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4期 2O06年7月 泰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Vo1.28 N0.4 Ju1.2aD6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 主要原因探析 姜素勤 刘燕萍 (1.泰山学院系,山东泰安271021;2.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山东莱芜271100) [摘 要】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综合分析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原因。事实表明: 新科技的突飞猛进、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工人阶级自身的长期斗争、对社会主 义经验的有效借鉴及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催生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科学认识这一点, 既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因素”恰恰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坚定理想信念,又有益 于我们在“一球两制”的国际环境中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改良;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D5o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259o(20o6)o4—0075—04 二战后,资本主义并未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的 那样迅速走向“垂死”、灭亡,反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生 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等方面都 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对 此,国内学术界给予了关注和研究。笔者认为,以实事求 是的原则为指导,科学、辩证地探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的主要动因,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 主义呈现出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的趋势。 新科技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为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缓和社会矛盾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引起西方社会 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阶级(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与 此相适应,体力劳动者逐年减少,脑力劳动者逐年增加,工 人阶级队伍中出现了“五化”趋势,即白领化、多领化(除白 领、蓝领外,还有高级管理层的金领、维修与营销人员的灰 领和大量女工的粉领)、知识化、智能化(配备有电脑、电器 程,坚定理想信念,又有益于我们在“一球两制”的国际环 境中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本文以西方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为例,对其新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探究。 一的工人越来越多)、有产化(不再是完全的无产者,小有储 蓄和股票者越来越多),其整体的科技、文化素质日益提 高;而由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 新中间阶层占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成为西方社会最重要 的社会力量。这种“橄榄型”的阶级(层)结构有助于发达 、新科技的突飞猛进是当代资本主义 发生新变化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一切社 会变革的终极原因,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资本主义 发展中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在科技推动下完成 的。以蒸气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使资本主义制度 得以确立;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推动资本主 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来 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掀起了第三次产业 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是当代资本主 义发生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战后,为适应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引起的生产社会化 程度空前提高的需要,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当代资本主 义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基 本方式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了自我调节。 而且调节能力大为增强,尽管各国运用市场手段和实行宏 观的程度不同,但带有共性的地方很多。具体地讲, 浪潮,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阶段;而当前方 兴未艾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第四次科技正成 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使资本 [收稿日期]2006—03一l8 [作者简介]姜素勤(1966一),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系副教授,法学硕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6 泰山学院学报 第28卷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进行了社会改良。西方国家推行了许多在客观 上有利于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改革,实行劳动法、最低工 资法、公共福利、公共卫生、遗产税和累进所得税等措 施,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新;同时,资本 家强调用激励手段进行劳动管理。另外,当代资本主义国 家上层建筑的渐进调整和改良如政治制度与法治的有效 结合、公民权的普遍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未变前提 下的多元价值取向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生 产的正常运转。 二是对经济实行干预和宏观。为减缓早期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无序性、破坏性,当代资本主 义一改过去只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的做法,不再 只是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是通过财政、金融、计划等手 段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进行大 规模的持续不断的和不同层次的全面干预。以计划为例, 20世纪40年代以复兴经济为目的的复兴计划,50年代从 宏观上调节有效需求的短期计划,6o年代综合性的长期 发展计划,70年代针对“滞胀”制定的稳定计划,都对战后 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上个世纪9o 年代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连续9年增长,且每年增长率都 在2—4%以内,创造了所谓“新经济”奇迹,这与美国 对经济发展的计划、干预和是密切相关的。 三是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西方国 家对科技开发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发 明和应用,从而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 产率。1997年美国、日本、瑞典投入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分 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3%、3.6%;20世纪9o年代美 国对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大大增加,1996年仅对电 脑和通讯软件设备投资就高达2120亿美元o[21西方主要 发达国家比较充分地利用新科技的机遇,使科技 的成果直接作用于资本主义财富创造,使资本主义财富分 配的“蛋糕”越做越大,使资本主义可以在不改变财富分配 比例甚至在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增加劳动者收 入的绝对量,这有助于减缓阶级和社会矛盾。 