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5752)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5752)

来源:百家汽车网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

物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

1. 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结合G蛋白,C端结合胞外信号。( ) 答案:错误

解析: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在细胞外侧结合胞外信号,C端在细胞胞质侧。

2. 核孔复合物中的环孔颗粒是由8对组蛋白质组成。( ) 答案:错误

解析:组蛋白是组装染色体的蛋白质,不会存在于核孔。 3. 核糖体中具有肽酰转移酶活性的成分是蛋白质。( ) 答案:错误

解析:核糖体中rRNA具有肽酰转移酶的活性。

4. 放线菌酮可特异性地抑制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 答案:错误

解析:放线菌酮只能特异性抑制80S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5. 乙酰胆碱对一个动物的不同细胞有不同的效应,而且它和不同细胞上的不同受体分子相结合。( ) 答案:正确

解析:比如,乙酰胆碱通过结合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而减弱心肌细胞的搏动;通过结合另一不同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刺激骨骼肌细胞收缩。这种受体是一种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6. G0细胞是永远失去了能力的细胞。( ) 答案:错误

解析:G0细胞是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在受到的刺激后会回重返细胞周期进行繁殖。

7. 几乎所有原核生物都有单个细胞组成,真核生物均为多个细胞组成。( ) 答案:错误

解析:真核生物可以分为多细胞真核生物与单细胞真核生物。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 巨型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

答案:巨型线粒体是指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巨型线粒体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其直径一般在0.5~1.0μm,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1.5~3μm,长的可达10μm乃至40μm。 解析:空

2.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答案: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阳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的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能够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属于被动运输。 解析:空

3. docking protein,DP

答案:docking protein,DP的中文名称是转车蛋白,又称停泊蛋白,为内质网保护膜整合蛋白,位于内质网膜的阔蕊质面,是信号识别颗粒的蛋白,可识别并特异结合信号识别颗粒。它能够与结合有接收端序列须要的SRP牢牢地结合,使正在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到内质网上来。 解析:空

4. 巴氏小体[山东大学2019研]

答案: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在期间的细胞核中染色很深、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凝缩而成的染色质小体,又称性染色质小小体,1949年为M. Barr所发现。

解析:空

5. 成斑现象(Patching)

答案:成斑现象是指在进行膜流动性实验时,用荧光抗体标记核酸,在荧光显微镜下将观察到细胞表面均匀分布的荧光标记蛋白,当荧光抗体标记时间延迟时间继续延长,原来均匀分布的细胞标记荧光会重心排布,聚集在蛋白表面的某些部位,出现荧光斑块的现象。这种现象亦证明了细胞膜乱象的流动性。 解析:空

6. 内生孢子(芽孢,spore)

答案:内生孢子是指当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营养缺乏时,细胞内的重要矿物,特别是DNA,集聚在细胞的一端,成形一种含水量较丰富、外被厚壁、具有很强的折光性、不易外皮的致密体,保证病原体依然能在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存活,对不良地理环境有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解析:空

7. respiratory chain

答案:respiratory chain的中文名称是排便链:又称电子传递链,由一系列能可逆接受和释放电子或质子的化学物质组成,它们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关联的有序排列,以进行电子传递、H+的传递和氧的利用。 解析:空

8. G蛋白(trimeric GTP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

答案:G蛋白(trimeric GTP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是三聚体GTP结合蛋白,由α、β和γ三个亚基组成,α亚基结合GDP处于关闭状态,结合GTP处于开启状态。α亚基具有GTP酶活性,能催化所结合的ATP水解,恢复并无活性的三聚体状态。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解析:空

3、填空题(75分,每题5分)

1. CDK是一种蛋白激酶,必须与结合后才具有活性。 答案:细胞周期蛋白 解析:

2. 粗面内质网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的修饰方式主要有、、和等。

答案: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 解析:

3. cAMP信号通路的效应酶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效应酶是。 答案: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

解析:cAMP信号通路又称PKA系统,是环核苷酸系统的一种。在这个系统中,细胞外信号与相应激酶结合,通过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鱼行的水平而引起反应的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的效应酶

