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SSE实验指导教程

PSSE实验指导教程

来源:百家汽车网
 PSS/E 实验指导教程

(试用版)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二OO七年八月

PSS/E实验指导教程

(试用版)

审 核:王晓茹

编写成员:张薇 谢大鹏 王君

阮铮 陈义宣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二OO七年八月

目 录

第1章 概述 ............................................................................................................................................ 1 1.1 PSS/E软件简介 .......................................................................................................................... 1 1.2 基本计算和部分高级功能 .......................................................................................................... 2 1.3 潮流计算 ...................................................................................................................................... 3 第2章 实验项目 .................................................................................................................................... 5 实验1 稳态分析建模 ........................................................................................................................ 5 1.实验目的 ....................................................................................................................................... 5 2.预习要求 ....................................................................................................................................... 5 3.实验内容和步骤 ........................................................................................................................... 5 4.思考题 ......................................................................................................................................... 14 实验2 潮流计算 ............................................................................................................................... 15 1.实验目的 ..................................................................................................................................... 15 2.预习要求 ..................................................................................................................................... 15 3.实验内容和步骤 ......................................................................................................................... 15 4.思考题 ......................................................................................................................................... 27 附录A IEEE通用数据格式 .............................................................................................................. 28 附录B PSS/E潮流数据格式 ............................................................................................................. 31 附录C 潮流求解参数说明 ................................................................................................................... 33 附录D 潮流求解选项说明 ................................................................................................................... 34

第1章 概述

1.1 PSS/E软件简介

PSS/E(Power System Simulator for Engineering)是由美国电力技术公司(Power Technologies Inc.)自70年代推向市场后,经不断修改、完善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它可以进行潮流计算、事故分析、网络等值和动态仿真。其中又以潮流计算为核心,将稳定、短路电流分析等功能集成在一个软件包内,是一个集成化的交互式软件。PSS/E采用高效建模技术。PSS/E30版本处理的电力网络的最大规模为5万条母线、10万条线路、10万个负荷以及12,000台发电机。

PSS/E程序包主要包括潮流程序psslf4、动态仿真程序pssds4、绘图程序pssplt以及数据转化4个程序,此外还有如VCV、ACC等附加程序。

PSS/E的启动有两种入口:psslf4主要处理潮流、等值结构、开关研究、非平衡故障分析和线性网络;pssds4主要用于处理动态仿真计算。对于潮流计算,相应的潮流数据输入文件为*.raw。而对于动态仿真计算和故障分析的任务,除了需要潮流计算的结果外,还需要相应的动态数据输入文件*.dyr。

由图1-1可见, PSS/E的用户图形界面(GU I)较简洁,主要由菜单、工具栏、系统网络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列表和命令行输入5个区组成。

菜单工具栏系统网络数据计算结果列表实验进程 图1-1 潮流计算的界面

1

1.2 基本计算和部分高级功能

1)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最基本的功能。

PSS/E提供了丰富的潮流计算方法,即Gauss-Seidel法、改进的Gauss-Seidel法、Full Newton-Raphson法、固定斜率的解偶Newton-Raphson 法、解偶Newton-Raphson法等。PSS/E

能考虑无功、有载调压器分接头调整、区域功率交换、相位偏移调整、自动投切电容器组(或电抗器组) 、DC换流变压器的分接头调整等,图2-2给出了PSS/E潮流原始数据输入的顺序。

算例识别数据发电机数据变压器数据区域交换数据双端直流传输线路数据SVC直流传输线数据母线数据负荷数据支路数据可投切并联支路数据变压器阻抗校正数据多端直流线路数据多段线路数据地区数据区域间交换数据拥有者数据FACTS设备数据图1-2 PSS/E潮流原始数据输入结构图

2)动态仿真计算

动态仿真计算也是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必备的基本功能。PSS/E的pssds4的功能强大,但较复杂,其稳定计算程序结构见图3。

pssds4有一中间环节,即:模型连接子程序CONEC和CONET。它们由PSS/E自动产生,在动

态仿真中有很关键的作用。PSS/E将模型子程序库中的许多模型(包括用户自定义模型)交给

CONEC和CONET处理,通过编译、链接这些模型后形成的数据与稳定计算数据库一起组成完整

的动态仿真数据。

PSS/E程序主框架模型连接子程序模型子程序库动态计算数据库 图1-3 PSS/E动态仿真程序结构图

2

3)故障分析

故障分析为PSS/E另一项基本功能。由对称分量法理论可知,不对称故障计算除需潮流计算中的正序网络外,还需系统负、零序网络。在PSS/E中,故障分析数据和潮流原始数据一起组成完整的故障分析数据文件。PSS/E提供了丰富的故障和开关操作类型,可对各种结构的变压器精确模拟,此外可将短路计算的结果直接送给继电保护整定模块(RECAP) ,二者配合使用,可易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核对。

4)高级计算功能

除上述3大基本功能, PSS/E还具有许多其它的高级功能以适应全球电力系统的发展。

PSS/E所提供的优化潮流(OPF) 功能以及最新增加的模块——考虑安全约束的线性网络优化

模块(LN-SCO)正是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调度而提供的有效工具。其中OPF模块可考虑各种约束和控制条件,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可快速可靠求解最复杂的电力系统优化问题,是使电力系统运行费用达到最小化的必要工具。而LNSCO可在考虑发电机、负荷和移相变压器的边界条件和系统稳定的约束下快速计算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对于采用地区边际价格的电力市场,它可快速计算能源交易的价格(含电价) 、分析仿真时间间隔内的生产成本。

5)附加程序

PSS/E提供的附加程序大大扩展了PSS/E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后续开发工具。从

功能上看,它们可分为数据转换、绘图、传输线路特征参数计算TMLC、编程语言—IPLAN、其它5类程序。

数据转换类程序,如PSAP4、WSCFOR、RAW26、COMDAT等,它们可实现PSAP 格式、IEEE 格式、

WSCC格式与PSS/E的数据转换以及低级版本的PSS/E向PSS/E228的格式转换。

具有现代化、简洁的图形显示。PSSPLT 是PSS/E动态仿真输出通道的图形显示程序。它一次最多可同时显示6个通道的信息,以不同的线型和颜色区分。这些图形结果可输出到各种数字终端,如显示器、打印机、示波器、绘图仪等或存为PS文件以供进一步处理。此外,利用

PTI开发的FORTRAN通用软件包( FUP)和于设备的绘图软件包( In-dep lot)对图形的打印

和绘制提供灵活多变的控制手段。

1.3 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项基本计算,它可以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和网络接线确定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例如各母线(或称节点)上的电压、各元件(线路、变压器等)中通过的功率,以及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等。根据计算得到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可以检查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各点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功率的分布和分配是否合理等,故可以评定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在负荷增长或网络改建的情况下,执行基本情况和预想事故的潮流计算,就能对所需扩建的装机容量和必要增添的输变电设备提供可行的依据,使之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省投资费用。

