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领导风格与人格魅力
领导学
课程考核论文
授课教师:李毅
授课学期:2013-2014 /2
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
课程代码:101706
课程序号:0428
学分:2
姓名:张
学号:2011113145 班级:11金融工程
2014年6月
浅析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领导风格与人格魅力
——由克里米亚事件引发的思考
摘要:众所周知,关于领导的定义域内涵就一直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感兴趣的话题,学术界,学者和作家对“领导”这个术语的定义多达几百种,因此究竟什么才是领导,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的领导,这些问题一直都受到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和积极探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但是我相信,学术界永远不会得出受到所有人认同的关于领导的准确定义,因为领导本身就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底,所以有一位一位权威人士将领导定义为:“地球上最容易观察到但却最不容易理解的现象。”而本文的主旨就是从最近发生的克里米亚事件出发,分析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在其任职期间的一些事迹,从某种程度上探索前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当然这样的答案不一定是最标准的解释,但是我相信这一定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什么是领导,领导什么样,怎样做领导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普京领导风格人格魅力
引言:1952年10月7日,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在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出生,普京小时候很顽皮,六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但是谁也没料想到,这个顽皮的少年却成为了俄罗斯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就在2013年,普京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首位,足以见得普京在世界政坛中的叱咤风云的影响力。
普京作为俄罗斯三任总统,其人生经历之精彩以及其受欢迎程度之广泛,都使得普京成为了不少人们心中的偶像领导人,他曾经说过“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样的豪言,他曾经驾驶过苏—27战斗机视察打击车臣分离分子的俄联邦,他曾经两次乘坐海军的潜艇下海,他甚至还乘坐橡皮艇利用飞镖捕鲸,驾驶F1赛车。总之,在
人们心中,普京已经成为完美男人的化身,甚至俄罗斯有一个著名的三人合声组合“共唱一首歌”,录制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做人要做普京这样的人”。一句话,普京就是姑娘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是所有俄罗斯人的希望。跆拳道黑带九段,柔道八段,这些都是普京众多光环之
一,当然他备受尊崇的原因并不全是这些,而是他用事实向俄罗斯人民证明了自己的承诺,在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俄罗斯在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所取得的发展与成就,切切实实的让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感受到了一个强大俄罗斯的回归,俄罗斯也逐渐开始获得了其在苏联时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俄罗斯的大国梦就这样在英雄式人物普京的带领下,一步步的前进。
而就在最近发生的克里米亚事件,普京再一次展现出了自己强硬的作风,但是这场大国之间利益的争斗,政治家之间的斡旋,普京是否能再次赢得胜利,这些还都是未知数。
一.背景介绍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是前苏联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克里米亚曾是俄罗斯的领土。1954年以前一直受俄罗斯管辖。1954年,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辖。1991年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俄罗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统计结果显示,已有超过95%的公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在克林姆林宫发表了极具爱国激情的演讲,表示欢迎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则对普京的这一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至此,克里米亚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焦点,普京也随之展开了与西方世界
的斡旋与斗争。
二.什么是领导?
领导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的定义是:领导(leadership)是存在于领导者与其追随者之间的一种有影响力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寻求真正的改变并期待改变的结果能够反映他们共同的目标,因此领导的六个要点是追随者,影响力,意图,个人责任,共享目标,改变。如果能够很好的把握这六个要素,我们便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
图1 领导的定义
普京曾经有一句名言,“我希望公民把我看作雇来打工的人”。这一句话充分的反映出了普京对于自己和追随者的关系的定义,他并不是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雇主”,相反他把自己描述成为了“打工者”,这使我不禁的想起了毛的一句名言即“为人民服务”,这和普京的那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纵观中国以及世界的历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领导在我看来,就是与下属有着相同的愿景和目标,同时区别与下属,他们有着自己的影响力,而这影响力的建立来自于下属对于他的发自内心的敬畏,所以一个人想要当领导,就必须与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的建立并非是来自于专政,而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某些特质或者行为使得追随者愿意追踪这样的领导,因此下面两个部分我将会分别利用领导的特质理论和行为理论来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课堂上我曾经学习过领导者的特质理论,就俄罗斯总统普京来说,其最大的特质莫过于其强硬的作风了,所以这一部分的标题我选择了普京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我们就能看出普京强硬的个性。普京曾经也说过“俄罗斯领土确实很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关于普京的这一特点,我相信没有人是不认同的,从他对于车臣“拉到茅房里毙了”的强硬言论,到他对于西方记者提问其是否会与车臣非法武装谈判时的发问“你们怎么不和拉登谈谈?为什么不把他请到布鲁塞尔或着白宫去谈判,问问他想要什么,然后给他想要的,让他安静地离
开?”这些都是普京强硬作风的表现,当然这也是普京在俄罗斯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强硬让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了他对于保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与信心。
就本次克里米亚事件来说,普京依旧保持自己强硬的作风,在克里米亚公投后不久,他就在克里姆林宫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普京毫不客气的回击了西方对于俄罗斯支持克里米亚的各种指责,他也抨击了西方在处理克里米亚事件上所采取的的双重标准,其演讲原文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克里米亚还有科索沃这一先例,这一先例是我们西方的伙伴自己造的,亲手制造的,和克里米亚现在的情况完全一样。他们承认科索沃从塞尔维亚出来是合法的,并向所有人证明,科索沃不需要得到任何的允许。联合国国际法庭根据联合国章程第一款第二条条例同意了科索沃,他们自己白纸黑字写的东西,推广到全世界,强迫所有人接受,现在倒义愤填膺起来了。凭什么?要知道克里米亚人的行动完全符合这些规定。为什么阿尔巴尼亚人(我们很尊敬他们)在科索沃能在这么做,为什么我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就不能做?为什么?”