三、重视人才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 重要支柱 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轨迹证明: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竞争力的根本之所在。谁占领了人 才制高点,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表面上看,二战 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80%以上归因于技术进 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然而实质上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策、加 快国内人才的培养和国际人才争夺的必然结果。 发达国家国内人才的培养大体上可分为教育和培训 两部分。 从教育方面看,英国、法国、日本、瑞典等西方发达国 家均就9年义务教育进行了立法,确保所有家庭的子女都 能免费接受初等教育。以美国为例,其延长普及教育的年 限早于多数欧洲国家,到上世纪80年代全国所有的州县 都已普及6岁到18岁的免费教育,75%的适龄青年完成 12年的免费教育,有的州还推前到学龄前和延长到头两 年大学教育。【3 从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来看,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据有关资料 显示,1999年我国l5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程 度的比例为3.8%。n 而美国1994年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 比例就达到46.5%,加拿大1991年为21 %,韩国1995 年为21.1%,印度1991年为7.3%,墨西哥1990年为 9.2%。 从培训方面看,持续培训、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教育培训发展的共同理念,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存 方式。发达国家的培训费用已是和公司企业支出项 目中重要的也是增加最快的一项。德国企业用于员工培 训的开支,甚至已超过了联邦对高等院校的投资。综 合来看,人才培训在世界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目前主要呈 现出“七化”趋势:即全员化、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个性 化、多样化、专门化。培训成为吸引、培养、激励、留住人才 的有效途径。L6 除了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国内人才的培养外,西方 发达国家还加紧对国际高技术人才进行争夺。法、德、英、 日、澳等国均制定了相应计划和积极引进高技术人 才。在这场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用 资金和技术环境的优势占据了主动地位。高技术人才为 所在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联合国 贸发会议的一项估算,仅在上世纪6o年代至70年代,美 国、英国、加拿大等三国通过人才转移,就获得了相当于 510亿美元的收入。据国际劳工组织( )2o0O年的报告, 有150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工人在西欧、美国、日本 和澳大利亚谋求发展。在获得P}1.D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 毕业生中,超过70%的人留在了美国,许多人最终成为该 国公民。[ 四、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 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 罢工是工人阶级维护自身权益、同资本家进行斗争、 迫使资产阶级作出一步步退让的有效斗争形式。从1945 年到1959年的15年中,参加罢I1-争的总人数已达到1. 5亿人。而1960年到1970年的10年中.参加罢工斗争的 总人数竟然达到3.6亿人。|8 尽管进入20世纪80—9o年 代之后,罢工浪潮有所回落,但罢工的严密组织性和斗争 的策略性日趋增强.比如注意罢工的“合法性”,提出雇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姜素勤等: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探析 77 有能力满足的经济要求,这样“迈小步,不停步”、“积小胜 为大胜”,迫使资产阶级一步步退让,不断对资本主义制度 进行调整。 伴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工会的力量日益强大,作用也不断增强。由于工会拥 有着劳动者7O%一8O%的会员和拥有组织罢工的“杀手 铜”,因而工会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在同和雇主打交 道时所提出的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者的要求, 如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实施劳动保护 和伤病津贴、实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不得随意解雇雇 员、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并与雇主共同决定企业事务、工人 参与企业的利润分享、建立雇员投资基金等等基本上都被 及雇主所接受,成为现行的制度或的一部分。可 见,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生 活、工作条件乃至社会地位大幅度改善、提高的必然结 果。-9 正如2o世纪9o年代初卢森堡总工会约翰・加 斯特涅罗指出的,卢森堡“工资水准和劳动条件相当良好, 这一切是工会多年来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和资本家让 给我们的。我们面对的资本主义是不好对付的,他们不会 给我们送礼,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取得进步。hi9] 五、借鉴社会主义成就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 新变化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出现便显示了她的蓬勃生机和巨 大的优越性,这与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反 差。2O世纪3O年代,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在经 济实力上工业产值从1913年在欧洲排第4位、列世界第5 位到1940年跃居欧洲第1位、世界第2位。苏联从1925 年至1940年,仅用15年时间就跑完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用5O年到100年走过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 苏联得到第一次显示。2O世纪4J0年代,苏联凭借雄厚的 物质基础和全体人民的空前团结抵挡住法西斯德国的强 大进攻并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做出了杰出贡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第二次显 示。二战后,苏联和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增长 速度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 到第三次显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本主义呈现病入膏肓之 态,尤其是2O世纪3O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几乎 使资本主义彻底毁灭。面对社会主义的挑战,资产阶级有 识之士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形成了比较客观的认 识。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劳克思和胡特。他们 在<比较经济制度》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三个命题:(1)认为 社会主义制度有其一些独特的优越性。(2)认为资本主义 制度有其难以避免的一些弱点和劣势。(3)认为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各有所优,各有所劣,最好各取所优。这样的 观点和认识为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成就奠定了理论 基础。【9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英国和瑞典等北欧国家的 福利国家建设,德国的劳资共同决定制度,法国的对经济 的计划调节,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国有化浪潮等等,无疑 是吸收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经验。