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小感
吕艳慧 2011122316 11级汉语言文学3班
未到大理之前,大理一直活在想象之中,机缘巧至,两年前来到大理求学,圆了大理梦。自至大理求学以来,古城不知游了多少次,而每次的感受不大相同中又有共同点:清爽而舒服、安静而和乐、古老而充满韵味。
古城又可称之为“叶榆”或“紫城”,我犹爱称之“紫城”。紫城自明洪武十五年始建至此,其走过了六百余春秋。紫城东与碧波荡漾之洱海为朋,西和常年青翠之苍山为友,素有“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之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紫城还风韵不减:湛蓝的天、澄澈的水、洁白温暖的云朵,古墙依旧,古宅如故,宅前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家几盆花”的景致依然,底蕴尚在,积淀愈厚。
一日,一群友人穿南门而过,仰瞻城墙,砖石渐损,或泛黑,或泛白,皆落了薄薄一层抹青苔郁郁而生长,远于汪洋大海间,近似座连绵不断。一砖一石、之产物。它们见证了紫建了其几百年之历史,
厚重。城墙,一望恰似小片绿洲,生座绿山,此起彼伏,一苔一灰,都是历史城几百年之过往,铸积累了其几百年之文
化。历史无影无形,却仍在不经意间留下了足迹,彰示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
紫城,称之为古城一点也不为过,甚至是名副其实。放眼望开,古之城墙、古之住宅、古之手工艺技术、古之服饰、古之气息„„,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再看看这藏得极深之古之水草,或许不谓水草,不妨就暂且称之为水草吧。一丝丝、一缕缕,向着流水方向延伸、飘舞。在阳光下、自己的生活。史堆砌的大流着昨天、今俯身怡然躺在
在阴雨中,静静享受水草或脚下轻踩历地,与清澈的柔水交天,憧憬着明天;或悠久的文化纺床上,
听着久违又亲切的白族民曲,享受着洪武至今的文化宝库。他们翻看着今天的历史,却记载和见证着历史之记忆与未来。
紫城是古老而美丽的。这里有使人浮想联翩的、美丽的“风花雪月”,有古老的、闪烁着历史记忆之民宅和回响着皇室歌舞声音之宫殿,有跨越时空的绿水青山,还有勾人回忆与向往的动人的传说,有善良、淳朴的白族人民,有热情的金花和阿鹏哥,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紫城,一个古老悠久的东方文化圣地,又是一个现代旅游胜地、现代之城。她是历合圣地。其与社会与国内外接轨。每“赏花者”,数不胜走向的护国路,又
史与现代的综历史发展同步,年慕名而至的数。城内,东西称“洋人街”,
里面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诸多国外友人在此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紫城,承袭着过去的历史,沿承着现在和未来的辉煌。它犹如初升的太阳,在现代化的照耀下,愈发古老,积淀着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的厚度。同时,积极与现代化接轨,充满着新生的力量。
紫城,这样一个有气质、有内涵的现代气息下的古典美女,怎么能够不吸引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