 其中,吴家台组、浇园山组为新建岩石地层单位。 浇园山组(Pt√) 总厚度3.0 m (7)深灰色块状白云质砾岩。砾石大小一般2~ 10 cm,以棱角一次圆状为主,成分主要为白云岩,少量 为石英砂岩、石英岩、片麻岩、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偶见 1典型剖面描述 吴家台组、浇园山组出露于黄陵断穹北缘杉树垭、 硅泥质板岩;砾石含量30%~50%左右;白云质砾石 分选和磨圆差,基质主要为白云质,次为泥砂质。 3.0 m ~西汊河、孔子河等地,共有5条剖面控制,选取两条主 角度不整合一 干剖面和一条辅助剖面介绍如下: 1.1吴家台剖面 位于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西汉河村吴家台东北 侧陡崖,地理坐标:111。1i 18”,31。21 51”,剖面从河沟 往山坡测制(图2)。 圜I 困2 圈, 图4 国5 圈6 圈 圈8 国9 0 750m 图2 吴家台陡崖吴家台组、浇园山组实测地层剖面图 Fig.2 The measured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Wujiatai Fm and Jiaoyuanshan Fm at the Wujiatai clif 1.石英砾岩;2.白云质砾岩;3.含砾石英砂岩;4.白云质石英砂岩;5.含 冰碛砾泥岩;6.细晶白云岩;7.砂屑白云岩;8.绢云绿泥片岩;9.粉砂质 千枚岩。 陡山沱组(Zld) (9)浅灰色厚层块状白云岩 1.8 m …………平行不整合………… 南沱组(Nh:n) 总厚度0.2 m (8)土黄色薄层含冰碛砾泥岩。砾石成分主要为 碎屑岩颗粒、砾石含量5%左右,砾石分选中等,次 圆一圆状,砾石大小一般2~5 mm;基质主要为泥砂 质。 0.2 m 吴家台组(Pt 加) 总厚度58.7 m 上段(Pt, ) (6)灰白色中厚层状细晶白云岩。 5.0 m (5)灰绿色厚层块状砂屑白云岩。 15.0 m (4)灰白色中厚层状细晶白云岩,偶夹薄层粉晶 白云岩。 20.0 m 下段(Pt, ) (3)厚层块状变含砾石英砂岩夹薄层绢云千枚 岩。 10.0 m (2)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白云质细砂岩多个旋 回互层,每个旋回沉积厚度约1~2 m,由底往顶表现 为明显的正粒序特征,白云质细砂岩中普遍发育槽状 交错层理。 11.5 m (1)厚层一块状石英质砾岩。砾石分选较好, 圆一次圆状,砾径一般2~5 cm,个别达8 cm。砾石为 石英岩,砾石含量达70%以上,基质为泥砂质。 l2.5 m ~角度不整合一 西汉河组(Pt, ) (0)灰绿色中薄层绢云绿泥片岩。 1.3 m 1.2浇园山剖面 位于夷陵区樟村坪镇西汉河村浇园山西侧对面山 坡,地理坐标:11l。l1 57”,31。23 36”。由于地形条件 ,剖面分两段测制,下部从河沟测到马路,中上部 从公路测到矿石料仓(图3)。 陡山沱组(Z d) (28)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岩 0.8 m …………平行不整合………… 南沱组(Nh 凡) 总厚度0.2 m (27)土黄色薄层合冰碛砾泥岩。次圆一圆状,砾 石含量约5%,大小一般2~5 mm;基质为泥砂质。 0.2 m …………平行不整合………… 浇园山组(Ptd) 总厚度2.0 m (26)白云质砾岩。分选较差,棱角一次圆状,砾 石以白云岩为主,少量为石英岩、绢云绿泥片岩及辉绿 第3期 胡正祥等:扬子地块北缘前南华纪神农架群底界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203 豳1圈4目7圜102目5圈8 圈13圈16 14圈17 11 阐圜3目6目9 12图15 图3浇园山西侧吴家台组、浇园山组实测地层剖面图 Fig.3 The measured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Wujiatai Fm and Jiaoyuanshan Fm at the west side of Jiaoyuanshan 1.石英质砾岩;2.白云质砾岩;3.含砾白云质砂岩;4.含砾石英砂岩;5.石英砂岩;6.白云质石英砂岩;7.细砂岩;8.粉砂岩;9.白云质粉砂岩;10.含冰碛砾泥岩; II.