3

此外,在计算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和静态稳定之前,也要利用潮流计算来确立系统的初始正常运行状态,用以确定电力系统在该运行方式下的抗干扰能力。所以,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使用得最广泛、最基本的一项计算。

潮流计算实验流程图如图1-4所示。

学习PSS/E数据格式数据格式的转换稳态分析建模有误验证转换的结果正确启动PSS/E软件进行潮流计算潮流计算验证计算结果并分析潮流结果绘图

图1-4 潮流计算实验流程图

4

第2章 实验项目

实验1 稳态分析建模 1. 实验目的

熟悉稳态建模的过程,了解PSS/E软件的数据格式,掌握不同数据格式的转换方法,为潮流计算提供数据基础。

2. 预习要求

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预习报告,并思考实验思考题。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1)数据格式的学习

(1)IEEE数据

通过附件A学习IEEE数据格式。IEEE数据文件可通过记事本打开查看。

IEEE数据由6个数据组成,分别为:算例数据标题、母线数据、支路数据、地区数据、区域交换数据。每个数据对应一组,包括各自的重要信息。

(2)PSS/E数据

PSS/E软件对于潮流计算,相应的潮流数据输入文件为*.raw。以下对潮流数据输入文件*.raw格式进行详细说明,同时请参照附件B和PSS/E用户手册进行学习。

PSS/E的潮流输入文件*.raw由十七组记录组成,每一个组都包含了在潮流工作中需要的一类数据。这十七个数据必须以一个固定的顺序存放在raw文件中,这个顺序是:算例识别数据->母线数据->负荷数据->发电机数据->支路数据->变压器数据->区域交换数据->双端直流传输线路数据->SVC直流传输线数据->可投切并联支路数据->变压器阻抗校正数据->多端直流线路数据->多段线路组数据->地区数据->区域间交换数据->拥有者数据->FACTS设备数据。

仅对算例识别数据、母线数据、负荷数据、发电机数据、支路数据和变压器数据的格式作具体说明。

① 算例识别数据

5

算例识别数据由三组数据记录组成,第一组数据含有如下的两项数据:IC,SBASE。 其中:

IC=转换代码:0表示基准算例(即是说在添加数据之前清除原有计算算例),1表示把数据加入到计算算例。

SBASE=系统基准MVA,缺省值为100。

接下来两行存放和算例相关的标题。每一行最多可有60个字符,从1到60。一般用来存放标题或说明性文字。

② 母线数据

在PSS/E中的每一条母线由一个母线数据记录表示。母线数据记录有以下的格式: I,‘NAME’,BASKV,IDE,GL,BL,AREA,ZONE,VM,VA,OWNER 其中:

I=母线编号(1到99997)。

NAME =母线“I”的标识。最多可以有8个字符,必须用一单引号括起来。缺省情况下NAME是八个空格。

BASKV = 母线基准电压,单位为KV,缺省值为0。 IDE = 母线类型编号。

1 负荷母线(无发电机边界条件)

2 发电机母线或电厂节点(或者是电压调节或者是固定MVAR) 3 平衡节点 4 孤立母线

发电机母线类型为2(PV节点),若需要发电机母线为PQ节点,则可在发电机数据中设定,IDE缺省值为1。

GL = 并联支路对地导纳的实部,不包括有功负荷(其作为部分负荷数据输入);以单位电压下的MW输入,缺省值为0。

BL = 并联支路对地导纳的虚部,不包括无功负荷(其作为部分负荷数据输入),也不包括线路充电和与线路连接并联支路(其作为部分支路数据输入);以单位电压下的Mvar输入。BL对于电容器来说是正值,对于电抗器或电感负载来说是负值。BL缺省值为0。

AREA = 区域编号,缺省是1。 ZONE = 地区编号,缺省是1。

VM = 母线电压辐值,以标么值输入,缺省值为1。 VA = 母线电压相角,单位为度,缺省值为0。 OWNER = 母线拥有者的编号。缺省值为1。

VM和VA只有当系统以READ功能读入网络数据到计算算例中且认为网络是已求解的情况下才需要设为实际的求解值。在其他情况下,它们可以设为缺省值。

母线数据输入必须以一个母线编号为0的记录作为结束标志。

③ 负荷数据

在PSS/E中,每条母线上的负荷都以一个负荷数据来表示,其格式为:

6

I,ID,STATUS,AREA,ZONE,PL,QL,IP,IQ,YP,YQ,OWNER 其中:

I = 母线编号(1到99997),或是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

ID = 两个大写非空格字符的负荷识别代号,用来和母线I出的其他负荷相区别。强烈建议对于单负荷母线,ID指定为‘1’缺省情况下,ID为‘1’。

STATUS = 初始的负荷状态,运行为1,停运为0。

AREA = 所属区域编号。缺省情况下它和母线I的区域编号一致。 ZONE = 所属地区编号。缺省情况下它和母线I的地区编号一致。 PL = 恒定MVA负荷的有功部分,单位为MW。缺省为0。 QL = 恒定MVA负荷的无功部分,单位为Mvar。缺省为0。

IP = 恒定电流负荷的有功部分,以单位电压下的MW输入。缺省值为0。 IQ = 恒定电流负荷的无功部分,以单位电压下的Mvar输入。缺省值为0。 YP = 恒定导纳负荷的有功部分,以单位电压下的MW输入。缺省值为0。

YQ = 恒定导纳负荷的无功部分,以单位电压下的Mvar输入。对于电感负载来说,YQ为负值。缺省值为0。

OWNER = 负荷的拥有者,缺省值为母线的拥有者。

对于同一个母线上的不同负荷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ID来分别指定。负荷的area,zone,owner数据是用在区域、地区和所有者统计中。他们可以与负荷所属母线的area,zone和owner不同。负荷的area和zone数据还可以选择性地在区域和地区交换的计算中使用。

负荷数据输入必须以一个母线编号为0的纪录为结束标志。

④ 发电机数据

在PSS/E中,系统中每一个发电机节点或发电厂节点均以一个发电机数据记录来表示。特别地,每一个在母线数据输入时的类型编号为2或3的母线必须有一个发电机数据记录和它对应。发电机母线数据记录有以下的格式:

I,ID,PG,QG,QT,QB,VS,IREG,MBASE,ZR,ZX,RT,XT,GTAP,STAT,RMPCT,PT,PB,O1, F1,…O4,F4

其中:

