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危害的控制方法
危害分析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建立关键(CL)
建立监控程序
建立纠偏行动
建立记录保存系统
建立验证程序
一、危害分析
定义
危害分析是指识别出某一因素或某一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给人们身体带来伤害或疾病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并评估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步骤
判断潜在的危害(危害识别)
判断潜在危害是否显著(危害评估)
危害分析是HACCP控制体系的基础.
显著危害:极有可能发生,如不加控制有可能导致消费者不可接受的健康或
安全风险的危害。
显著危害与危害的区别:
①风险性(Risk):显著危害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如生吃双壳贝类则极有可能会引起天然毒素PSP的中毒,这当然要和专家,历史经验,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其它科学技术资料来支持。
②严重性(Severity):危害的严重程度到消费者不可接受。如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限量之内,相对的危害程度要小,而致病菌则危害程度就高。
危害分析就是分析出显著的危害进行加以控制,不能分析出过多的显著危害,从而失去了重点.
1、判断潜在危害
要求在食品原料使用、生产加工和销售、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危害进行充分的识别,列出所有潜在的危害,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对象:某一因素(寄生虫、天然毒素等)
某一环节(干燥、时间温度控制等)
1、判断潜在危害
要求在食品原料使用、生产加工和销售、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危害进行充分的识别,列出所有潜在的危害,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对象:某一因素(寄生虫、天然毒素等)
某一环节(干燥、时间温度控制等)
2、判断潜在危害是否显著
在这一加工步骤中,该危害因素能否达到不安全水平?
(因某加工工序不当,引起的危害是否可能超过安全水平?)
在此加工步骤是否能将引入的危害因素消除或减少到可
接受水平?
同时考虑该产品的预期用途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任何一个为“是”,在该步骤上该潜在危
害是显著危害.
在这一加工步骤中,该危害因素能否达到不安全水平?
(因某加工工序不当,引起的危害是否可能超过安全水平?)
同时考虑该产品的预期用途
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在该步骤上该潜在危害
是显著危害。
二、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在确定某危害是显著危害后,为了要控制此危害,决
定在此步骤是否有必要实行控制。
CCP判断树表
已确定的危害是否存在预防措施?
该步骤是否能将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识别的危害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随后的工序是否将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在某一加工步骤上确定该危害为显著危害,并不意味
着必须在该步骤上采取控制措施。
三、建立关键(CL)
设在一旦偏离就可能会导致不安全产品出现之处。不能过于严格或宽松
最好设立操作限值
四、建立监控程序
监控程序是一个有计划的连续观察和测量 ,跟踪加工过程并查明和注意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工调整,以评估一个CCP是否受控,并且为将来验证时使用做出准确记录。
五、建立纠偏行动程序
当监控表明偏离关键时应采取的措施 。
①纠正和消除偏离的起因,重新控制加工
②确定在加工出现偏差时所生产的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处理方法
六、建立记录保存系统
HACCP需要建立有效的记录管理程序,以便使HACCP体系文件化.记录是采取措施的书面证据,包含关键控制点在监控、偏差、纠偏措施等过程中发生的历史性信息 ,不但可以确保企业是按既定的HACCP计划执行的,而且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建立产品流程档案,一旦发生问题,能从中查询产生问题时的实际生产过程。此外,还是一个有效的监控手段。
七、建立验证程序
利用验证程序不但能确定HACCP体系是否按预定计划动作,而且还可以确定HACCP计划是否需要修改和再确认。校准、校准记录的复查、针对性取样检测、CCP记
录的复查;审核验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