细晶白云岩;12.砂屑白云岩;l3.叠层石白云岩;l4.含白云质砂岩透镜体白云岩;15.绢云石英片岩;16.变粉砂岩;17.粉砂质绢云千枚岩。 岩,其中白云岩砾石含量在95%以上;基质以白云质 为主,次为泥砂质。 ~2.0 m 角度不整合~ (7)中一薄层状中细粒白云质石英砂岩(6)厚层状含砾粗一中粒石英砂岩 (5)中一薄层状细粒石英砂岩(4)厚层状含砾粗一中粒石英砂岩绢云母千枚岩 0.35 m 1.2 m 0.6 m 0.7 m 5.7 m 吴家台组(Pt W) 上段(Pt,W ) 总厚度41.0 m 2.0 m 4.0 m (3)厚层状含砾粗一中粒石英砂岩夹薄层粉砂质 (2)厚层一块状含砾石英砂岩、白云质石英砂岩 不等厚互层8.1 m (1)厚层一块状石英质砾岩。砾石分选较好,磨 圆为次圆一圆状,砾径一般2~5 cm。砾石成分几乎全 (25)厚层块状白云岩 岩(24)厚层块状含砾半球状、柱状叠层石粉晶白云 (23 中厚层细晶白云岩中夹含细砾白云质砂岩 透镜体 (22 2.0 m 中薄层粉细晶白云岩 4.0 m 0.7 m 0.8 m 1.6 m (21 中层状粉细晶白云岩夹含砾白云质砂岩透 为石英,颜色以乳白色和紫红色为主,砾石含量达 60%以上。基质主要为泥砂质。 1.2 m ~镜体 角度不整合~ (20)中薄层状细晶白云岩 (19)厚层状细晶白云岩 (18)薄层状细粉晶白云岩 (17)厚层细晶白云岩 下段(Pt2W ) 西汉河组(Pt2W) (0)灰白色绢云母石英片岩夹透镜状变石英细粉 砂% 1.0 m 0.7 m 1.8 m 2岩石地层特征与地层接触关系 2.1岩石地层特征 2.1.1 吴家台组 (16)薄层状中细粒细粉砂岩 (15)中层状中细粒细粉砂岩 (14)透镜状白云质粉砂岩0.2 m 2.3 m 0.1 m 下段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岩建造,由块状一厚层状 石英质粗一细砾岩(图版I一1)、含砾砂岩、中细粒(含长 (13)中层状中细粒砂岩0.9 m (12)薄层白云质细粉砂岩 (10)中一薄层状含砂质细晶白云岩 (9)中层状含砾粗中粒白云质砂岩 (8)薄层白云质石英粉砂岩 0.45 m 0.7 m 0.2 m 0.2 m 石)石英砂岩组成,夹薄层状泥粉砂质板岩(千枚岩),厚 度23.4~24.7 m,岩石具颗粒支撑结构,发育粒序层理、 平行层理、鱼骨状层理、楔形层理、块状层理(图版I-2), 属滨岸带前滨一近滨、浅水陆棚沉积(图4、图5)。 上段为一套中厚层状细粉晶白云岩夹砂屑白云岩、 (11)中层状灰白色中细粒白云质石英砂岩O.5 m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2.生 薄层粉晶白云岩、块状细粉晶白云岩,偶夹透镜状含细 砾白云质石英砂岩。剖面厚度17.6—34.0 m;在肖家 河磷矿区o,钻孔控制厚度>99.94 m;沿浇园山剖面 分 厚 分 层 度 层 厚 界 系 统 组 段 度 地层系统 岩 性 结 构 性 往北东,露头可见厚度>200 m。见半球状、柱状、波状 叠层石(图版I.3),在杉树垭一带见柱状叠层石构成 的点礁。属潮坪一开阔(局限)海碳酸盐台地沉积。 沉积相 岩性描述 微相 亚相 相 震 下 陡 旦 统 山 0.8 28 0.8 : 一 厚层坎状自云岩 十雷色疆屡曾 碲砾jI矗岩 j'lc湖 K儿l O.2 27 0.2 ,/ o o l 新 系 青 白 口 沱 /组  2.0 26 2.O o o ,, l 25 2.O 浇 园 山 块状白云质砾岩 厚层块状细晶白云岩 积 斜坡 滑塌 台前 台地 边缘 潮上 75 南 上 南 I 古 氆 统 沱 界 系 组 24 4.O 厚层块状含砾半球状叠层石粉晶白云岩 系 组 23 2.0 中厚层细晶白云岩中夹含砾白云质砂 岩透镜体 潮 间 潮 台 上 176 .段 22 40 .中薄层粉细晶白云岩 坪 _ 中层状糟细品白云岩夹含砾白云质砂岩诱镜体 地 2l O.7 20 O.8 中藏屡妆细晶白云岩 l9 1.6 l8 O.7 《 厚层状细晶白云岩 薄层状细粉晶自云岩 潮 下 l7 1.8 l6 O.2’ — 厚层细晶白云岩 n =- I 湃屡状中细精册砂岩 15 2.3 ————1——r——f _—r—— 1 —1———r—— 中层状中细粒细粉砂岩 携霞状白云府粉 者 中层状中细粒砂岩 日 m 日 W甲 ;精 {t—j , q口■口目 。前 滨 Ⅲ ,} 审 吴 家 台 组 14 n 1 13 0.9 i11  n ii 4’ ■} } _.