是腺苷酸环化酶。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产生1,4,5三磷酸肌醇和二酰基甘油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切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效应酶是磷脂酶C。

4. 糖脂是细胞质膜的重要组分,其中是最简单的糖脂,只有1个葡萄糖或半乳糖残基。 答案:脑苷脂 解析:

5.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许多蛋白因子参与协助各个阶段的蛋白质合成,它们分别是、和等,多数因子具有GTPase活性。 答案:起始因子(IF)|延伸因子(EF)|释放因子(RF) 解析:

6.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植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但二者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线粒体转化的是,而叶绿体转化的是。 答案:化学能|光能。 解析:

7. 与人红细胞表面ABO血型相关的膜脂是。 答案:糖脂

解析:糖脂,属于脂类化合物,较多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是细胞质膜的重要组分,与人红细胞表面ABO血型相关。 8. 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为、、三类序列。 答案:单一|中度重复|高度重复

解析:重复性基因指染色体上存在多数拷贝基因,重复性基因往往是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该些的基因。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为单一、中度重复、高度冗余三类序列。 9. 植物细胞的和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答案:圆球体|糊粉粒

解析:酶体在细胞中的介面,是分解从外界进入水解到细胞内的有机物,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植物细胞的圆球体植物种子和糊粉粒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10. 磷脂合成是在光面内质网的面上进行的,合成的磷脂向其他细胞部位转移主要通过方式和蛋白。

答案:细胞质基质|出芽方式|磷脂转换蛋白 解析:

11. 内共生假说认为线粒体的祖先为,叶绿体的祖先为。 答案:一种革兰阴性菌|蓝细菌(蓝藻)

解析:内共生假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分别菌和蓝藻。一种革兰阴性菌被变形虫状的原始真核生物完整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能成为线粒体,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螺旋体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原始鞭毛。 12. 中度重复DNA序列分为和两类。 答案:短散在元件|长散在元件

解析:中度重复DNA序列一般是非编码序列,有十个到几百个拷贝,可拆成短散在元件和长散在元件,常以回文序列形式出现在基因组的许多位置上,大部分中度重复序列与基因表达的有关。

13. 病毒的核酸类型可分为、、、,其中单链RNA病毒又可分为、及。

答案: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RNA病毒|侵染性RNA病毒|非侵染性RNA病毒|带有逆转录酶的单链RNA病毒即肿瘤病毒 解析:

14. 核糖体上具有一系列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合位点与催化位点,其中A位点为与新掺入的的结合位点,P位点为与的结合位点,E位点为的结合位点。

答案:氨酰tRNA|延伸中的肽酰tRNA|肽酰转移后与新近释放的tRNA 解析:

15.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与有关,是由于该细胞器上含有酶。 答案:光面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

解析:葡萄糖6磷酸酶又称葡糖6磷酸酶,是一种水解磷酸化合物的磷酸酶。在肝组织中通过水解葡糖6磷酸释放葡萄糖入血,因此由此可见该关键酶是糖异生的首要酶。该酶主要定位于光面内质网,是内质网的标志酶,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密切相关。

4、简答题(35分,每题5分)

1. 试述UPPS。

答案: UPPS即泛素蛋白酶水解系统内,是一种依赖能量(ATP)的蛋白质降解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起介导蛋白质水解的是泛素,它是一个由76个度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酶,其中E1(泛素激活酶)、E2(泛素结合酶)和E3(泛素蛋白连接酶)三种酶起重要的催化作用,具体过程是:

(1)泛素与泛素转化成酶E1结合,形成E1泛素复合体。 (2)E1泛素复合体复合物将泛素转移给另一泛素结合酶E2。 (3)在泛素蛋白连接酶E3的催化下,泛素与靶蛋白连接,并形成一条多聚甲酰链。

(4)泛素化的靶蛋白转运到蛋白酶体,从而被降解。

某种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锯过程在生物体中投资过程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与细胞周期相关人员的许多进行调查蛋白质就是利用这个途径降解,使得蛋白质的浓度周期性的变化,保证在完全正确的空间时间和空间上执行功能,使得吞噬作用正常的运转。巴勒斯坦科学

