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带电机负载的四象限变流器运行特性研究

带电机负载的四象限变流器运行特性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第26卷第1期 V0I.26 NO.1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报 2O11年02月 Feb.2O11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3—4684(2011)01~0037—07 带电机负载的四象限变流器运行特性研究 王恩德 ,黄声华 ,宁国云 . (1_华中科技大学电气-9电子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2.湖北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分析了带电机负载逆变器拓扑的数学模型,借鉴交流电机统一控制思想,以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为例,对 交流电机进行了简化,得到了逆变器直流侧等效简化电路.并从电机的各种运行工况出发,分析了简化电路的合理 性,分别探讨了逆变和整流部分的控制策略.其中,逆变器部分重点分析了直接影响电机控制性能的参数辨识;整流 部分重点分析了几种提高整流器抗负载扰动的控制方法.最后搭建仿真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关键词]四象限变流器;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抗负载扰动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交流调速系统多采用AC/DC/AC的电路拓扑, 而且传统的交流调速系统前一级AC/DC多用不控 整流,然后利用逆变技术将直流量转化为电压频率 皆可调的交流量,从而构成调速系统.但是由于输入 侧采用不控整流,当电机处于发电机或是制动工况, 产生的再生能量将无法回馈给电网,只能存储于直 图1带电机负载的双PWM四象限变流器结构 流侧的电容中,而使直流母线电压迅速泵升.为了防 止直流侧电容电压泵升得过高而损坏电容,往往采 用加一路制动电阻,以消耗这部分回馈能量.而且由 于采用不控整流,电网侧电流不可控,电流的谐波污 染较严重,同时也很难保证单位功率因数输入.随着 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对电网安全和电能质量要求的 图2 三电平双PWM四象限变流器结构 提高,可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网侧电流可控、高功 率因数、低谐波含量的四象限变流器逐渐进入人们 的视野¨ J. 与两电平不一样,三电平整流桥(图2)的每个桥 臂有4个功率开关器件和2个辅助箝位二极管,因 此每相桥臂有3个基本电平状态.以整流部分为例, 当S z导通, S 关断时,A相交流侧相对于O点 的电平为 出 ,此时S 。、 共同承受73出.由于两管有 1 四象限变流器的基本拓扑结构 在低压小容量系统中,两电平双PWM四象限 变流器拓扑结构(图1)由背靠背的2个可控三相桥 臂组合而成.由于整流侧可控,这种拓扑结构能够方 相同的电路参数,所以各自承受 出/2,同时箝位二 极管 s承受的电压为 电压为f 一 ,箝位二极管 承受的 /2;当 与 导通,5。 与 关断 时,A相交流侧相对于O点的电平为一 出。,此时5 与S z共同承受的电压为 /2,同时箝位二极管 一 出 + ,各自承受 ,箝位 承受的电压为 便地实现能量双向流动,输出侧电压可控,交流侧输 入电流正弦化,以及功率因数可调. [收稿日期]2010—11—15 [作者简介]王恩德(1985一)男,湖北汉川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38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报 2011年第1期 二极管D。 承受的电压为f 出 一 出 、;当S :与S。。导 通, 与 关断时,A相交流侧相对于O点电平为 零,此时S。 承受的电压为"Ode ,5以承受的电压为 出 , 若A相电流从交流侧流向直流侧时,S…D。 导通, S 、D 关断;若电流反向,S。 、D 导通,5…D。 关断. 、s 。、D 和D。 承受电压为零. 多电平变换器的PWM主要有载波调制法和空 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法.载波调制法又有载 波层叠法和载波移相法.载波层叠法可直接用于二 极管箝位型多电平结构的控制,而载波移相法一般 应用于H桥串联多电平结构、电容箝位型结构及层 叠式多单元结构中.多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法也有不 同的实现途径,而针对不同的拓扑结构和要求,又派 生出许多具体的多电平PWM控制策略. 多电平空间电压矢量(SVPWM)和两电平空间 电压矢量(SVPWM)类似,以实现空间圆形磁场(或 虚拟磁场)为目标.以三电平SVPWM为例,每相输 出有三个开关状态,于是就可以输出3。=27种电压 状态组合,通过不同的开关组合实现综合矢量在空 间上以一定的轨迹运行. rtprt o |… I \ \ ppn a/ 图3三电平矢量分布图 空间矢量调制(SVM)易于数字实现,相对于载 波调制方法,采用空间矢量法对电容中点电压进行 控制更为成熟. 三电平电路拓扑采用了更多的开关管,以实现 高电压和大容量,但是整流和逆变的功能实现上与 两电平是一样的.目前,已有众多国内外文献分别针 对两电平的双PWM四象限变流器的高频整流部分 以及逆变带电机负载部分进行了研究,而将整流和 逆变结合起来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两电平双 PWM四象限变流器为基本电路拓扑,将整流和逆变 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并针对四象限变流器带电 机负载的特性进行研究,建立逆变部分统一的等效 模型,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讨论逆变器负载对高频 整流侧的影响. 