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防疫小知识温馨提示

幼儿园防疫小知识温馨提示

来源:百家汽车网
幼儿园防疫小知识温馨提示

一、要正确佩戴口罩 二、正确洗手

洗手在预防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正确的洗手——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动的水湿润双手,涂抹香皂(肥皂)或洗手液,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不低于5次。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相互揉搓不低于5次。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不低于5次。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每项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2)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3)饭前便后

(4)玩玩具、画画等手脏时 (5)在接触他人(病人)后 (6)接触过动物之后 (7)外出回来后

三、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开心又健康,我们一定要安心在家做个好宝宝。

疫情防护顺口溜,跟我一起学一学!

做好防护保健康,我们一起抗病毒! 新冠病毒不可怕,就怕有人不听话, 不走亲,不串门,待在家里就对了。 发热咳嗽全身疼,及时就医病因找。 洗手通风戴口罩,大家齐心讲卫生。 小朋友、要记好,这些知识不能少。 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人们不听话。

做好日常疫情防控措施

一、减少外出聚集。

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外出。不仅要管好自己,也要提醒亲朋好友,最近不串门不聚集。

二、加强个人防护。

确实需要外出的,应时刻保持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三、配合疫情防控。

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调、核酸检测和管控工作,每日将孩子与同住人的健康状况以及所居住小区的管控方式变化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报备。

如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色,请不要紧张,师生员工和同住人请配合相关部门落实管理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更不要自行购买、服用感冒退热药。

四、日常预防消毒。

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干燥。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普通家居日常也可做些预防性消毒措施。

物体表面: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

地面地板:地面保持清洁干燥为主,也可不定时用

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后用清水擦拭。

日常织物:毛巾、衣物、被罩等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暴晒,也可不定时用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或采用其它衣物消毒液按说明书使用。

餐饮具:对耐热的物品,如食具、茶具等可煮沸15min以上进行消毒。

防疫垃圾: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加盖垃圾桶里,每天清理,清理时扎紧塑料袋口,再投放到垃圾桶里。

五、及时穿脱衣物。

未来几日,气温都在20度以上,体感舒适度较热。居家的孩子们可以穿透气的棉质卫衣搭配薄外套,早晚温差较大,注意运动时及时穿脱衣服,以免着凉。如确实需要外出的家庭成员,请在回来后换去接触过公共场所的衣物,并用准确的“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

六、作息饮食规律。

居家期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小范围的广播操、拉伸运动、亲子小游戏等等。孩子的用眼卫生很重要,家长们要关注保护孩子的视力,切记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用手触摸眼睛,不要让孩子过度的使用电子产品或是长时间阅读(不超过15分钟)。保证孩子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身免疫力。

七、重视居家安全。

居家期间,请家长勿将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教导幼儿不攀爬阳台、窗户,不高空抛物。在窗户边避免放置凳子、桌子,阳台栏杆、窗户等要符合安全标准,以免幼儿爬上去,出现高坠事故。同时,管理好家中的药物等危险品,不放在幼儿可以拿到的位置。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三无”食品,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避

免食用不健康、不卫生食品,包括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含有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多吃绿色食品。

居家期间,孩子的用眼卫生很重要,家长们要关注保护孩子的视力,切记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用手触摸眼睛,不要让孩子过度的使用电子产品或长时间阅读。

增强幼儿安全用电意识,不要玩火和灶具,不要玩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等,以免发生触电,家长最好在插座上套上专用的塑料罩,最好使用防触电插座,让幼儿尽量避免接近带电物体。使用燃气灶时要注意安全,用完后,要随手关上阀门。

注意个人卫生及防护,在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的粪便后,要记得洗手。

1、在疫情期间,家长要关注幼儿居家反常行为和心理变化,通过多种方式消除幼儿的焦虑、郁闷、压抑、恐惧心理。

2、帮助幼儿科普疫情相关知识,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疫情的产生和传播,帮助幼儿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3、建议安排丰富的亲子活动,放松心情。玩玩具、读绘本、唱歌等等,还可以带着幼儿一起做家务、搞卫生、体育锻炼等,让幼儿体会当下生活的乐趣。

一、防护措施-幼儿篇。 (一)家庭防护措施。

养成好习惯。

1.在家观察,每天测量体温

2.保持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保证睡眠充足,每天睡眠11-12小时,午睡2小时左右。

3.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做到饭前便后及游戏后洗手,不用手揉眼睛,挖耳朵、鼻孔等。

