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基础班方剂学讲义1 (6)

2013年基础班方剂学讲义1 (6)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

祛暑剂

祛暑剂的适用范围 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 白扁豆 厚朴 酒一分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证候】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配伍意义:方中香薷辛温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湿,具有祛在表之寒湿之功,是夏月解表之要药,为君药。厚朴辛香温燥,行气化湿而解胸闷,去苔腻,为臣药。白扁豆甘平,健脾和中,兼能渗湿消暑,为佐药。入酒少许为使,温散以助药力。诸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效。 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滑石 甘草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证候】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证候】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配伍意义: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泻火滋阴;竹叶甘淡,清热除烦,共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效。

暑热证 证候辨识

暑热:身热、心烦,舌红,脉数

※ 恶寒发热,无汗,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无数象) ---香薷散 ※ 小便不利 ---六一散

※ 汗多,体倦少气,脉虚数 ---清暑益气汤

第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