2 四象限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文献[7、8]采用了等效电路的方法,对四象限变 流器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鉴于此,本文将重点 分析各种电机负载的特性,并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 简化等效负载模型,进而分析讨论四象限变流带电 机负载的运行特性. 图4 同步电机的等效电路 图5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 图4和图5分别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等效 电路.可见,不管是同步电机还是异步电机,在电路 上均可等效为1个电阻、1个电感和1个反电动势串 联而成的简化等效电路(图6). 图6 电机的简化等效电路及相量图 由交流电机统一理论可知,永磁同步电机、无刷 直流电机以及各种新型电机(如双机械端口电机、双 馈电机、无刷双馈电机,无刷双机械端口电机等)均 可等效为1台或多台同步电机或是异步电机通过磁 场或是机械连接组合而成,只是在各种电机具体的 等效电路上,需要根据各自的独特性(如运行工况) 要求,将传统的同步机或异步电机等效电路稍作 改动. 图7双馈电机的等效电路 如图7所示的双馈电机等效模型 .当转子静 第26卷第1期 王恩德等 带电机负载的四象限变流器运行特性研究 39 止时,s一1,f1~s12—0,即转轴输出机械功率为零, 电磁功率P 全部以转差功率P 形式回馈电网;当 电机运行在次同步电动工况时,0<s<1,转子回馈 部分电磁功率给电网;当电机运行在超同步电动工 况时,s<0,此时i 反向,即转子侧需从电网吸收电 功率;当转子以同步速旋转时,S一0,此时需要从转 子侧输入直流励磁电流.易知,图7可以进一步等效 为图6的简化等效电路. 于是,逆变器带电机负载可等效为图8所示的 电路. =  Io -R o/ i2]一 1 -t- ( Sn-二 Sl); 'Udc]". 1 0 (上桥臂关断,下桥臂导通). 三相桥臂负载中性点等效占空比 一告∑ 1&一 -( 1十 1十 1)=== 1. f 一 n[ ~(k--1)x12o ̄], {I = 一==  十 n[1十 m sin厂“一(“一 k-1 x1)xl2zO。 + .十 ・ 一1 ’2’3 Lik+ikR (sk--S 、 出--Ck一 ( 一s ) 出一 一 s1‘n(a + )--E.sina 于是可得稳态电 。 一』sin(ak— )・ 稳态电压电流方程: coL/cos(ak— )十IRsin(ak一 )一 sinfa女+0、一Esine . 三角变换后得: (o ̄Llcos 9--IRsin )COS ek+ (IRCOS 9+ ̄oLIsin )sine 一 (V COS ~E)sin a + sin 0cos a . (1) 由式(1)可得: f coLIsin +IRcos 一"UkCOS O--E; 1oJLIcos 一 si“ 一Vksin . (2) 求解式(2),得电流幅值 q)=tg ( /R)--tg [sin 0/(cos 一 )]. 于是可得电流的时域解: i 一A e +/sin fa 一 ) ( 一1,2,3). 令i f0 一0,则 A 一/sin r 一a 、 (愚一1,2,3). (3) 稳态运行时直流母线上的电流 一壹‘ 一 k=l m_sin(a + )]× [A +/sin(口 --9)] (4) 由式(3)、(4)得: ・ Ecos( + )一 COS Uot+O+q ̄)] 于是可得逆变器等效电导 G 一_ iac ̄2co_3ms 0一p2p・ 8/1+R。十(。叫L)Ecos( + )一P COS( + + )].. 实际上,电机漏感很小,电机的机电时间常数r 亦很小,一般为ms级,电流很快就趋于稳定,故可忽 略暂态分量的影响. :::等 俸鬻… 一 进而得图9所示等效电路. 如 ]T ‘L 图9带电机负载的逆变器的等效电路图 当电机处于电动机状态时I + 『<9o。,则电流 为正方向,即能量由直流侧流向交流侧;当电机处于 制动或发电状态时I 十 I>90。,电流方向为负,即 40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报 2011年第1期 能量由交流侧流向直流侧.可见,此等效电路可等效 电机的不同运行工况. 逆变器部分和高频整流部分,分别进行考虑.而四象 限变流器待电机负载运行的特殊性,如电机的高跟 踪精度、电机负载运行工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 逆变器部分能够对电机进行高精度的控制,同时整 流部分能对电压电流进行快速跟踪而且要有很强的 + + + 由等效前后要保持有功功率不变可得: cos ( + )RL一31 R, 饥一 6一 幽一 R R R 于是等效电阻R 一 . 抗扰性,以保证带电机负载四象限变流器满足实际 ¨ k 系统的要求. 3.1 逆变器侧 一 l 】l l忽略暂态,由式(5)得等效反电动势C 一 『 一詈 ]。  一一 一 针对不同的电机负载以及不同的控制目标,四 n 由前面分析知:可将四象限变流器逆变部分等 效为负载R 与反电动势e 的串联,进而将图1所 示的双PWM四象限电路图简化为如图10所示的 电路. 图1O双PWM四象限电路等效图 取网侧电路中电感L 。一L 一L 一L ,每相电 感上的电阻R 。一R 一R 一R ,于是可得四象限变 流器的等效数学模型: l c d v a= ・ + ・ + ・ 一 . 由于三相对称 r 1 一 出。 l ’ + + 一0, (7) I i。+i6+i 一0. 由式(6)、(7)得 】 . . 