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13-11-14T10:43:01.9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8月总第129期供稿 作者: 岑凯华
[导读] 不断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才能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岑凯华 江西省鄱阳县高家岭中学 333103
摘 要:物理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是理论的基础。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为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提供独特的创造性环境。如何开发利用好这块资源开展创新教育,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应探索的课题。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
现在国家花大力气为我们农村学校免费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和“农村四配套工程”,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目共睹。那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是本人在近几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应该多让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老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参加讨论、多提出自己的建议,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问题。 其次,老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完成实验任务。与同学合作,学生自己去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达到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能在其中体验成功,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 二、重视小实验和小制作教学活动
小实验及小制作是课内演示实验的补充。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和小制作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了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就能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能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又如“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等小实验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参加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展物理实验创新途径
为了更广泛地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并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创新能力,我还组织开展了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每学期我会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如学习噪声后,我组织学生到工厂了解、体验噪声的危害,分析噪声的产生原因,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学习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后,及时组织学生走访了解了通常家庭的节电情况、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情况,通过实验探究并提出了节电的措施,还制作了太阳能热水器等模型。我们还会根据教学内容及时组织学生在课外完成一些小制作比赛,如在学习光学后组织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潜望镜。此外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开展了科技制作、小发明、实验操作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又动脑,激发了斗志,磨练了意志,培养了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了科学探究方法,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在确保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验的前提下,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也是必要的。这样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的模拟功能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意识创新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并由教师和学生总结出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侧重过程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讨论和合作交流中的表现都应作为评价的依据,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活动全过程的重要性。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性评价还应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来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创造性教育,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实验问题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异,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不拘一格、多方设想。不断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才能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