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分析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分析

来源:百家汽车网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分析

1、吊装

吊装是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龙头工序,吊装的速度、质量、安全对整个工程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吊装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核心筒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为保证整体结构稳定及柱网的校正而合理的划分吊装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吊装前做好构件的进场、验收与堆放。因安装施工流水作业区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差,是确定安装施工方案的难题,是本次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工程最大困难。着重抓好构件堆场布置、构件的堆放顺序等工作。为有效解决超高层钢结构以下三个带有普遍性施工难点:即塔楼安装施工现场狭小、交叉作业多、实现立体流水交叉作业困难,考虑将塔楼主体与裙楼分开,以塔楼为控制的重点,以每排核心筒加密柱及与之对应的主楼大柱构成一个施工作业区。这样在建筑平面上将全部构件吊装分成了若干个作业区,使构件吊装、构件校正、高强螺栓拧固及焊接四个主要工序组织成相互联系的立体交叉流水施工。一般规律是在裙楼安装施工阶段完成后,再连续向上进行塔楼安装施工。一般优先采用内爬式塔吊,内爬塔塔吊在钢结构框架上爬升,满足钢结构内筒的吊装施工程序。除根据吊装需要周密的考虑进场的构件外,还根据吊装顺序和堆场规划特点将进场构件进行有序排列编号,既保证了验收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为吊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钢柱吊装

吊装前对柱基的定位轴线间距,柱基面标高和地脚螺栓预埋位置进行检査,复测合格并将螺纹清理干净,在柱底设置临时标高支承块后方可进行钢柱吊装;钢柱根部要垫实,起吊时钢柱必须垂直,吊点设在柱顶,利用临时固定连接板上的螺孔进行。钢柱安装前应将登高爬梯固定在钢柱预定位置,起吊钢柱至安装位置临时固定地脚螺栓,用缆风绳、经纬仪校正垂直度,并利用柱底垫板对底层钢柱标高进行调整。上节柱安装时钢柱两侧装有临时固定用的连接板,与下节柱对接就位;吊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同其他已吊好的构件相碰撞;上节钢柱对准下节钢柱柱顶中心线后,即用螺栓固定连接板做临时固定,并用风缆绳成三点对钢柱上端进行稳固;用临时连接板,大六角高强螺栓进行临时固定,先调标高,再对正上下柱头。

(3)钢梁吊装

所有钢梁吊装前应核查型号和选择吊点,以起吊后不变形为准,并平衡和便于解绳,吊索与水平面角度控制在60°,构件吊点处采用蔴布或橡胶皮进行保护;钢梁水平吊至安装部位,用两端控制缆绳旋转对准安装轴线,随之缓慢落钩。钢梁吊到位时,要注意梁的方向和连接板靠向。

为防止梁因自重下垂而发生错孔现象,梁两端临时安装螺栓不得少于该节点螺栓数的1/3,且不少于2颗拧紧。钢梁找正就位后用高强螺栓固定,固定稳妥后方可脱钩;安装梁时预留好经试验确定好的焊缝钢柱收缩量;梁头挂吊拦,吊装到位后进行校正、检査、初拧、终拧高强螺栓、焊接;钢梁的吊装可采用两吊点或4吊点布置。注意4吊点用两根绳布置双平衡滑轮。吊点捆绑处吊点与相临的吊点的穿绕方向要一正一反。确保大梁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做好棱角切绳的防止保护工作。可将管子一分为二处理,垫于棱角处。随着楼层不断升高,为缩短楼层梁等较轻构件吊装吊升时间,为提高塔吊利用率,可在梁两端腹板设置吊装孔的方法布置吊点,加快了构件搬倒运、翻身捆扎的起吊回转过顶速度,并且

