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766769 A(43)申请公布日 2020.10.13
(21)申请号 202010506825.6(22)申请日 2020.06.05
(71)申请人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工业西三路6号(72)发明人 谭升刚 杜秋文 梁海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4374
代理人 周雷(51)Int.Cl.
G04B 37/18(2006.01)G04B 37/22(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
CN 111766769 A(54)发明名称
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及手表中框(57)摘要
尤其涉及一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种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及手表中框。本发明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在外框的固定孔放置螺母件,该螺母件包括第一螺母孔和第二螺母孔;围绕该外框的内侧注塑内框以将螺母件与内框注塑为一体得到手表中框;在第一螺母孔内放置第一胶塞,对手表中框进行粗打磨;在手表中框的两侧分别开设表带孔;在第二螺母孔内放置第二胶塞,对手表中框进行精打磨;通过上述方式,第一胶塞不会塞入第二螺母孔,在开设表带孔的同时,第一螺母孔内的第一胶塞随着螺母件第一螺母孔对应的部分被一同去除,粗打磨后无需取出第一胶塞,并且,精打磨前在第二螺母孔放置的第二胶塞加工完拔掉即可,有效避免螺母孔被打磨蜡堵塞。
CN 111766769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提供一外框,所述外框与表带对应的两个第一边框上分别设有沿表带的安装方向贯通的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边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在所述固定孔上放置螺母件,所述螺母件沿所述表带的安装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螺母孔以及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螺母孔的第二螺母孔;
S2,围绕所述外框的内侧注塑内框以得到手表中框,所述内框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对应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与所述螺母件注塑为一体;
S3,在所述第一螺母孔内放置第一胶塞,对所述手表中框进行粗打磨;S4,在所述手表中框的所述连接框所在的两个第一侧框分别开设表带孔,所述表带孔在所述第一侧框的长度方向上从其中一个螺母件位置处延伸至另一个螺母件位置处,所述表带孔的两端在所述表带的安装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侧框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螺母孔的顶端;
S5,在所述第二螺母孔内放置第二胶塞,对所述手表中框进行精打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2之后、步骤S3之前还包括:
S21,铣去所述手表中框多余的外形边料以得到成型的手表中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与表带对应的两个第一边框上分别设有沿表带的安装方向贯通的挖空部,所述挖空部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固定孔连通;
所述连接框填充所述挖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塞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二螺母孔内的胶塞主体以及与所述胶塞主体连接且内径大于所述胶塞主体的胶塞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塞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螺母孔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
S6,从所述第二螺母孔取出所述第二胶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在所述手表中框的所述连接框所在的两个第一侧框分别开设表带孔,包括:
利用铣刀在所述手表中框的所述连接框所在的两个第一侧框进行铣孔以成型所述表带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由金属材料制成;或,所述第二螺母孔的内径小于或等于1.2mm。
9.一种手表中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以及设于所述外框内侧的内框,所述手表中框安装表带的两个第一侧框上分别开设有表带孔,所述外框与表带对应的第一边框围成所述表带孔的侧壁,所述内框与表带对应的连接框形成所述表带孔的底壁,所述表带孔内还设有与所述连接框注塑为一体的两个螺母件,两个所述螺母件分别位于所述表带孔沿所述第一侧框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螺母件设有第二螺母孔,所述第二螺母孔沿表带的安装方向
2
CN 111766769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表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中框经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制造而成。
3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及手表中框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及手表中框。【背景技术】
[0002]申请人在制造某些型号的手表时,需要在手表中框的表带孔内设置螺母,且表带孔中的螺母需要满足不与金属件相连以及能够承受15KG以上拉力,于是,在加工上述手表中框时,需要先将螺母铆接在手表中框的金属外框上,注塑内框之后再依次进行手表中框第一次打磨、表带孔加工以及手表中框第二次打磨,打磨时用的蜡容易进入螺母孔中导致螺母孔被堵住。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螺母孔被打磨用蜡堵塞,采用的第一种方案为在打磨前将UV胶填充至螺母孔,打磨完后再用解胶剂对螺母孔中的UV胶进行溶解去除,由于螺母孔内径一般在1.2mm左右,解胶剂难以将UV胶彻底清除,残留在螺母孔内的UV胶会导致拧入的螺丝与螺母孔配合不到位,进而导致螺母失效。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螺母孔被打磨用蜡堵塞,采用的第二种方案为在打磨前将胶塞放置于螺母孔中,打磨完后将胶塞取出,由于上述手表中框需要在第一次打磨和第二次打磨之间进行表带孔加工,表带孔加工过程中会将螺母的上半部分铣掉,导致第二次打磨完后残留在螺母下半部分的胶塞很难取出。