I = 母线号(1到99997),或者是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

ID = 两个大写非空格字符的发电机识别代号,用来和母线“I”处的其他发电机相区别。强烈建议对于单机母线,ID指定为’1’。缺省情况下,ID为’1’。

PG = 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单位为MW。缺省值为0。

QG = 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单位为Mvar。QG仅仅在算例被视为一个已求解的数值时才须输入,缺省值为0。

QT = 发电机的最大无功出力,单位为Mvar。对于固定出力的发电机(也就是没有调节),QT必须和固定无功出力相同。缺省值为9999。

QB = 发电机的最小无功出力,单位为Mvar。对于固定出力的发电机,QB必须和固定无功出力相同。缺省值为-9999。

7

VS = 被控电压的给定值,采用标么值,缺省值为1。

IREG = 一个远方的类型代号为1或者自我调节代号为2的母线编号。缺省值为0。 MBASE = 由这个发电机所代表的所有设备的总基准MVA,单位为MVA。在正常的潮流计算和等值构造工作中不需要这个值,但是在开关研究,故障分析和动态模拟中是需要的。缺省情况下,MBASE = 系统基准MVA。

ZR,ZX = 发电机复数阻抗,ZSORCE;以标么值(MBASE为基准)输入。在正常的潮流计算和等值的构造工作中不需要这个值。缺省情况下,ZR=0,ZX=1。

RT,XT = 升压变压器的阻抗,XTRAN;以标么值(MBASE为基准)输入。如果升压变压器另作为网络支路来建模,则XTRAN应该定义为0。缺省情况下,RT+jXT=0。

GTAP = 升压变压器的非标准变比(即标幺变比),缺省值为1。只有当XTRAN不为0时GTAP才起作用。

STAT = 初始的发电机状态,运行时为0,停运为1;缺省值为1。

RMPCT = 为保持母线IREG的电压而由母线I提供的无功出力和为保持母线IREG的电压所需要的总无功出力的比。RMPCT必须是正值。只有当IREG指定为一个有效的远方母线而且有多个发电机控制母线IREG的电压时,才需要RMPCT的值。缺省值为100。

PT = 最大的发电机有功出力,单位为MW。缺省值为9999。 PB = 最小的发电机有功出力,单位为MW。缺省值为-9999。

Oi = 所有者编号,每台发电机有四个所有者。缺省时O1为母线I的拥有者,O2,O3,O4为0

Fi = 所有者Oi所占的比例。其值必须为正。

注意,在指定无功出力极限时,如果上下限值不相等,则通常要求上下限的差远远大于0.002 pu(即100MVA系统基准时为0.2Mvar)。

发电机数据的输入必须以一个母线号为0的记录为结束标志。

⑤ 非变压器支路数据

PSS/E中每个要表示的非变压器交流网络支路通过读入一个非变压器支路数据记录来读入。支路数据记录有以下的格式:

I,J,CKT,R,X,B, RATEA,RATEB,RATEC, GI,BI,GJ,BJ,ST, LEN, O1, F1…..,O4,F4 其中:

I = 支路的“始端母线”编号,或者是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

J = 支路的“末端母线”编号,或者是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J以负号开始时说明这个母线是被测端点;否则,母线I为被测端点。

CKT = 两个大写字母与数字混合编排的支路回路标识符;CKT的第一个字符不可以是“&”。强烈建议单回路的支路的回路标识符指明为“1”。CKT的缺省值为‘1’。

R = 支路电阻,标么值表示。每个支路都必须输入R的值。

X = 支路电抗,标么值表示。每个支路都必须输入一个不为0的X的值。 B = 整个支路的充电电导。标么值表示。缺省值为0。

RATEA = 第一个电流额定值;单位为MVA。缺省值为0(即忽略这个支路的额定值检验)。

8

RATEB = 第二个电流额定值;单位为MVA。缺省值为0。 RATEC = 第三个电流额定值;单位为MVA。缺省值为0。

GI,BI = 在母线“I”一端上的并联支路的复数导纳,标么值表示。对一个连接在线路上的电抗器来说BI是负值。缺省情况下,GI+jBI=0。

GJ,BJ = 在母线“J”一端上的并联支路的复数导纳,标么值表示。对一个连接在线路上的电抗器来说BJ是负值。缺省情况下,GJ+jBJ=0。

ST = 支路的起始状态,处于运行状态时为1,处于停运状态是为0。缺省值为0。 LEN = 线路长度,用户自定义单位,缺省值为0。

Oi = 所有者编号,每条支路有四个所有者。缺省情况下,O1为母线I的所有者,O2,O3,O4为0。

Fi = 所有者Oi所占的比例。

如果计算算例中已经存在着母线I和J之间的一个回路标志为CKT的双绕组变压器数据,则它将被替换掉(即变压器数据被删除,而新指定的支路数据被添加到计算算例中)。

注意,变压器支路的数据并不是在此组数据中,它们将在1.1.6的变压器数据组中指定。 支路数据的输入必须以一个始端母线编号为0的记录为结束标志。

⑥ 变压器数据

在PSS/E中的每一个交流变压器由一个变压器数据来表示。此变压器数据中包含了所有在潮流计算中所需要的变压器模型(包括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的数据。其中双绕组变压器用四个数据段来表示,三绕组变压器由五个数据段来表示。

三绕组变压器数据有以下的格式(五行):

I,J,K,CKT,CW,CZ,CM,MAG1,MAG2,NMETR,‘NAME’,STAT,O1,F1,…O4,F4

R1-2,X1-2,SBASE1-2,R2-3,X2-3,SBASE2-3,R3-1,X3-1,SBASE3-1,VMSTAR,ANSTAR WINDV1,NOMV1,ANG1,RATA1,RATB1,RATC1,COD,CONT,RMA,RMI,VMA,VMI,NTP,TAB,CR,CX WINDV2,NOMV2,ANG2,RATA2,RATB2,RATC2 WINDV3,NOMV3,ANG3,RATA3,RATB3,RATC3 双绕组变压器数据有以下的格式(四行):

I,J,K,CKT,CW,CZ,CM,MAG1,MAG2,NMETR,’NAME’,STAT,O1,F1,…O4,F4 R1-2,X1-2,SBASE1-2

WINDV1,NOMV1,ANG1,RATA1,RATB1,RATC1,COD,CONT,RMA,RMI,VMA,VMI,NTP,TAB,CR,CX WINDV2,NOMV2

第一行记录的所有数据项为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所共有:

I = 第一绕组所在母线的编号,或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在潮流计算过程当中,只有第一绕组的分接头变比或相移角是可以调节的。不允许缺省。

