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加气混凝土规范
3.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范围
3.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适用于各类建筑地面(±0.000)以上的内外
填充墙和地面以下的内填充墙(有特殊要求的墙体除外)。 3.1.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直接砌筑在楼面、地面上。对于厕浴间、露台、外阳台以及设置在外墙面的空调机承托板与砌体接触部位等经常受干湿交替作用的墙体根部,宜浇筑宽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0.2m的C20素混凝土墙垫;对于其它墙体,宜用蒸压灰砂砖在其根部砌筑高度不小于0.2m的墙垫。
3.1.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使用在下列部位: 2长期浸水或经常干湿交替的部位; 1建筑物±0.000以下(地下室的室内填充墙除外)部位; 3受化学侵蚀的环境,如强酸、强碱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等的环境;
4砌体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 5屋面女儿墙。 3.3模数 3.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砂浆 平面模数宜采用2M(0.2m),特殊情况可用1M(0.1m);竖向模数、墙体的分段净长度及门窗洞口的宽度与高度尺寸宜以1M为模数。
3.4窗间墙 窗间墙的长度宜为0.3m的倍数且不宜小于0.6m。 3.5空调机、防盗网、遮阳罩等重物
以及重型门的固定安装
3.5.1空调机、防盗网、遮阳罩等重物的固定安装应在建筑平面、立面
设计中统一考虑。
3.5.3重型门的固定安装应作专门设计。
3.6砌体抗裂设计要点
欢迎共阅
3.6.1下列部位宜设置构造柱或抗裂柱(以下统称抗裂柱),抗裂柱的
平面位置应在结构平面图中表示出来:
1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
2厂房门、车房门、安全门以及洞口宽度大于1.5m的重型门两侧;
3墙长大于5m时,每隔不超过5m的部位; 5窗间墙长度小于0.6m且其侧向无墙处;
6设计需要加强的部位。 图3.6.1支承于悬臂梁、悬臂板上的砌体设置抗裂柱示意
3.6.2兼有其它功能的抗裂柱应作专门设计。常规抗裂柱的设计及施工宜符合下列要求: 1抗裂柱截面不宜大于墙厚×0.2m、或墙厚×窗间墙长度。拉结筋设置同结构柱,纵筋不小于4φ12,纵筋中心间距不大于0.2m,纵筋搭接长度不小于0.6m,上下楼层交接处纵筋应连续贯通,端部进入基础梁或屋面梁的锚固长度各不小于0.5m,箍筋φ6@200,纵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减半。 图3.6.2抗裂柱模板安装、钢筋安装及分段浇筑混凝土示意 ①、②所示。
3.6.3墙高每隔1.4~1.5m处宜沿砌体设置通长的钢筋砂浆带,截面宽同墙厚、高宜为40mm,砌体宽度不大于0.15m时配2φ10纵筋、大于0.15m时配3φ10纵筋,横向配φ 图3.6.3沿砌体设置通长的钢筋砂浆带转角处纵筋锚固大样
3.6.5墙高超过4m时,在墙的半高处宜设置与混凝土墙柱连接且沿全柱长度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由设计计算确定。 图3.6.6洞口宽度大于2m时设置洞底压顶和洞顶过梁示意
图3.6.7洞顶过梁设置示意
墙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纵筋进入墙
欢迎共阅
3.6.8洞顶未设置主体结构水平构件处,当洞顶净宽不大于0.6m时宜
纵筋(砌块宽度不大于0.15m时用2φ
图3.6.8洞顶设置钢筋砂浆过梁示意
设置钢筋砂浆过梁,砂浆厚30mm,砂浆品种、性能同砌筑砂浆,配3φ6
3.6.9位于外墙的外窗台等洞底当净宽不大于0.6m、或位于内墙的内窗砂浆品种、性能同砌筑砂浆,配3φ6(砌块宽度不大于0.15m时用2φ
图3.6.9洞底设置钢筋砂浆配筋带示意 φ φ10(砌块宽度不大于0.15m时用2φ10)纵筋和φ 台等洞底当净宽不大于2m时,宜在洞底设置钢筋砂浆带,砂浆厚30mm,
1砌体与混凝土墙柱(含抗裂柱)连接处应每隔0.5~0.6m(与砌块高度模数匹配)设置2φ 2砌体中的混凝土过梁、水平系梁和压顶以及钢筋砂浆带等砌体中水平要求: 向构件的纵向钢筋进入混凝土墙柱中的长度,当设计未明确的宜符合下列
⑴直径大于12mm时宜用预埋方法锚固,锚固长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 ⑵直径不大于12mm时可采用后植筋,植入段长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纵筋锚固工艺试验应根据锚固力不小于钢筋抗拉极限承载力的原则确定植入段长度。 4直接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砌体上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时,应在该构件的底部、砌体的表面刷一层聚合物水泥浆。 5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过梁和压顶设置后引起结构刚度的变化,应在
结构设计中统筹考虑。 注:1、a≥200mm
2、1—砌体;2—耐碱玻纤网;3—梁;4—柱
欢迎共阅
注:1、1—砌体;2—耐碱玻纤网;3—暗埋管;4—填充砂浆;5—钢
钉
2、a≥200mm
欢迎共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