现有技术的两种避免螺母孔被打磨蜡堵塞的方案均不适合应用在上述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中。[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及手表中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避免螺母孔被打磨蜡堵塞的技术问题。[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包括:[0006]S1,提供一外框,所述外框与表带对应的两个第一边框上分别设有沿表带的安装方向贯通的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边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在所述固定孔上放置螺母件,所述螺母件沿所述表带的安装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螺母孔以及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螺母孔的第二螺母孔;[0007]S2,围绕所述外框的内侧注塑内框以得到手表中框,所述内框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对应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与所述螺母件注塑为一体;[0008]S3,在所述第一螺母孔内放置第一胶塞,对所述手表中框进行粗打磨;[0009]S4,在所述手表中框的所述连接框所在的两个第一侧框分别开设表带孔,所述表带孔在所述第一侧框的长度方向上从其中一个螺母件位置处延伸至另一个螺母件位置处,所述表带孔的两端在所述表带的安装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侧框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螺母孔的顶端;[0010]S5,在所述第二螺母孔内放置第二胶塞,对所述手表中框进行精打磨。[0011]优选地,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2之后、步骤S3之前还包括:[0012]S21,铣去所述手表中框多余的外形边料以得到成型的手表中框。
4
CN 111766769 A[0013]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地,所述外框与表带对应的两个第一边框上分别设有沿表带的安装方向贯通
的挖空部,所述挖空部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固定孔连通;[0014]所述连接框填充所述挖空部。[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胶塞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二螺母孔内的胶塞主体以及与所述胶塞主体连接且内径大于所述胶塞主体的胶塞帽体。[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塞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螺母孔的高度。[0017]优选地,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0018]S6,从所述第二螺母孔取出所述第二胶塞。[0019]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在所述手表中框的所述连接框所在的两个第一侧框分别开设表带孔,包括:[0020]利用铣刀在所述手表中框的所述连接框所在的两个第一侧框进行铣孔以成型所述表带孔。
[0021]优选地,所述外框由金属材料制成;或,所述第二螺母孔的内径小于或等于1.2mm。[0022]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手表中框,包括外框以及设于所述外框内侧的内框,所述手表中框安装表带的两个第一侧框上分别开设有表带孔,所述外框与表带对应的第一边框围成所述表带孔的侧壁,所述内框与表带对应的连接框形成所述表带孔的底壁,所述表带孔内还设有与所述连接框注塑为一体的两个螺母件,两个所述螺母件分别位于所述表带孔沿所述第一侧框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螺母件设有第二螺母孔,所述第二螺母孔沿表带的安装方向延伸。[0023]优选地,所述手表中框经上述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制造而成。[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在外框的固定孔放置螺母件,该螺母件沿表带的安装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螺母孔以及内径小于第一螺母孔的第二螺母孔;围绕该外框的内侧注塑内框以将螺母件与内框注塑为一体得到手表中框;在第一螺母孔内放置第一胶塞,对手表中框进行粗打磨;在手表中框的两侧分别开设表带孔;在第二螺母孔内放置第二胶塞,对手表中框进行精打磨;通过上述方式,第一胶塞不会塞入第二螺母孔,在开设表带孔的同时,第一螺母孔内的第一胶塞随着螺母件第一螺母孔对应的部分被一同去除,粗打磨后无需取出第一胶塞,并且,精打磨前在第二螺母孔放置的第二胶塞加工完拔掉即可,有效避免螺母孔被打磨蜡堵塞。【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塑内框前的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塑内框前的外框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铣外形前的手表中框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4为图3所示手表中框沿A-A向剖视图;
[002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铣外形后的手表中框的结构分解图;[003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铣外形后的手表中框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7为图6所示手表中框沿B-B向剖视图;
[003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铣外形后的手表中框的结构分解图;[003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表带孔后的手表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5
CN 111766769 A[0034][0035][0036][0037][0038]
说 明 书
3/4页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表带孔后的手表中框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手表中框沿C-C向剖视图;