4.养成打喷嚏或咳嗽时曲肘遮住口鼻的习惯。

5.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定点、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保证每天适量、均衡、多样化的食物。

4.保护视力,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读书或玩电子产品,幼儿每天看电视时间:3~4岁不超过15分钟,4~5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

5.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在人多的地方,特别是不要玩大型百货商店内的游乐设施。

6.身体不身体不舒服,发烧生病,你必须及时告诉你的父亲和母亲,并根据医生的要求及时去看医生。

(二)入园、离园防护措施。

1.节假日外出幼儿,入园前若有发热、咳嗽、乏力、气促、腹泻等异常情况,及时向班级老师报告。

2.入园时遵守幼儿园规定,分批分次进园;排队测量体温,注意相互间距。

3.来园或离园的路上及时戴好口罩,手不乱摸公共设施与设备,到园和到家后第一件事便是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4.配合大人尽可能选择步行、电动车、私家车等交通工具来园或回家。如必须乘坐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当戴上手套,尽量避免与较多人群接触,触摸公共扶手、座椅等。

6.离开园子后,大人马上回家,不在幼儿园周围逗留,玩,尽量和没有防护的人保持距离。

7.在来园和离园的路上,尽量减少与公共场所接触的公共物品和设施和设备。

8.坚决不要求大人购买街上的小商人。 安全的食品与玩具。 (三)公共场所活动防护措施 疫情期间公共场所活动要做到:

1.不到空气流动性差、人流量大的地方,如影院、商场、超市、玩具吧、淘气堡、车站、机场、展览馆等。

2.不接触流浪的野猫、野狗等,少碰脏东西。

3.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学会按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垃圾。

4.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口罩。

5.不到人员密聚的地方活动,尽量与无防护的人保持距离。 6.从公共场所返回家中一定要换衣物,认真洗手。

(四)生病时防护措施如何做? 疫情期间生病小朋友们需要做到:

1.遵医嘱在家安静休息,在大人的指导与帮助下按时服药治疗。 2.做一些安静的活动,如听故事、听音乐,画画等,避免做一些剧烈活动,天气清朗时选择家中适宜的地方晒太阳。

3.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与蔬菜。 二、防护措施——家长篇

家长的健康是幼儿健康的前提与保障,作为与幼儿密切接触的家长因工作与生活需要,容易让自身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如何保护自身,保护幼儿都需要家长朋友一丝不苟的仔细防护,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二幼为家长们就如何做好防护做出了哪些指导建议。

(一)日常生活防护措施

1.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经常通风,湿度适宜。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对于手机、电脑键盘要注意定时定期消毒。

2.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适量运动,保障睡眠,避免熬夜。 3.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4.保证健康安全的饮食习惯,生熟菜板和刀具要分开,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多吃蔬菜、水果。不接触、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5.提高防护意识,不带孩子走亲访友,特别强调减少家庭聚会;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一定要佩戴口罩。对于使用过的口罩不要随意乱扔,放入垃圾袋封口处理。

6.家庭应当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7.密切配合幼儿园做好每日健康上报如实填报各类信息与数据。 8.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按要求分类投放。

(二)照料陪伴幼儿生活防护措施 1.孩子入园前、离园后家长需注

意室外防护,注意保暖。上学前检测孩子体温,做好自查。秩序接送,快送快接。加强教育,培养孩子习惯。健康监测,汇报家庭信息。不私自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2.如果不必要,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出门,尤其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如商场、剧院、温泉、儿童娱乐场所;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在一米以上的距离)。

3.家长外出,一定要规范佩戴口罩,从室外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彻底全身洗簌清洁后再接触孩子。

4.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特别强调家长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日常生活中教育与指导孩子饭前便后、游戏玩耍、咳嗽喷嚏、接触过唾液和分泌物之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动水清洗。

5.教育指导孩子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诉孩手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

6.不亲吻孩子,不对着孩子呼气、喘气,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7.孩子的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30分钟,不能耐高温的可选择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暴晒。

8.疫情期间取消常规的儿童保健健康检查及儿童疫苗预防接种,尽量避免到医院。

9.不带孩子走亲访友、聚会、聚餐。谢绝熟人触摸孩子或近距离与孩子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以及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若家中幼儿照顾者被诊断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孩子就立刻与照顾者隔离并严格按要求进行14天的居家医学隔离。

10.正确使用消毒用品,将消毒用品放置到安全地方,避免消毒用品的使用不当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11.保持幼儿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充足、营养均衡。每日指导孩子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让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