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三位科学家正是因为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得2004年诺贝尔奖。 解析:空

2. 简述ATP合酶的结构类型、组成和主要特点。

答案: ATP合酶又称FoF1复合物,该酶在裂解状态下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在结合精神状态下具有ATP合酶的活性,属F型ATPase。除了线粒体中有ATP合酶外,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和好氧细菌都有ATP合酶的同源物,ATP合酶的分子组成和主要下述特点如下。

(1)头部:头部即F1,细菌和线粒体ATP合酶的F1都是水溶性的蛋白,结构相似,由5种多肽(α、β、γ、δ和ε)组成的九聚体(α3β3γδε),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一种球形的排列,每个β亚基含有一个催化ATP合成的位点。

(2)柄部:由F1的γ亚基和ε亚基构成柄部,将头部与基部连接起来。γ亚基穿过头部作为头部滑动的轴,构成基部的亚基b向外延伸延展成为柄部的构成部分。

(3)基部:基部称为Fo,由镶嵌在线粒体的疏水性蛋白质所组成,是由3种不同的位点组成的十五聚体(1a2b12c)。其中C亚基在膜中形成物质运动的环,b亚基穿过柄部将F1固定,a亚基是质子运输通道,允许质子跨膜运输。 解析:空

3. 植物细胞初生壁与真细菌细胞壁的区别。

答案: 植物神经细胞初生壁与真细菌细胞壁的区别有:

(1)植物孔颖草细胞初生壁位于的五个细胞之间。在形成的胞间层、胞间层与质膜之间形成有弹性的细胞壁,而真细菌细胞壁是单细胞的细胞膜外的一层较厚较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

(2)植物细胞初生壁的成分主要是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伸展蛋白等,而真细菌细胞壁成分主要是氨基糖和苯甲酸胞壁酸。 (3)植物细胞初生壁中不含胞壁酸,故植物细胞壁形成不受青霉素影响;而真细菌壁中含有胞壁酸(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含胞壁酸量高),因为青霉素能抑制胞壁酸的合成,真细菌壁合成时会受青霉素的遏制,故青霉素有抑菌作用。 解析:空

4. 质膜有何基本特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 (1)质膜的基本特性:

①镶嵌性:磷脂双分子第二层和蛋白质的镶嵌面;堆砌或按二维排成相互交替的镶嵌面。

②蛋白质极性:膜内在性蛋白质的极性区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埋在双层内部。

③流动性: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 ④不对称性:膜中各组分的排列是不不会对称的。

⑤通透性: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表面成为通透性的屏障,其中含有的各种膜蛋白能使特异的物质通过这个屏障。

(2)影响因素:和膜本身的组分,表现型及环境因子等。

①胆固醇:胆固醇的含量提高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②脂肪酸大分子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不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

③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 ④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母盛氏膜流动性增加,是因为鞘磷脂黏度高于卵磷脂。

⑤其他因素:膜蛋白和碳纳米管脂的结合方式、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解析:空

5. 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高,而在正常细胞中检测不到明显的端粒酶活性,这与著名的Hayflick界限有什么关系?

答案: (1)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DNA由共同组成简单的串联重复核酸组成。随着细胞的每次,端粒缩短,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细胞进入衰老。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催化端粒DNA的形成。肿瘤细胞是变异孔颖草的非正常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从而保证了肿瘤细胞的“不死性”特征。

(2)“永生”或“不死”的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这一特点,看似与Hayflick界限维齐尔县的观点相矛盾,然而“永生”的肿瘤细胞已被推论正常是不正常的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或形态已经不同于原先的细胞了,因此肿瘤细胞并不在Hayflick界限的范畴之内。 解析:空

6. 组成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分别是什么?简述其主要特点和功能。

答案: 染色体DNA的十个功能元件是:自主复制DNA序列、着丝粒DNA序列和端粒DNA序列。

(1)自主复制DNA序列,具有一段11~14bp的同源性很高的富含AT的共有序列,其上下游各200bp左右的区域是维持ARS功能所必需的。它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基因在细胞世代抗体中的连续性。

