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到作文,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就会皱起眉头,提到教作文,很多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升入三年级的我们,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有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呢?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分析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因此,在教作文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的过程。作文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准备——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和启用积累等;第二步,构思——包括编写作文提纲、组织材料和详略的取舍等;第三步,起草——包括遣词造句、构成篇章等;第四步,定稿——包括内容的增删、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和誊抄定稿等。综观上述,学生的写作过程,是由“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交互进行的循环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作详细分析,使学生弄明白写作的整个过程。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想写、乐写
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只要能使学生攻破这一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因此,我在教他们第一次习作时,并没有急着灌输写作知识,叫他们马上动笔,而是收集了本校学生发表的一些作品,展示给他们看,让孩子们知道,其实作文并不难,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接着,我根据儿童富于幻想,爱好新奇的个性特点,借助童话的魅力,来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先给他们讲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听后把故事复述一遍,再用笔记写下来,孩子们讲完、议完后,就纷纷拔出钢笔,“刷刷刷”地写着……二十分钟过后,孩子们的习作陆续完成,我一看写得都挺不错,于是就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不过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你们不是已经会了吗?孩子们听了,用惊喜交加的眼光看着我,再看看自己的稿子,不禁笑逐颜开……然后,我再趁热打铁,让孩子们以议论小组为单位,成立“童话大王”创作小组,每人写一节内容,一起编写他们自己喜欢的童话,每个星期评比一次,孩子们更来劲了,立刻三五成群地凑在一块,兴高采烈地讨论,编写……一个星期过去了,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像宝物一样献上来,我仔细地看他们编写的童话,虽然笔法还很幼稚,但每一个孩子都能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再发挥自己的充分想象,自由大胆地表达:有的孩子文笔特别优美,有的孩子的想象格外新颖……我在班上表扬着每一个孩子,告诉他们:你们编写的童话太棒了!老师都被你们的故事感动了!孩子们快活极了,个个扬着快乐的笑脸,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中。
三、创设作文情景,促进学生会写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材料可写。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题,学生总会感到无从入手,没什么可写,这就陷入了僵局。这时,必须得想方设法融化“冰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向学生布置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完成写作练习。如在一次写“第一次_____”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没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没能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写得空洞、不真实。于是,我就有意识地结合电脑课的教学,给学生创设作文情景,让他们回忆第一次电脑课的内容。我先指导学生回忆整节电脑课的内容,再让他们仔细想想操作电脑的步骤,先干什么,接着做什么,请同学到前台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表演同学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并且要求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我请学生将观察到的动作、表情用准确的词语,按顺序写下来。然后让他们再回忆第一次学会操作电脑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在每个人都有了亲身经历的时候,我布置了《第一次操作电脑》的习作。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笔,一气呵成地把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这样通过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使学生能写出文章,而且还使学生的写作认知策略水平得到提高,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了。
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感情,让学生创造性地写
前面所讲的那种小学作文教学中流行的模式,往往会造成一种不良的“文风”,即学生会套用教师提供的“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篇末点题”等固定格式, 甚至所写的内容也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并不是言自己之想言,写自己之想写。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认识策略水平,协助学生解决“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自己心中的“真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在重视学生写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要注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并有意识的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