‘.・l  F=1 ,  I近 兀 l0 07 ●……I q I1 7 中一薄层状含砂质细晶自云岩  l古 X Il 7 …-1 1 n1 , ・・.~o I ^ 1 7 o,・・・m 日 m 一l II屏特—arl , 一中, 石j 目 , * 滨 5 0.6 中一潭层状细粒自 砂岩 4 0.7 o・~・・l 厚层状含砾粗一中粒石英砂岩 界 下 23.4 3 .茎盔主j o_..・・l ・ ・-..o l 滨 !E王工二二= 57 o^・・l 薹王E五互二二= ・ ・...o l o厚层 含砾粗一中粒石英砂岩夹薄层 粉砂质绢云母千枚岩 前 滨 I 岸 段 — ・ ・,.o l — ...・・l o...・・l ・・^//"l — — — 』—一 ・I o. —・ ・.~o I ...・近  2 8.1 ,,-..・・lL J :L 厚屡块 含砾石英砂岩、白云质石英 砂岩不等厚互层 滨 ・・.~o l o・、・L — — —・1 6 — — J一 西 o.・・.~o l ・、・一I 汉 河 组 l 0 1.0 拿鞋 1 12 o o -..1 ・ o o l 杂色厚层块状石英质砾岩 海滩 灰白色中层状变粉砂岩与薄层绢云石英片岩互层 1:300 比例尺图4浇园山西侧吴家台组、浇园山组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 Fig.4 Th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Wujiatai Fm and Jiaoyuanshan Fm at the west side of Jiaoyuanshan 2.1.2 浇园山组 (图版I-5),少量次圆一浑圆状,砾径一般0.2~3 cm,大 为一套灰一浅灰色块状白云质(复)砾岩,偶见有 10—20 cm厚似层状一透镜状白云岩夹层;厚1—7 m, 者达40×30 cm一65 x55 cm,大小混杂,无分选,砾石占 25%-55%;砾石主要成分为白云岩,占70%~95%,次 大多为2~3 m。与下伏吴家台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 版I-4)。白云质(复)砾岩中,砾石多呈棱角一次棱角状 为石英砂岩,不等量(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弱片麻状 花岗岩、片麻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偶见硅质岩、 o湖北省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省宜昌磷矿肖家河矿区详查报告,2010。 第3期 胡正祥等:扬子地块北缘前南华纪神农架群底界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地层系统 界 系 统 组 段 震 陡 f 205 分 厚 分 层 度 层 厚 度 1 8 9 1.8 … x II, 岩 性 结 构 柱 沉积相 岩性描述 微相 亚相 相 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岩 ………… 冰湖 新 组旦系 下统 沱山 l 3.0 7 3 0 o。 o 『 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砾岩 塌积 台斜前坡 边台地绦 南 上 南 系 青 白 口 系 组 6 5.0 灰白色中厚层状细晶白云岩 潮 兀 古 垡 统 沱 77 _1 下 -|}・{f・ 界 // f|・ 浇 -II・十}・ 园 //・}}・ 5 15.O ・ }・//- 山 组 上 340 .灰绿色厚层块状砂屑白云岩 潮 间 潮 台 坪 地 段 糯L  一 w 4 14.0 吴 w 灰白色中厚层状细晶白云岩 厶L一 潮 下 7 77 一 中 兀 家 厶 上H, 厚层块状含砾石英砂岩夹薄层绢 云千枚岩 古 界 组 ・、‘’l — ] 3 l】.5 o・~‘‘l 一前 滨 下 24 7 — ・Z一异{ ・-。・o l } 滨 岸 L — — 段 o・.~・・l ・...o l 近 滨 2 12.5 o,.・・I 西 汉 河 。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石英砂岩与 薄层白云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 ol l .