J = 第二绕组所在母线的编号,或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不允许缺省。 K = 第三绕组所在母线的编号,或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不允许缺省。 CKT = 两个大写字母与数字混合编排的变压器回路标志符。CKT的第一个字符不可以是”&”。CKT缺省值为’1’。

9

CW = 绕组I/O代码。它定义了WINDV1,WINDV2和WINDV3的输入形式。(当|COD|为1或2时,RMA和RMI也受CW影响)。1为标幺变比(以绕组母线电压为基准);2为绕组的实际电压(单位为kV)。缺省为1。

CZ = 阻抗数据I/O代码。它定义了R1-2,X1-2,R2-3,X2-3,R3-1,X3-1的输入形式。1为以系统基准的阻抗;2为以指定的基准MVA和绕组母线电压为基准的阻抗;3为以指定的基准MVA和绕组母线电压为基准的变压器负荷损耗(单位为瓦特)和阻抗大小。缺省为1。 CM = 励磁导纳I/O代码。它定义了MAG1和MAG2的输入形式。1为以系统为基准的复数导纳;2为空载损耗(单位为瓦特)以第一到第二绕组基准MVA和额定电压为基准的励磁电流。缺省值为1。

MAG1,MAG2 = 当CM为1时,它们是以系统值为基准的励磁电导和电纳。当CM为2时,MAG1是空载损耗(单位为瓦特),MAG2是以第一到第二绕组基准MVA(SBASE1-2)和额定电压(NOMV1)为基准的励磁电流。缺省值MAG1=0.0,MAG2=0.0。

NMETR = 不被测量的一端的代号。1指第一绕组,2指第二绕组,3(对于三绕组变压器才有效)指第三绕组。缺省值为2。

NAME = 由字母和数字混合编排的变压器标志符,八个字符,用单引号括起来。缺省为八个空格。

STAT = 变压器初始状态。1为运行状态,0为停运状态。另外对于三绕组变压器,2表示第二绕组停运(其他绕组投运),3表示第三绕组停运(其他绕组投运),4表示第一绕组停运(其他绕组投运)。缺省为1。

Oi = 所有者的编号,每个变压器可以有多到四个所有者。缺省时, O1是所有者,O2,O3,O4全为0。

Fi = 所有者Oi所占的比例。

第二行记录的前三个数据项为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所共有;其余数据项为三绕组变压器独有的数据。

R1-2,X1-2 = 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之间的测量阻抗。R1-2缺省为0.0,而X1-2不能为缺省。

SBASE1-2 = 变压器的第一到第二绕组基准MVA。缺省为SBASE1-2= SBASE(系统基准MVA)。

R2-3,X2-3 = 三绕组变压器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之间的测量阻抗;双绕组变压器忽略此项数据。R2-3缺省为0.0,而X2-3不能为缺省。

SBASE2-3 = 三绕组变压器的第二到第三绕组基准MVA,双绕组变压器忽略此项数据。缺省为SBASE2-3= SBASE(系统基准MVA)。

R3-1,X3-1 = 三绕组变压器的第三绕组和第一绕组之间的测量阻抗;双绕组变压器忽略此项数据。R3-1缺省为0.0,而X3-1不能为缺省。

SBASE3-1 = 三绕组变压器的第三到第一绕组基准MVA,双绕组变压器忽略此项数据。缺省为SBASE3-1= SBASE(系统基准MVA)。

VMSTAR = 隐藏的“星点”母线的电压幅值;标么值输入。缺省为1。

10

ANSTAR = 隐藏的“星点”母线的电压相角;单位为度。缺省为0。 第三行记录的所有数据项为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所共有:

WINDV1 = 当CW为1时,它是以第一绕组母线基准电压为基准的第一绕组非标准变比;缺省为1.0。当CW为2时,它是第一绕组实际电压,单位为kV;缺省时,它等于母线I的基准电压。

NOMV1 = 第一绕组的额定有名值电压(单位为kV),或者指定为零以表示认为第一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母线I的基准电压。NOMV1仅仅是当CM为2时在标么值和有名值之间转换激磁数据时才会用到。缺省为0.0。

ANG1 = 第一绕组的相移角,单位为度。对双绕组变压器来说,当从第一绕组到第二绕组是正的相移时,ANG1为正值;对于三绕组变压器,当从第一绕组到“星”绕组是正的相移时, ANG1为正值。ANG1必须大于-180.0且小于+180.0。缺省为0.0。

RATA1,RATB1,RATC1 = 第一绕组的三个额定功率,单位为MVA。缺省时,三者都为0.0,以表示忽略掉这个变压器绕组的潮流极限检查。

COD = 在潮流计算中变压器第一绕组分接头或相移角自动调节的控制模式代码。0为无控制,即固定分接头和相移。1表示电压控制;2表示无功潮流控制;3表示有功潮流控制;4表示对一个直流线路量的控制。如果COD为正值,则当启动潮流求解过程中相应的调节时,使能此变压器自动调节功能;而如果COD为负值,则关闭此变压器的自动调节功能。缺省为0。

CONT 此项数据用来指定当COD为1时,此变压器的变比调节所控制的那个电压所在的母线的编号(或者是用单引号括起来的扩展母线名)。仅仅对于电压控制的变压器,CONT才须为非零。CONT可以指定一个除I,J,K以外的母线;在这种情况下,CONT的正负决定了被控母线相对于此变压器的位置。如果CONT为正,则相当于被控的母线CONT位于变压器的第二或第三绕组侧;如果CONT为负,则相当于被控的母线|CONT|位于第一绕组侧。缺省为0。

RMA,RMI = 分别为以下四者中的的上下限:

 当|COD|为1或2且CW为1时,RMA、RMI为以第一绕组母线基准电压为基准的非

标准变比。缺省为RMA=1.1,RMI=0.9。

 当|COD|为1或2且CW为2时,RMA、RMI为第一绕组的实际电压,单位为kV。不

能缺省。

 当|COD|为3时,RMA、RMI为相移角,单位为度。不能缺省。  当|COD|为0或4时不使用。

VMA,VMI = 分别为以下四者中的的上下限:

 当|COD|为1时,VMA、VMI为被控母线|CONT|的电压的标么值。缺省为

VMA=1.1,VMI=0.9。

 当|COD|为2时,VMA、VMI为流入变压器第一绕组母线端的无功功率潮流,单位为

Mvar。不能缺省。

 当|COD|为3时,VMA、VMI为流入变压器第一绕组母线端的有功功率潮流,单位为

11

MW。不能缺省。

 当|COD|为0或4时不使用。

NTP = 分接头位置的个数;当COD为1或2时才使用。NTP必须在2和9999之间。缺省为33。

TAB = 如果此变压器的阻抗是标幺变比或相移角的函数,则TAB为此变压器的阻抗修正表的编号,为0时表示没有修正表。缺省为0。

CR,CX = 对于电压控制变压器的以系统基准值为基准的负荷降落补偿阻抗;当COD为1时才使用。缺省为CR+jCX=0.0.

