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ANSYS中阻尼的定义和使用方式

ANSYS中阻尼的定义和使用方式

来源:百家汽车网


ANSYS的轴承座结构分析教程

一、实体模型的建立

建立实体模型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途径:

1、自上而下建模,首先要建立体(或面),对这些体或面按一定规则组合得到最终需要的形状。

2、自下而上建模,首先要建立关键点,由这些点建立线、由线连成面等

一般建模原则是充分利用对称性,合理考虑细节。

根据题中的轴承座,由于轴承座具有对称性,只需建立轴承座的半个实体对称模型,在进行镜像操作即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得到如下图1所示的三维实体模型:

(1)生成长方体

Main Dimensions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Volumes->Block>By

输入x1=0,x2=60,y1=0,y2=20,z1=0,z2=60

平移并旋转工作平面

Utility Menu>WorkPlane>Offset WP by Increments

X,Y,Z Offsets 输入45,25,15 点击Apply

XY,YZ,ZX Angles输入0,-90,0点击OK。

创建圆柱体

Main Menu:Preprocessor>Create>Cylinder> Solid Cylinder

Radius输入15/2, Depth输入-30,点击OK。

拷贝生成另一个圆柱体

Main Menu:Preprocessor>Copy>Volume拾取圆柱体,点击Apply, DZ输入30然后点击OK

从长方体中减去两个圆柱体

Main Menu:Preprocessor>Operate>Subtract Volumes首先拾取被减的长方体,点击Apply,然后拾取减去的两个圆柱体,点击OK。

使工作平面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一致

Utility Menu>WorkPlane>Align WP with> Global Cartesian

(2)创建支撑部分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odeling-Create -> -Volumes-Block -> By 2 corners & Z

在创建实体块的参数表中输入下列数值:

WP X = 0

WP Y = 20

Width = 30

Height = 35

Depth = 15

OK

Toolbar: SAVE_DB

(3)偏移工作平面到轴瓦支架的前表面

Utility Menu: WorkPlane -> Offset WP to -> Keypoints +

1. 在刚刚创建的实体块的左上角拾取关键点

2. OK

Toolbar: SAVE_DB

(4)创建轴瓦支架的上部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odeling-Create -> Volumes-Cylinder -> Partial Cylinder +

1). 在创建圆柱的参数表中输入下列参数:

WP X = 0

WP Y = 0

Rad-1 = 0

Theta-1 = 0

Rad-2 = 30

Theta-2 = 90

Depth = -15

或者在 by dimensions 下建立圆柱体,输入相应的参数,其余圆柱的创建方式相同。

2). OK

Toolbar: SAVE_DB

(5)在轴承孔的位置创建圆柱体为布尔操作生成轴孔做准备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odeling-Create -> Volume-Cylinder -> Solid Cylinder +

1.) 输入下列参数:

WP X = 0

WP Y = 0

Radius = 20

Depth = -3

2.) 拾取 Apply

3.) 输入下列参数:

WP X = 0

WP Y = 0

Radius = 17

Depth = -40

4.) 拾取 OK

(6)从轴瓦支架“减”去圆柱体形成轴孔.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odeling-Operate -> Subtract -> Volumes 1. 拾取构成轴瓦支架的两个体,作为布尔“减”操作的母体。单击Apply

2. 拾取大圆柱作为“减”去的对象。单击Apply

3. 拾取步1中的两个体,单击Apply

4. 拾取小圆柱体,单击OK

Toolbar: SAVE_DB

合并重合的关键点: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Numbering Ctrls > Merge Items •

将Label 设置为 “Keypoints”, 单击 [OK]

(7)创建一个关键点

+

在底座的上部前面边缘线的中点建立一个关键点: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Create > Keypoints > KP between KPs +

•拾取如图的两个关键点,单击[OK]

•RATI = 0.5,单击[OK]

(8)创建一个三角面并形成三棱柱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Create > -Areas- Arbitrary > Through KPs +

1. 拾取轴承孔座与整个基座的交点。

2. 拾取轴承孔上下两个体的交点

3. 拾取基座上上步建立的关键点,单击OK完成了三角形侧面的建模。

4. 沿面的法向拖拉三角面形成一个三棱柱。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Operate > Extrude > -Areas- Along Normal +

•拾取三角面, 单击 [OK]

5. 输入DIST = -3,厚度的方向是向轴承孔中心, 单击 [OK]

Toolbar: SAVE_DB

(9)关闭 working plane display.