~・・I 组 / I.j矧. 、 o o l 套 蔷弩彘謇璺 嚎 屉l滩 比例尺1:750 图5 吴家台陡崖吴家台组、浇园山组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 Fig.5 Th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Wujiatai Fm and Jiaoyuanshan Fm at the Wujiatai clif 黑色硅泥质板岩(图版1-6)。杂基支撑,基质主要为 理,也可见到被置换的成分层理;吴家台组成分层理多 保留完好,可见到稀疏板理,板理多与岩层产状一致。 白云质,无明显层理,岩石中见网状硅质皮壳。见白云 岩呈似布丁状分布(拉裂构造),偶见滑塌层理、碎屑 注入岩墙构造。总体反映为重力流沉积特征,属浅 水一暴露的碳酸盐台地内部斜坡或台缘斜坡滑积一塌 西汉河组中变质矿物为绢云母、白云母、绿泥石、 石英组合或绿泥石、钠长石、阳起石组合。吴家台组变 质矿物主要是绢云母、石英或白云石组合,绢云母多呈 积岩(图4、图5);树空坪一带,浇园山组超覆不整合于 黄陵杂岩花岗质片麻岩之上,其中含大块棱角一次棱 角状(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片麻岩的白云质复成分砾 岩,似为陡峭海岸崩塌沉积。 2.2吴家台组与西汉河组接触关系 极细片状沿板理稀疏分布,也见有极细片状绢云母较 密集分布而构成千枚理。 西汉河中组发育基性岩脉,截切或顺片理分布,多 强片理化,岩石多以绿泥片岩产出,其中见残余粒状辉 石及阳起石集合体。吴家台组中见有基性岩脉,多截 切岩层,边部弱片理化和弱绿泥石化,也见有细粒化带 及烘烤边。 综上所述,吴家台组与西汉河组岩性组合、变形变 质作用、侵入其中的基性岩脉等均有较大差异,两者产 状有明显的夹角,且在浇园山和吴家台组剖面上,吴家 浇园山剖面上,上覆吴家台组底部石英质砾岩呈 块状一厚层状产出,具正粒序层理,产状20。 l6。。F 伏西汉河组绢云石英片岩夹变石英细粉砂岩,片理发 育,具细条带状一透镜状构造,岩石原始成分层多被片 理置换,见石英质集合体细脉顺片理稀疏分布,片理产 状0。/__35。,吴家台组石英质砾岩与西汉河组绢云石英 片岩夹变石英细粉砂岩呈突变接触,接触界面较平直, 界面产状与上覆岩层产状一致,且截切下伏岩层片理。 在吴家台剖面及其两侧,石英质砾岩与绢云石英片岩、 绢云绿泥片岩接触界面波曲,总体与上覆块状石英质 砾岩成分层产状基本一致,而斜切绢云石英片岩片理 (图版I-7)。在区域上,西汉河组片岩、千枚岩中,片 理、千枚理多置换成分层理,可看到2—3期片理、千枚 台组分别覆于西汉河组不同的岩性层上,两者呈明显 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3地层层序及对比 西汉河、孔子河一带,界于中新太古一古元古代黄 陵杂岩与南华纪南沱组之间,由下至上出露西汉河组、 神农架群吴家台组、浇园山组,相互间以角度不整合接 触。西汉河组为一套石英绿泥绢云片岩、(绿泥)绢云 206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2丘 石英片岩、(碳质)绢云千枚岩夹变石英细粉砂岩、石 英岩条带及透镜体,属陆棚一外陆棚陆源细碎屑岩一 浊积岩沉积。前人界定的孔子河组“一套变质砾岩、 含砾砂岩与含碳质绢云千枚岩互层”组合,实为西汉河 组和吴家台组经构造改造的复合体,其主体为吴家台 组下部石英质砂砾岩组合;含碳质绢云千枚岩被吴家 台组不整合覆盖,属西汊河组的组份,故建议不再使用 孔子河组及其含义。 吴家台组除底部石英质砂砾岩组合外,其岩石组 合、变质变形、侵入其中的基性岩脉特征与神农架地区、 大洪山地区神农架群一致。其叠层石发育,叠层石组合 特征与神农架群石槽河组、大窝坑组相同。目前已有剖 面控制的吴家台组应为神农架群更靠近剥蚀区的一套 地层,总体相当于神农架群底部一中下部的一套组合。 西汉河组、神农架群吴家台组、浇园山组的岩石组 合特征鲜明,相互间接触关系清晰,地层特征区别明 显。神农架群吴家台组、浇园山组与大洪山地区 。。前 南华纪地层可以对比。 在扬子地块西缘滇中地区,昆阳群主体特征与神 农架群基本一致 。前人也多认为,两套地层属相当 时代、相似环境的产物。 