实现了一机多钩吊装,一般塔楼可以平均6天一层的速度向上崛起。

建议对塔楼按柱段和平面划分吊装、校正、焊接、报验4大流水作业区域,并将核心筒作为安装施工调整的笫五个区域。同时,针对工程梁柱分布较多、空间整体性强的结构特点,采用“中心单元校正”技术。所谓“中心单元校正”,就是在由两排钢柱构成的流水区段内由中间向两侧进行组合校正。校正的顺序是从各区中心向两侧进行.对组成的核心筒框架进行校正,并将高强螺栓终拧,形成一个固定的刚性小框架,然后依次进行两侧钢柱的校正。校正工艺实施“三校”,即“一校柱口、梁口;二校柱顶位移、垂直度;三复核高强螺栓终拧后框架尺寸并确定完成安装施工工艺。大大减轻了校正难度,每节校正时间由原来10天左右缩短为2-3天,即可交给下道工序作业,并实现了区域施工各工序间良性循环的目标。钢结构一个单元的安装、校正、栓接、焊接全部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单元的安装。在钢柱梁形成整体稳定结构前钢结构的安装位置需进行多次调整构件截面形式和就位需求来进行安装封闭顺序。为避免同一方向旋转施工造成应力分布不均和偏角差累积,建议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每安装施工20层将钢结构安装的流水作业方向逆向旋转一次。

2、测量控制

在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的偏差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测量作为工程质量的控制阶段,必须为安装施工检验提供依据。特殊焊接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平面标识和测量。轴线必须从地面控制线引上来避免产生累积误差。结合平面特点,建立竖向高程基准点,组成闭合水准网。基准点的布置按吊装区域划分,高程基准点与平面基准点相同,同点布设每层高程点传递之后,应相互校核无误后,作为每层高层的基准点,各层基准点及轴线必须以基准层为准向上传递,以防止误差积累。在高空安装钢柱、钢梁、钢桁架都需根据具体的测量控制封闭网的布设、投递技术。从钢结构安装施工流程可以看出,各工序间既相互联通又相互制约,选择何种测量控制方法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常根据工程的几何形状,建立矩形网,每个控制网系的基准点距离25-50m,以确保测量精度及分区吊装的进度与质量。基准网的边长精度及平面封闭角精度必须满足边长精度1/15000,角精度应满足±10。在每个基准点的垂直上方接板处相对应位置预留大260x260mm的洞口,作为轴线竖向传递的激光通道。也可采用直角坐标法,设置两套控制网;裙房为一个矩形网,塔楼为一个双向相交矩形控制网,解决钢柱密集数量多、裙房及塔楼界面尺寸及位置相差大、塔楼自身平面形状复杂的难点。控制网网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法、选择最适合于高层钢结构安装的仪器WILD-ZL激光天顶仪。为了保证平面轴线控制网的投测精度,将投点全部放在凌晨5时至8时进行,同时投测时塔吊、电梯必须停止运转,风速超过lOm/s时停止投测,避免相关施工和日照等环境因素对投点造成不利影响,在操作上采用“一点四投,连接取中”的方式降低操作误差。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基本消除了外界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考虑到设备精度,仪器置中、点位标定等因素,如对某超高层控制网点接力传递误差累积进行了计算,控制网的单个控制点从0.000经过4次接力传递、最终到达291.6m柱顶的点位中误差值为3.79mm,因而最终测量的整体垂直度误差修正值仅为74mm。在钢结构安装施工初期,建议采用“跟踪校正”要求。一般采取提前预计偏移趋势加强临时固定措施和跟踪测量等方法来进行测量定位和。特别强调必须做好跟踪测量和整体校正:指在每个构件安装的同时要进行钢柱、梁的垂直和水平度的校正,随时调整构件位置,当若干个构件形成框架体系后对此进行复测,当水平

