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11〕CN 87103592A
〔51〕Int.CI4
C09J 1/00
〔43〕公开日1987年12月9日〔21〕申请号87103592〔22〕申请日87.5.13
〔71〕申请人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20号〔72〕发明人王大为
〔74〕专利代理机构哈尔滨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郭宏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54〕发明名称
珍珠岩胶结剂
〔57〕摘要
一种珍珠岩胶结剂属于粘结剂类,珍珠岩保温制品是以膨胀珍珠岩为骨料,配以胶结剂制成的。常用的胶结剂有:水泥、水玻璃(硅酸钠)、磷酸盐、沥青等。但是采用这些胶结剂制成的珍珠岩制品存在着抗压强度低,吸水率高之不足。本发明以高镁矿粉为主料,卤粉水溶液为调合剂,并加入复合添加剂配制成一种新型珍珠岩胶结剂。采用本珍珠岩胶结剂可以使珍珠岩制品的抗压强度提高2~3倍,吸水率下降50%以上。
87103592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一种珍珠岩胶结剂,属于粘结剂类,其特征是它含有15~25%的高镁矿粉,25~45%的卤粉和1~5%的复合添加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剂,其特征是复合添加剂是由下列物质组成的(以每升水计):
盐酸 400~600克 高锰酸钾 1.5~3克 硬脂酸 2.5~3.5克 亚硫酸钠 2~3克 氯化钾 1~2.5克 硫酸铅钾 1~3克 氧化锌 2~3克 氧化铝 2~3克 硫酸锰 1~2克 硼酸 1~2.5克 硬脂酸钙 1~2.5克 三氧化二铁 2~4克 硫酸锌 2~4克 三氯化铁 2~7克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剂,其特征是所用的高镁矿粉中含氧化镁85%以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剂,其特征是所用的卤粉中是含氧化镁45%以上。
2
87103592
说 明 书
第1/4页
珍珠岩胶结剂
一种珍珠岩胶结剂属于粘结剂类。
珍珠岩制品是以膨胀珍珠岩粉为骨料,配以胶结剂,经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保温材料。常用的胶结剂有:水泥、水玻璃、磷酸盐、沥青等。采用的胶结剂不同,所得到的珍珠岩制品的性能也不同。例如以水泥为胶结剂时,珍珠岩制品的成本较低,但是抗压强度较低。采用水玻璃、磷酸盐为胶结剂,虽然提高了珍珠岩制品的抗压强度,但是其成本也比水泥高几倍。采用已有的这些胶结剂所制成的珍珠岩制品还存在着一个共同缺点,就是吸水率高,不能满足化工、轻工、建筑等行业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珍珠岩胶结剂,它即可以改善珍珠岩制品的性能,又能降低成本。
本发明是以高镁矿粉为主料,以卤粉为调合剂配制而成的。其配制比例是:
高镁矿粉 15~25% 卤粉 25~45%
若在上述配方中再加入1~5%的复合添加剂,可使本胶结剂的性能大大改善。该复合添加剂的配制组成是(以每升水计): 盐酸(HCL) 400~600克 高锰酸钾(KMnO4) 1.5~3克
3
87103592说 明 书 第2/4页
硬脂酸(CH3(CH2)16COOH) 2.5~3.5克 亚硫酸钠(Na2SO3) 2~3克 氯化钾(KCL) 1~2.5克
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1~3克 氧化铅(Pb3O4) 2~3克 氧化锌(ZnO) 2~3克 硫酸锰(MnSO4) 1~2克 硼酸(H3BO3) 1~2.5克
硬脂酸钙(〔CH3(CH2)16COO〕2Ca) 1~2.5克 三氧化二铁(Fe2O3) 2~4克 硫酸锌(ZnSO4) 2~4克 三氯化铁(FcGL3) 2~7克
高镁矿粉是镁矿石径700~900℃的轻烧后磨细而成的。它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镁(MgO),本发明是以含氧化镁85%以上的高镁矿粉为主料的。卤粉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镁(MgCL2),本发明选用含氯化镁45%以上的卤粉的调合剂。
表1是采用不同的胶结剂制成的珍珠岩制品的性能比较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选用高镁矿粉和卤粉为原料,具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的特点。
2、采用该胶结剂可使珍珠岩制品的抗压强度提高2~3倍,吸水
4
87103592说 明 书 第3/4页
率降低50~70%。
3、采用该胶结剂,可以减化珍珠岩制品的生产工艺,可以只采用木模成型,而不必采用加压成型工艺,节省生产设备的投资。 4、可以改变珍珠岩制品的结构,珍珠岩制品可以做成孔心,中间填充纯珍珠岩粉等结构,节省原材料。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
先取400克盐酸、1.5克高锰酸钾、2.5克硬脂酸、2克亚硫酸钠、1克氯化钾、2克氧化铅、2克氧化锌、1克硫酸锰、1克硼酸、1克硬脂酸钙、2克三氧化二铁、2克硫酸锌、2克三氯化铁和1升水配成复合添加剂。再将45%的卤粉配成1∶1的水溶液,然后按22%的高镁矿粉(含氧化镁85%),60%的卤粉(含氯化镁45%)水溶液,2%的复合添加剂的比例将三者混合后,用水稀释,搅拌均匀即可。
5
87103592说 明 书 第4/4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