4 神农架群形成时代及沉积一构造环境 浅析 黄陵杂岩经历了中晚太古一古元古代的复杂地质历 史演化 ,18.5亿年后扬子板块处于碰撞后拉张伸展阶 段¨引。西汉河组不整合于弱片麻状钾长花岗质片麻岩之 上,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单颗粒U.Pb锆石年龄(1 803± 30)Ma ,指示西汊河组形成时代应晚于1 800 Ma,西汉 河组千枚岩中发育雾迷山糙面藻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等中元古代早中期微古植物常见分子¨ , 西汉河组中碎屑锆石挪Pb/ 。 U表面年龄平均值为 1 683 Ma,其形成时代应晚于此年龄。神农架群中,叠 层石分子组合反映其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 ],Xiao—Fei Qiu等¨ 在神农架群上部的郑家垭组 玄武岩中锆石 测得SHRIMP U-Pb年龄(1 103±8)Ma。扬子地块西 缘,滇中地区昆阳群富良棚组凝灰岩中锆石测得 SHRIMP U-Pb(1 042.7±6.5)Ma,东川群黑山组凝灰岩 中锆石测得SHRIMP U—Pb年龄(1 503±17)Ma["]。昆 阳群为代表的从碎屑岩到碳酸盐岩的以浅海相为主的 地层序列,时限推断为(1 350+50)~1 000 Ma E 。故 推断西汉河组属蓟县纪沉积;神农架群的形成时代为 1 400~1 000 Ma,可能相当于中国地层表中的中元古 代待建纪(表1)。 表1 黄陵断穹及其周缘中新太古代一南华纪地层简表 Table l The simplified Meso-Neoarchean to Siniau stratigraphic table of Huangling block uplitf and its surroundings 代 纪 群 组 段 代号 震旦纪 陡山沱组 Zld 南沱组 Nh2n 新元古代 南华纪 莲沱组 NhI1 青白口纪 浇园山组 Pt3 二段 Pt2W2 待建纪 神农架群 吴家台组 一段 Pt2W 中元古代 蓟县纪 西汉河组 Pt2 长城纪 古元古代 滹沱纪 水月寺岩群 PtIS 中新太古代 东冲河片麻岩 Ar2.3d 西汉河组为陆棚一外陆棚陆源细碎屑岩一浊积岩 沉积。神农架群主体为台地一陆棚相沉积,黄陵一带 以滨岸一台地沉积为主,神农架一带以台地一陆棚相 沉积为主,存在台前斜坡、外陆棚沉积;显示由南往北, 总体水体加深的特征。推断神农架群在黄陵地区为被 动边缘盆地沉积,往神农架地区向被动边缘 裂谷盆地沉积过渡。 神农架群与西汊河组间不整合界面,可能代表一 次较大规模的板块碰撞造山事件,神农架群为造山后 被动边缘伸展拉张期沉积物。 5结论与讨论 (1)黄陵断穹核部北缘西汊河一孔子河一带,发 育一套浅一极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组合, 其不整合于中新太古一古元古代中深变质的黄陵杂岩 之上。据其相互接触关系及叠置序列,由下至上划分 为中元古代西汉河组、吴家台组,以及新元古代浇园山 组。西汉河组为一套石英绿泥绢云片岩、(绿泥)绢云 石英片岩、(碳质)绢云千枚岩夹变石英细粉砂岩、石 英岩条带及透镜体,属陆棚一外陆棚陆源细碎屑岩一 浊积岩沉积。吴家台组为一套含叠层石中厚层一块状 白云岩,底部为块状一中厚层状石英质砾岩、石英砂 岩,角度不整合覆于西汉河组不同岩石组合之上,主体 属碳酸盐台地及滨岸相,与神农架群特征一致,相当于 神农架群底部一中下部地层,属该群部分层位在黄陵 断穹核部北缘的延伸。证实在中元古代神农架群沉积 之前,神农架一大洪山地区与黄陵断穹核部北缘已构 成一个统一的陆块。 (2)角度不整合于吴家台组之上、被南华纪南沱 组假整合覆盖的一套白云质复砾岩,主体属台内一台 缘斜坡相,可能存在同时期的地震岩。 第3期 胡正祥等:扬子地块北缘前南华纪神农架群底界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207 (3)推断西汊河组为被动边缘裂陷盆地沉 北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积,神农架群为被动边缘盆地一裂陷盆地沉积,浇 [2] 刘成新,毛新武,魏运许,等.神农架地层层序初探[J].资源环境 园山组为被动边缘裂陷盆地沉积。西汉河组与吴 与工程,2004,51(18):5—16. 