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创办出更有效的学校。校本管理模式的产生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外控式教育管理追求教育需求目标一元化,追求数量的发展,认为理性的行政管理科层结构和集权化是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学校只是一个执行系统,学校所要做的就是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事。这种外控式教育管理哲学是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时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规模的扩充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然而,外控式教育管理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学校缺乏自主权和应变能力,不能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灵活地制定发展和策略。
20世纪中后叶,以边缘化、分权化、多样化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对教育管理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外控式管理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与外控式管理相对应的内控式管理思想──校本管理──便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