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38卷第6期 2 0 1 2年2月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 建 筑 Vo1.38 No.6 Feb. 2012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06—0058—03 邻江特大异型基坑降水与基坑变形关系研究 李福清摘李福锋林鹤 要:以上海市紧邻黄浦江的渔人码头特大异型超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基于弹性理论的基坑降水计算方法,探讨 了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计算了考虑降水和不考虑降水两种情况下基坑开挖导致的沉降差异,并以基坑周围建筑 物和管线为例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基坑降水,沉降,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463 文献标识码:A n=e/(1+e) Ah=日一h一 基坑降水主要有两个目的: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保持干燥的 (4) (5) 作业环境;2)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J。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 因是水位下降使得地层孔隙中的静水压力减少,给地基土施加了 一其中,h,为计算点水头值。 h = 个附加应力,导致土层压缩变形,这种变形传播到地面上就表 (6) 现为沉降。因此,在降水过程中应防止地基土流失,并防止降水 造成邻近建筑物地基下沉和倾斜等不利影响,在降水设计时,应 根据含水层的特性、降水深度、周边建筑物的远近、地下水位等因 其中, 为降水稳定水头值;S为基坑水位降深值;R为基坑 r0为基坑降水仿大井半径;r为计算点至基坑边的 素,对周边建筑物地基沉降量及差异沉降进行评估,确保建筑物 降水影响半径; 地基的稳定性。考虑到流固耦合模型计算的复杂性,可以采用解 距离。析解 的方法计算降水列‘周围环境的影响,然后与数值模拟结 果相叠加,从而计算出基坑降水及开挖过程对周围环境总的影 R=3 ooosV ̄ 降水示意图见图l。 (7) 响,称之为半解析半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 2计算实例 2.1 工程概况 上海渔人码头工程位于杨浦区杨浦大桥以西,东至丹东路, (1) 1 降水引起地表沉降理论 粘性土及粉土沉降计算公式为: D= 却H 西至上海第一毛条厂,南至黄浦江,北至杨树浦路。基坑总面积 约36 000 m ,基坑总延长约810 m,地下三层区域底板面标高 一其中,D为最终沉降量,m;却为水位施加于土层的附加应 力,MPa;H为计算土层的厚度,m;a为粘性土或粉土的压缩系数, MPa-。;e为孔隙比。 卸=/.tAhy 重度。 肛=n—o/ (3) (2) 14.3 m。基坑平面位置及围护体系示意图见图2。基坑南侧有 一栋四层建筑物,基坑东侧管线密集。 按照工程勘察地质报告及基坑实际工况,各参数取值如下: 2.2 降水计算 a=O.2 MPa~,e=0.9,Ot=0.45,H=35 m,S=16 m,re=100 m,K= 其中, 为给水度;Ah为计算点处的水位降深值; 为水的 10~m/s,y =10 kN/m。代入式(1)中计算可得降水曲线如图3 所示。 其中,n为容水度; 为持水度。 投入。 [3] 蒋建平,阎长虹,徐鸣洁,等.苏通大桥地基中深厚软土电阻 参考文献: 用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637—643. 察,2006(5):216-222. 率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10):2077-2082. 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1):83—87. 颖.重塑膨胀土的电阻率特性测试研 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29(9):1413—1417. [1] 查甫生,刘松玉,杜延军.电阻率法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 [4] 刘国华,王振宇,黄建平.土的电阻率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 [2] 查甫生,刘松玉.土的电阻率理论及其应用探讨[J].工程勘 [5] 缪林昌,严明良,崔Simplified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soil resistivity test LI Yan Abstract:This paper divides soil conduct electricity into pore water and soil skeleton,and calculates the resistivity of the clay originating in Li・ anyungang region with the calculation mode1.Comparing to actual testing results,it testifie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n soil resistivity and reduce the indoor soil resistivity testing labor. Key words:resistivity test,pore water,soil skeleton,clay 收稿日期:2011—11—04 作者简介:李福清(1969 ),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103 李福锋(1977一),男,工程师,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103 林鹤(1960一),男,高级工程师,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103 gg38@.2012年gg 智 李福清等:邻江特大异型基坑降水与基坑变形关系研究 ・59・ 图6反映的是基坑开挖各阶段周边一栋四层建筑各角点的 沉降模拟变化曲线。选取F46,1747,1752,F53四个角点进行分析, 具体位置见图2。 从图6中可以看出,不考虑基坑降水的影响时,模拟得到的 F46沉降最大值为3.6 mm,F47沉降最大值为1 mm,F52沉降最 大值为2.4 mm,F53沉降最大值为7.9 mm;沉降较大的角点F53 图1降水示意图 N 与F46位于靠近基坑的一侧,故基坑开挖对其影响较大,另外,从 F53和F46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F53角点附近,基坑开挖面积较 大,支护相对较弱,所以沉降值比F46大。 1 0 —1 l一2 捻一3 一二耋 素 开挖步骤 4 _5 6 7 -・cx围护体测斜监测点 。T围护 ̄l-:k体测斜监测点▲S管线沉降 △F角点沉降 一ZL支撑轴力 图6四层建筑角点沉降 4考虑降水的总沉降 将降水理论计算得到的沉降值代人数值模拟得出的沉降值, 可得管线总沉降与四层建筑角点总沉降,见图7,图8。 一图2基坑平面位置及围护体系示意图 1 2 堰:: 3 4 —14 —5 6 7 —与基坑边缘的距离/m —图3基坑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 8 9 -从图3中可以看出,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大值为14 mm左 右,位于基坑围护结构处,距离基坑较远处的地表,沉降较小,到 开挖步骤 开挖步骤 图7管线总沉降 图8四层建筑角点总沉降 距离基坑围护结构48 m处,降水引起的沉降基本为0。 从图7中可以看出,考虑基坑降水影响时,得到的s9最大沉 降值为8 mm,¥13的最大沉降值为7 mm,监测的最终沉降量也在 实测值更为接近,也更加合理,另外从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降水 3数值分析 分析。 采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 8 mm左右,说明按实际情况考虑了基坑降水影响的模拟结果与 3.1 计算云图 计算模型见图4。 z 带来的沉降占到总沉降的25%,不能忽略。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 结果都反映出,基坑开挖引起的管线沉降量值并未超过警戒值 (10 mm)。 从图8中可以看出,考虑基坑降水的影响时,F46最大沉降值 为14 mm,F47最大沉降值为5 mm,F52沉降最大值为6.5 mm, 1753最大沉降值为19 mm,相对于图6沉降有大幅度增加,且距离 a)底板施工完成后竖向应力 基坑越近,沉降增加越大,所以在距离基坑较近处,基坑降水的影 响更加不能忽略。角点F53的沉降量接近20 mm,所以在基坑施 z 工前,宜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减小基坑施工带来的沉降,从而保 证建筑物使用的安全。 