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远程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结构特点研究

远程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结构特点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教育研究出国与就业Work & Study Abroad远程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结构特点研究

◎樊福印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根据成人学习实际和远程开放教育特点,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8种主成分组成,按强度顺序依次为:求知兴趣型、特色吸引型、竞争意识型、社会交往型、功利心态型、外界期望型、逃避现实型、工作压力型。【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动机;结构;特点远程开放教育作为崭新的教育模式,不仅拓宽了教育领域,也为成人在职学习者提供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机会。这种新兴教育模式出现,会激发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心理变化,会对学习者未来的学习规划有着较为明显的倾向性特征。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远程开放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探索和研究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结构和特点,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研究被试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的正式被试来自大连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各专业试点学生,包含10个本科和20个专科学生共计300人。专业人数分布见(表-1)。表-1 各专业学生分布理工类本科30人文法类本科35人财经类本科35人理工类专科60人文法类专科70人财经类专科70人

二、研究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是自编“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测试的数据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探索性因素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方差分析法、相关分析法、t检验法、描述统计法等。三、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机问卷项目描述与统计分析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共35道题目,每项题目共有四个选项:1代表没有问题中的情景;2代表稍有这种情景,但不是很强烈;3代表有这种情景,相对2强烈些;4代表有这种情景,非常强烈。具体项目描述与统计分析见(表-2)。表-2 题目项目描述与统计分析序号t1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t13t14t15t16t17t18t19t20t21t22t23t24t25t26t27t28t29t30t31t32t33t34t35项目内容参加学习为满足求知欲因家人、朋友的期望而学习受某种刺激换种心情竞争领导岗位需要高学历了解社会处理工作的参考为日常工作做准备弥补过去学习不足单位规定没有一定学历的人下岗学分制和学习时间吸引摆脱现实的痛苦只有学习是好办法容易获取学习资源终身学习是趋势学无止境不断充实工作内容改变必须参加学习单位安排来学习看到广告认为适合我学习和文凭没关就想有张文凭工作不顺心改变工作环境认为无入学考试好拿文凭增加升迁的机会学习让我忘记很多烦恼可以与同兴趣的人进行交流机遇职务和工作的需要增进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学历取得文凭和资格网上学习适合我为拓展社会关系享受与他人一起学习的乐趣符合领导和其他人的期望认识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张文凭总比没有强没有时间准备考试免试为我提供机会远程教育的便利性适合我没一定学历很难上岗别人鼓励我来学习总数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268最小值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最大值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均值2.922.091.552.442.472.772.841.362.251.722.553.013.062.021.282.191.571.761.462.121.832.162.252.512.712.102.182.351.912.192.422.272.252.012.05标准差.821.06.901.00.86.85..69..92.93.86.921.06.72..84.91.69.90.85.82.90.95.91..91.86.87.88.91.90.96.95.92四、问卷效度信度分析研究采取翻阅已有学习动机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通过个别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相关信息。