第四行记录的前两个数据项为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所共有;其余数据项为三绕组变压器独有的数据。

WINDV2 = 当CW为1时,它是以第二绕组母线基准电压为基准的第二绕组非标准变比;缺省为1.0。当CW为2时,它是第二绕组实际电压,单位为kV;缺省时,它等于母线J的基准电压。

NOMV2 = 第二绕组的额定有名值电压(单位为kV),或者指定为零以表示认为第二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母线J的基准电压。NOMV2在计算中没有任何用处。缺省为0.0。

ANG2 = 第二绕组的相移角,单位为度。双绕组变压器忽略掉此项数据。当从第二绕组到“星”绕组是正的相移时, ANG2为正值。ANG2必须大于-180.0且小于+180.0。缺省为0.0。

RATA2,RATB2,RATC2 = 第二绕组的三个额定功率,单位为MVA。双绕组变压器忽略掉此项数据。缺省时,三者都为0.0,以表示忽略掉这个变压器绕组的潮流极限检查。

第五行记录的所有数据项为三绕组变压器所独有:

WINDV3 = 当CW为1时,它是以第三绕组母线基准电压为基准的第三绕组非标准变比;缺省为1.0。当CW为2时,它是第三绕组实际电压,单位为kV;缺省时,它等于母线K的基准电压。

NOMV3 = 第三绕组的额定有名值电压(单位为kV),或者指定为零以表示认为第三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母线K的基准电压。NOMV3在计算中没有任何用处。缺省为0.0。

ANG3 = 第三绕组的相移角,单位为度。当从第三绕组到“星”绕组是正的相移时, ANG3为正值。ANG3必须大于-180.0且小于+180.0。缺省为0.0。

RATA3,RATB3,RATC3 = 第三绕组的三个额定功率,单位为MVA。缺省时,三者都为0.0,以表示忽略掉这个变压器绕组的潮流极限检查。

如果计算算例中已经存在着母线I和J之间的一个回路标志为CKT的非变压器支路数据,则它将被替换掉(即非变压器支路数据被删除,而新指定的双绕组变压器数据被添加到计算算例中)。

变压器数据的输入必须以一个第一绕组所在母线的编号为0的记录为结束标志。

12

2)数据格式的转换

(1)建立数据文件夹

①在桌面新建一个名为PSS/E(学号)的文件夹。

②从课程网站上下载IEEE9节点系统,009ieee.txt到该文件夹。

(2)数据格式自动转换

在启动PSS/E潮流程序之前,需要将IEEE通用格式(.txt数据文件)转换成PSS/E原始数据格式(.raw数据文件)。PSS/E软件自身具有自动转换数据格式的程序,可通过使用Start>Programs>PSSE 30.0>PSSE Utilities>IEEE PF Data Convert (comfor)(见图2-1)进行自动转换。

图2-1 PSS/E中数据自动转换

① 不要关闭DOS窗口。当由输入文件窗口提示时,选择009ieee.txt IEEE通用数据格式3机9节点系统作为输入文件,然后点击打开。

② 当由输出文件窗口提示时,将009ieee.raw作为PSS/E原始数据文件。在键入文件名后点击打开。

③ 然后你将遇见图2-2中所示的窗口。

13

图2-2 错误消息窗口

④ 输入1作为输出设备。(这样能在DOS窗口上看见错误消息。该DOS窗口在文件转换过程中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在运用中不会遇见任何错误消息。)

⑤ 取消Generator Netting选项。(供参考:如果指定了该选项,则Generator Netting文件包括节点编号。这些节点的发电与其负荷联网,且这些节点变成了PSS/E类型为“1”的节点。) ⑥ 软件自动转换文件并关闭DOS窗口。

现在,可以在你所建立的文件夹中找到009ieee.raw文件,用记事本或另外适合的文档编辑器打开009ieee.raw,将缺少3类数据(区域间传输数据,拥有者数据以及FACTS设备数据)。你必须在数据文件中手动输入这些类型的数据值。在文件的末尾仅添加三行,每行只包括一个单独的0。

这样就完成了IEEE通用数据格式到PSS/E潮流数据格式的转换,与附录B中的PSS/E潮流数据格式进行核对,确认数据是否正确。

另外,为了验证数据转换是否正确,对于原始潮流数据文件名为*.raw的文件,还可由文本编辑器或其他程序编辑。它的输入顺序为:算例识别数据、母线数据、负荷数据、发电机数据、支路数据、变压器数据、区域交换数据„„区域数据和区域交易数据。每个数据段均以一个指定编号为0的记录为结束标志。

各数据文件编好后,由READ功能模块读入工作内存,然后用SAVE功能模块保存为一个算例,就可以基于这个算例进行数据检查和潮流计算了。

4. 思考题

1) 什么是IEEE通用数据格式(仅简要回答); 2) PSS/E软件进行潮流计算的采用哪种数据格式。 3)在一个*.raw数据文件中出现了多少组数据?

4)对系统中任一给定的节点,在数据文件中可得到什么信息? 5)对系统中任一给定的负荷,在数据文件中可得到什么信息? 6)对系统中任一给定的非变压器支路,在数据文件中可得到什么信息? 7)学习体会。 8) 完成实验报告。

14

实验2 潮流计算 1. 实验目的

通过对9节点3机系统的潮流计算,掌握PSS/E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对电力系统分析的感性认识,学会PSS/E潮流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并为今后的实验提供数据基础。

2. 预习要求

实验前请完成以下预习要求: 1)简述动态仿真和静态仿真的区别;

2)简述高斯—塞德尔法解潮流和牛顿—拉夫逊法解潮流的步骤; 3)简述牛顿—拉夫逊法解潮流问题。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1)数据格式的转换

按实验1的方法进行转换得到潮流数据文件*.raw

2)启动PSS/E

⑴在实验室的任意一台机子上,从开始菜单中选择PSSE30.0文件夹进入。

(Start Menu>Programs>PSSE30.0>PSSE(Power Flow))

⑵进入潮流仿真界面后,在文件菜单中选择Open,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要进行潮流计算的009iee.raw,如图2-3所示。