普京的这篇演讲风格,他保持了自己一贯的强硬的态度,面对西方世界的双重标准,普京不仅不妥协,相反他勇于反抗美国想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称霸全球的妄想,这使
得西方世界在面对普京这样的强硬人物的时候,也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退让。除此之外,普京的强硬之中却又不乏言之有理的争论基调,在普京的这篇演讲中,普京所表达的观点都有理有据,他列举了很多西方世界在处理与克里米亚事件类似的状况时所采用的双重标准,因此俄罗斯并非依仗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蛮不讲理,普京所强调的只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世界,而不是由美国一个国家利用强权制定所有的游戏规则。这也是普京不仅在本国内受到了民众的支持,在其他国家,普京也有不少的支持者。
普京拥有这一特点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普京出生和成长在前苏联最强大的时候,普京青年时期所处的时代是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时代,这位苏联的领导人就是典型的强权人物,苏联当时在国际的地位是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比如当时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领导人就是前苏联的加加林。因此成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普京培养了很深的爱国主义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情怀,以及他后来加入克格勃,这些经历都使得日后成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成为了勇敢,正义,
坚强的化身。
(二)者?保护神?
西方媒体时不时会有抨击普京的言论放出,在西方人士看来,普京的严重阻碍了俄罗斯民主的发展。有学者指出,普京的“使得俄罗斯的民主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此外,还有学者批评俄罗斯对车臣,认为普京借口战争侵犯车臣人民,且在国内给反对派施加压力。俄罗斯在普京上台后显现出的干预市场倾向,亦屡次被自由经济主义者指责。在西方人士看来,就算普京没有授意阻止俄民主进步,他也没有积极打击这些阻碍。
对于西方人士来说,俄罗斯的民主问题最突出的体现即是国家杜马大选。2003年大选中,统一俄罗斯党控制了半数议席,而俄共则遭受大败。到了2007年,俄共更是成为国家杜马中唯一的反对党。许多西方人士指称普京利用媒体宣传统一俄罗斯党思想,且授意成立俄罗斯祖国党,抢走俄共的选票。此外,俄罗斯总统大选也被作为俄罗斯民主现状的缩影。在俄总统大选前,往往出现无人准备选举的怪现象,甚至有反对党呼吁拒绝投票。
因此所以关于普京的批评,其焦点往往集中在其权利过于集中,打压反抗自己的人,但是仔细研究过普京的一些事迹以及俄罗斯的历史之后,我认为这种指责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根据老师课堂上讲过的领导行为理论,其对于式领导的定义:“领导者倾向于把所有权力集与一身,通过职位、酬劳的控制和高压统治来获取权力。”1而民主式领导的定义是:“领导学给予他力,鼓励他人参与,依靠下属的知识来完成任务,通过赢得下属的尊敬来获得影响力。”
从上面的定义来看,我们就能发现西方媒体的指责是多么的无中生有,俄罗斯的总统是通过人民的投票所选出来的,因此即使普京想要连任,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普京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了这个总统的,就支持率来说,普京在2008年第一次卸任时,其支持率仍然高达60%多,俄罗斯国内希望普京继续当然总统的呼声也很高,但是迫于的规定,普京还是决定让出俄罗斯总统的职位,而梅德韦杰夫来参与竞选,在2012年,梅德韦杰夫卸任之前,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还是超过了60%,甚至高过了时任总统,因此梅德韦杰夫再次提名支持普京参与新的总统竞选。而最终的竞选结果也是普京远远超过了其他竞选者,再次成功
1《领导学》理查德·L·达夫特
的当选了俄罗斯总统。因此从这些事实出发,我们可以看出普京远非是一个者,
相反他是俄罗斯人民心中最称职的总统,是他们的保护神。
三.领导什么样
做领导者和做你自己是同义词。就这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困难。
——沃伦·本尼斯关于领导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人,这也没有具体的定义,就像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说过的“有两种类型的说法,有的人说,领导是天生的;有的人说领导人是可以培养的,我赞成后一种说法,可以培养一个领导人,当然不是说100%的人都可以成为领导人,可能只有50%的人有这种基础”,所以领导到底是什么样的,学术界也有不少的理论,下面我将分别从领导者的个性和勇气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当然这只是领导者的所有侧面之一,并不能代表领导的所有特点。
(一)普京的领导个性
就领导的个性来说,我们曾经在课堂上学习过个性模型,其中五大个性维度包括外向性,情绪稳定性,随和性,责任感和愿意有各种经历。针对这五个维度,我将会重点分析普京的责任感和随和度,其他维度将省略不提。
