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探究
作者:刘松青
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03期
摘 要 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深入了解各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际情况,发现基本上只有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程度较高,而优化植保、秸秆处理、谷物烘干等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基于此,详细分析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如何提升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 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0x.2018.08.067
在党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尽可能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但深入了解我国各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际情况,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导致农业机械在主要农作物生产之中应用程度不是很高,相应地难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此,应探究行之有效措施来改变现状,尽可能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保障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由此看来,不断推动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情况
分析近些年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机设备应用到农作物生产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基于此,着重说明近些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情况。 1.1 小麦
小麦是我国国民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需求较高,所以良好的种植小麦是非常必要的。因小麦生产机械化中职收获技术应用推广较早,所以很多农户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小麦生产相关机械设备的可行性,进而积极引用机械设备来进行农业生产,这使得小麦耕耙、播种、田管、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2]。 1.2 马铃薯
马铃薯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同时也是加工生产多种食品的原材料,所以每年我国多地都会进行大面积的马铃薯种植。深入了解马铃薯种植实际情况,确定马铃薯播种、中耕施肥施药培土、灭秧、收获、残膜回收等均属于关键环节,对于实现优质高产有较大影响。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械化作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施肥施药培土、灭秧和收获的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未来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前景良好。 1.3 油菜
对于一些地区来说,油菜是主要农作物之一,良好的种植油菜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水平,同时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通过回顾油菜种植情况不难发现,以人工劳动为主的油菜种植需要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而近些年依托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和农业具购置补贴的实施,诸多地区建立了标准的油菜生产全工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注重对油菜机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予以研究和推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户运用机械设备来进行免耕播种、桔梗还田、联合收获,大大提高了油菜生产的质量和产量[3]。 2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能够减少劳动力,同时更好地种植农作物,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深入分析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际情况,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受到阻碍。 2.1 耕种收环节存在不足
当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因农民观念偏差和机械技术不够成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其中,这里所说的农民观念偏差是指当前大多数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土地是保障自身良好生存的关键,将承包经营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在乎土地流转收益,这使得很多农户坚持高强度投入低效益耕种,相应的小地块分散种植局面难以改变,致使大型高效农业机械作业难以推进[4]。另外,尽管我国在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的研究,但目前所推出的农业机械技术还不够成熟,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应用中,玉米破碎现象不可避免,出现一定的经济损失。
2.2 农业机械研发推广未能适应生产环节
农业机械研发推广未能适应生产环节也给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推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所致。1)农业机械适应性不过关。当前所推出的一些农业机械并不能真正满足实际需要,相应的农业机械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之中,如秸秆粉碎机的粉碎效果差,一般农户需要利用此机械设备操作两三次,才能到达到预期的粉碎效果,这增加了机械成本,同时也延长了机械作业时间。2)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力度不够,致使很多农户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农业机械及其可行性,相应的很多农户在不肯定农业机械应用效果的情况往往不会购买和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普及程度[5]。
3 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针对当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尚存诸多问题的情况,应当探究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改变现状,更加深入的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以便农业機械能够在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目的,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3.1 着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具有一定的不适用性是造成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推进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之际,应着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针对现有部分农机具老旧、落后的情况,要充分利用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杠杆和引导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购机用机的热情,并且提供技术指导,以便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之中并且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优化植保、秸秆处理、谷物烘干等薄弱环节的机械装备,补齐农业机械短板[6]。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在示范基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示范推广,加大先进适用机械的推广应用,加快引进新型先进农业机械工作的步伐,进一步辐射带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工艺新型机械引进推广应用。 3.2 着力培养农机操作和服务人才队伍
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近20年来农机化操作和公共专业服务人才队伍短缺。在农业机械研究与推广中,诸多农机操作人员表现出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或生产经营水平较低或公共服务意识差等现象,导致其难以适应农机化发展。所以,在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农机操作和服务人才队伍。也就是要了解农机操作人员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工作人员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如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素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农业机械化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农业机械化服务人才队伍结构,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7]。 3.3 着力加强农机和农艺结合
农业机械化是农机具及其应用技术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农艺是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两者相互配合,能够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应用实际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弥补农业机械不足之处,提高其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作物生产需要,优化调整农艺,以便基于农业机械的农作物生产能够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展开。 4 结语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高度重视并且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同时有效节约人力和耕作时间,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但通过一系列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机械研发推广未能适应生产环节、农业机械技术尚不成熟等等。对此,笔者建议通过着力引进推广先进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的农业机械、着力培养农机操作和服务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农机和农艺结合等对策的实施来改变现状,真正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姚曙霞.肥东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16(1):9-10.
[2] 姚曙霞.2020年全國500个县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J].农家致富顾问,2016(13):6.
[3] 省农机局.我省召开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现场会[J].河南农业,2016(25):1.
[4] 郑金波.关于临沭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调研报告[J].时代农机,2017(8):150.
[5] 陈巧敏,李斯华,王利民,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1):1-5,31.
[6] 农业部.农业部召开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现场会[J].新农村(黑龙江),2016(21):23-24.
[7] 姚曙霞.农业部部署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4):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