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家汽车网
【教法研究】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陆宁 20162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摘要:本文通过近几年上海市教学高地建设和卓越工程师班教学建设,多年来教学改革及采用多媒体CAI讲授《机 械设计基础》的体会,讨论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原理;教学;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68-0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大,并 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在对各章节之间的教系 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效果差。而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满足 于给学生讲道理,理论讲完了,学生往往简单地记住了一些 名词术语或要点,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仍然没有质的提 高。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 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培养高素质技能 型人才,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迫在 眉睫。在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何全面推进教育 现代化的进程,形成开放、综合、多元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 步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大学扩招后的学生乐于学习并 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是摆在目前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一大 课题。我校机械学科在最近完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建 设的过程中,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 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的贡献,这些宝贵遗产同样对学生的求知欲有良好的影响。 这些古今中外的大科学家正是学生们的榜样。他们的故事 对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奉献精神很有帮助。现实中的许多例 子也很有趣,比如结合汽车讲解连杆机构、转向机构、变速 机构;结合钟表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设计原理等。当然, 要做到这一点,作为一名机械原理技术基础课教师,在条件 许可的前提下,自身要多学习一些专业机械方面的知识,提 炼专业课中涉及机械原理共性的实例,有必要使青年教师 到生产实践中去做必要的实践,为上好机械原理课程打下 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着重尝试使用了多种方法。 1.问答法。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已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有 目的地提出问题,请学生来回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 达到让学生积极思考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使课堂 呈现一种浓厚的探讨气氛。对一些不善于主动思考的学生 也能起到鼓励其主动发散思维的作用。问答法有二种形式, 种是启发式提问,一种是直接问答。在讲授过程中,为突 出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提出问题,以增强教学效果。当 一此次卓越工程师班教学建设让我们对如何培养生产一线的 工程师有了一些认识,对自己开展机械原理教程教学、更新 相关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有极大的帮助。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讲解原理概念和设计 方法时,首先立足于实际,使学生懂得学习机械原理的实际 一、意义,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并把学习机械原理课程与提高 自身的综合素质联系起来,更好地开展后续课程的学习。 在实际讲授时可以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参观和观看各种机 构工作状况以及机械原理陈列柜使学生对什么是机构有一 个感性认识,让同学们看到各种机构在生产线上自动装夹 和传递工件、自动加工零件或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时,使学生 好奇和兴奋,使他们开始产生想弄清机构原理的愿望。随 后,我们及时简单介绍常用基本机构的名称和完成的各种 运动变换和传递功能,介绍机器、机构、构件等基本概念,从 而为后续讲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绪论”课上还通过简单 介绍科学家在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贡献提高学生的求知 欲,柴贝歇夫、阿苏尔、茹可夫斯基等。同时也介绍中国历史 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某些学生有打瞌睡的苗头 时,可随时提问,以使学生重新振奋精神,给时间让他们思 考,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练习法。这种方法是按教材的规定和要求,在教师的 上的木牛流马的传说和《天工开物》、《考工记》等中华民族 ・—・指导下反复做某些练习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技 巧、找出薄弱环节的教学方法。严格的练习和测验还能使学 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这也 是普遍采用的常规教学方法。 3.演示法。近些年来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高,课堂采用 计算机软件虚拟实验的方法更进一步提高了讲解的效率, 降低了教学难度。在讲授机械原理理论的同时,辅以机械方 面的基本操作训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可 以直观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述“连杆机构” 时,编制了自主选择设计参数的软件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计 算机模型对凸轮的运动过程进行演示,采用先进的多媒体 教学实验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学 参考文献: 卜-—・卜“—卜-— ~“+”—-卜,・+ 工作,提问时要注意自己的负责范围,主要围绕学生的毕业 设计成果提问,公正准确地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在答辩未 结束前和最终成绩公布前,任何人不得随意告知学生的成 绩。关于题签:答辩题签不少于150个,每个题签一道题。答 辩题签公开,在设计开始时将题签发给学生。答辩时每名学 生抽取2个题签作答。答辩时始终允许学生旁听是非常必 要的,学生的这个权利是不能被剥夺的,这也是公开答辩的 重要环节。当然,旁听学生必须保证答辩的会场纪律(不得 讲话、手机必须关机、答辩时不得随便进出答辩现场等)。 一【1】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Ⅲ.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4-126. [2]李卫,朱瑞祥,张军昌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教论坛,2011,8(8):85-87. [3】张秀云.