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来源:百家汽车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冯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0期

摘 要:环境监测是以环境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并描述环境状态与演化、科学预报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并探讨了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为今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也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给环境带来相对应的污染。近年来,环境与资源约束瓶颈逐渐加大,环境污染呈加剧蔓延趋势,新污染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逐步显现,生态与环境问题变得日趋复杂,环境风险更加巨大,环境问题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焦点问题,因此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管与应急预警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环保工作重点。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总结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2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一门科学,是以环境分析为基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借助科学仪器,获得反映环境质量的数据,对其变化进行研究和定量描述,对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保障人类的正常生存发展。具体环境监测的内涵是指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和评估,探讨环境污染源及其变化趋势,描述环境受污染程度,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环境的改善,令一方面有助于协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环境执法的依据和重要手段,更是环境管理、规划与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按介质来划分,可大致分为水质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等几大类。

3 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发展历程

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发展历程一共经历了起步阶段、调整巩固阶段和提高深化阶段三个阶段。

3.1 起步阶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工业起步较晚,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加强,这一阶段主要是制度的建立以及环境监测基本工作规范的制定。 3.2 调整巩固阶段

20世纪80年代属于环境监测工作的调整巩固的发展阶段,本阶段主要建立了国家、省(自治区)、市、县四级监控体系,完成了对于环境的基本例行监督监测,国家也将环境保护制定为基本国策,并成立了专门的环保行政部门。 3.3 提高深化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进入了充实提高以及深化的发展阶段,国家制定了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监测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总体的指导思想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监测规范,同时各种新的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环境监测的范围、领域以及作用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积极意义。 4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发展已经非常迅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技术上不断更新着,不断提高着我国的环境自动检测的能力,并且大气自动检测系统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阶段已经在我国的80多个城市设立了系统检测站。与此同时,卫星通讯环境监测信息系统与水质自动检测系统也在同步配合,更好的对各地的环境进行实时、同步、全面的监测。并且,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设立的科研机构也在不断的建设当中,致力于对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陷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才匮乏: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发展迅速与人才的增长速度是不成正比的,专业人才数量少,而且在我国的科研队伍当中,不乏有些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能达到任务的要求。专业人力资源已经与任务形成了不协调的关系,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技术结构老化,业务能力参次不齐,特别是对高复合型高级监测人员严重缺乏。二是资源配置不当:环境监测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这个系统是需要资源来进行的。现阶段,我国对环境监测这一方面的资源还得不到合理的配置,直接导致了体系不完善。监测工作只能停留在最底层基础的阶段,不能很好的发展下去。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财政投入力度不足,致使很多设施设备都得不到很好的配置,配套设施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制度上的不健全。三是技术能力欠缺: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设备相对比较落后,自动化的程度不高,缺乏科技创新性,而且在监测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监测的质量追求,再加之自我约束和外部制度的约束力度不高,导致了无法保障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 5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要认知度不够。目前我国在对环境监测方面的认知力度还是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必要性。没有成立相关专业的机构来对信息进行监测与管理,直接导致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边缘化。对环境监测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制约了环境监测方面的发展。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投入的资金短缺直接阻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监测站的设备仪器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影响了监测的效果与工作质量,不能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工作带来及时的反馈与帮助。三是人员配置不合理。监测站点的人员专业性技术不是很高,配置不够合理。再加上制度的不健全,对人员有进行胡乱的配置,导致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下降。

6 环境监测的发展对策

根据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剖析,笔者认为对于环境监测的发展首先要提高认知性。我国应该切实提高对环境监测方面的认识,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环境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做好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坚持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准确的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其次加大资金投入环境监测必须要配置良好精准的仪器和设备,各级部门要积极的争取环保经费、科研经费等资金,完善有关仪器设备的配置、安装、应用等。使测试多样化、实时化以及规范化。最后增加环境监测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在逐步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已经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部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对环境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的现代化进程,确保环境监测的健康化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和平.浅谈中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科技创业家, 2012,18:219.

[2]刘洪君.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06:117. [3]松.环境监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张凡秀,赵鹏,张思宝.浅析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对策[J].中国环境监测2008.7. [5]杨婉平.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民营科技,2011(6):2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孙旭.浅析我国环境监测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0). [7]罗山茅.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方环境,2011(9):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