家台组沉积组合的差异及其不整合接触界面特征等, [3] 李铨,冷坚.神农架上前寒武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l:8—345. 反映中元古代中期,在扬子古陆块区可能存在一次较 [4] 陆松年,李怀坤,相振群.中国中元古代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进 大规模的板块碰撞造山事件。 展述评[J].中国地质,2010,37(4):1 002—1 013. (4)吕梁期,黄陵一神农架~大洪山地区与上扬 [5] 高林志,张传恒,史晓颖,等.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 子区已构成统一的结晶基底,形成了扬子古陆块。之 SHRIMP U—Pb定年[J].地质通报,2007,26(3):249—255. 后扬子古陆块裂解,形成了一系列裂解盆地。黄陵一 [6] 乔秀夫,高林志,张传恒.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 造环境新思考[J].地质通报,2007,26(5):503—509. 神农架~大洪山地区沉积了一套以西汉河组为代表的 [7] 张传叵,高林志,武振杰.滇中昆阳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 陆源细碎屑岩一浊积岩组合,属扬子古陆块边缘裂解 华南格林威尔期造山的证据[J].科学通报,2O07,52(7):818—824. 盆地。1 400 Ma左右,扬子北缘陆块拼贴碰撞增生,卷 [8] 周鼎武,刘良,张成立,等.华北和扬子古陆块中新元古代聚合、伸 入了与形成Rodinia超有关的汇聚碰撞事件,其代 展事件的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2): 表了格林威尔造山期的一次重要造山运动。中元古代 109一Il3. 中晚期(1 4O0 Ma以后),扬子陆块北缘为伸展盆地,沉 [9] 李福喜,聂学武,胡正祥,等.试论黄陵断隆北缘中、下元古界的不 整合关系[J].湖北地质,1989,3(1):43—56. 积了以神农架群为代表的较稳定陆缘沉积。1 000 Ma [1O] 董云鹏,张国伟,柳小明,等.鄂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的解体 左右,处于伸展构造背景下的陆块隆升,形成了浇园山 [J].中国区域地质,1998,17(4):371—377. 组与神农架群之间的不整合。南沱组与浇园山组问的 尹福光,孙志明,白建科.东川 滇中地区中元古代地层格架[J]. 假整合可能代表了四堡运动(820 Ma左右)隆升、剥蚀 地层学杂志,2011,35(1):49—54. 或夷平在本区的表现。 [12] 焦文放,吴元保,彭敏,等.扬子板块最古老岩石的锆石U—Pb年 (5)神农架群吴家台组及底界的时限推定,有待同 龄和Hf同位素组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39(7): 972—978. 位素测年佐证。与中元古代中期扬子古陆块区造山运 [13] 彭敏,吴元保,汪晶,等.扬子崆岭高级变质地体古元古代基性 动相关的物质组成还需确证。吴家台组上、下不整合的 岩脉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2009,54(5):641—647. 板块构造属性还需在大区地质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的基 [14] 赵风清,赵文平,左义成,等.崆岭杂岩中混合岩的锆石u—Ph年 础上,结合Rodinia超级的形成演化予以深入探讨。 龄[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6,29(2):8l一85. 『l5] 孙淑芬.河北宽城长城系下统微古植物群[J].地质科学,1989 (3):235—243. 