结合学习动机的基本框架确定调查问卷的编制维度和项目,最后形成包括8个方面、40项具体内容的封闭式问卷。经专家评定和分析验证,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结构效度,有较高的信度。分析表明,总问卷的Cronbach a系数为0.79,分半信度0.39,各动机因素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基本都在0.70以上或接近0.70,总问卷及分量表的分半信度也基本在0.70以上或接近0.70。问卷总分和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呈显著水平。以上表明本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五、研究结果研究的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可划分为8个主要成分,分别求知兴趣型、特色吸引型、竞争意识型、社会交往型、功利心态型、外界期望型、逃避现实型、工作压力型。第一主成分求知兴趣型动机主要表现在学习者的求知欲望,意识到学习是终身努力的方向,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无止境。当然求知的最后结果是取得文凭和资格,充实自己服务社会。第二主成分社会交往型动机主要表现为参与社会,多交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享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幸福,增进彼此的友谊,也为拓展社会关系奠定基础。第三主成分竞争意识型动机主要表现领导岗位、升迁机会、考虑职务和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有迎合领导和取得周围人的好评,显然是有在工作中更好发展的意识.第四主成分工作压力型动机主要与单位、就业紧密联系,学习者看中的是就业问题,为适应工作而学习,单位的规定、外界的压力是学习的主要原因。第五主成分特色吸引型动机体现教育特色,远程开放教育显著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特点是基于网络的学习形式,同时开放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弹性的学习时间和完全学分制,这样的便利性和人性的服务,自然会让一部分学习者产生前列的学习欲望。第六主成分功利心态型动机与社会环境联系紧密。第七主成分外界期望型动机体现外界期望。第八主成分逃避现实型动机是摆脱现实的表现。六、讨论求知兴趣型学习动机是开放教育学生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学特点类型学习动机次之,而工作压力型处于最后为最弱的学习动机。在各学习动机类型中均值在2.0以上的有5个类型,在1.6以上的有3个。求知兴趣型学习动机的均值在2.6996,教学特点类型学习动机均值2.1978工,作压力型均值1.6249。经8种动机类型的配对样本T检验得知求知兴趣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为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工作压力型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为最弱的学习动机。在求知兴趣学习动机类型中,t12终身学习是趋势,t13学无止境不断充实,两个项目均值在3.0以上;工作压力型学习动机中,t8单位规定没有一定学历的人下岗,t15单位安排来学习的均值在1.40以下。求知兴趣型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学习者的求知欲望,意识到学习是终身努力的方向,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无止境。强烈的学习欲望、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无论是工作在社会岗位的人,还是尚处于待业阶段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人对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都有深刻的体会。尤其是科技高速发展,社会急速转轨的时代,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就难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科技的进步、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呈现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事物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接受,只有紧跟科技的脚步,我们才不会迷茫,应对变化的局势,只有积极准备的人才会适应和生存。因此求知兴趣型学习动机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单位压力、下岗、上岗等一系列工作、就业问题是摆在每个成人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无疑为适应工作而学习,单位的规定、外界的压力成为成人学习的重要原因。计划计划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有了正式的工作就有了铁饭碗的年代将一去不复返。但对于已有工作的成人学生来讲更多的学习动机是竞争意识和不・213・