(2)着丝粒DNA序列,包含两个相邻的核心区,80~90bp的AT区;11bp的保守区。中它令细胞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去。

(3)端粒DNA序列,染色体DNA3′末端的重复序列。它负责能保持染色体的性和负责完整性。 解析:空

7. 活性染色质在生化上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 活性染色质在生化上主要有以下特征: (1)活性染色质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 (2)但非活性染色质比较,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高; (3)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

(4)核小体组蛋白H2A在许多物种很少有变异基因型形式; (5)非组蛋白HMG14和HMG17只牵涉到于活性染色质中。 解析:空

5、论述题(15分,每题5分)

1. 肝组织和脑组织的功能是不同的,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是基因差异转录的结果?

答案: 不同组织的功能组织的不同主要是两种组织的蛋白质的不同所致,但这两种中也有很多蛋白是相同的,它们是看家基因的副产品。如果两种组织的差异蛋白是由于差异激酶结果,则在肝组织和肌肉组织细胞中的RNA群体中,就会有各自特异mRNA的存在。另外,如果这两种群众组织功能的差异不是基因表达的差异,那么,它们细胞核中所转录的mRNA的种类就没有差异。因此,只要在细胞核中找到组织特异的mRNA,就可证明功能差异是基因转录的差异。 可通过核酸杂交实验证明肝细胞和脊髓脑细胞质中mRNA群体的差异:重新组合首先拆分肝细胞和脑细胞的细胞质mRNA,然后将在两种类型细胞中都出现的mRNA选择性的剔除,再将肝细胞特异的mRNA反转录成cDNA,制备成肝组织特异的探针。用制备的肝细胞特异的探针分别对肝细胞核 RNA和脑细胞核RNA进行杂交检测,可发现:来自肝细胞的核RNA能够与肝细胞特异的探针杂交,而来自脑细胞的核RNA则不能与恶性肿瘤特异的探针杂交,表明在这两种组织中所进行了不同基因的差别转录。 解析:空

2. 什么是细胞衰老?细胞衰老有哪些特征?

答案: 细胞的衰老是指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经过时数有限次数的瓦解后,停止,细胞形态和生理代谢活动发生显著改变的现象。

一般指细胞的表现形式、结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的总现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衰老过程中细胞质膜体系的变化。细胞质膜体系的变化包括:细胞光滑电荷的变化,早逝细胞表面蛋白多糖组成的水溶性变化,脱发细胞膜的渗漏引起外界钙大量的大量进入细胞质;内质网排列变得无序。

(2)衰老过程中细胞骨架体系的差异变化。细胞骨架表示被认为是细胞代谢功能的调节者,尤其是微丝系统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的调节直接相关。糖类细胞骨架的改变包括微丝系统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和核骨架的变化。

(3)衰老整个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细胞中线粒体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有人认为细胞质是细胞衰老的生物钟。

(4)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化是衰老细胞核早衰中另一个重要变化,染色体端粒的变化。

(5)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变化。在细胞衰老过程中合成速度降低,原因的核糖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及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是数量和活性降低所造成。另外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合成发生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些特异蛋白的出现或原有蛋白质发生衰老有关的结构上改变。

(6)原生质与水分的减少。细胞到了衰老期,细胞内的生活物质逐渐减少,而来世原生质中出现一些非生命物质。另外,衰老细胞常发生水分增大的现象现象,结果使细胞收缩,体积缩小,失去正常的

球形。

(7)酶的活性与含量的变化。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变化和转折含量的增减,也可能与细胞衰老有密切关系。

(8)色素的生成和蜡样物质的沉积。许多细胞内色素的生成,随着衰老而增加。有人发现猕猴神经元的神经细胞以内,脂褐素的增加与动物年龄增长存在着平行关系。

(9)核质比例减少。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细胞质渐渐减小,发育速度也逐渐降低,甚至有的细胞最后连核都消失掉。 解析:空

