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子出版物的分类与管理

电子出版物的分类与管理

来源:百家汽车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O卷第6期 2002年6月 情报科学 VoI.2O.No.6 June,2002 电子出版物的分类与管理 董向荣 (烟台大学图书馆,烟台264005) 摘 要 本文列举了使用《中图法》共分电子出版物存在的阿题,梳理了电子出版物分类的基本思路,并 对电子出版物的管理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电子出版物分共管理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 Dong Xiangrong (Yantai University Library,Yantai264005)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question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 classifying with China library classification and the basic thought of the electronic publication classificationt also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 Keywords Electronic publication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域极其广泛,往往包括经典名著、百科全书、书刊 1 电子出版物的类型及特点 所谓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 等存贮器上,并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通信进行阅读的 出版物。我国新闻出版署在1994年曾将其定义为: 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圈、声、像等信息存贮在磁、光 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用来表 达思想、普及知识,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 近年来,电子出版物的类型和种类越来越多,并 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正逐渐成为一种较普及的出 杂志、数据库、软件配套图书、教材等 (3)内容 复杂。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一次性的 文献,又有定期更新数据的连续出版物,文献类型 包括书目、题录、文摘和全文等多种形式 (4)检 索途径多。电子出版物能从篇名、作者、出版单位、 分类、主题、事实数据等等各个方面提供检索,检 索时只需按屏幕菜单提示逐级进行,非常简单。 2电子出版物的分类 2.1以《中图法》类分电子出版物存在的问题 电子出版物也应该象印刷型出版物一样有一套 版物。具体地说,电子出版物按载体分有磁、光电 介质;按文献类型分有电子图书、期刊、报纸、数 据库和软件读物等;按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软磁盘 (FD)、只读光盘(CD—ROM)、交换光盘(CD— I)、图文光盘(CD—G)、视频光盘(VCD)、照片 光盘(Photo—CD)和集成电路卡(IC card);从图 完善的分类法和分类工具,但到目前为止,有关电 子出版物分类的工具还没有,许多图书馆都按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以下简称《中图法》) 为依据对其分类,但由于《中图法》主要是针对印 书馆的管理角度我们又可将其归纳为光(磁)盘 和附盘。 刷型出版物,而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型出版物之间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以《中图法》为依据对电子出版 物进行分类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为图书馆的编目工 电子出版物具有与其他类型出版物不同的特 点,主要表现在:(1)信息存储量大。电子出版物 的信息存贮量极大,一张12cm大小的光盘(CD— ROM)能存储650M字节,一套几十卷、1000多万 字、近万张图像的百科全书,一张小小的光盘就足 够了,《人民日报》10年的全部内容可以用一张光盘 收藏。(2)涉及的领域广泛。电子出版物涉及的领 收稿日期:2002一o3一l8 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前面已经提过,从图书馆的管 理角度,电子出版物可分为光(磁)盘和附盘 两大类,附盘是指分离了文献的主体部分,并与其 相结台使用的附件,它是作为图书或期刊内容的一 种说明和解释。对于附盘的分类我们比较容易处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14 情报科学 20卷 其主题单一,与书、刊相对应,其分类号也应与书 制品,一794机读资料”,这只是从形势上粗略地加 以揭示,不能象印刷型文献那样从内容特征副形式 刊统一,这样也便于读者的使用,但对的光盘 就不象附盘那么简单,主要是因为其主题复杂,内 特征都予以充分的揭示。 2.2美于电子出版物分类的基本思路 电子出版物是一种不同载体类型的、新兴的出 版物,它与印刷型文献同属于文献资料,所以电子 出版物的分类方法耍以原有的文献分类体系即《中 容广泛,学科分野模糊,以下谈到的电子出版物主 要是指光、磁盘这种类型。 2.1.1 《中图法》与电子出版物的矛盾 我们知道,《中图法》的1~3版的全称均为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它适用的类分对象主要 是图书等纸质文献,第四版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 类法》,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图书馆拥有的一切文献 图法》、《法》、《科图法》等为基础 以《中囝 法》为例,我们应该组织分类研究、《中图法》修订 资料的分类工具,但是四版与三版除了个别类目的 变更、加细外,并投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增加了资 料法的类目,仍然是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要适用对象, 而对种类繁多、特点各异、信息容量大的电子出版 物仍不适用。 2.1.2 《申图法》的一堆性与电子出版物的多 维性相矛盾 《中图法》是列举式分类体系,为了满足文献排 架的需要,采用顺序的、单维的、固定的组织方式, 这种顺序的、单一的体系不利于充分揭示和反映多 维的知识空间。《中图法》在表达类目、主题之间关 系方面采用参见、组配 注释等方式,比校适应传 统文献主题单一、学科分野相对清晰的特点,但要 充分反映主题、学科分野模糊、边缘学科、交 叉学科就不灵了。