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仿真与试验分析

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仿真与试验分析

来源:百家汽车网
26 液压与气动 201 3年第l期 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仿真与试验分析 宋宝成,林尚飞,王建 Simulation and Test of Hydraulic System for Hydro—viscous Brake SONG Bao—cheng.LIN Shang・ i.WANG Jian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 程学院,汀苏徐州221008) 摘 要:针对某公司生产的4R型液粘制动器,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压力控制和润滑油供给的液压系统, 并使用AMESim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符合液粘制动器的工作要求 通过选取合适的性能参数,选用有效的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液粘制动器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AMESim;PID控制 中图分类号:TH13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4858(2013)01-0026—03 引言 液粘制动器基于牛顿内摩擦理论,靠主、被动摩擦 片间的差速引起的油膜剪切力产生制动扭矩。与传统 制动器相比,液粘制动器具有扭矩可调、制动平稳、温 升低、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它特别适用于要 求扭矩和防爆的制动场合 。 本文针对某公司生产的4R型液粘制动器提出了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基于AMESim软件对此液压系统 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为系统的维护和改进提 供 依据 1 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10、18.节流 2、l7.溢流 3油稍4、16.电磁换问 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如图1所示。油液经粗过滤 器分别进入液压泵7、13,液压泵7出口的压力油经过 精过滤器、单向阀5流入节流阀1,节流阀1的作用是 调节进入两摩擦片问润滑油的流量。经液压泵13的 5、l1.耳l向l}Ji『6、12.精过滤器9.蓄能器7、13.液J 泵8.相过滤器 l4.液控单向阀15.比例溢流 图1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 2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2.1 基于AMESim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AMESim提供了液压元件库(Hydraulic libraD"), 压力油通过精过滤器12和单向阀11进入系统,液控 单向阀l4连通连接系统与比例溢流阀15,当液压泵 止常供油在精过滤器出口处形成压力时使之连通,使 比例溢流阀起调压作用。正常T作时电磁换向阀4、 从该库中选取所需液压元件可以方便地建立液粘制动 器的液压系统,如图2所示。 2.2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性能分析 l6电磁铁通电,阀芯处于上位,系统正常输出压力。 存系统突然断电的情况下,液压泵停止转动,液控单向 阀14将比例溢流阀15与系统隔断。此时电磁换向阀 4、16电磁铁断电,阀芯处于下位,蓄能器9中的油液 一(1)系统阶跃响应。如图3所示,从0 S开始系统 压力迅速上升,当压力达到5 MPa时,达到了蓄能器充 气压力,蓄能器开始充液。2.5 S时蓄能器充满液体, 系统达到最大压力10 MPa。如图4所示,液粘制动器 收稿日期:2012-07-02 部分经电磁换向阀14、节流阀10进入润滑系统,保 证摩擦片间液体的正常润滑与冷却。同时保证控制油 缸内的压力缓慢下降,减小扭矩突然变化对系统的 冲击 . 作者简介:宋宝成(1987一),男,江苏徐州人,硕十存读,£要 研究方向为电液控制。 2013年第l期 液压与气动 27 润滑回路的流量上升很快,在0.4 S时即达到流量最 大稳态值19.2 L/min。 图2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AMESim模型 时间/s 图3液粘制动器压力控制回路出口压力变化曲线 2O 一’ll5 10 s 时间/s 图4液粘制动器润滑回路流量曲线 (2)突然断电时系统性能。设置5 S时系统断 电。如图5所示,曲线1、2、3分别对应节流孔口直径 为1.6 mm、2 mm、2.4 mm。可见,节流孔直径越小系 统压力回落时间越长,润滑流量越小。这主要是由于 节流孔越小,蓄能器中流出的液体通过节流阀时流速 越慢,全部流回油箱的时间越长,系统压力维持的时间 也就越长。 i5 2O —c 15 垂鲁10 一 i 3液粘制动器液压系统试验研究 3.1 液粘制动器试验台 试验台制动系统如图6所示。