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作者:韦湘燕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08年第12期
摘要:《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05”方案规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加强《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就要全面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改革,重视社会实践教学,搞好网站建设。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资源共享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这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05”方案规定的、从2006级新生开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就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加强《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就要全面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改革,重视社会实践教学,搞好网站建设。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流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和推进《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就要首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流教师队伍。要注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结构合理”主要是指职称、学位、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按照这个要求,高校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和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引进一些来自不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高、有发展潜力、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年轻教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稳定的教学梯队。
同时,还要努力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在《概论》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吃透教材、分工合作、集体备课、认真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相互听课。此外,教师还必须广泛了解相关信息和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查阅大量资料,加强专业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要注意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访学进修,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培训;聘请一些全国知名专家讲学;加强与外省高校《概论》课程的联系,组织教师参观学习,让团队每个成员都有学习提高的机会。
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概论》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探讨与教学改革相关的问题,大胆实践,积极总结经验,有力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概论》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按照国家规定,《概论》的教学内容必须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统编的教材为依据,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坚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把最新科研成果引进教学,使教学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2.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在《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讨和采用课堂专题讲授、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课堂讨论、录像教学、原著导读、社会实践和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考核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一是改革考核目标。既考核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又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改革考核方法。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分。期末考试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开卷、闭卷、开闭结合或口试等形式。三是加强对平时成绩的考核。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由学生的研究式教学论文、报告、课堂考勤、课堂纪律、课堂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情况综合得出,以此加强教学管理,强化纪律约束。同时,还要大力加强试题库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积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概论》是一门理论性、政治性、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必须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根据《概论》自身的特点,其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前者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后者包括研究式教学、社会实践等。其中,课外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亲身体验社会改革给人们生活、就业、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加深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和各项方针、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加强《概论》精品课程建设,重视社会实践教学。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的保障机制,如建立管理,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学分,有明确的时间和任务要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专项资金等。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的指导工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要进行客观评定,并计入学分。
在实施《概论》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条件出发,设计出具体的实践活动范围,探索社会实践的最佳实现方式。鉴于经费紧缺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教学力求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利用当地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同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学生带着研究课题进行社会实践,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
四、搞好网站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榜样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十分重视课程网站建设,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于《概论》来说,课程的网站建设和免费开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概论》是教育部统一规定、面向全国高校本专科各专业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共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主要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法律、外交、党建等多个领域,时间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内容多,跨度大,需108个学时,这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加强《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搞好课程网站建设,就能较好地实现《概论》精品课程的教案、课件、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参考资料以及课堂录像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其受益面之广、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全国各高校的《概论》教师利用网上《概论》精品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源,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各高校大学生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教案、课件,听到不同高校《概论》教师的讲课,领略不同教师的风采,还可以根据网上的习题答案复习做题,这对提高全国《概论》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榜样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为方便《概论》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推广作用,《概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相关的上网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利用所在学校的技术力量,严格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制作并上网,认真研究栏目板块,栏目设置要有自己的特色,还要方便管理人员修改、补充及丰富新的内容。 综上所述,《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搞好《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榜样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责编: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