普京的个性除了强硬之外,他还是一个非常幽默同时又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且为人随和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记得曾经在一个关于介绍普京的视频中看到,青年时期普京有一次和自己的同学出去玩,但是回来晚了受到了学校老师的批评,并被老师质问是谁出的主意,当时普京的一位同学主动站出来向老师承认是自己教唆了其他同学一起出去玩,因此这位同学最终被学校开除,很多年之后,普京当选总统之后,他还是千方百计的找到了这位同学,并且为他安排了很好的工作,这一件事就反
映出了普京是一个知恩图报,仗义行事的人。
另外一件事也足以证明普京的这一个性,普京作为克格勃的身份从东德回国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普京的第一个导师同时也是普京大学时的老师索布恰克成为了苏联第一个民选,他看重普京的个人能力,因此没过多久普京就成为了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但是后来索布恰克谋求连任时败给了自己的对手,但是他的对手也很看重普京,希望普京能够在自己的身边做事,但是普京很
坚定的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加入他就意味着背叛了自己的导师,这是普京最不能容忍的,以至到最后普京能够顺利的当选俄罗斯总统,也是受到了叶利钦的支持,而叶利钦最看重普京的品质之一就是他为人随和并且懂得知恩图报。
就普京的责任感来说,由于普京特殊的成长环境,这使得普京对于俄罗斯的发展抱有很大的希望,在普京的心中,他一直想要打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并且他也一直为这个梦想做出着自己的努力,在普京刚刚当选俄罗斯总统的时候,俄罗斯的经济基本是私有制,国家的许多命脉产业被七大寡头所控制,这些寡头都是曾经支持叶利钦竞选的利益相关者,但是普京深知这些寡头对于俄罗斯发展所造成的阻碍,因此在普京当选总统之后,他下定决心要与这寡头一刀两断,最终这些寡头因为侵犯国家利益的罪名锒铛入狱,而国家的命脉产业也转为了国有制,这些都反映出来普京是一个非常具有民族责任感的领导人,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民如此爱戴和信任普京的原因。
(二)勇气过人的普京
课本上关于勇气的定义是:“勇气是战胜恐惧不断向前的能力,勇气并不意味着没有疑虑或者恐惧,而是指尽管面对这些因素,但仍然具有行动的能力”,普京就是一个充满
勇气的领导,从他坚决的打击和铲除车臣,我们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历任领头痛的问题之一,尤其是莫斯科大剧院事件以及别斯兰事件的发生,更加坚定了普京对打击车臣的决心,在普京担任总理的时期,他就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极大程度的打击了车臣,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平民的伤亡,但是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想要换取永久的和平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普京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因此他做出了其他领导人没有勇气做的决定,自此之后,车臣问题再也不会困扰俄罗斯的人民。当然勇气意味着担负责任,普京在做出打击车臣的决定之后,也因伤及平民受到了一些西方媒体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面对这些质疑,普京并未推脱自己的责任或者是将其推给其他人,而是选择一个人承担这些指责,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车臣问题,为了俄罗斯人民的幸福,他愿意承担这个罪名。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转回克里米亚事件,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爆发冲突事件之后,西方国家不止一次的警告过俄罗斯不要插手这一事件,但是面对西方国
家经济制裁的威胁,普京依旧做出了自己的决定,那就是接受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请求,其反应之快也是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这一次他们还是拿普京没有办法,同时,普京也在这一事件中再次展现出来了自己勇敢和果断,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因为勇气意味着争取你想要的,说出你所想的,普京一直都是这样,他从来不去取悦西方国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因此每当面临国家利益受损时,普京总是在第一时间向对手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且付诸行动,因此他极大程度的维护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的强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怎样做领导
领导魅力是领导者对公众所产生的一种强烈而带有某些神秘色彩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能激发公众的愉悦、敬慕心理,也是公众对领导者素质、行为、形象等因素的价值褒贬、艺术审美和情感好恶的评价。
