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氧气能供给呼吸,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不能供给呼吸。 2.【答案】C
【解析】A.菜刀是用钢制成的,钢是铁的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瓷碗是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D.木制面板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4.【答案】D
【解析】A.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故错误;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故错误;C.双氧水的化学式为H2O2,故错误;D.磷的元素符号:P,故正确。 5.【答案】A
【解析】A.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米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A.NO2和Fe2O3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正确。C.液氧是氧气的液态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氧、液氮、液态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碳原子由于排列方式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就是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所形成的单质,正确。 7.【答案】D
1 / 8
2【解析】A.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错误;B.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C.配置波尔多夜时要用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铁能置换出硫酸铜的铜,所以配制波尔多液不能采用铁制容器,故C错误;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可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故D正确。 8.【答案】B
【解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锌、镁、铁、铜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A.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锌,故选项错误。B.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故选项正确。C.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铁,故选项错误。D.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铜,故选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A.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C.面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若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错误。 10.【答案】B
【解析】A.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C.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故B符合题意;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有利于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二、选择题。 11.【答案】D
CO2【解析】A.
CO2Mg2HCl,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B.
CaOH2OCa(OH)2MgCl2H2,
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C.,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
CO2C选项错误。D.12.【答案】A
2CO,在高温下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正确。
【解析】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是唯一的一种,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说法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物质也就不存在,新的物质和原来
2 / 8
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物质不发生变化,它和原来物质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把分子说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 13.【答案】A
【解析】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 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解在溶液中,故固体质量不断减小,故不符合题意;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D.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故A错误。B.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它在一般加热的条件下也难以破坏,不能食用,故B错误。C.亚盐有毒,不能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盐烹调食物,故C错误。D.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对人体无害,故D正确。 15.【答案】B
【解析】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选项正确;C.t3℃时将a g甲完全溶于100 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故选项错误;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16.【答案】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字没有增减,故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表格信息可知4.6g4.0g0000.4g8.0ga,a0.2,故错误;C.设B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d,则2b:d(4.0g0.4g):0.2,则b:d9:1,故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有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等,故错误。 17.【答案】B
【解析】A.由甲缩醛的化学式C3H8O2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甲缩醛是由甲缩醛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C.由甲缩醛的化学式C3H8O2可知,它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4%,故正确。 18.【答案】D
【解析】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A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故B正确;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显碱性)混合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所以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草木灰(显碱性)混合使用,故C正确;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故D错误。 19.【答案】A
3 / 8
【解析】A.该装置中铁钉与空气、水分接触,铁钉会生锈,且海水中的氯化钠能加速铁制品锈蚀的速率。B.该装置中铁钉能与空气、水分接触,铁钉会生锈。C.该装置中铁钉只与水接触,实验一周后,不易生锈。D.该装置中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实验一周后,不易生锈。故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A. 20.【答案】B
【解析】A.稀盐酸能够和银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而钠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能够和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铜,没有把二氧化碳除去反而除去了一氧化碳,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正确;C.硬铝是合金,合金的硬度大,所以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纯铝和硬铝的硬度,故选项错误;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用来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故选项错误;
第Ⅱ卷
三、填空题。 21.【答案】(1)硅 (2)1:4 CaC2 (3)导热
4Al3O22Al2O3
【解析】(1)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
;Si是硅元素的元素符号,故填:;
CaC(2)由化学式可知,Ca3Al2Si3O12中钙、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2=1:4;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
则40x:12y=5:3,x:y=1:2,则化学式为CaC2,故填:CaC2。
(3)铝制成铝锅是利用了铝的导热性和延展性;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
4Al3O2里面的铝继续与氧气反应,故填:导热;22.【答案】(1)物理 (2)KCl +6
(3)KOH、K2SO4
2Al2O3
KOHHNO3钾
KNO3H2O
4 / 8
【解析】(1)海水是盐与水的混合物,海水淡化只是它们分离开,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2Fe(OH)33Cl210KOH(2)由
2K2FeO46X8H2O16O、16H、10K、6Cl;,反应前:2Fe、反应后:
2Fe、16O、16H、4K、0Cl。所以6X中含有6K和6Cl,则X为KCl;在K2Fe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答案为:KCl;+6.
(3)甲车间的污水中滴加石蕊试液变蓝色,证明甲中污水显碱性,其中含有KOH,因为KOH与HNO3不能共存,所以HNO3存在于乙中,又因为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所以乙中还含有硫酸钾;则钡存在于乙污水中;四种物质中的酸是,碱是氢氧化钾,二者中和生成钾和水;硫酸钾与钡
KOHHNO3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钾。故答案为:KOH、K2SO4、、23.【答案】(1)天然气 5 g (2)<
使二氧化硫充分吸收
KNO3H2O;钾。
SO2Ca(OH)2(3)是
CaSO3H2O
【解析】(1)两种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天然气;由图可知1000 g煤产生10g二氧化硫,其中硫元素的质量为10g100%5 g;
(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其pH5.6;根据题意,SO2、石灰水、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
SO2Ca(OH)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3H2O。
(3)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则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4.【答案】(1)漏斗
MgCl2Ca(OH)2(2)(3)HCl (4)b
CaCl2Mg(OH)2
5 / 8
CO22H2O(5)②
紫外线催化剂CH42O2
Ba(NO3)22AgCl(6)
2AgNO3BaCl2
【解析】(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漏斗。
(2)由反应的流程可知,除去Mg2+时,加氢氧化钙,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
MgCl2Ca(OH)2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Mg(OH)2;故填
MgCl2Ca(OH)2CaCl2Mg(OH)2;
(3)该过程是制取CaCl2,Ⅱ中的酸只能是盐酸;故填HCl;
(4)贝壳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而电解MgCl2生成金属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填b;
(5)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H2O 紫外线催化剂CH42O2;故填:
CO22H2O紫外线催化剂CH42O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10
小时时CH4产量最高的是②。
(6)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液氨中,氯化钡是难溶物,能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银与钡反应生成银和
Ba(NO3)22AgCl氯化钡沉淀,反应的方程式是:四、实验研究。 25.【答案】(1)烧杯 作反应容器 (2)玻璃器皿 左
(3)胶头滴管 偏小
(4)硼酸溶液 (5)c
2AgNO3BaCl2。
6 / 8
【解析】(1)由图示可知,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是用作反应容器;
(2)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的药品,在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里,并置于托盘天平左 盘进行称量;
(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胶头滴管,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是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应用到玻璃棒、pH试纸和白瓷板(或玻璃片),用不到酚酞试液。
CaCO32HCl26.【答案】(1)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l2H2OCO2
NaHCO3HCl(2)
(3)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4)O2 ad
(5)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NaClH2OCO2
【解析】(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A可以通过压强的作用是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利用装置
A制取CO2的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会生成氧气,氢氧化钠可以将二氧化碳除去,所以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ad进行收集; (5)过氧化钠和水会生成氧气,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固体加水没有气泡,所以不含过氧化钠,加入氯化钙会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盐酸,会生成气体,所以含有碳酸钠,反应后滤液的pH值是12,所以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五、计算题。
27.【答案】(1)设铝的质量为x,588 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y,
7 / 8
2Al3H2SO4Al2(SO4)33H2,
54 294 6 x y 3g
542946xy3g
x=27g,y=147g
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2)该铝铜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27g%=% 30g答:该铝铜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90%。
【解析】加入392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g,加入588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3g,继续加入稀硫酸时不再产生氢气,说明588g稀硫酸和铝恰好反应生成3g氢气,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硫酸和铝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该铝铜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