1n一5-( 1n十 16十 1c)‘ 直流侧负载电压电流方程 出一 出RL+PL. 3 控制策略 逆变器部分稳定运行时可简化为电阻与反电动 势组合成的等效负载,于是可将四象限变流器分为 象限变流器逆变器侧往往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由  一一 一 交流电机统一理论可知,所有的这些电机均可等效 n m 为特定坐标系下的直流机,所以各种控制策略具体 出 出 千差万别,但其核心思想却是一致的.总体而言,无 外乎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 11交流电机矢量控制 由图11所示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框图可知,电 机磁链的观测精度直接影响着电机控制性能的好 坏,这就要求准确获取定、转子电阻,漏感,互感等电 机参数.而电机运行工况复杂,电机的参数辨识显得 十分复杂. 电机的参数辨识可分为离线辨识和在线辨识两 种.离线辨识可分为三类:一是由电机结构参数利用 有限元等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这种方法计算量大,而 且对电机模型参数的精度要求高;二是频域辨识,根 据电机的频率特性来获得电机参数,虽然频域辨识 计算较为成熟,且稳定性好,但是由于建立在线性稳 态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往往不能很好反应有一定 的非线性而且复杂多变的电机动态系统,所以基于 此的研究较少;三是基于时域的辨识,所谓基于时域 的辨识,即指注入特定波形的激励电压,从而实现电 机的参数辨识而目前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以及 全数字电机驱动器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多数驱动器 都能够很方便地实现特定波形电压的注入,进而实 现参数辨识. 文献[10~11]通过改进的直流试验、堵转试验、 空载试验和阶跃电压试验等辨识感应电机的参数. 考虑到随着电机运行时间的增加,定、转子的温度也 第26卷第1期 王恩德等 带电机负载的四象限变流器运行特性研究 41 将增加,引起电机定、转子电阻的变化,因此在实际 跟踪速度,可以通过给定一定的q轴电流,以加快电 操作中,可适当加一个温度修正参数以实现电阻的流的下降斜率.基于此文献[283提出一种利用负载 扰动动态过程中的无功电流来提高电流响应速度的 控制方法.文献[-29~30]采用基于幽坐标系下的电 压电流双闭环解耦控制,提出在电压电流双闭环基 . 在线修正,从而提高电机在线运行的性能.此类离线 辨识的方法实现比较方便,物理意义清晰,从文献中 的试验结果看,辨识精度也基本能满足性能要求,因 此有很好的实用性. 础上增加一个负载电流前馈的控制.文献[31]进一 步提出了瞬时无功电流 ≠0变结构控制的改进方 案.据此,可综合考虑带电机负载逆变器的控制 由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迅速发展,很多研究人员 将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些控制思想引人到电机参数的 辨识,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扩展的卡尔曼滤波、 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型参考自适应等一系列 的电机参数辨识方法l1 . 3.2 PWM整流侧 为了提高PWM整流的直流输出性能,国内外 学者提出了许多控制思路[2 ,在带电机负载的四 象限变流系统中,PWM整流的负载为逆变器带电机 负载,而电机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尤其要求PWM整 流有强的抗扰能力. 四象限变流器逆变器稳定运行时可简化一电阻 串一反电动势的负载,可采用建立在dq同步旋转坐 标的解耦控制电流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图12). S1 s2 s3 s4 s5 s6 12 PWM整流控制框图 由式(6)进行坐标变换可得同步旋转如坐标系 下的高频整流数学模型: fL di d Ud-SdVde_R +L 。, {LI  身-. ---SqVdc-- ,  Jc 一知 +知 . 式中,S ,S 为 q坐标系下的开关函数; 为交 流侧电压的d轴分量.交流侧电压矢量定向时,d轴 与交流侧电压矢量U重合,且U 一己,, 一0;i 、i。为 交流电流的d、q轴分量 Uccl ̄ SdV dc —于是可对整流部分实现基于 同步旋转坐标 系下的解耦控制.为了加快电流的下降斜率,提高其 性能. 4仿真分析与实验 本文搭建了以三相异步电机为负载的四象限变 流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三相异步电机 的参数为:视在功率300 0 VA;额定电压,380 V额 定频率,50 Hz;定子电阻,3.74 Q;定子漏感, 12.2 mH;转子电阻,3.184 Q;转子漏感,12.2 mH; 互感,292 mH;转动惯量,0.05 kg・ITI ;2对极. 图13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的转速、直流侧 电流和交流侧电流波形,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为 6O0 V. 1 2000 {lo00 蜊0 蜒1 000 螽 由 摇- l 嚣 时I ̄J/s 图13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转速、三相定子电流、直流母线电流 由图可知,若能将电机参数准确辨识出来,采用 矢量控制,异步电机能够取得较好的跟踪性能. PWM整流直流母线给定电压为600 V(和前面 逆变器仿对应),网侧电感为1 mH,电感上电阻 为1,直流侧电容为2 000 F,开关频率为10 kHz, 0.45 s时启动电机控制器.