而电子出版物的显著特点就是信 息存贮量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盘的容 量也越来越大,如DVD—ROM等,其容纳的内容 往往包括多个学科、多个主题,如中国学术期刊 CAJ—CD(理工A辑),学科内容包括数学、力学、 物理、晶体、生物、天文、气象、地理 地质、海 洋、自然科学综合等l1个门类,按传统的《中图 法》法只能将其归到Z(综合类),这样显然不便于 读者查阅,而且无论是光盘版的图书,还是光盘版 的期刊,其主题往往是多个,统统把它归人Z大类, 对于越来越多的电子出版物来说无异于把它们堆在 一起,没有丝毫的可检性,分类与否无关紧要。 2.1 3 《申图法》对象的单一性与电子出版物 类型的多样性相矛盾 前面已经提过,《中囝法》是以印刷型文献为主 要对象,是以文献的学科属性为基础,而电子出版 物类型众多,形态各异,内容形式也各不相同,同 时还包括音像制品,如CD、VCD、DVD等。《中图 法》在总论复分表中设有“一79非书资料、视听资 料,一791缩赦制品, 792录音制品,一793录像 方面的有关专家,针对各种类型电子出版物的特点、 性质,在不破坏《中图法》原有分类体系的基础上 增补电子出版物的类目,使电子出版物无论是从文 献类型、形式特征或是内容特征,都能准确地归类。 基于以上的考虑,电子出版物分类法的思路可归纳 为4个原则。 2.2.1兼容性原则 《中图法》第四版使图书分类法与资料分类法合 二为一,分类人员可根据所从事工作的不同,有所 取舍,为了解决电子出版物的分类问题,同时也为 了使《中图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图书馆分 类法》,《中图法》在原有类目的基础上,在不破坏 原有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多层次、多方面加以考 虑,从内容及形式上同时增加与各种类型电子出版 物相适应的类目,使之具有兼容性。 2.2.2实用性原则 由于电子出版物内容及形式的复杂性,给分类 法类目的设置以及分类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 难,为了保证电子出版物的正确归类,类目的设置 必须具有实用性,必须增加相应的类名注释加以说 明,明确该类所涉及的范围,指导分类人员正确归 类。这样既可以兼顾类名的醒目,又可以使类名准 确度提高,从而最终帮助用户提高检索的准确性,节 约检索时间,使电子出版物的归类能够象印刷型文 献一样明确、专指。 2.2.3易桂性原则 电子出版物存储容量大、信息含量大,对其所 包告的多个主题分类法必须能同时兼顾到,不可将 其笼统归为一个综合性的类目 因为庞大的类目会 给用户检索带来一定的问题,可以采用一定的标准 将过于庞大的类目分解成几个较小的类目。如对于 学科跨度大,内容复杂的电子报刊来说,其分类号 与排架号可以采用多轨制的原则,在排架号不能充 分反应其内容特征时,从各个学科都予以揭示,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期 电子出版物的分类与管理 61 5 检时从各个学科角度都能检出。 2.2.4多重分类原则 架,但用计算机进行索书号查检时,可检出同一类 号下的不同类型的电子出版物,这样读者在查找不 同类型的电子出版物时针对性强,易于检索。 3.2区别于印刷型文献单独集中管理 无论是的电子出版物,还是随书附带的电 子出版物,我馆的管理办法是脱离图书单独管理。由 于电子出版物的存放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如磁介质 基于电子出版物内容及形式的复杂性,用单一 的分类原则不能全面揭示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及形式 特征,采用多重分类的原则,从形式属性、内容特 征、类型特点多重加以揭示,充分反应电子出版物 的特点。如首先对书目、文摘、索引、全文数据库 等内容形式以不同的标识加以揭示,再从学科属性 对其归类,最后以复分的形式揭示其载体特征。 电子出版物怕磁场、怕挤压、怕高温、怕灰尘;光 介质电子出版物怕挤压和划伤,怕强光长时间照射, 所以电子出版物最好是放置在远离磁场、干燥阴凉、 密封防尘、性能较好的柜里,再加上容易感染计算 3电子出版物的管理 由于电子出版物的使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设备 来完成,所以电子出版物的管理也不应该同于一般 机病毒等方面的因素,所以我馆的电子出版物一律 不外借,全部存放在电子阅览室,读者可同时利用 图书馆的计算机和电子文献阅读查检。对于附盘的 管理,在图书的书名页上盖有附盘存放地点的印章, 指示读者查找。随着计算机数量的增多,以及电子 阅览室规模的扩大,书盘同时存放于电子阅览室集 中管理将会更加方便读者的利用,使读者免于“两 地”奔波之苦。 电子出版物的分类与管理目前还没有成熟通行 的文献资料。具体的管理办法各馆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差异,下面仅对我馆的管理办法做简单的介绍。 3.1按电子出版物的形式特征分别排架管理 由于光盘(磁盘)与随书跗盘在内容上有 一定的区别,即随书附盘必须与书配套使用,所以 对这二者的管理,我们采用分别管理的办法。二者 都是根据分类法进行归类,但排架时分别排架,在 分类号前对不同类型的电子出版物,冠以不同的标 识,以示区别,正如我们对图书的分类一样,工具 书前冠“G”,原版书前冠“Y”,只是对于图书来说 “G…Y 只是一种提示符,不参予排架。而对于电 子出版物,它既代表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是为了管 理的需要、以及读者使用查找的方便。排架时首先 按其类型标枳排架,再按分类号、种次号的顺序排 作者筒介:t向荣,女,剐主任。发表论文10余篇。 的办法,各馆都是自行其是,相信随着标准化与规 范化的发展,电子出版物的分类与管理也一定会步 人正轨。 参考文献 1王春芳,石晓华.网络信息的分类组磬{图书馆论坛.2000 (6) ・ 2王巍.控瓠分类体系韧探.图书馆建设,2OOl(1) (责任蝙辑:撩渡) (上接第606页) 效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好 信息资源的储备与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丽华 重视信息资源规划.计算机世界,2001—02—26 坛,2000(5) 3李纲,陈颖,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研究.图书情 报知识,2000(5) 4张 勇.网培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建设.高校图书馆工 作,2000(1) (A4版) 5纪丽斌.关于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和举措.图 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6) 2张安珍. 中、美、日信息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图书馆论 (责任蝙辑:撩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