15

图2-3 打开009iee.raw原始数据文件

⑶我们将看到一个Selet Data Format的窗口,点击OK。 ⑷所选择的数据文件在PSS/E中已打开。

数据输入流程

图2-4 数据输入

⑸按图2-5的方法将潮流计算前节点电压和发电机功率记录在表2-1中。

16

图2-5 查看要记录的数据

表2-1 潮流计算前节点电压和发电机功率

节点电压 V1= V4= V7= V2= V5= V8= V3= V6= V9= Pgen1= Pgen2= Pgen3= 发电机功率 Qgen1= Qgen2= Qgen3= Qmin gen1= Qmin gen2= Qmin gen3=

3)进行潮流计算

在开始实际的潮流求解前,学习PSS/E求解使用的参数是有用的。用Power Flow>Solution>Parameters来学习PSS/E在潮流求解中使用的默认值。附录C中对每个参数都作了简要的描述。你可以使用默认参数然后关闭窗口。

用Power Flow>Solution>Solve,你可以看见PSS/E使用的不同的求解方法: Newton法和Guass法。Newton 解法有三种,Gauss-Seidel 解法有两种。用户将根据网络情况,解法案例的起点所需功能进行正确的选择以上所述解法。

我们实验中使用的是Newton-Raphson法。在Newton-Raphson法下,我们首先使用Full Newton-Raphson选项。 Newton-Raphson:

①在求解Newton Raphson法前,选择图2-6所示的选项。附录D对其中一些参数作了描述。

17

选择默认值

图2-6 Newton Raphson法选项设置

②按Solve让PSS/E求解潮流问题,按Close关闭。然后记下迭代次数和系统修正量(如图2-7所示)。

迭代次数系统修正量平衡节点

图2-7 记下迭代次数和系统修正量

③如果要验证潮流结果,用户通过表格的格式将得到许多不同的报告。可以通过PowerFlow>Reports方便的查找到报告或者通过工具栏命令,如图2-8所示。图2-8中Bus Based Reports选项被明显标了出来。

图2-8 潮流结果报告列表选择

如果只是测试潮流结果Bus Based Reports是最合适的选项。这样就会将流向和母线以

18

表格的形式列出来,选择Bus based Reports选项将打开Bus based Reports对话框(如图2-9所示),在里面可以选择选哪一个母线和子系统作为输出。

图2-9 设置所选输出

如图2-10所示,如果选择所有母线都列表,则在报告列表中你将看到各母线的详细信息。

图2-10 报告输出列表

④根据列表并填写好表2-2,将表2-2数据与表2-1对照,你注意到了些什么?例如节点1的电压有变化吗?对于节点9上的无功出力超出其极限了吗?

表2-2 潮流计算后节点电压和发电机功率

节点电压 V1= V4= V7=

V2= V5= V8= V3= V6= V9= Pgen1= Pgen2= Pgen3= 发电机功率 Qgen1= Qgen2= Qgen3= Qmin gen1= Qmin gen2= Qmin gen3= ⑤解出算例后,将其保存以作为将来的参考。File>Save or Show(图2-11(a)),选择Select,键入想要的文件名(例如:009ieee_case1.sav),按Save,然后点击ok。

19

(a)

(b) 图2-11 保存算例

⑥对基本算例再次执行NR求解,但是有Flat Start(见图2-12). 你是否注意到了电压值有任何区别?解答报告怎样(系统总的修正量)?像上述说明那样,保存已解答的算例作为将来的参考。

图2-12 选中Flat Start 时的潮流求解

Gauss-Seidel:

①对基本算例进行Guass求解(见图2-13),记录下报告迭代次数和系统修正量,并按表

20

2-1和表2-2记录好相应的数据,然后与Newton Raphson进行对照,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图2-13 进行Guass求解

4)潮流分布图

(1)在潮流计算结束后,可以直接通过File>new新建一个画图文件(如图2-14所示)。如果是对以前保存的潮流算例画图就要从开始>程序>PSSE30.0>PSSE(Power Flow)进入,选择所要画图的案例后再和前面一样打开新的Diagram。

图2-14 新建绘图窗口

(2)在界面菜单中选择Diagram>Auto Draw Style,可设置为Horizontal buses或者vertical buses,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见图2-15)。选择Horizontal buses将使母线水平放置,而vertical buses将使母线竖直放置,也可以画完后再修改。

21

图2-15 母线方向设置

(3)在界面工具栏可以看到很多工具选项,如图2-16所示,常用的可看图下注解。

图2-16 各按钮功能

1-放大;2—缩小;3—移动整个对象;4—自动绘图;5—旋转所选对象;6—潮流方向; 7—负荷吸收功率百分比;8—自定义标签;9—标题;10—指明所绘图的潮流文件

(4)选择Auto Draw 按钮,然后在Network中选择所要画的母线(见图2-17)。

22

Auto Draw按钮母线支路

图2-17 自动绘画母线

(5)所有母线画完后,选择Network中还没有画的支路。在上一步画母线时,母线之间的支路一般也会自动画完。因此这步只是检查是否有没有画的支路,如有则按同样的方法绘画。 (6)你将看到如图2-18所示排列很乱的母线和支路。因此需要进行修改。

图2-18 网络分布图

在图表视图中的表格项目能够容易的控制。总线能被移动,其长度也能被改变。总线上的负荷和线路能被重新放置,还能被移到另一个总线上。如果选择了“绑定项目”选项,那么移动负荷和线路到表格视图中的另一个总线时也会移动相应的网络参数。 ①要移动或调整总线的大小,首先要用鼠标单击选择总线。(如图2-19a)。

要移动总线到一个不同的位置,选择想要移动的总线,把鼠标放在总线的中心。当鼠标箭头变成四头箭头时,拖动尺寸控点将图表项调整为需要大小。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总线到新位置。(如图2-19b)。

要调整总线的尺寸,选择要调整的总线,然后放鼠标到总线末端。当鼠标箭头变成双头

23

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移动总线末端调整大小(如图2-19c)。

(a)选择要移动总 (b)指定新位置 (c)按住总线末端调整大小

图2-19 移动和重置总线

②要移动已有的负荷和线路

点击想要移动的图表项目的末端。则这个图表末端被选。总线末端节点变成加亮的灰色的圆(如图2-20a)。

选择并且拖动要移动的图表项目的末端到新的节点。鼠标经过有效节点时,会变成加亮的灰色的圆(如图2-20b)。

当图表项目末端在目标节点加亮显示时,松开鼠标,图表项目移动到新的新的节点(如图2-20c)。

(a)选择 (b)拖动到新位置 (c)新位置

图2-20 移动负荷或线路

(7)图表界面的右健菜单 ①右键菜单介绍

右健点击图表界面就会出现各种有用的菜单项;可以选择或不选图表中的某一项,也可以直接对某一图表元件点击右键。你将看到如图2-21所示的诸多选项。

24

图2-21 右键菜单

Select All:选择图表中的所有项。

Select current bus subsystem: 选择处在所规定的总线子系统中的图表里的所有项。 Bind Items: 锁定成了绑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如果在图表中删除一个网络项,则它将从此潮流例子中删除。