图14为四象限变流器仿 真的直流母线电压,交流侧电流. > 由 删 甘 蠼 ・ 42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报 2011年第1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 [2] 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媛 .[3] 马志源.电力拖动控制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 0 0 2 0 4 0 6 0 8 l 1 2 l 4 社,2004 时间/s [4]李波.四象限变流器PWM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计算机 仿真[J],机车电传动,2000(3):16—19 [5]罗广文,张志学.背靠背四象限变流器控制方法的研究 [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9(6):14—17 [6]李永东,肖曦,高跃.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M].北京:科 图14 四象限变流器整流部分直流侧电压和交流侧电流 1 2 {l 蜊 挥 ’l ≤ 脚 甘 耀 捌 幽l5四象限变流器逆变部分电机转速、定千电流和直流母线电流 图15为四象限变流器仿真的电机转速,电机定 子电流和直流母线电流.由于电机转速逐渐增加到 给定转速,所以等效反电动势也是时变的,故做 PWM整流带等效负载的仿真时,在0.45s突加一个 电阻串一个时变的反电势负载,通过观测直流母线 电压和交流输人电流波形,来验证等效电路的合理 性.图16为高频整流带等效负载仿真直流母线电 压,交流侧电流. 媛 脚 罂. 时间,0 图16 PWM整流带等效负载时直流侧电压和交流侧电流 由图16和图14可知,虽然两者的波形有细微 差别(所加反电动势与电机运行过程中反电动势的 差异所致),但两者的整体变化趋势是一样的.因此 逆变器侧可以用电阻与反电动势所串联而成的简化 电路进行等效. [ 参 考 文 献 ] [1] Boss B K.现代电力电子学与交流传动,王聪译.[M]. 学出版社,2005 [7]张加胜.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研究[J].电工 技术学报,2008,23(1):72—76. [8] 张加胜.PWM逆变器的直流侧等效模型研究[J].中国 电工技术学报,2007,7(4):103—107. [9]邓先明,姜建国,方荣惠.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电 磁分析和等效电路[J].电工技术学报,2005,20(9):19 23 [1O]罗慧,刘军锋,万淑芸.感应电机参数的离线辨识[J]. 电气传动,2006.36(8):16—21 [11] 刘晖.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自整定及参数辨识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2008 [12]李建军,盛洁波,王翠,等.异步电机定转子参数的辨 识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6,21(1):7O一74. [13]周熙炜.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异步电机参数辨 识[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2003 [14]赵歆,王明渝,刘述喜.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异步 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转子电阻辨识[J].电机与控制应 用,2009,36(3):18—23. [15]王亮,王公宝,马伟明,等.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 的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27(3):1—6 [16]Karanayil,Rahman,B M F Online Staor and Rotor Re— sistanee Estimation Scheme Using Artiifcal Neural Net— works for Vector Controlled Speed Sens0rlessInduction Motor Drive[J],IEEE TRANsACT10N 0N INDUS— TRIAI ELECTRONICS,2007,54(1):167—176 [17]Hai Jin,Shouguang Ma,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 rithms in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Asynchronous Motor[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fence on Systems, 2009(4):4 976—4 981 r 1 8]Pillay P,Nolan R,Haque T,Parameter Determination for Transient Torque calculati0ns[J],IEEE TERANS— ACT10NS 0N INDUSTRY APPLICAT10NS,1997,33 (5):1 273—1 282 [19]金海.三相异步电动机磁链观测器与参数辨识技术研 究[D],浙江:浙江大学图书馆,2006 [2O]金海,黄进,杨家强.感应电机转子磁链自适应观测及 参数辨识[J].浙江大学学报,2006,40(2):339—343. 第26卷第1期 王恩德等 带电机负载的四象限变流器运行特性研究 43 [21]黄斌.