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卑劣(liè) 丰硕(shuò) 携手(xié) 出类拔萃(cuì) B.湛蓝(zhàn) 领域(yù) 诬蔑(miè) 自甘堕落(duò) C.头衔(xián) 蛮横(hèng) 狡辩(jiǎo) 彷徨失措(fáng) D.萦绕(yíng) 赋予(fù) 烦琐(suǒ) 一劳永逸(yì)
2 . 下列加( )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经过发奋努力,今天已经变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待)了。 C.我钦佩《荒野求生》的主持人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意),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D.李文亮的抗疫事迹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成了老百姓口中的热门话题。
3 . 下面对《论语》中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分析:这是子贡对孔子具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些道德品格的高度评价。
B.“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分析:这是孔子认为的君臣相处之道,君主应按礼的要求去使唤臣,臣应以忠俩侍奉君主。
C.“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分析:这是曾子对孔子所讲的“道”的理解,认为老师所说的“道”的基本思想就是忠恕。
D.“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分析:这是孔子对治理国家需要礼让原则的强调,他认为有了礼让原则,国家就什么都有了。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C.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第 1 页 共 7 页
D.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较小。
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农谚 羁绊 怅罔 吹毛求疵 B.颠簸 沟壑 驰骋 名副其实 C.舔舐 诬蔑 抉择 不知所错 D.翡翠 浮燥 演绎 相辅相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王秋珍的《奶奶的玉簪子》,完成后面的题目。 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
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
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
父亲回家了。
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①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没有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
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
第 2 页 共 7 页
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说坏话,要宰相比干挖心来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骑上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
奶奶点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 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
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要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了?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
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
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
②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 奶奶总是笑而不语。
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选自2018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 6 . 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第 3 页 共 7 页
不见簪子→爷爷寻找→______→田垄上找→菜地里找→______→找到簪子 7 . 小说以“奶奶的玉簪子”为题什么作用? 8 . 文中划线①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9 . 怎样理解文中划线②句玉簪子“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10 . 小说最后三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三、情景默写
11 .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领略独特风景:这里有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1)__________”的宏伟辽阔;有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2)__________”的轻盈流动;有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的平坦开阔,有谭嗣同《潼关》“(4)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巍峨雄壮。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触摸不同情绪:这里有陆游“(5)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国怀民;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6)__________”的豪迈豁达;有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7)__________”的谆谆教诲;有李益“(8)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家怀乡。
四、课外阅读
牧竖戏狼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嗷。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淅弱。既而奄奄②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遂得二小狼。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②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持小狼各登一树/驰担持刀 B.相去数十步/旦辞爷娘去
第 4 页 共 7 页
C.故令嗥/温故而知新 D.乃舍此趋彼/其人舍然大喜
13 .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14 . 文中的母狼是怎么死的?你对牧竖的做法有何看法?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①。镜湖②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释)①芊洲烟雨;指长满芊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②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5 . 试结合全诗,分析“占断”二字的表达效果。
16 .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流露出的情感与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最相似?请简述理由。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六、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17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的小说,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B.《水浒传》中行者武松是个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
第 5 页 共 7 页
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C.《艾青诗选》中,艾青描绘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追求。
D.《泰戈尔诗选》收入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的影响。
18 . 阅读选段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文段中的“官人”是谁?请结合与之相关的情节,说说他的性格特征。
七、综合性学习
19 . 12月13日,学校举行“牢记历史,砥砺前行”主题活动,请阅读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1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国家公祭网列出了七类遇难对象供海内民悼念:南京大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
材料2 1995年4月19日,苏联将5月9日定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日”。2011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命令,将12月7日定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并定期举行纪念活动。
材料3 、12月13日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2018年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中国江苏网)
(1)结合材料1、材料2,谈谈你对“国家公祭日”的理解。
(2)请你主持主题班会,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填写句子完成这段结束语。(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第 6 页 共 7 页
时间流逝,却带不走这段沉重的记忆,抚平不了这道深深的伤疤。我们不愿遗忘,也不能遗忘。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 , ,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伤痛,也是警示。历史的见证者正在凋零,祭之以国,我们当自强。愿人类远离灾祸,愿家园安全温暖,愿世界和平永续。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部分活动感言,其中三句话有语病,请找出其中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幸存者已不足一百多人。②我们目送他们离去,记忆却不会凋零。③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国家公祭日意义重大。④它不但让我们通过历史记住了耻辱,也让我们通过历史吸取了教训。⑤它还让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
(1) 处(填写序号),修改意见: 。 (2) 处(填写序号),修改意见: 。
八、作文
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温暖”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林徽因眼里,温暖是人间四月天里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海子笔下,温暖是河里的石子和老屋上的旧砖;在汪曾祺心中,温暖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毕淑敏说,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几米则认为,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
关于“温暖”,你又有怎样的理解、经历和体悟呢?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