3. 试述细胞周期的因素及分选机制。

答案: 细胞增殖是一个多阶段,秩序井然多因子参与的高低精确有序的活动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不同基因严格按照时间从左到右顺序表达的结果,也是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胞周期的严格规范化、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子在多个层面因子上的作用,这些因子通常在细胞周期某个特定时期(点)起作用。 (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家族受体和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激酶:cyclin家族有cyclinA、B、C、D、E、F、G、 H等。CdK家族有CdK1、CdK2、CdK3、CdK4、CdK5等。CdK与cyclin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参与磷酸化多种蛋白质,这些合酶磷酸化蛋白在细胞周期中对DNA复制和有丝事件起重要激活调节作用。

(2)促成熟因子(MPF)是一种在G2期合成能促进M期启动的措施因子。

(3)生长因子是一类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以调节细胞周期的多肽类物质,可来自细胞的自分泌或旁源于分泌。这些因子与其他受体结合抗原后,通过信号传导途径,激活细胞内多种蛋白激酶,最后引起与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质表达的改变进而相关人员调节细胞周期。 (4)细胞是一类抑素自身产生的对细胞周期过程有抑制作用的糖蛋白。

(5)RNA剪接因子SR蛋白及SR蛋白的特异性激酶。 (6)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一些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中,存在一些DNA序列,可促进癌变体细胞无限增殖而癌变,这些数列被称为病毒癌基因;许多细胞癌基因可编码一些生长因子线粒体受体。通过与生长因子结合参与细胞周期的或者癌基因产物直接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进而转录参与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正常细胞内,一类能推升细胞恶性增殖的基因,称为抑癌基因,如Rb基因、p53基因等。 解析:空

6、选择题(8分,每题1分)

1. 构成微丝的基本成分是( )。 A. 三者均有 B. 肌钙蛋白 C. 肌球蛋白 D. 肌动蛋白

答案:D

解析:微丝(microfilament,MF)的主要结构成分是肌动蛋白。项,肌球蛋白是依赖于微丝的分子马达;项,肌钙蛋白是结合在横纹肌细肌丝上的调节蛋白,有三个亚基组成: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其中肌钙蛋白T能与原微管结合,肌钙蛋白I能抑制肌球蛋白的TPase活性,肌钙蛋白能与钙离子结合。 2. 异染色质是( )。 A. 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B. 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 C. 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D. 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答案:A

解析:压缩异内皮细胞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不具有转录活性。

3. 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通过( )附着在培养基上。[中山大学2019研] A. 黏合斑 B. 黏合带 C. 桥粒 D. 半桥粒 答案:A

解析:

4. 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为( )。 A. 苹果酸脱氢酶 B. 细胞色素氧化酶 C. 活化磷酸二酯酶 D. 单胺氧化酶 答案:A

解析:各部位的标志酶:外膜——单胺氧化酶;膜间隙——腺苷酸激酶;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基质中——苹果酸脱氢酶。 5. 下列对协助扩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物质的转运是非特异性的 B. 转运速率高,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C. 物质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D. 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 答案:A

解析:比较不同分子的KM值,外运膜转运蛋白对物质的转运是特异性的。

6. 核糖体中最主要的活性部位是( )。 A. E位点

B. 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 C. P位点 D. A位点 答案:B 解析:

7. (多选)ATP合成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γ和β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B. ADP和Pi结合在β亚单位上 C. 三个β的构象是相同的 D. c上的Asp61参与质子运动 答案:A|B|D

解析:在TP合成过程中,3个β催化亚基的顺式构象发生顺序波动,每一个催化亚基要经过3次构象改变才催化合成1个TP分子。 8. 能特异显示DNA分布的方法是( )。 A. 格莫瑞方法 B. PAS反应 C. 米伦反应 D. 福尔根反应 答案:D

解析:项,PS反应用来确定多糖的存在。项,米伦反应是蛋白质成分的检测方法。项,福尔根反应可以特异的显示N的分布。项,格莫瑞方法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