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生态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浅谈生态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来源:百家汽车网


浅谈生态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概述了现有生态修复技术的种类,并讨论了生态修复技术在不同污染体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对生态修复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 生态修复技术;种类;应用

Discussion 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pollution abatement

Summar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typ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ussing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pollution body,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outlook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types;application

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环境形势:高强度、高总量的污染物排放,远远跨越环境容量;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远远超出环境自然循环的能力。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其中包括土壤环境破坏、水环境破坏、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随着中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人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环境问题已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目前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方面有一定进展,并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是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污染场地的理化性质,造成对污染场地环境结构性的破坏,更有甚者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而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污染场地基本上难以应用和奏效。

当前,污染治理将是个长期的的过程,因此使用生态修复技术,重新构建生态平衡系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1]

1 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是指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2]。具体来说,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相对

于单纯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对已损害或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或者恢复,是更为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

目前我国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单项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复合生态修复技术。单项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化学修复等三种,但是生态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通过单一修复技术很难完成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系统修复,且其修复效果和效率均比较差。而复合生态修复技术则是在充分分析不同修复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通过不同修复技术间的有效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复合生态修复技术[3]。

2 生态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1土壤污染中的应用 2.1.1 土壤生态修复的特点

土壤生态修复具有以下特点:污染物的复合性、修复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影响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修复对象的区域分异性、修复过程的系统性。土壤污染常表现为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生态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修复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对复合污染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综合修复,同时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需要在修复的过程中又要借助工程技术措施,对各种修复方法采用工艺优化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等。 2.1.2 土壤生态修复的影响因素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主要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完成,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环境因子(如土壤 水分、养分、pH、氧化还原状况、气温、湿度等)。同时由于不同地理区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成土因素的作用不同,导致土壤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且由于不同的修复区域,人为干扰的时间和强度不同,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等不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等不同,使得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对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性

[4]

。因此,针对不同的受污染土壤环境,应采用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

2.2 治理水体污染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利用水生植物清除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植物修复是利用特定的植物对某种环境污染物的吸收、超量积累、降解、固定、转移、挥发及促进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等特性,降低或清除环境污染物,使污染环境得以恢复的科学与技术[5]。

2.2.1 污染物的吸收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因此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水生植物可以因其高大的植株体吸附大量有机物,相对减少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以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也能对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 2.2.2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微生物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降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们把有机质作为丰富的能源,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和能量。 2.2.3 吸附、沉降作用

大面积水生植物使近土壤或水体表面的风速降低,为悬浮固体的沉淀去除创造了较好条件,并增加了水体与植物间的接触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强底质的稳定和降低水体的浊度。 2.2.4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

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争夺营养物质、光照,阻碍了植物覆盖下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抑制了藻类生长。同时水生植物能够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如酚、生物碱等),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微环境区域,破坏了藻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从而影响该区域内藻类生长。因此,高等水生植物能够一直藻类植物的生长。 2.3 其他污染环境的应用 2.3.1 边坡

在人类活动(如工程开发建设)或者自然灾害(如滑坡、崩岗等)过程中对自然山体的破坏而形成的裸露的岩石边坡。传统的边坡防护措施多采用喷锚、浆砌片石骨架、水泥骨架、挡土墙等方式,虽然能有效确保边坡的稳定,但与周边的景观协调性差,满足不了现代城市景观和人们追求舒适居住环境的要求[6]。常用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有:客土喷播护坡技术、喷混植生护坡技术、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技术、纤维网植被护坡技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土工网植草护坡技术、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技术等[7]。 2.3.2 城市废弃地

城市废弃地指城市内弃置不用的土地,包括了城市中已经废弃的居住区、商业类、产业类用地等。可以通过废弃土地进行重新改造,如建造城市公园等开敞性的公共空间。

3 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生态修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8]:

(1)许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验室或小规模的模拟试验上,在复杂条件下的大规模实际应用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另外,如何加快科学研究向应用甚至商业化的转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2)应该将分子生物学、环境工程学、基因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生态修复技术中,交叉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有效实现生态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

(3)不同的修复技术在修复周期、成本及副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将现有的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或发展出新的更为有效的修复技术。

4 结论

近年来,我国已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明确提出要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而生态修复技术无疑是解决当前生态威胁的最重要手段。

不同于传统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生态修复应更加注重于利用、法规、行政手段。因此,为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应对生态修复区实行严格的管护,以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使生态系统在休养生息中能得以自我恢复;

(2)针对生态修复进行宣传指导,加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3)进一步针对不同的污染体进行生态修复研究,使得生态修复技术能够“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启星,魏树和,春燕等.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419-424. [2] 张勇.实施生态修复与提升生态资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另一维度[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34(1):57-61. [3] 王健生,刘沛松,杨风岭等. 中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54-10556. [4] 刘凯,,杨万勤等.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理论内涵、方法及应用[J].生态学杂志,2011,30(1):162-169.

[5] 周源,邹小丽,陈光才等.多环芳烃(菲)胁迫对苏柳172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1):1-5,34. [6] 田大作, 陈志, 宋文杰. 高陡岩石边坡客土喷播技术试验研究[J]. 湖南水利水电, 2012(6):38-40. [7] 高瑞玲. 浅析灌木在现代边坡生态防护建设中的作用[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3(8):19-20. [8] 庄绪亮.土壤复合污染的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27(11):4871-48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