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设计者:王亚娟 学生:八年级
教材:北师大版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中的第四节 《简单的图案设计》 课时:共1课时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根据学生的已有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知识,从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入手,安排了分析爬虫之间关系的例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通过对漂亮图
案的欣赏、分析,使学生逐步领略图案设计的奇妙,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组标,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图形变化的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经历对生活中运用平移旋转的美丽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
2、通过对典型图案的分析,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应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
结、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
3、通过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提高动手能力; 4、通过欣赏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再次体会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典型图案的分析,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应用。
四、学习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七年级(下)和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已学习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概念,学生已充分理解了各种变换的基本性质,具备了分析、设计图案的基本技能。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了全等图形以后,学生就已经学会了利用全等变换设计简单的无缝隙拼接图案,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意在通过对漂亮图案的欣赏、分析,使学生逐步领略图案设计的奇妙,逐步掌握一些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
1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图片欣赏与分析;第三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四环节:设计图案;第五环节:生活图案欣赏;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班班通 学生:彩笔、铅笔、画图纸
七、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学生应该熟练地说利用提问的方式复习前面所学的平出平移与旋转的定生: 移、旋转的相关知识; 学生回忆并回答出问题。 义及特征。 师: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平移、什学生倾听与思考 么是旋转吗? 师:平移、旋转有什么特征呢? 2
二、图片欣赏与分析 多媒体展示出六幅图 (1) 策略之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 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你是怎样分析的?与同伴交流。 (2) 策略之二: 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4)、(5)、(6)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旋转适合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条数),图(2)还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形成。 通过对漂亮图案的欣赏、分析,学生能够逐步领略图案设计的奇妙,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图形变化的过程,为后面分析较复杂图案所运用的几何变换的规律和特征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分析的合情合理即可。 小组合作,采用抢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亲身体验归纳总结三种图形变换的不同特点及特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理解;经过简单地复习平移、旋转的概念,为下面图案的设计作好理论准备。 3
试一试 图形是密铺图案的代表。通过对 典型图案的分析、欣赏,学生既回忆 了平移旋转旋转角旋转中心等定义, 又能够为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奠定基 础。该例题能够运用三种变换方式。 提问,小组内互相讨论 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提问 三、合作交(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图案流 是由三个“基本图案”组成的,它们解决问题 分别是三种不同颜色的“爬虫” ,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学生经过前两个环节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特点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问题1,2,3的回答,进一步完善对合理选择变换方式的把握,是对这一章的学习由理论上的探求迈向实际应用的第一步。通过问题串的解答,利用图形不同的变化,学生了解了生活中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图形世界,形成初步思路,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受。通过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可以通过一系列基本变化的组合得到,体会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设计简单的图案做好知识储备。 四、设计图案 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或中心对 学生将小组设计的logo称分析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学生能够讲明自己展示在黑板上,并说明设你是怎样分析的? 小组的设计意图,计意图 设计过程 4
五、生活图案欣赏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这组图案中有只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方式中的一种,也有三种都使用的图案 六、作业布置 假如你是一个老板,请你为自己的公司设计一个logo 学生基本都能选用适当的变换方式进行图形的变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具教师提问,各小组选有在发展空间观念择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图案的同时能够灵活运对图案进行解释, 用平移旋转轴对称 的组合进行一定的图案设计的能力。 灵活的作业设计给学生更宽广的发展学生课后完成 空间,同时践行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5
八、教学流程图
开始 情境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分苹果主题图现 图片 看图观察,说出看法 思考解决,均分苹果 主题图 同学讨论,汇报两种分法 理解“平均分” 各种分法的演示,列出用两种方式分苹果的所有的分法 问题探究,思考策略 试一试解决四道题 掌握平均分分法 图文 讨论提出分法 语言描述分法 看图 课堂延伸,感悟数学问题 同学讲生活问题 形成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同学交流 收获感想 整合探究 课外延伸 小结 结束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