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5-03-16T14:47:21.7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 作者: 徐明丽 汪磊 徐明杰[导读] 通过细致护理,使患者主诉不适感减轻或消失,理解疾病治疗、积极配合。
徐明丽 汪磊 徐明杰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163453)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14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2~65岁。结果:通过本院对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14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通过细致护理,使患者主诉不适感减轻或消失,理解疾病治疗、积极配合。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37-02
十二指肠憩室主要是先天性发育不佳,造成十二指肠肠壁局限性向外呈囊状突出(原发性憩室)或由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形成的瘢痕牵拉所引起(继发性憩室)。本病多发生于40岁-60岁中年人,男略多于女。多数憩室并不产生症状而于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时发现。仅少数病人可出现梗阻,穿孔,出血等症状或继发胆管炎,胰腺炎,胆石症等并发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14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2~65岁。单憩室9例,多憩室且伴有空肠憩室3例,乳头旁2例。患者主色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伴随有发热,腹胀、恶心等临床症状。
1.2方法 十二指肠憩室如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如有消化道症状并且存在其他疾病时,应首先考虑治疗其他疾病。经内科治疗症状无改善或已有并发症,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为憩室穿孔、憩室内肿瘤、内瘘、反复诱发胆胰系统并发症及反复发作憩室炎或憩室内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1.2.1非手术治疗 一般患者无须治疗,有伴随症状者可通过调节饮食、解痉抑酸、抗感染、体位引流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则可考虑外科手术。
1.2.2手术治疗(1)憩室内翻术。(2)憩室切除术。(3)十二指肠旷置胃大部切除术。
1.3结果选取的14例患者,经过医生的正确诊断与治疗,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2 护理
2.1术前护理措施
2.1.1心理护理:解释手术方式、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2]。
2.1.2饮食:十二指肠出血、穿孔者应禁食。憩室压迫胰管引起胰腺炎者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其他营养。憩室压迫胆管引起胆囊炎、胆管梗阻者遵医嘱进低脂饮食或禁食给予静脉营养。
2.1.3胃肠道准备 饮食: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有严重伴随症状需要禁食者需遵医嘱。胃管:患者术晨安置胃管;若为急性穿孔患者,需入院后立即安置胃肠减压。
2.1.4病情观察及护理 观察并记录患者腹部体征情况,梗阻患者注意对出入量和电解质的观察,穿孔患者按急性腹膜炎进行护理。 2.1.5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行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B超、出凝血试验等。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术晨备皮:范围为上至双乳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术晨建立静脉通道。术晨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麻醉后置尿管。 2.2术后护理措施
2.2.1术后护理常规:患者术后进行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伤口、各引流管(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疼痛以及日常基础护理。
2.2.2饮食护理:行十二指肠旷置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饮食应遵照胃癌术后饮食护理内容;行憩室内翻术、憩室切除术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可相对提前。
2.2.3体位与活动:患者术后活动从手术当日的低半卧位到可在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可根据其个体化情况,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安全,严防意外。
2.2.4健康宣教:患者术后康复期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2.2.5并发症的观察
2.2.5.1胆瘘的观察:患者一旦出现腹膜炎体征,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首先应考虑胆瘘、肠瘘的可能,部分胆瘘患者无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如患者持续出现右上腹胀痛,背肩部反射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增高、低热等全身症状时,应考虑胆瘘的可能。
2.2.5.2腹腔内出血的观察:术后大出血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其早期表现常有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呕吐、胃管、胃造瘘管或腹腔引流管大量出血,腹腔引流管每小时大于100ml且颜色鲜红应考虑腹腔内大出血。
2.2.5.3腹腔内感染的观察:一大妈发生腹腔内感染,患者常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多,腹腔引流管引出混浊或脓性液体。
2.2.5.4胰瘘的观察? 胰瘘常发生于术后10~14天,目前报道胰瘘病死率50%~60%,一旦患者感到腹胀,从伤口或腹腔引流管渗出比较多无色清亮液体,送检淀粉酶达到正常值10倍以上,就应考虑到胰瘘的可能[3]。术后应用静脉泵输入善宁,抑制胰腺的分泌,可有效防止胰瘘的发生,每天输入6 mg,24 h持续输入,输入期间严密观察患者脉搏情况,发现脉搏低于60次/min,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出处理。
3 讨论
十二指肠憩室除了良好的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还需要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打消了患者的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术后通过严密的病情监测,引流管的护理,特别是让患者及家属掌握各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可有效防止引流管的脱落和自行拔除。营养支持疗法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速度和量。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早期症状,这要求每个护
理人员都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记录各项护理参数,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邓长生.十二指肠憩室.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72-173.
[2]鲁建国,高德明,马庆文,等.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及病死率的体会.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11):783-785.
[3]皮执民.十二指肠憩室与胆胰疾病[J].临床外科杂志,2002,10(2):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