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培训材料
培训时间:2012年2月25日——3月1日 地点:会议室 召集人:校长 参加人:全校教职工
培训意义:切实规范校园消防管理,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全体师生消防安全素质,提高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控火灾的能力,确保师生、财产安全,为学校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内容:
1、 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2、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3、 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4、 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解释:
1、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职工熟悉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防范措施,能够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职工能够遵守岗位检查制度,针对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开展班前、班后防火检查,能及时发现本岗位的火灾隐患。对执行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情况,学校主管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当组织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填写巡查、检查记录,记录清楚、交接严格。防火巡查的内容: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好有效,标志是否完好清晰;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单位根据本单位火灾危险性落实逐级检查制度。学校主要负责人、主管消防安全的负责人应当每月组织防火检查,校园实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学校主要负责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主管消防安全的负责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直接负责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全体教职工应当认真履行各自火灾隐患整改责任。 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教职工熟悉本岗位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会使用灭火器,会使用消火栓、铺设水带出水灭火,动作熟练迅速。单位应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明确负责灭火和引导疏散的职责、人员分工,逃生自救、引导疏散的方法和要求,并至少每学期组织一次演练,确保员工熟练掌握灭火、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自救的方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涉及的人员,应当按职责分工熟悉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熟练掌握火灾处置程序,具备完成预案任务的能力。教职工发现火灾,应立即扑救并向119电话报警和单位值班领导报警;值班人员确认火灾后,立即通过单位内部电话、有线无线对讲系统、警铃、广播等方式,发出火灾信号,启动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单位灭火救援小组应按照灭火应急疏散预
案的要求,迅速利用灭火器、消火栓、消防卷盘等扑救火灾。
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教职工能够熟练掌握火场逃生自救技能,还应熟练掌握组织引导学生安全疏散方法。能够在火灾发生时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疏散逃生。受火势威胁最严重区域内的人员应当首先进行疏散,教职工掌握火场求救、避难逃生等方法和技能。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确定逃生方法。
4、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经消防机构培训,有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学校应有消防宣传教育展板、专栏、广播或电视等宣传教育培训工具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资料,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消防教育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本单位、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本场所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
容、操作程序。教职工上岗前消防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四懂四会”内容: 懂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 懂疏散逃生自救的方法及措施; 会报火警; 会使用消防器材; 会扑救初期火灾; 会组织疏散逃生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拔掉安全销。 2、将皮管对准着火点。
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 4、息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1、打开消防栓门。
2、取出消防水带,将水带向着火点展开。 3、水带一端连接消防栓阀门。 4、水带另一端连接高压水喷头。
5、打开消防栓水阀门。
6、手握水喷头及水带,对准火源,即可灭火。(使用消防栓灭火首先要断开电源,防止连电!)
汽车区第八中学 2012年2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