层面安装完成后再对整体结构进行测量,始终使构件处于准确的位置。

3、焊接技术

现场钢结构安装一般采用两种焊接方式: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前应用气焊或特制烤对坡口及其两侧各100mm范围内的母材均匀加热,并用表面测温计测量温度,防止表面预热温度不符合要求或表面局部氧化;第一层的焊道应封住坡口内母材与垫板之连接处,然后逐层累焊至填满坡口。每道焊缝焊完后,都必须清除焊渣及飞溅物,出现焊接缺陷应及时磨去并修补。每道焊接层间温度应控制在120-150°C之间,温度太低时应重新安装预热,太高时应暂停焊接。焊接时不得在坡口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板厚超过80mm时,应进行后热处理。后热温度200〜300℃,后热时间lh/25mm板厚。后热处理应于焊后立即进行。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或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规定。焊缝的数量多是超高层钢结构重要特点,一般每个标准层上平均达到了200多个接头,焊接收缩变形和残余应力很大。因此除了保证焊缝的质量外,我们将技术突破点放在焊接变形的控制上。常用的防止钢结构变形、控制焊接精度、收缩补偿等预防工艺措施有:用一流的装备、一流的反变形措施;施放余量阶段性消除变形工艺措施。合理安排焊接顺序,采取“间隔跳焊”、“刚性固定”、“预留收缩量”、“多层多道焊”工艺,同时研究编制了“活口设置”和“焊接纠偏”新工艺。制定了“上层梁—中层梁—下层梁—柱口”的立面焊接顺序;平面上结合流水作业区域的划分以及“中心单元校正技术”的预留,确定分区焊接、各区“中心—四周—活口”的焊接顺序;每个梁口先焊下翼缘,后焊上翼缘。对于核心筒先焊接板后焊接梁,釆取搭设双层安全翼缘板。“活口”设置是由于各个区域的整体性较强,为了防止焊接变形和应力的累加,我们将部分焊缝设置成为能够自由收缩的“活口”,即在钢梁焊接“活口”上下翼缘焊接,钢梁可以在长度方向上自由收缩。“活口”的设置使得焊接过程中各区的焊接应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活口”位置主要集中在核心筒与外筒钢柱连接处、以及区与区连接处。核心筒“活口”待核心筒焊接完成、且该楼层楼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具有一定强度后焊接。目的在于令核心筒焊接应力可以自由释放、加强外筒框架刚性(抗收缩能力)、避免钢柱向内漂移。区域间“活口”是在相邻两个区的焊接全部完成后填满。“焊接纠偏”是通过采取特殊的焊接顺序、利用焊接变形来纠正钢柱在某个方向上垂直度偏差。也是国内开发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原理是在钢梁焊接之后对整体框架进行复测、吊装机械、临时支撑点对砼结构的反作用力要以书面形式提供设计确认。

4、安全施工

在安全技术措施中,钢结构工程的安装施工必须遵循:安装施工按规范;操作按规程;检验按标准;办事按程序。严格遵循设计文件;严格遵循招标文件;严格遵循合同文件。做到严“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措施”;准“数据要准;计算要准;指挥要准”;细“准备工作要细;考虑问题要细;方案措施要细;”。先做好转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首先做好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因安全亊故产生主要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相碰时必然产生安全亊故”,称之为“人机轨迹交叉理论”。例:在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仅高强螺栓就有几十万颗,这些东西虽小,但如果从几百米高的地方掉下去,后果可想而知。为了杜绝

安全事故,要求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监督小组,从严格管理,制定了周密完善的安全生产条例,对职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项目部必须不惜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严密的防护。在高层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安全防护也是一个重要课题。钢操作平台、上下钢梯等常规防护体系一同组成超高层钢板,钢梁的上下串动,腹板不上连接板或穿装单侧结构安装安全防护体系,可有效地控制了周边高空坠落螺栓事故的发生。建议设计、制作并使用“多功能钢悬挂平台式防护架”,与双层安全网接网及压型钢板提前铺设等新工艺。尽管焊接构件的钢板厚度小,但是焊缝的数量多,钢结构的吊装与临时支撑应经计算确定保证吊装过程中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