出国与就业Work & Study Abroad教育研究教学博客在跨校区教学应用中的心得体会

◎余华芳 何永玲 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空前发展时期,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不断合并,或为了更好地发展,各高校跨省、跨市区或跨地段扩建新校区新校舍。广东药学院是一所具有4个较分散校区、建制的高等药科大学。文章从笔者跨校区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笔者使用教学博客的心得体会,对比其他网络工具,认为教学博客是跨校区课堂教学的良好辅助工具。【关键词】教学博客;跨校区;教学;探索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严把质量关,才能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如今某些高校扩招,只是满足了“量变”这项单一指标。故要根除“扩招病患”,除了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外,高校也需注重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1]。笔者所在高校拥有四个比较分散的校区,教师跨校区奔走教学,路途耗时较多,非常辛苦,常感力不从心。一些教学问题亟待解决,教学博客应运而生。一、跨校区教学存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和教师人数急剧上升,国家住房的改革,越来越多高校教师住在离校区较远的地方,不能像从前那样住在学校里面或附近。因此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或疑惑,很难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探讨。若一所高校有几个教学校区,教师须跨校区奔走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一到放学时间,教师必须夹起书本奔向校车,否则若赶不上校车,回家就变得非常困难。有时,教师需多花2-4个小时才能到家。如此一来,授课教师几乎没有多少时间课后答疑和辅导学生。除此之外,高校教学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学生多,大班上课(两到三个自然班级合并上课),讲课难有针对性;课程多,学时少,不能细致讲解;问题多,沟通少,不能及时解决问题[2]。总之,以上问题均是高等教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去解决。当前,各高校已向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互连网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网络工具的巨大潜能,弥补以上问题的缺憾。二、何为教学博客博客(Blog)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是个人网络日记本。随着知识与思想的积淀,博客成为个人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各大主流门户网站都推出自己的免费注册博客平台。教师可以像普通网民一样选择自己中意的门户网站注册博客用于教学,教师注册用于教学的博客称为教学博客。教学博客几乎继承了博客所有优点:简单易用、管理方便、自主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个性张扬、时间延续、记录反思、知识管理、交流分享、平等对话。教学博客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平台,成为教师课后辅导教学的得力助手。众所周知,如今的网络工具很多,如精品课程网站、BBS等等,为什么教师们对教学博客情有独钟呢?断进取,而对于工作的压力更多是不求进取的人。因此工作压力型为最低也就不足为奇。教学特点仅次于在求知兴趣型之后,但应表现显著而与竞争意识型无显著差异(T=-0.808)这表明成人学习的动机中两者强度差无大的差异。显然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工作中更好发展的意识是学生的潜在意识,而远程开放教育正好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开放教育显著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特点是基于网络的学习形式,开放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弹性的学习时间和完全学分制,这样的便利性和人性的服务,自然会让一部分学习者产生适应社会竞争而学习的欲望。社会交往和功利心态的均值分别为2.103和2.0858,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T=0.399),表明在目前的社会中仍然有一部分人仍然将混文凭、混关系,作为参与社会竞争的砝码。参与社会,多交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享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幸福,增进彼此的友谊固然是好。但读开放教育只为拓展社会关系,为日后朋友、同学好办事奠定基础,以及进不了普通高校,进成人高校混张文凭。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工作是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中前进的,一些只看眼前、功利的想法最终不会长久。当然在开放教育的日常教学中针对部分人的这三、教学博客与其他网络工具的比较(一)精品课程网站与教学博客的比较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的特点是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其中示范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精品课程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省、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如上所述,首先,精品课程网站具有较高的门槛。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需要一定经费的资助,需要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不是随便一个教师就可以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的。且精品课程网站本身的构建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行;而教学博客基本是零门槛、零费用、零技术,只要会打字、会上网就行。其次,精品课程网站往往需要专门的网络空间和域名,一般由教学相关部门或公司、单位提供,而这些相关部门只会给取得精品课程建设资格的教师分配网络空间和域名,一般教师没有资格获得;而教学博客却不需要网络空间和域名,教师只需到大的门户网站上免费注册一下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教学博客。第三,精品课程网站是专门为某门课程而建。所有的精品课程网站具有相对固定的版块栏目,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必须围绕着一门课程展开,不允许上传与课程无关内容,无论它对学生有帮助否,都不可挂网,缺少个性化;而教学博客在内容形式上灵活多样,它可以把教师所教的几门课程、甚至教学感悟、人生感悟都挂在网上,与学生共享。栏目和内容可以十分专业,也可以个性化,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第四,虽然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可以共享,但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教学是最不能格式化的,是最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和创新的。因为每所高校的特点不同、教学软硬件环境不同、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每个教师对教学知识的见解不同等,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学博客应运而生,因为她恰恰能满足这些条件。(二)BBS论坛与教学博客的比较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就是“电子公告板”。BBS论坛与博客最大的不同在于论坛的互动性更强。BBS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空间,面向的是一个较松散的群体。一个BBS站长可以设置好几个管理员,还可以有许多的斑竹,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帖的权限、回复的权限,甚至还可以有管理的权限;而教学博客只要一个博主——教师,教师发表一篇日志,种想法,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给予纠正。外界期望型和逃避现实型的学习动机属于较弱的动机,仅次于工作压力型。表现为被动的动机,并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这种迎合别人的心态而产生的动机一般较主动学习的学生在进取心,遇到困难积极克服、学习目标的明确定位等方面势必要弱些。因此如何变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应是摆在教育者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M].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毛晋平.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5]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本文属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CTF120186)。作者简介:樊福印(1971-),男,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