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

来源:百家汽车网
有效应力:土体内单位面积上固体颗粒承受的平均法向力。 稠度:润滑脂在规定的剪切力或剪切速度下变形的程度。 颗粒级配:反映构成土的颗粒粒径分布曲线形态的一种特征。 塑性指数: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土的重要特征。可塑性的大小用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这个范围称为塑性指数Ip。 灵敏度:系统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状态的影响程度。

基地附加应力:由于建筑物荷重使基底增加的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应力,基地附加应力P0等于 基底平均压力- 土的自重应力。

固结度:饱和土层或试样在固结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孔隙水压力平均消散值(或压缩量)与初始孔隙水压力(或最终压缩量)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压缩系数:表示土体压缩性大小的指标,是压缩试验所得e-p曲线上某一压力段的割线的斜率。

压缩模量:土试样在压缩试验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 超固结比:超固结比又称先期固结比。为土的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有土层自重压力(Po)之比。

渗流固结:饱和土受荷产生压缩固结是土体孔隙中自由水逐渐排出、土体孔隙体积逐渐减小和孔隙水压力逐渐转移成为有效应力等三者同时进行的一个过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土层排水的距离、土粒粒径与孔隙的大小、土层渗透系数、荷载大小和压缩系数高低等因素。 临塑荷载:地基发生局部剪切破坏时的压力被称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临塑荷载(比例界限): 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当于地基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界限荷载,即P-S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荷载,称为地基临塑荷载。

前期固结压力:土层在历史上所曾经承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用pc表示。在实验室压缩试验条件下获得e-lg(p)曲线,用卡萨格兰德1936年提出的经验作图法(或别的方法),推得的\"先期固结压力\称前期固结压力。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的,形成中空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对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有利,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造的上部荷载较大的建筑物。当基础的中空部分尺寸较大时,可用作地下室。

筏板基础: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浅基础:一般指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或深度不超过5m的基础。 桩的负摩阻力:就是当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支承在坚硬土层上,当软弱土层因某种原因发生地面沉降时,桩周围土体相对桩身产生向下位移,这样使桩身承受向下作用的摩擦力,软弱土层的土体通过作用在桩侧的向下的摩擦力而悬挂在桩身上;这部分作用于桩身的向下摩擦力,称为负摩阻力。

群桩效应:密集的桩所造成的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或桩土体系间的相互影响。

摩擦端承桩:摩擦端承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其桩端一般进入中密以上的砂类、碎石类土层,或位于中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基岩顶面。这类桩的侧摩阻力虽属次要,但不可忽略。

端承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相对桩端阻力而言较小,或可忽略不计的桩。 摩擦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沉井:对横断面为圆形、方形或矩形,顶底都敞开的井筒,在井筒内挖土,并靠井筒自重下沉后接长井筒,继续挖土和浇筑混凝土建成的基础工程。是一个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做成的井筒, 井筒分筒身和刃脚两部分。

地下连续墙:在地面以下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截水防渗或挡土支护而构筑的连续墙体。

挤密法:按预定平面位置,采用沉管、冲击或爆破等方法成孔,然后在孔中填以素土(粘性土)或灰土,分层捣实,形成土桩。土桩与挤密后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所传递的荷载。 复合地基:天然地基中部分土体得到加强或置换而形成与原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又把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分成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种。 强夯法:指的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

软弱地基:软弱地基(soft ground)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

刚性基础:受刚性角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的基础,一般用抗压性能好,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如混凝土、毛石、三合土等)建造。

扩展基础: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足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振冲法:振冲法又称振动水冲法,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动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起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在边振边冲的共同作用下,将振动器沉到土中的预定深度,经清孔后,从地面向孔内逐段填入碎石,使其在振动作用下被挤密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后即可提升振动器,如此反复直至地面,在地基中形成一个大直径的密实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

在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中,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有何异同?

答:规范计算公式是分层总和法单向压缩的修正公式。它也采用侧限条件E-P曲线的压缩指标,但运用了低级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的新参数,并规定了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还提出了沉降计算经验系数k,使得计算成果更接近实测值!

写出地基极限荷载一般计算公式,并分析影响极限荷载的因素。 答:qu=qb(B+2H tanα2)/B2 qb为下卧土层的极限承载力;B为基础的宽度;H为上部土层的厚度。

影响土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试分析之。

答:影响因素包括土体的力学参数、断面形式、大气降水以及地下水、附加荷载等。

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确定浅基础埋深的原则?