正是由于借鉴 了社会主义的成就,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 以克服,才使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六、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是当代资本主 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外部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它一般是指由于生产、 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 活动,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信赖、相互渗透 这样一种经济状态,也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 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二战结束后尤其是2o 世纪8o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 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各国经济更为紧密地相互交织、相互 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机会利 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谋求更大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它对促进全球经 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 是,它也是利与弊铸成的“双刃剑”。对于发展中国家而 言,尽管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经济建 设急需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本国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由于它们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几乎在各个方 面都处于弱势,因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承受了更多的负 面影响,如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增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 资本的全球流动导致投机套利活动猖獗,给发展中国家带 来重大的金融风险隐患;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过 数百年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比 较完备的宏观体系;它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科 学技术先进,而实现经济全球化的手段,如贸易、投资、跨 国公司又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其运行规则也是 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形成的结果。这一系列因素使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中最大的受益者,这种利益最 直接地体现在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提供 了更广阔的市场,使其得以凭借它们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 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扩大经济势力范围:贸易数 量方面,发达国家的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据着绝对优 势;生产方面,发达国家的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 角;金融方面,金融资本的全球化也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控制的。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运动将世界的生 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8 泰山学院学报 社会主义论丛(复印报刊资料).2O04。(1o). 第28卷 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呈现正态分布。资本流 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作为“外 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 [3]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下)[J].学术界,2001,(1). [4]国家统计局.199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报告[R].2000.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R】.1999. [6]张学忠.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努力开 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局面——在第二期全国人事培训 班上的讲话(摘要)[J].继续教育,2003。(1). 的对象,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 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不平等交 换及剩余价值的转移,获取巨额利润。n 可见,经济全球化 不仅强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内、外部矛盾, 为其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经济全球化是当代 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 [7]房宁.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与矛盾[J].科学社 会主义.2004,(1). [8]高放.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北京:北京出版 社。1982. [参考文献】 [1】面目虽薪规律难违(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一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N].人民日报,2003—02—26. [9]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 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OOO. (责任编辑梅焕钧) [2]隋成竹.赵桂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历史规律性[J]. Exploratiom on the Main Reesom of New Changes of Modern Capitalist JIANG Su—qig。LInU yan—p (1.Department ofPoliitcs and Law,Taishan University,Tai’an 271021,China) (2.An Departnent,Laiw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aiwu 271100,Chia)n Abstract: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we must analyze comprehensively the main causes of the new changes of capitalism.Facts show: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serf—regulation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alentey,the long struggle of the wooking clKsses,the socialist experience,the effective us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factors have eom. bined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new capitalist change.Scientiic ufnderstanding of this will help US realize that the capitalist”new social factors”is the inevitable herald of socialism.To firm our belidf ilwl benefffus in using caDit1.a ism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f of’’one earth two systems”. Key words:contemporary capitalism;new changes;ameliorate;economy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