5结语 b)底板施工完成后竖向位移 1)阐述了降水引起沉降的理式,并将该理论用于实际工 程的计算之中。 图4计算模型 3.2结果分析 1)管线沉降。 图5反映的是基坑开挖各阶段管线沉降数值模拟值,选取 2)基于ABAQUS建立了基坑开挖的三维模型,计算得到了基 坑开挖时引起的地表沉降。 3)通过基坑周围管线和建筑物的沉降对比,分析了考虑降水 s9,S13两个测点进行分析,具体位置见图2。从图5中可以看出, 和不考虑降水两种情况下地表的沉降差异。 未考虑基坑降水影响时,模拟得到的s9沉降最大值为6 ITlm,S13 参考文献: 沉降最大值为5 mm。 [1] 郭菊彬,宋吉荣,张昆.基坑降水引起建筑物地基沉降计 2)四层建筑角点沉降。 算探讨[J].工程勘察,2006(12):40-42. ・60・ 第38卷第6期 2 0 1 2年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38 No.6 Feb. 2012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06—0060—02 高能级强夯法在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段纯萍 摘要:通过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处理地基的设计要点作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高能级强夯法在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同时总结出其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从而使高能级强夯法更加完善。 关键词:高能级强夯法,地基加固,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O 引言 高能级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 整个加固场地的总夯击能量除以加固面积称为单位夯击能。 强夯的单位夯击能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 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可通过试验确定。对于不同类型的 土质可选用不同的单位夯击能。一般情况下,对于细颗粒土可取 1 500 kN・m/m 一4 000 kN・m/m2。对于粗颗粒土取 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的处理,其应用范围极为 广泛,已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油罐、机场场道、港口码头、公路和 铁路路基等。近年来,我单位在多个项目中应用了高能级强夯,如 1 000 kN・m/m ~3 000 kN・m/m ,但对饱和粘性土所需的能量 某火电厂一期主厂房地基基础填方强夯处理采用8 000 kN・m;某 不可以一次施加,否则土体会产生侧向挤出,强度反而会有所降 化工有限公司60万L/年项目地基强夯处理采用10 000 kN・m; 某港油罐区(一期)基础处理工程采用8 000 kN・m,12 000 kN・m 低,并且难于恢复。实际施工中根据需要可分几遍施加,两遍间 考虑问歇一段时间,这样可逐步增加土的强度,改善土的压缩性。 和15 000 kN・m高能级强夯。本人通过施工实践,对高能级强夯 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 1.3夯击点布置及间距 强夯处理范围要求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具体的扩大范围, 可根据建筑物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对于一般建 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2/3,并不宜 1 强夯法处理地基设计 1.1 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是指地基士经强夯加固处理后,该土层强 小于3 m。 度和变形等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土层范围。该指标既是选 夯击点布置一般分为三角形或正方形。夯击点间距(夯距) 择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又是反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有 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地基土的性质、要求处理的深度和预定的强 效加固深度一般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除与锤重和落距 夯能级而定。第一遍夯击点间距通常为5 m~15 m,以保证将夯 有关外,还与地基土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分布厚度和埋藏顺序、地 击能量传递到深处并保护夯坑周围所产生的辐射向裂隙为基本 下水位以及强夯的各个设计参数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则。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点之问。 1.2夯锤和落距 夯锤和落距直接确定单击夯击能,其为夯锤重与落距的乘 1.4夯击击数与遍数 1)夯击击数。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 积。随着锤重和落距的增大,则单击能量也加大,加固效果和技 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最后两击 术经济较好。 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为4 000 kN・m~ [2] 李志强,闫富有,郭院成.成层土中基坑降水沉降模型分析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4):194—198. [J].河南科学,2011, ̄29(6):676.680. [5] 施成华,彭立敏.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J].[3] 韩昂忠,周柏申.基坑开挖降水地表沉降计算[J].广东科 技,2008,200(11):78-79. 土木工程学报,2006,39(5):117—121. [6] 李文广,胡长明.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J].地下 空间与.y-程学报,2008,4(1):181—184. [4] 许锡金,李东霞.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large allotype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and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beside rivers U Fu_qing LI Fu-feng LIN He Abstract:Taking the super—large allotype ultra—deep foundation pit at Yuren wharf near Huangpu River in Shanghai as the background,the pa— per adopts the ̄undation pit dewatering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undation pit dewatefing Oil surrounding environment,calculates the settlement diferences caused by the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in the consideration with and without de— watering,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pipelines,SO the conclusion can be referred by similar projects in future. Key words: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settlement,theoretic analysis,numeric simulation 收稿日期:2012一O1一ol 作者简介:段纯萍(1965一),女,工程师,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山西太原0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