答:基础埋置深度一般是指基础底面到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简称基础埋砂石桩适用于什么地基?试分析其对粘性土的加固机理(P441)。 深。浅基础埋深的原则:1.凡是能浅埋的应尽量浅埋、2.除岩石地基外(至答: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少0.1米),最小埋深不宜小与0.5米、3.为了保护基础,基础顶面一般土等地基。砂土桩在粘性土地基中,主要利用砂土桩本身的强度及不露出地面,要求基础顶面低于地面至少0.1米、4.水下基础考虑到水流其排水效果。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也可采冲刷的影响,应将基础埋置在冲刷深度以下、5.要求满足地基稳定性和变用砂石桩置换处理。砂石桩法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形条件。

叙述浅基础设计内容及步骤。

答:1、确定基础埋深;2 、确定基础高度;3 、确定基础底面积;4 、确定基础底板配筋;5 、考虑基础构造要求。

叙述桩基础设计内容及步骤。

试述强夯加固地基的机理,及其适用条件。(P423,P427) 答:强夯加固地基的机理:强夯法一般采用重力为80kN(8t)以上重锤,起吊到6m以上高度,垂锤呈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它是一种既能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又能改善其抵抗地震液化的强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的地基加固方法。该法所用设备简单,质量控制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对饱和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

答:1、结构、地质和环境资料勘察;2、确定桩的规格(桩形、桩长、断排水,如饱和砂土地基渗透性好,超孔隙水压力容易消散,夯后固结面尺寸);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 a计算;4、确定桩数和布置;5、验算快。对于饱和粘土或淤泥质土,由于渗透性差,必须慎重对待。强夯单桩承载力;6、桩基沉降验算;7、承台与桩身设计计算;8设计结束。 法加固地基,能代替某些桩基础而节省钢材、木材和水泥,而且速度

何谓桩的负摩阻力?试分析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

答:桩负摩阻力,就是当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支承在坚硬土层上,当软弱土层因某种原因发生地面沉降时,桩周围土体相对桩身产生向下位移,这样使桩身承受向下作用的摩擦力,软弱土层的土体通过作用在桩侧的向下的摩擦力而悬挂在桩身上;这部分作用于桩身的向下摩擦力,称为负摩阻力。

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1、位于桩周的欠固结软黏土或新近填土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新的固结;2、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层压缩固结下沉;3、灵敏度较高的饱水黏性土,受打桩等施工扰动影响,使原来地面壅高,桩间土内总压力和附加超静水压力都普遍增高,软土触变性增强,随后又产生新的固结下沉; 4、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引起的地面沉降也可能产生桩基负摩阻力。

何谓换填垫层法?砂石垫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429) 答: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砂石或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1、置换作用。将基底以下软弱土全部或部分挖出,换填为较密实材料,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地基稳定。2、应力扩散作用。基础底面下一定厚度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可减小垫层下天然土层所受的压力和附加压力,从而减小基础沉降量,并使下卧层满足承载力的要求。3、加速固结作用。用透水性大的材料作垫层时,软土中的水分可部分通过它排除,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可加速软土的固结,减小建筑物建成后的工后沉降。4、防止冻胀。由于垫层材料是不冻胀材料,采用换土垫层对基础地面以下可冻胀土层全部或部分置换后,可防止土的冻胀作用。5、均匀地基反力与沉降作用。对石芽出露的山区地基,将石芽间软弱土层挖出,换填压缩性低的土料,并在石芽以上也设置垫层;或对于建筑物范围内局部存在松填土、暗沟、暗塘、古井、古墓或拆除旧基础后的坑穴,可进行局部换填,保证基础底面范围内土层压缩性和反力趋于均匀。因此,换填的目的就是:提高承载力,增加地基强度;减少基础沉降;垫层采用透水材料可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

快、效果好、投资少,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地基加固方法。 适用条件:强夯法加固地基,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湿陷性黄土、碎石土、砂土、一般粘性土、软土以及工业或生活垃圾等各种填土地基。对于非饱和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显著,在呈流塑状的淤泥中抛填碎石、(钢渣、矿渣)进行强夯挤淤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项草图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P52 —2.1 P65-2.1 (加上已知 wp wL 求土的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 IL 、定出土的名称及状态)

应力状态:

P142-4.1 P150-4.2

设砂土地基中一点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500kPa和180kPa,其内摩擦角Φ=36o, 此点是否已达到极限平衡状态?为什么? 土压力计算:

P201-5.3(主动土压力) P213-5.6(主动土压力) 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300-7.1 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基础底面积设计:

P305-7.3(面积解法2); P304-7.2(可直接设b=3.2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