图12为开设表带孔后的手表中框与第二胶塞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表带孔后的手表中框的结构分解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0]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004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004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同时结合图1至图13进行详细说明,该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43]S10,提供一外框10,在该外框10的固定孔102上放置螺母件30,该螺母件30沿表带的安装方向S0依次包括第一螺母孔301以及内径小于该第一螺母孔301的第二螺母孔302。[0044]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外框10包括与表带对应的两个第一边框10a,第一边框10a上设有沿表带的安装方向S0贯通的两个固定孔102,两个固定孔102分别位于该第一边框10a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边框10a上还设有沿表带的安装方向S0贯通的挖空部101,挖空部101位于两个该固定孔102之间并与两个该固定孔102连通。[0045]在本实施例中,外框10为金属件,经过锻造、CNC加工得到;请参阅图4所示,螺母件30的第一螺母孔301的内径大于第二螺母孔302,进一步地,第一螺母孔301和第二螺母孔302之间还设有一个圆台状的连接段303。螺母件30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放置于该外框10的固定孔102内。进一步地,第二螺母孔302的内径小于或等于1.2mm。[0046]S20,围绕该外框10的内侧注塑内框20以得到手表中框100,该内框20包括与该第一边框10a对应的连接框20a,该连接框20a与该螺母件30注塑为一体。[0047]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手表中框100内框20为塑料件,连接框20a填充该挖空部101,通过将连接框20a与螺母件30注塑为一体,增加螺母件30承受的拉力。[0048]S30,铣去该手表中框100多余的外形边料以得到成型的手表中框100。
6
CN 111766769 A[0049]
说 明 书
4/4页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外框10的外侧、内框20的连接框20a的顶部以及螺母件30顶
部的外形边料被铣掉。[0050]S40,在该第一螺母孔301内放置第一胶塞40,对该手表中框100进行粗打磨。[0051]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第一胶塞40呈柱状,其外径与第一螺母孔301的内径适配,其高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螺母孔301的高度,由于第二螺母孔302的内径小于第一螺母孔301的内径,第一胶塞40不会塞入第二螺母孔302中。放置第一胶塞40后再进行粗打磨,避免打磨用蜡进入第二螺母孔302内。[0052]S50,在该手表中框100的该连接框20a所在的两个第一侧框100a分别开设表带孔60。
[0053]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利用铣刀在该手表中框100的该连接框20a所在的第一侧框100a进行铣孔以成型该表带孔60,该表带孔60在该第一侧框100a的长度方向上从其中一个螺母件30位置处延伸至另一个螺母件30位置处,该表带孔60的两端在该表带的安装方向S0上从该第一侧框100a的表面延伸至该第二螺母孔302的顶端,也就是说,在加工表带孔60的过程中,螺母件30的与第一螺母孔301对应的上半部分被铣掉,位于第一螺母孔301内的第一胶塞40被一同铣掉,无需设法取出第一胶塞40。[0054]S60,在该第二螺母孔302内放置第二胶塞50,对该手表中框100进行精打磨。[0055]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示,该第二胶塞50包括容置于该第二螺母孔302内的胶塞主体501以及与该胶塞主体501连接且内径大于该胶塞主体501的胶塞帽体502。胶塞主体501的外径与第二螺母孔302的内径适配,胶塞主体501的高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螺母孔302的高度,胶塞帽502的设置便于精打磨前塞入第二胶塞50以及精打磨后拔出第二胶塞50。放置第二胶塞50后再进行粗打磨,避免打磨用蜡进入第二螺母孔302内。[005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胶塞50只需满足不完全落入第二螺母孔302内即可,例如,可以设置呈柱状的第二胶塞50,第二胶塞50的高度大于第二螺母孔302的高度,其顶端伸出第二螺母孔302外,便于精打磨后取出。[0057]精打磨后,从该第二螺母孔302取出第二胶塞50。[005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塞40不会塞入第二螺母孔302,在开设表带孔60的同时,第一螺母孔301内的第一胶塞40随着螺母件第一螺母孔301对应的部分被一同去除,粗打磨后无需取出第一胶塞40,并且,精打磨前在第二螺母孔302放置的第二胶塞50加工完拔掉即可,有效避免第二螺母孔302被打磨蜡堵塞。
[005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表中框,请参阅图9至图11以及图13所示,该手表中框100包括外框10以及设于外框10内侧的内框20,手表中框100安装表带的两个第一侧框100a上分别开设有表带孔60,外框10与表带对应的第一边框10a围成该表带孔60的侧壁601,内框20与表带对应的连接框20a形成该表带孔60的底壁602,该表带孔60内还设有与该连接框20a注塑为一体的两个螺母件30,两个螺母件30分别位于该表带孔6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螺母件30具有第二螺母孔302,该第二螺母孔302沿表带的安装方向S0延伸。[006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手表中框100经上述实施例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制造而成。
[006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7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1/8页
图1
图2
8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2/8页
图3
图4
9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图5
图6
10
3/8页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4/8页
图7
图8
11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5/8页
图9
图10
12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6/8页
图11
图12
13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7/8页
图13
14
CN 111766769 A
说 明 书 附 图
8/8页
图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