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壤环境监测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方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精品文档

土壤环境监测实习报告

——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土壤环境监测方案

1 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简介

1.1 基地概况

作为中国农业科技华东创新中心重要平台的溧水植物科学基地,位于溧水县白马镇,南连宁杭高速公路,北临白马湖水库,总面积1218亩,为丘陵地貌,土质为白浆土。原有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肥力一般,经过改造之后,完全能满足粮、油、棉、菜、果、花等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院本部到基地交通便捷,全程高速公路,行长70公里。基地生态条件优越,周边无污染源,作为基地试验地主要灌溉水源的白马湖水库水质,达二类饮用水标准。基地所在区域为北亚热带气候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基地功能定位及规划设计

溧水植物科学基地拟建成软硬件条件达国内一流水平,同时具备科技创新、示范培训、产业带动、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平台。基地田间试验、实验办公、会议食宿等设施配套齐全:试验地全部格田成方,整理推平,水田、旱地齐全,露地、大棚兼备,沟、渠、路、网标准配套,灌、排系统相互,水田自流灌溉,旱地喷滴灌溉。试验地分为东冲粮经作物试验区、东丘园艺试验展示区、中冲油料作物试验区、中丘设施蔬菜园艺试验展示区、西冲粮经作物试验区、西丘果园休旅采摘区等6个大区,为农科院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作物试验展示平台。

溧水植物科学基地于2006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经科学设计、公开招标、精心施工,到2008年底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总投资1.13亿元,其中土地费用4600万元,建设费用6700万元。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高标准试验地1000亩,其中水田约450亩,旱地约550亩。共挖运土方80万方,修筑机耕路11.2千米、灌渠4250米、排沟9000米、护坡3万平方米、涵闸400多座,并建成了大门及主干道、配电房、蓄水塘、泵站、泄洪沟桥、设施大棚、喷灌设施、围栏、绿化带、草坪等一系列附属工程。 溧水植物科学基地共建成实验培训区、东挂藏区、西挂藏区3个建筑群,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培训区房屋建筑面积6200m2,包括实验楼、培训楼和职工餐厅等3个单体;东、西两个挂藏区房屋建筑面积6700m2,包括挂藏室、农机房、农资房、工人宿舍等,水泥晒场9500m2。

2 污染源分析

基地原有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肥力一般,但经过改造之后,完全能够

.

精品文档

满足粮、油、棉、菜、果、花等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基地临近告诉公路,因此高速公路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其次周边的一些建设生产也会给基地带来诸如重金属等污染。此外,来自种植业自身的化肥的施用也是土壤主要的来源之一。最后,由于南方常见酸沉降,也会导致土壤污染。

3 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1.监测土壤质量现状,了解溧水基地现有的环境概况,了解土壤主要的污染情况,并依此分析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2.为土壤现状及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依据,为改善农业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3.为环境管理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4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4.1 采样点的布设 如右图所示,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结合不同区域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布点方法。 其中,大棚种植区,以及大面积的露天种植区,采用棋盘式布点法进行采样点的布设。对于小面积的露天种植区,采用梅花形布点法。对于丘陵林地,采用蛇形布点法。

4.2 样品的采集

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对于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20cm耕作层土壤;对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60cm耕作层土壤。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四分法留1-2kg装袋。

注意事项: 1.采样同时,填写土壤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样品登记表。土壤样品一式两份,一份放入样品袋内,一份扎在袋口,并与采样结束时在现场逐项检查。 2.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铲、竹片直接采集样品,或用铁铲、土铲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土壤部分,再用竹铲或竹片采集土样。

根据现场调研及采样点的布设,种植一般农作物区,采集0-20cm耕作层土

.

精品文档

壤;果林类种植区,采集0-60cm耕作层土壤。

5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5.1 监测项目

5.1.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土壤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粘粒含量、总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 5.1.2 土壤重金属

Cu、Pb、Hg、As、Cr、Zn、Ni 5.2 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仪器 测定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镉 原子吸收光谱仪 分光光度法 汞 测汞仪 冷原子吸收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砷 分光光度计 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铜 原子吸收光谱仪 光光度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铅 原子吸收光谱仪 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铬 原子吸收光谱仪 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锌 原子吸收光谱仪 光光度法 .

方法来源 GB/T17141-1997 GB/T17136-1997 GB/T17134-1997 GB/T17138-1997 GB/T17141-1997 GB/T17137-1997 GB/T17138-1997 精品文档

火焰原子吸收分镍 原子吸收光谱仪 光光度法 pH 阳离子交换量 5.3 测定结果

5.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pH 7.92

有机质g·kg-1 57.8

CEC cmol·kg-1 17.7

粘粒含量g·kg-1 311.5

TN g·kg- 3.04

有效磷有效钾mg·kg-1 mg·kg-1 23.5

84

pH计 滴定仪 pH 测定 乙酸铵法 GB7859-87 GB/T17139-1997 1、

平均值 标准差

5.3.2 重金属含量(单位:mg·kg-1) Cu 32.63 8.08

Pb 42. 10.32

Hg 0.32 0.30

As 3.69 0.34

Cr 57.16 16.85

Zn 53.40 24.25

Ni 13.61 1.95

6 评价方法

6.1 选用标准依据

基地主要为一般农田,属于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Ⅱ类土壤二级标准的要求 (单位:mg/kg) pH Cu Pb Hg Cr <6.5 50 250 0.30 150 6.5—7.5 100 300 0.50 200 >7.5 100 350 1.0 250 .

精品文档

Zn Ni 6.2 计算标准指数I

200 40 250 50 300 60 Ici/c (ci为污染因子的浓度,c为选用的标准值)

测定项目

∑I/n Cu 0.33 6.3 结果分析

根据具体数据及标准指数计算结果,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对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并分析其主要的污染物。

由上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江苏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于Ⅱ类土壤的要求,且各个指标也均满足标准要求,整体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为Cu,其次为Hg。根据实地考察观测结果以及具体监测数据,针对土壤环境质量的保护给出如下建议:

1.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易累积性、长期性和难以治理性,对于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应以预防为主。

2.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可采取生物修复、客土法等措施以治理,从而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3.由于临近高速公路,可导致土壤中Pb、Hg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增高,可在周边修建缓冲带以减小污染。

4.化学肥料的施用可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议多施用有机肥料,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状况。

5.应建立监测数据库,了解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

.

Pb 0.12

Hg 0.32

Cr 0.23

Zn 0.18

Ni 0.23

0.24

精品文档

附:

监测数据记录表

时间: 地点: 采样人: 温度:

采样点编号 监测项目 1 镉 汞 砷 铜 铅 铬 锌 镍 pH 阳离子交换量

2 3 4 5 6 备注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