液压马达1通过联 轴器2与扭矩传感器3相连,扭矩传感器输出轴经联 轴器4与液粘制动器5相连。 图6 i一液粘制动试验台实物 3.2液粘制动器控制试验 (1)开环控制试验系统最初输出转速约为175 r/rain。设定液压系统控制压力为1 MPa、2.8 MPa、 3.8 MPa,得到制动曲线如图7所示,制动时间分别约 为7 S a5 S、2 S。可见控制压力越大,系统制动时间越 短,这是因为控制压力越大摩擦片间隙越小、油膜厚度 越小,制动扭矩越大。实验中发现当控制压力大于 3.8 MPa时,系统的制动曲线基本不变,这说明当控 制压力达到3.8 MPa时主动与被动摩擦片已完全 贴合。 。lIIⅢ-J\ 辱毒 时间/lOO ms a)1MPa制动曲线 晕 蠢 蜱 时间/100 ms b)2.8 MPa制动曲线 250 —200 。重150 诗100 稗5O 0 9 时间/100 ms c)3.8 MPa制动曲线 图7开环控制制动曲线 (2)闭环控制试验采用PID控制,经过反复调 试,当比例系数 取1.5、积分系数K取0.07、微分系 数 取0时,制动曲线如图8所示。光滑曲线为给定 速度曲线,波动曲线为实际制动速度曲线。可以看出, 与开环控制相比,闭环PID控制的控制效果是明显的。 28 液压与气动 2013年第1期 工程车辆节能型电液动力制动系统试验研究 赵方,林慕义,陈唐建,曲文峰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Energy--eficifency Electr—-hydraulic Power Brak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Vehicles ZHAO Fang,LIN Mu—yi,CHEN Tang—jian,QU Wen—feng ( 京信氡科枯大学机由T稗学院. 京100192) 摘 要:节能型电液动力制动系统将再生制动能量重新应用于动力制动系统,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 、 为研究该系统的动态特性及主要参数对系统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系统的台架试验。在原有电液动力制动系 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回收系统、动力调节模块等,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进行布置后,建立了试验台 通 过试验,模拟了动力调节过程和电液制动过程,获得了系统的动态特性,为系统的设计与理论分析提供了 依据.. 关键词:电液动力制动系统;台架试验;动力调节模块;节能型 中图分类号:TH137;U463.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4858(2013)01-0028-04 引言 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构成节能型电液动力制动系统, 为研究这一系统的动态特性需要进行系统的台架试 验。本文将基于节能型电液动力制动系统的r作原理 建立可模拟该系统T作过程的试验台架。通过改变系 收稿日期:2012-06—28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一科技创新平俞一新能源乍辆 对于轮式llr程车辆,从气顶液到全动力液压制动 冉到线控制动是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而线控制动中 的电液制动是实现制动系统电子化的第一步 J。工 程车辆采用电液动力制动以后,很容易通过电液制动 阀的蒯压特性实现与能量再生系统的匹配和联合控 制,只是需要调整控制方法与策略以确保车辆的实际 响应速度,另外需要增设动力调节与控制系统。 技术研究开发平台项目(PXM2012_014224_000023) 作者简介:赵方(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在读硕上,j二要 将冉生制动能量用来为动力制动系统提供动力可 、 、 、 ・ 一 从事电液动力制动问题的研究工作。 一 一一、 e !一 弋 !一 一 4 i4 !一 4弋 !一 一 ! # 一 一 、 、 ! # 制动时间大约为4 S,制动过程的后半段输出速度能很 好地跟随设定速度曲线,制动过程前半段输入转速下 降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控制压力较低,液粘制动器内两 摩擦片间隙较大,输 扭矩较小;随着闭环控制作用的 提升控制压力逐渐升高,液粘制动器内摩擦片间隙逐 渐减小,输 扭矩逐渐增大,马达转速逐渐降低。 4结论 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液 系统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适用于液粘制动 的T况要求。通过优化系统参数和控制策略,n丁以进 一步改善液粘制动器的工作性能。 参考文献: [1] 魏宸官,赵家象.液体粘性传动技术[M1.北京:国防1.业 出版社,1996. [2] 韩强强,杜波,王道明.液粘绞 液粘传动装置优化没计 『J].起重运输机械,2011,(4):63—65. [3] 任刚,等.液粘凋速离合器液压系统仿真及试验研究 [J].柴油机,2009,(5):35—37. [4] 张东方,孟庆睿,侯友夫.液粘传动PID优化控制研究 图8闭环控制制动曲线 [J].制造业自动化,2007,(10):76—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