Refresh: 更新(刷新屏幕)图表中的所有项。 Center: 选择居中将置所选项于图表显示窗口的。 Display:显示方式选择。在有多个层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选择。 Labels:可选择隐藏或者显示。如图2-22即两种不同的效果。

图2-22 标签显示和隐藏

Grouping:可对所选对象进行组合或拆分。 Manage views: 界面管理。 Network Data:网表数据。

Create bus subsystem:创建子系统,定义一个包含图标中所有选中项的总线子

系统。

25

Diagram Annotation图表解释:打开潮流数据解释窗口。

Item Properties:可以进行所选对象的属性设置。如自动定位、自动旋转、字体、颜色、可视性以及解除绑定的等。

Item Annotation:项目注释。开发一个对所选中项显示的解释提供控制的专项属性说明对话框。例如,当所选项是一条总线时,选择Item Annotation会产生针对此总线的一个总线注解属性栏。

Switch:运行开关。选择Switch可改变已选项目(项目组)是否运行的状态。图表项目的图形表示可相应地改变。

② 根据前面介绍的右键菜单对(6)所修改的网络图进行设置,如线条的颜色、粗细等。 ⑦ 如上所述,你将完成整个绘图工作,得到如图2-23所示潮流分布图。

图2-23 动态潮流分布

⑧ 进行保存。你可以直接点击save进行保存,得到的文件格式将为*.sld,如果以后查看就要启动PSS/E软件。此外你可以通过Edit>Copy to clipboard将所完成的图粘贴到Word中去。

26

4. 思考题

1)分别记录完成表2-1和表2-2的数据;

2)请比较两表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例如节点1的电压有变化吗?对于节点9上的无功出力超出其极限了吗?请给出电压有变化和无功力超出其极限的节点。平衡节点的电压有所变化吗?

3)请回答分别进行Newton-Raphson和Gauss-Seidel潮流计算时列出的所有问题。 4)将完成的潮流分布图分别以*.sld和Word的格式进行保存到你所建立的文件夹,以备考核。

5)心得体会。

6)给出书面的实验报告。

27

附录A IEEE通用数据格式

1.Title Data Columns 2- 9 Columns 11-30 Columns 32-37 Columns 39-42 Column 44 Column 46-73 Date, in format DD/MM/YY with leading zeros. If no date provided, use 0b/0b/0b ,where b is blank. Originator's name (A) MVA Base (F*) Year (I) Season (S - Summer, W - Winter) Case identification (A) 2.Bus Data* BUS DATA FOLLOWS Columns 1- 4 Columns 7-17 Columns 19-20 Columns 21-23 Columns 25-26 Bus number (I) * Name (A) (left justify) * Load flow area number (I) Don't use zero! * Loss zone number (I) Type (I) * 0 - Unregulated (load, PQ) 1 - Hold MVAR generation within voltage limits, (PQ) 2 - Hold voltage within VAR limits (gen, PV) 3 - Hold voltage and angle (swing, V-Theta) (must always have one) Columns 28-33 Columns 34-40 Columns 41-49 Columns 50-59 Columns 60-67 Columns 68-75 Columns 77-83 Columns 85-90 Columns 91-98 Columns 99-106 Columns 107-114 Columns 115-122 Columns 124-127 -999 Final voltage, p.u. (F) * Final angle, degrees (F) * Load MW (F) * Load MVAR (F) * Generation MW (F)* Generation MVAR (F) * Base KV (F) Desired volts (pu) (F) (This is desired remote voltage if this bus is controlling another bus. Maximum MVAR or voltage limit (F) Minimum MVAR or voltage limit (F) Shunt conductance G (per unit) (F) * Shunt susceptance B (per unit) (F) * Remote controlled bus number NNNNN ITEMS 28

3. Branch Data * BRANCH DATA FOLLOWS Columns 1- 4 Columns 6- 9 Columns 11-12 Columns 13-14 Column 17 Z bus number (I) * Load flow area (I) Loss zone (I) Circuit (I) * (Use 1 for single lines) 0 - Transmission line Column 19 Type (I) * 1 - Fixed tap NNNNN ITEMS Tap bus number (I) * 2 - Variable tap for voltage control (TCUL, LTC) 3 - Variable tap (turns ratio) for MVAR control 4 - Variable phase angle for MW control (phase shifter) Columns 20-29 Columns 30-40 Columns 41-50 Columns 51-55 Columns 57-61 Columns 63-67 Columns 69-72 Branch resistance R, per unit (F) * Branch reactance X, per unit (F) * No zero impedance lines Line charging B, per unit (F) * (total line charging, +B) Line MVA rating No 1 (I) Left justify! Line MVA rating No 2 (I) Left justify! Line MVA rating No 3 (I) Left justify! Control bus number 0 - Controlled bus is one of the terminals Column 74 Columns 77-82 Columns 84-90 Columns 91-97 Columns 98-104 Columns 106-111 Columns 113-119 Columns 120-126 -999

Side (I) 1 - Controlled bus is near the tap side (Tap bus) 2 - Controlled bus is near the impedance side (Z bus) Transformer final turns ratio (F) Transformer (phase shifter) final angle (F) Minimum tap or phase shift (F) Maximum tap or phase shift (F) Step size (F) Minimum voltage, MVAR or MW limit (F) Maximum voltage, MVAR or MW limit (F) 4. Loss Zone Data LOSS ZONES FOLLOWS Columns 1- 3 Columns 5-16 -99

NNNNN ITEMS Loss zone number (I) Loss zone name (A) 29

5. Interchange Data * INTERCHANGE DATA FOLLOWS Columns 1- 2 Columns 4- 7 Columns 9-20 Columns 21-28 Columns 30-35 Columns 38-43 Columns 46-75 -9

Area number (I) no zeros! * Interchange slack bus number (I) * Alternate swing bus name (A) Area interchange export, MW (F) (+ = out) * Area interchange tolerance, MW (F) * Area code (abbreviated name) (A) * Area name (A) NNNNN ITEMS 6. Tie Line Data TIE LINES FOLLOW Columns 1- 4 Columns 7-8 Columns 11-14 Columns 17-18 Column 21 -999 Metered bus number (I) Metered area number (I) Non-metered bus number (I) Non-metered area number (I) Circuit number NNNNN ITEMS 注: A —字母;I —整数; F —浮点小数;* —不可缺少的项