Utility Menu: WorkPlane -> Display Working Plane (toggle off)

(10)粘接所有体.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odeling-Operate -> Booleans-Glue -> Volumes +

拾取 All

Toolbar: SAVE_DB

二、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分析的关键环节,有时候好的网格划分不仅可以节约计算时间,而且往往是求解成功的关键。划分网格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定义单元属性(TYPE、REAL、MAT)、制定网格的控制参数、生成网格。

为了精确揭示轴承座的应力、变形情况,建模时考虑到轴承座的对称剖分式,它的具体结构和载荷具有对称性,因此我们取一个轴承座的一半进行分析。在进行划分网格时,单元类型采用20节点的SOLID95六面体单元,使用扫掠网格对体进行划分,同时对网格划分进行控制,是那些不能进行扫掠的部分实体自动进行四面体网格划分。具体步骤如下:

1、定义材料属性:

依次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

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指定线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EX=2.07e11pa,泊松比PRXY=0.3,单击OK按钮

确定操作无误后,在工具栏中选择保存数据库按钮(SAVE-DB),保存数据库文件。

2、用网格划分工具Mesh Tool将几何模型划分单元

依次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 Tool,启动网格划分工具,将智能网格划分(Smart Sizing)设定为“on”;将滑动码设置为“8”;确认Mesh Tool的各项为“Volumes”,“Tet”和“Free”;单击MESH按钮,然后选择Pick all按钮,单击OK按钮。关闭Mesh Tool对话框。效果图如下所示:

确定操作无误后,在工具栏中选择保存数据库按钮(SAVE-DB),保存数据库文件。

三、轴承座载荷的施加

1、根据已有条件有:

轴承孔所受到的径向合力为Fr=18x1000N=18000N;

轴承孔半径r=17mm;

轴承孔厚度b=12mm。

由于我们只截取一半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故半个轴承座孔的径向均布载荷 P0= 5.6172x107 pa,而实际情况轴承孔所承受的并非均布载荷,轴承孔最下部分受载荷最大,左右两腰部分所受载荷最小几乎为零,即轴承座孔面上所受载荷是非线性的。故,我们将其近似为

P1=P0x0.75=4.2129x107 pa。轴向均布压力载荷

P2=0.2P0=1.1234x107 pa。

2、轴承座的约束情况:

根据实际结构和安装情况,轴承座是靠底座的四个螺栓孔与安装基座相连接来实现固定的,此处为刚性约束,可以在其孔面上施加X、Z方向的对称约束,而在底面边线上施加Y方向上为应为零的约束。这样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3、具体模型加载步骤如下:

(1)约束两个安装孔

依次选择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 →Symmetry B.C. →On Areas

拾取两个安装孔的4个柱面(每个圆柱面包括两个面),单击OK

(2)在整个基座的底部施加位移约束(UY=0)

依次选择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 →on Lines +

拾取基座底部的三条边界线,picking menu中的“count”应等于3,单击OK,选择 UY 作为约束自由度,单击OK。

(3) 在导孔端面上施加推力载荷(面载荷)

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

Areas→拾取轴承孔上宽度为“3”的所有面→OK→输入面上的压力值“4.2129x107 pa”

→Apply

(4)用箭头显示压力值

依次选择Utility Menu->PlotCtrls->Symbols,将“Show pres and convect as”选项为“Arrows”,单击OK按钮。

(5)在轴承孔的下半部分施加径向压力载荷

依次选择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 Areas→拾取宽度为17的所有柱面→OK→输入压力值1.1234x107 pa→OK

依次选择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浏览状态窗口中出现的信息,然后关闭此窗口;单击OK按钮(开始求解,并关闭由于单元形状态检查而出现的警告信息);求解结束后,关闭信息窗口

最终得到的模型加载如下图所示:

4、求解及结果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