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l_中国冶金教 育,2011,4:45—4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本科生 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HGJXHB21 10343) 68— 【教法研究】 云南高原山区水运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柏雪夫,韩(大连海事大学震 大连116026)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摘要:本文结合云南高原山区河流及库湖区水运特点与发展,对云南水运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现状分析,探索 适应云南高原山区水运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 关键词:高原山区;技能型;水运人才;培养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69—03 2011年2月,国家领导人提出把云南建设为中国面向 南亚、东南亚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发展战略。“桥头堡”战略 的牵引作用将进一步加快云南水路基础设施建设,云南水 驶和轮机工程技术人员;船舶维护、修理技术人员;港口设 施及维护系列技术人员;航运业务技术人员等。 二、云南高原山区水运的特征分析 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战略通道。高原山区内 河航运作为云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通 云南与周边国家及我国华东、华南沿海地区水陆联运通道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河流水运环境与特征。云南水系发达,航运潜力较 大。云南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其中重要的有180 条,分属于六大水系。多数河段暂不具备通航条件,云南的 河流基本属于山前区河流,以降雨补给为主,占全年流量的 80%左右,受地形环境条件制约,水土流失依然严重,通航 条件受丰水期、枯水期影响较为严重,以“澜沧江流域”最具 代表性。 2.库区、湖区水运环境与特征。由于地质断陷及水电开 发,形成了众多库湖区,非常适合开发旅游资源,以“大理洱 海”、“滇池”等湖泊为代表。云南水面面积大于lkmz的湖泊 有30多个。湖泊总面积1100km ,总储水量291.75亿m 。 路运输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云南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日益凸显,加上云南高原河流水路运输具有独特的地 理环境、区域环境、水文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要求必 须进一步加强构建一支适应新形势的云南高原山区河流及 库(湖)区水运事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在良好的 发展机遇面前,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云南水运事业持 续较快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培养更多适应云南水运发展需 求的具有扎实内河水运理论基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探索适应 高原山区水运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为云南水运事 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保障,十分必要。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普遍认为,现代人才可分为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和 技能型四种。根据云南水运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将云南高 原山区水运技能人才界定为:水运高技能人才,是指能满足 高原河流、库湖区水运发展的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船舶驾 大多数湖泊分布在海拔1200米~1900米之间的地区。 -。。+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 一-—— -+-+-+-+-+一+一+一+- 习目的。不仅如此,也可以降低采购实验设备的成本。 三、结合先进的计算机语言编程于解析法教学中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 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算法并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仅教给学生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国外输入的软件 的内容,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图解法仍然是学生深入认识 机构原理的重要基础。大学课程的讲授固然应注重实践中的 作用,但也要注重达到教学效果的阶梯。 四、注重多采用学生动手的实验 过去的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大多都可 以用计算机模拟了。而实践性实验却更重要,例如:“齿轮参 数的测绘”就比“齿轮范成实验”更重要,不仅有很强的实践 性,也有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作用。通过实验, 学生就可以对“齿轮的变位概念”、“生产中的测量和加工” 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应该大力提倡。在培养生产一线工程技 术人员素质的大学生过程中,我们注重逐步淘汰了一些验 证性实验,改为计算机模拟,而把实验的宝贵时间排给了培 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性的实验。 因无法阅读其源代码,必然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目前教学中的解析法理论早在50年代就已成熟,但因 为其运算量太大,用人工难以完成,所以直到80年代后期才 开始大规模的应用,解析法的教学要依靠计算机编程,学生 是否真正掌握了解析法的概念和算法也要通过其能否编制 相应的程序来体现,否则怎么能说这个学生已经掌握了解析 法的知识呢?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机械原理教学习题中锻炼 学生运用解析法编程就成了编制习题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程序的编制正变得越来越方便,目 前流行的MATLAB等软件都使编程的学习可以速成,利用 这些软件使学生不必为学习某个软件花费较多时间。通过教 学实践可知,一个从未学习过MATLAB的学生只须花费几 课时就可以运用这一语言编制基本的运算程序,在机械原理 教学的头两周可安排学生学习语言,到第三周进入运动分析 两年来,在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的建设中,我们根据自 己学校学生的生源情况和教学实际,研究和制定教学方法 和措施,探索了教学规律,出版了系列教材,编写了大量的 动画素材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程序,有效提高和保障了基本 的教学质量,在这方面我们还将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解析法时就可以安排学生阅读某些运动分析的程序,并适量 安排学生编程以分析机构运动的习题。另外VB的编制程序 也较为简单,可以在处理动画时比其他语言编制程序的执行 效率高。一些教师认为,计算机发展很快,设计都在计算机上 用软件进行,图解法可以不用花时间讲授了。但是事实上我 们注意到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机构学教材并没有删除图解法 一…胡恩明,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1.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 【2】陆宁.机械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陆宁.MATLAB语言即学既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4】陆宁.机械原理『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