异步电机直接矢量控制开发与转子电阻辨识方 Space-Vector Modulation(DPC—SVM)[J],IEEE 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2004 TRANSACT10NS 0N INDUSTRIAL ELECTR0N— [22]徐占国,邵诚,冯东菊.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感应电 ICS,2004,51(2):447—454 机励磁互感在线辨识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7]李春龙,沈颂化,卢家林,等.具有延时补偿的数字控 2O10,20(3):71—76 制在PWM整流器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3] Salmasi F R,Najafabadi T A,An Adaptive Flux Ob— 2007,27(7):94—97 server With OMine Estimation of DC—I ink Voltage and [28]钟炎平,沈颂华.PWM整流器的一种快速电流控制方 Rotor Resistance For VSI-Based Induction Motors[J], 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2):52—56 IEEETRANSACTl0NS 0N POWER EI ECTRON— [29]黄守道,陈继华,张铁军.电压型PWM整流器负载电 ICS,2010,25(1):1 310~1 319 流前馈控制策略研究LJ].电力电子技术,2005,39(4): [24]万山明,宋琦.三相高频PWM整流器的预测电流控制 53—55 [J].电源技术应用,2005,8(1):5—7 [3O]郎永强,徐殿国.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一种改进 [25]邓卫华,张波,丘东元,卢至锋等.三相电压型PWM整 前馈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6,10(2):160 流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 17O 工程学报,2005,5(7):97—103 [31]赵仁德,贺益康,刘其辉.提高PWM整流器抗负载扰 [26] Malinowski M,Kazmierkowski M P,Simple Direct 动性能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4,19(8):67—72 Power Control of Three-Phase PWM Rectifier Using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of the 4-quadrant Converter with Motor Load WANG En—de ,HUANG Sheng—hua ,NING Guo—yu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430074 China; 2.Day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 . han 430074。China) Abstract:with providing hibidrectional power flow,near—unity—power—factor operation,low harmonic content content,excellent control perfomance of the motor,A 4-quadrant converter replaces the diode rectifier plus inverter topology,and which is more and more applied.Multi—level 4一quadrant converter is developed rapid— ly in the field of the high voltage power system.This paper fouses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4-quadrant converter with the motor load.The AC motor are changed to a equivalent simplified circuit,with the refer— ence of the unified control theory of the AC motor.And the simplified circuit is j ustified,in all the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motor.The control strategies of each part of the inverter and rectifier are dis— cussed.Estimation parameters of the motor is studied in the inverter section,and several improved methods of control against load disturbance are charged in the rectifier section.Finally,simulation platform is built to verify the conlutions reasonable. Keywords:4-quadrant converter;equivalent circuit;parameters estimation;anti—disturbance [责任编校:张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