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分数: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yí tài yuǎn tiào jùn mǎ fēi chí mián yánɡ
bǎn dènɡ yāo he liáo kuò huī fù shēnɡ chù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滋(_________) 炼(________) 锦(_________) 距(________) 磁(_________) 拣(________) 棉(_________) 矩(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______)败 (_____)(_____)群书 鸿篇(_____)(_____) 逼上(_____)山 名垂(______)史 雄浑(_____)(_____) (____)(____)不倦 断(_____)绝 壁 宏 伟(_____)丽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不仅……而且……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如果……就…… 1. (________)思想高尚的人,(________)能处处为他人着想。 2.太阳(________)给地球带来光明,(________)可以杀死不少细菌。 3.灰尘(________)会危害人类健康,(________)它却能调节气候。
1 / 5
4.(________)没有灰尘,地球上的某些生物(________)会难以生存。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盛开的时候非常香。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空城计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薄(bó báo)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率(shuài lǜ)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骏 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 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
2 / 5
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有改动)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字。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__________________) (2)指危险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
(3)深沉地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蜀国的增援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用“____”画出文中两处描写琴声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各是怎样的人。 诸葛亮:____________ 司马懿:____________ 6.下面的歇后语中可能与本故事有关的两句是( )
3 / 5
A.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半夜弹琴——暗中作乐 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七、习作。(20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包括我们人类自己。你发现什么变了,请以《 变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叙述具体,语句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5
参
一
仪态 远眺 骏马 飞驰 绵羊
板凳 吆喝 辽阔 恢复 牲畜 二
滋味 锻炼 锦绣 距离 磁铁 拣起 棉花 规矩 三
腐 博 览 巨 制 梁 青 磅 礴 孜 孜 崖 瑰 四
只有 才 不仅 而且 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五
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桂花盛开,香飘十里。 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在向我招手。 这儿的景色真美,怎能不使我流连忘返呢?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读书生活恰似画面。或生活恰似画面。 六
1.báo lǜ 骏 侯
2. 以卵击石 苦思冥想 危在旦夕 3.C
4.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
诸葛亮用悠扬的琴声表现自己的气定神闲,借以迷惑魏军,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
既说明了诸葛亮摸透了司马懿的心理,又写出了司马懿内心的慌张和多疑的性格。
5. 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6.AC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