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成因及回避策略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支柱性资源之一,在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矿产资源所在较为隐蔽且不确定,这无疑加大了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因此,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和相关规避策略进行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矿产地质勘查 风险 成因 规避策略
矿产地质勘查是一项风险系数较高的系统工程,如何降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风险发生几率,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和有关地质行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矿产地质勘查活动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矿产资源所处的环境较为隐蔽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矿产地质勘查难度较大,风险发生的几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因此,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进行研究,也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矿产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应对这些风险的策略,以期能够降低矿产地质勘查中发生风险的几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目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现状
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与日俱增,矿产资源已经开发多年,尤其是在东部一带的矿产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第四系覆盖比较严重,不利于地质开发。一些国家的重金属也比较匮乏,资源的匮乏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由于应用的设备不够先进,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浪费,所以,选择合适的矿区,提高矿产开发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提高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向更深部去探索发现新的资源地以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
2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由于矿产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有极其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这对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矿产资源市场价格也具有一定的不平稳性,不同的经济下对矿产资源的经济收益影响也不同,导致矿产地质勘查中主要存在着来自市场价格、技术手段和经济收益的风险,每个方面具有的风险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2.1市场价格的风险
市场价格变幻莫测,预示着任何商品在市场上都承担着一定的市场价格的风险,矿产资源也不例外。市场价格受商品的供需情况而定,商品的供需情况变化,导致商品承担的市场价格风险也随之改变。综合矿产资源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销售)情况,当前,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还具有较大的变化,依据这种变化维持的时间长短以及恢复正常的时间来看,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的变化表现为长期趋于稳定的态势和短期波动变化。这种变化会对矿产地质的勘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矿产资源市场价格波动较为强烈,则会一定程度上削弱矿产地质勘查的积极性;反之如果矿产资源市场价格长期趋于平稳,则矿产地质勘查也会随之而保持稳定。这种不确定的市场变化使得矿产地质勘查所承担的市场风险随之而加大。因此,就需要专业的市场预测人员在对矿产地质进行勘查时,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充分的预测,以避免矿产资源因市场风险过大而影响矿产地质的勘查。或为降低市场风险而及早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2.2技术手段风险
通常情况下,矿产资源一般处于地表以下,因而对矿产地质的勘查必须先从地表开始,由地上逐步向地下延伸,才能准确的找到矿产所在之处。因此,相比地上作业的,对所需要的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手段提出的要求就会更高,这或多或少的都会使得矿产地质勘查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手段的风险。而且由于矿产地质勘查的环境一般也比较复杂,具有很多的不可抗力因素和不确定性,这无疑也加大了矿产地质勘查的难度。如果矿产地质勘查的技术手段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不仅造成了经济、人员上的损失,而且对地表的完整性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3经济收益风险
处于不同的经济结构下,矿产资源的经济收益也不相同,意味着矿产地质勘查需要承担不同的经济收益的风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不断推进,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变化,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也随之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价格的变化意味着矿产地质勘查主体的经济收益也会随之改变。如果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下降继而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也会降低,则就会致使矿产地质勘查主体的经济效益下滑。反之,如果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价格也有所提高,矿产地质勘查主体的经济收益也会相应提高。这种变化如果过大,甚至会最终导致整个矿产经济的下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规避策略
3.1规避市场风险需加强矿产地质勘查的市场化运作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支柱性能源之一,因此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大多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或一般事业单位来直接进行。国家或事业单位管理的这种市场化运作一般都是各自独享有关矿产地质资源的信息或资料,缺乏信息或交融的平台,这就使得矿产地质勘查相关信息不能够全面、完整、通畅的进行共享,进而导致矿产地质勘查资料出现不完整性,矿产地质勘查的技术成果得不到合理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性。因此,为规避这种市场风险,降低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性,就需要相关部门在矿产资源的实际开发过程中,加强矿产地质勘查的
市场化运作,强化矿产地质勘查的市场建设,着力构建有助于地质资料、信息、技术成果等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信息进行共享的平台,促进矿产地质勘查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使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成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进而促进矿产资源产业的大发展。与之同时,也要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防范能力。如加快建立矿产资源市场交易的相关制度,规范矿产资源市场的管理,推动矿产资源市场向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3.2规避技术风险需提升矿产地质勘查的专业技术水平
一般情况下,矿产资源多处于地表之下,地表之下的环境比较复杂且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要有效的对矿产地质勘查的技术风险进行规避,就必须不断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得矿产地质勘查的技术水平与当前矿产地质勘查实际情况相适应。如在矿产地质勘查之前,相关勘查工作人员必须对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前景做出准确的预测。通过对对矿产资源的具体有益、有害成分、矿床的矿化强度、矿产资源的形态、空间分布范围等情况进行仔细的勘查、分析和研究,对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勘查后的预期成果等作出正确评价。以准确的预测出矿产资源勘查所能够带来的预期风险,选择有效的勘查手段即可完成矿产资源地质的勘查。同时,在矿产资源地质勘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要严格按照事前设计好的勘查方案或路线进行勘查,合理采用恰当的技术手段,避免勘查过程中出现未知的勘查风险,造成经济上或人员上的损失。也要对矿产地质勘查的每一个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合理安排好每一个勘查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避免因人员问题给矿产地质勘查造成负面影响,制约矿产地质勘查的进程。
3.3规避经济收益风险需加强矿产地质勘查的全面监督管理
要有效的规避经济效益风险,就需要国家或相关部门从宏观上加强对矿产地质勘查的全面监督与管理。如国家和通过合理的实施,来加强对矿产地质勘查的宏观力度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达到对矿产地质勘查的进度和资金投入的速度与力度的有效控制,合理调节矿产地质勘查的经济收益。同时,根据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情况和地质勘查的风险情况,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监管制度,一定范围内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要求,为矿产地质勘查主体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及成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要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就需要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合理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规避就需要通过加强矿产地质勘查的市场化运作,技术风险的有效规避就需要着力提高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技术水平,经济收益风险的有效规避就需要对矿产地质勘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世全.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