——领导魅力的定义2普京三次担任俄罗斯的总统,这充分的反映出了普京在俄罗斯的影响力,而在课堂上我们曾经学习过三种有影响力的领导方式,分别是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还有联盟型领导。而普京无疑属于魅力型的领导,这种类型的领导对人们有情感影响力,能激励人民不顾困难和个人牺牲,去完成比平常更多的事情。他们会激情四溢的选用自己正在为某项事业而冒险,让人们感受到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他们都会坚持下去。不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组织中,魅力型领导者通常出现在困难时期,因为他们坚韧不拔,善于鼓舞人心的个性能帮助就减轻追随者的压力和焦虑。除此之外,魅力型的领导在其他方面也可以给追随者带来好感,比如他们在艺术,体育方面的爱好与造诣,这些都成为追随者愿意支持魅力型领导的原因,因此下面我讲继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从阐述普京的个人领导魅力。
(一)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而普京担任总统初期,俄罗斯恰恰处于苏联解体,经济衰退,国内政治形势不稳定的特殊时期,这时期的俄罗斯人民无疑是绝望的,他们急需一位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的领导人,普京这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受到了叶利钦的钦点,
2《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6期,作者李楚璇
成为了俄罗斯总统,当时俄罗斯人民还不怎么了解这个小个子的总统,但是很快通过媒体的宣传,俄罗斯人民开始逐渐认可这位总统,16年特工生涯塑造了普京的勇往直前的精神,练就了意志坚强的品格和高度的自制力,具备了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
能力,发展了小心谨慎、深藏不露的个性,养成了沉稳干练和理性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他上台之后,采取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也正是普京营造出的改革氛围,为俄罗斯人民构建的理想愿景,使得他得到了更多民众的支持与认可,加强了俄罗斯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才使得俄罗斯逐渐从低迷之中再次走向世界强国之列。
政治方面,普京就加强了对地方行政长官的控制。此前俄罗斯联邦主体的行政长官经常以对选民负责为由,拒不执行联邦的决策。普京一上台就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加强了垂直管理系统,2004年时,普京以防止出现第二个车臣为由,废除了仿照西方建立的地方长官选举制度,改为由直接任命,加强集权。俄罗斯联邦实际上变成了单一制国家。
经济方面,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搞了大规模私有化,创造了一批金融寡头,普京上任不久,就用行政加市场的手段,把一些战略性、资源性企业从寡头们手里夺回到手里。因为整肃寡头,普京不但赢得民众的普遍支持,而且在的主导下,俄罗斯经济迅速恢复。但也因此让俄罗斯背离了自由市场经济,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外交方面,早在上任伊始,普京就曾明确指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同时纵观普京时期俄罗斯外交,无论从俄罗斯积极参与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反恐联盟大力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到俄罗斯以大国身份积极与美、欧、中、日构筑多种形式的双边伙伴关系,无不体现着普京外交这一灵魂所在。
(二)爱好广泛,备受追捧
谈到普京为什么在俄罗斯的支持率这么高,就不得不说他的良好形象,游泳,打猎,柔道,弹钢琴,甚至一些高难度的运动比如驾驶F1赛车,这些普京都尝试过,这在世界领导人中是少有的,因此普京几乎成为了完美男人的代言人,在他上任期间,克里姆林宫受到过上千封寄给普京的求爱信,这些都展现出来普京
的个人魅力。
当选总统后,弗拉基米尔·普京继续保留了自己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类媒体上看到他从事高山滑雪运动,穿着各种各样的高山滑雪服短期度假的形象。在访问日本的时候,他还与当地的柔道运动员相互切磋,在中国嵩山少林寺,他把一个小沙弥举在肩上合照,这些都向外界成功的宣传了普京作为一个领导人的良好形象。因此就是由于普京身上所散发出的这些神秘色彩,,能够激发公众的愉悦、敬慕心理,使得他能够持续获得民众的高支持率。
五.总结
就像俄罗斯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一样,普京也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领导人,他时而严肃,时而幽默,时而令人恐惧,时而又让人着迷,正是这么多面的普京,成功的领导俄罗斯再次走向世界强国之列,同时他也必定会成为俄罗斯甚至世界历史上的最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之一,受到人民的敬仰与尊崇。
参考文献:
1.《领导学》理查德·L·达夫特第五版
2.《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