致谢:本认识是在同行们相关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16] Xiao—Fei Qiu,et a1.Recognition of Grenvillian volcanic suite in the 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工作期间得到了湖北省宜昌地 Shennongjia region and its tectonic signiifcance for the South China 质勘探大队的大力支持,湖北省地矿局马元总工程师 Craton『J].Precambrian Research,2011,191:101—119. 给予了悉心指导,金经炜先生审阅稿件并提出了宝贵 [17] 孙志明,尹福光,关俊雷,等.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凝灰岩 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衷心感谢。 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J].地质通报,2009,28 (7):896—900.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于继红) [1]陈公信,金经炜,吴细松,等.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湖 Determination of the Bottom Boundary of Shennongjia Gr in Pre-Nanhuan Period abou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Yantze Massif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ifcance HU Zhengxiang ,HU Zaoxue ,ZHANG Yanlin。,MAO Xinwu ,RAN Ruisheng ,HAO Zongrning ,HU Chengxin (1.Hubei Geological Survey,Wuhan,Hubei 430034;2.Y&hang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Brigade of Pr ̄irwe,Y&hang,Hubei 443103) Abstract:The slight metamorphic to epimetamorphic rock series of terrigenous rocks to carbonate rocks,overlying meso— hypometamorphie Huangling complex in unconformity,occur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Huangling block uplift.According to their contact relationship,they are divided into Mesoproterozoic Xichahe Fm,Wujiatai Fm and Neoproterozoic Jiaoyuanshan Fm from the bottom to the up.Wujiatai Fm consists of medium-thick layered to massive stromatolite—bearing dolostone,whereas massive to medium—thick layered quartz conglomerate and quartz sandstone are at the bottom of this formation.It overlies different rocks of Xichahe Fm in unconformity and is equivalent to the bottom to lower-middle parts of Shennongjia Gr.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Wujiatai Fm are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and littoral faci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