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零库存 (一)零库存的含义
1、库存的含义是仓库储存某种或某些物资的数量尽可能低,甚至可以是“零”,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甚至无库存,这样做对降低企业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一种比较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等于完全不要库存或者没有库存。所谓零库存,是指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内的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和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环节中,均处于周转的状态而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零库存将生产、销售和配送的周期尽可能地琏缩到最短,避免无效库存,避免浪费。 (二)零库存的发展背景
1、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形式存在。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整条供应链中,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库存,库存成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问相互联系的纽带,因此,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零库存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等考察美国汽车工业之后,结合能源危机及公司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准时制(just in time,JIT)生产,指“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将正确的数量和正确的货物交给正确的人”。,被称为5R(适时Right Time;适质Right Ouality:适RightOuantity;适价Right Price;适地Right Place)。当时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了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基本无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目标,实施了准时制生产,采用
单元化生产技术、看板管理等实行拉式生产。6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库存水平,也大大减少了资金的积压,而且大幅提高了生产活动的管理效率。
3、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施零库存管理所取得的成效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到了实施零库存管理的队伍中。如今,零库存管理已经从最初的一种单纯为减少库存水平而实施的手段,逐渐发展成为包括特定知识、技术和方法等的一门内涵极其丰富的管理科学。零库存管理不仅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之中,经过发展,它还延伸到了企业供应链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下游的产成品销售和物流配送等诸多环节。 (三)零库存的形式
“零库存”通过在采购、生产、销售和流通等领域按照JIT准时制组织物资供应来实现的,它并不限定于某种特定的形式。企业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某些部门、某些节点上的零库存来降低供应链上库存总水平。因此,零库存的具体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方式 委托保管方式 内容 受主导企业的委托,受托方收取一定量的代管费用,代替委托企业保管所有权属于委托企业的物资,从而使委托企业不再拥有库存,甚至可不再保有保险储备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 2 协作分包方式 即美国的“SUB-CON”方式和日本的“下清”方式。协作分包方式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产业结构形式,它以若干企业的灵活生产和准时供应,使主导企业的供应库存降低为零;主导企业的集中销售库存使下游分包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转化为零。 3 轮动方式 也称同步方式,是以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为前提,使各个环节的速率完全协调,通过传送系统供应,根本取消甚至是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设备、零库存形式。 4 准时供应方式 在各生产工位之间或在供应与生产之间完全做到轮动,依靠有效的衔接和计划达到工位与工位之间、供应与生产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零库存。 5 看板方式 也称“卡片制度”或者“传票卡制度”,由日本丰田公司首先采用。在企业各工序之间,或者生产企业与供应方之间,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作为凭证,通过目视化的方法,由下一环节根据其节奏,逆着生产流程方向,向上一环节指定其供应,做到准时同步协调,是供应库存实现零库存。 6 水龙头方式 是一种像拧开自来水水龙头就可取水一样,无需自己拥有库存的零库存形式。这是日本索尼公司首先采用的。这种方式如今已发展成即时供应制度,需求方可以随时提出采购需求,采取按需购入的方式,供应方以自己的库存和高效的供应系统承担即时供应的责任,从而使需求方实现零库存。 7 配送方式 综合上述若干方式,采取有效快捷的配送制度来保证供应,从而使需求方实现零库存。
二、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