30

附录B PSS/E潮流数据格式

1.Case Identification IC,SBASE 2. Bus Data I, 'NAME', BASKV, IDE, GL, BL, AREA, ZONE, VM, VA, OWNER 3. Load Data I, ID, STATUS, AREA, ZONE, PL, QL, IP, IQ, YP, YQ, OWNER 4.Generator Data I,ID,PG,QG,QT,QB,VS,IREG,MBASE,ZR,ZX,RT,XT,GTAP,STAT,RMPCT,PT,PB,O1,F1,...,O4,F4 5. Nontransformer Branch Data I,J,CKT,R,X,B,RATEA,RATEB,RATEC,GI,BI,GJ,BJ,ST,LEN,O1,F1,...,O4,F4 6. Transformer Data I,J,K,CKT,CW,CZ,CM,MAG1,MAG2,NMETR, ‘NAME’,STAT,O1,F1,...,O4, R1-2,X1-2,SBASE1-2,R2-3,X2-3,SBASE2-3,R3-1,X3-1,SBASE3-1,VMSTAR,ANSTAR WINDV1,NOMV1,ANG1,RATA1,RATB1,RATC1,COD1,CONT1,RMA1,RMI1,VMA1,V3-winding transformers MI1,NTP1,TAB1,CR1,CX1 WINDV2,NOMV2,ANG2,RATA2,RATB2,RATC2,COD2,CONT2,RMA2,RMI2,VMA2,VMI2,NTP2,TAB2,CR2,CX2 WINDV3,NOMV3,ANG3,RATA3,RATB3,RATC3,COD3,CONT3,RMA3,RMI3,VMA3,VMI3,NTP3,TAB3,CR3,CX3 I,J,K,CKT,CW,CZ,CM,MAG1,MAG2,NMETR, ‘NAME’,STAT,O1,F1,...,O4, 2-winding transformers R1-2,X1-2,SBASE1-2 WINDV1,NOMV1,ANG1,RATA1,RATB1,RATC1,COD1,CONT1,RMA1,RMI1,VMA1,VMI1,NTP1,TAB1,CR1,CX1 WINDV2,NOMV2 7. Area Interchange Data I, ISW, PDES, PTOL, 'ARNAME' 8.Two-Terminal dc Transmission Line Data I,MDC,RDC,SETVL,VSCHD,VCMOD,RCOMP,DELTI,METER,DCVMIN,CCCITMX,CCCACC IPR,NBR,ALFMX,ALFMN,RCR,XCR,EBASR,TRR,TAPR,TMXR,TMNR,STPR,ICR,IFR,ITR,IDR,XCAPR IPI,NBI,GAMMX,GAMMN,RCI,XCI,EBASI,TRI,TAPI,TMXI,TMNI,STPI,ICI,IFI,ITI,IDI,XCAPI 9.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 Dc Line Data 'NAME', MDC, RDC, O1, F1, ... O4, F4 IBUS,TYPE,MODE,DCSET,ACSET,ALOSS,BLOSS,MINLOSS,SMAX,IMAX,PWF,MAXQ,MINQ,REMOT,RMPCT IBUS,TYPE,MODE,DCSET,ACSET,ALOSS,BLOSS,MINLOSS,SMAX,IMAX,PWF,MAXQ,MINQ,REMOT,RMPCT 10.Switched Shunt Data I, MODSW, VSWHI, VSWLO, SWREM, RMPCT, ‘RMIDNT’, BINIT, N1, B1, N2 , B2 , ... N8 , B8 31

11.Transformer Impedance Correction Tables I, T1 , F1 , T2 , F2 , T3 , F3 , ... T11 , F11 12.Multiterminal dc Transmission Line Data I, NCONV, NDCBS, NDCLN, MDC, VCONV, VCMOD, VCONVN 13. Multisection Line Grouping Data I, J, ID, DUM1 , DUM2 , ... DUM9 14.Zone Data I, 'ZONAME' 15.Interarea Transfer Data ARFROM, ARTO, TRID, PTRAN 16.Owner Data I, ‘OWNAME’ 17.FACTS Device Data N,I,J,MODE,PDES,QDES,VSET,SHMX,TRMX,VTMN,VTMX,VSMX,IMX,LINX,RMPCT,OWNER,SET1,SET2,VSREF 注:以上为潮流数据*.raw文件的数据格式,17项中的任何项都以0结束。 PSS/E潮流数据格式具体说明可以查阅PSS/E用户手册。

32

附录C 潮流求解参数说明

在Newton解法下:

 Acceleration Factor(ACCN):这个因子被用于发电机节点上进行的电压调节(PSS/E类

型2节点)。当发电机遇到其无功功率限额时,这个因子还可以帮助克服数字的稳定性问题。这个参数依据经验设定。当知道一个特定系统的收敛特性时,该参数可以修正。  Largest Mismatch in MW and MVAR(TOLN):这个参数用于每次迭代中节点的最大修正

量。当修正矢量中无任何有功或无功分量超出限额时,解答收敛。默认值是0.1MW和0.1MVAR。

 Iteration Limit(IMXN):Newton-Raphson法的最大迭代次数。

 Largest Delta V(DVLIM):这个参数对最大电压幅值偏差的大小设置了一个限额,且这

个偏差可用于任一单次迭代。将”_Vmag/Vmag”矢量的最大分量与DVLIM比较。如果它超过了DVLM,则缩小偏差矢量,这样应用的最大电压幅值偏差就是DVLIM值。DVLIM默认值是0.99。(步长控制)

 Non-divergent improvement factor(NDVFCT):这个参数处理非发散解答选项。本课程未

包含这部分。

33

附录D 潮流求解选项说明

 Area Interchange Control:大电力系统一般都跨越了大地理区域,它可以分解成更小的

“区域”。连接不同区域的节点可用于控制潮流,等等。如果激活区域互换选项,则每个区域的平衡节点将不得不更改它们的有功功率来确保区域的网络互换不超过指标值。  Phase Shift Adjustment:为控制系统中的有功潮流,可以使用AC变压器来进行自动的

移相角调节。

 Adjust DC Taps:这个参数与AC变压器控制DC线路的数量有关。

 Adjust Switched Shunts:节点上的转换支路元件是电容器和/或电感器的组合,典型地用

于控制局部节点电压以达到给定值。当激活转换支路调节时,转换支路的调节会发生在潮流求解的每次迭代过程中。

 Tap Adjustment:这种方法中,在主要的潮流迭代外单独检测每台变压器。如果受控电

压超出了其额定范围,则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比率。这个可用于控制无功潮流。  VAR Limits:这个参数表明了发电机上的无功功率限额。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