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蒙古科技馆展陈策划方案

内蒙古科技馆展陈策划方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内蒙古科技馆展陈策划方案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 论 .................................................................. 2 一、概述 ............................................................................................ 2 二、展陈建设指导思想 ................................................................... 2 三、展示主题、定位、理念 .......................................................... 3 四、展陈建设基本原则 ................................................................... 6 五、内蒙古特色与民族元素的设计思路 ..................................... 7 六、展示方式、内容及展品选择 ................................................ 11 第二部分 主要展区规划....................................................... 13 一、序厅 .......................................................................................... 13 二、常设展厅 ................................................ 错误!未定义书签。4 宇林寻秘展区 ......................................................................... 14 生命密码展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6 探索殿堂展区 ......................................................................... 17 科技生活展区 ......................................................................... 19 漫步地球展区 ......................................................................... 20 未来岛展区 ............................................................................. 23 梦幻童年展区 ......................................................................... 25

三、临时展览 ................................................................................. 27

★注:方案中括弧内蓝色文字为备选名称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概述

新建内蒙古科技馆位于呼和浩特市西侧,北邻北垣街,东邻二环东路,南侧为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和内蒙古博物院,西侧为在建中的演艺中心。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展览教育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常设展厅10000平方米,临时展厅3730平方米及序厅1872平方米。

科技馆是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科普教育活动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是自治区科技和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是自治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内蒙古的重大基础文化设施,必将成为内蒙古科普教育的龙头和展示内蒙古科技文化的窗口,为西部地区开展科技文化交流、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供平台。

二、展陈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统领,

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教育目的,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为展教思想基础,通过互动、体验等教育方式,引导公众进入探索与发现科学的过程,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和构

建和谐内蒙古服务。

三、展示主题、理念、定位

1、主题

“感知•想象•未来” (求知•发展•创新) 2、设计理念

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公众素质 (创新科技、启迪心智、普及惠民、和谐发展)

引导观众自主学习,使观众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感悟科学,开启智慧。通过营造学习情境,培养观众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体验科技的美妙与神奇,体会科技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通过科技馆特有的教育方式,培养受众人群的动手能力。为广大公众提供优美、舒适、便利的科普学习环境,满足公众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的需求,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同时融入内蒙古地方民族元素,展现地域民族特色。

3、定位

展陈建设作为科技馆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科技馆建设的核心。内蒙古科技馆新馆以现代化、科技化、人性化为目标,以公众对科技馆展览的要求为出发点,以展示、教育、传播功能为目的,为达到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建馆标准,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腾飞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建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中心服务。

3.1、展示定位

1) 展示内容定位以展示科技、人类、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聚焦科技创新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打造内蒙古科技特色为目的,力求为观众营造科学技术的氛围,强调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引导观众进行科学文化的探索和精神文明的熏陶。 2) 展示形式定位以以人为本、满足人的愉悦体验为核心。以主题单元展示为主,通过展品的组合,综合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影像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展示方式和互动体验及展区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公众营造从实践中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学习情境。展陈设计结合当代人的观感需要和审美情趣,将展示内容转化为个人体验,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参观者的不同需求。强调观众的体验性与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与一体,寓教于乐。

3) 展示特色定位以突出内蒙古生态、资源、人文为特色,结合自治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重点的展示,解析现代科技创新发展与人类、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3.2、教育定位

1)人群定位

广泛面向社会各阶层,其中以大、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科普场所,能够尽量扩大参与面,从而扩大影响面。 2)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发挥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优势,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求知欲,向青少年传播科

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介绍我国其他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现状和生态环境形势,教育观众树立正确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培养公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

3.3、服务定位 1)旅游服务窗口

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介绍内蒙古旅游特色文化及衣、食、住、行等相关知识,成为游客来蒙旅游的必游景点,使之成为内蒙古的一张“新名片”。

2)公众休闲娱乐场所

使得公众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能陶冶个人情操,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丰富休闲娱乐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4、民生定位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体现“十二五”规划当中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民生方面的创新成果展示。

四、展陈建设基本原则

按照现代科技馆建设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不仅展示重要的科学原

理、过程、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也使公众在其中参与互动和体验过程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而且以科技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和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题,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过程中应主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及民族元素紧密结合于展陈设计全过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科普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展览设计和相关教育活动设计同步进行,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注重展示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体现科技馆的人本理念;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更新的需要,紧跟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有计划地更新展示内容。

科技馆虽然具有较强的共性,但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在展示内容中总是要尽可能地反映地方特点和特色。第一,围绕主题思想,结合各类主题展区,开发安排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展项展品。第二,在表现方式上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类展项展品所占展厅面积、展品数量比例不超过10%,公共空间及指示系统至少需用中、英、蒙三种语言标识。通过临展、讲堂、培训、实验四大版块的有机结合,有效实现教育传播功能,从时间性、空间性、全面性的角度构成对主题展区的重要补充。

展陈建设不仅要挖掘和反映内蒙古地域、人文、资源和科技特色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还要结合内蒙古特有产业优势,提出既能够体现我区特点并与科学普及密切相关,贴近公众生活,又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一些我区特有的科学现象、科技事务及科技产品等,制作反映产业最新科技技术或生产流程的互动性展品。同时,要围绕展项展品及展区建设,强调组织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尤其组织青少年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发挥内蒙古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平台作用。

五、内蒙古特色与民族元素的设计思路

建筑是科技与文化的结晶,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拥有厚重地域特色的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建设,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本质显现。彰显内蒙古民族元素,是建设一座有别于国内其他科技馆的着眼点,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力和义务。

提起内蒙古,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洁白的羊群、悠扬的蒙古长调和牧人们豪放爽朗的笑声,在相当多数国人眼中,内蒙古是一个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工业科技经济相较于沿海地区和内地发达省份要落后的多,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内蒙古是西部地区经济最活跃的省份。

资源是内蒙古的最大优势,“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乌金”的格局已经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的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是内蒙古六大支柱产业;乳业、电力、IT业、生物制药、煤化工、稀土等均已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内蒙古新科技馆在展陈设计中拥有大量可采集素材,以便全面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内蒙古新科技馆建设中,民族元素与地方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筑本身的内部装饰装修

从目前国内科技馆建设情况看,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外观上得到体现的居多,但从内装上做足功夫的不多。而恰恰内部才是观众感知的重点,也是各界参观者视力聚焦的地方。

展品展项的设计制作从国内制作企业的设计能力和制作工艺来讲,特别是民族创意加工有困难,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世界性的,在展品中体现民族元素是牵强附会的做法,所以应该在内部整体装饰中体现民族元素,追求民族元素与科技发展的交融效果。

如大厅、门厅、报告厅、教室、多功能厅、影院、休息厅、走廊、扶壁、穹顶、彩窗、立柱、指示牌、电梯间等,内部一切构造都是展示民族及地域文化的窗口,同时整体环境的民族特色可以弥补展品展项制作中的不足。

蒙古族装饰纹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自然纹样。花草纹有山丹、杏花、梅、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鹿、马、牛、羊、蝙蝠、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还有山、水、火、云等。

2)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长、八结、方胜、龙、凤、法螺、佛手、宝莲、宝相花等。

3)组合纹样。以上单独纹样如果和汉族民间传统纹样区别不大的话,组合纹样则是蒙古族最擅长运用的纹样,如盘长纹延伸加卷草的云头纹,植物复叶上加以火焰纹,鱼纹加花叶纹,双鱼纹加盘长纹,盘长、双龙、团花、云头组合成的纹样等。

4)几何纹样。这类纹样是将自然纹样、吉祥纹样及其它纹样图案化、几何化、简约化、模式化的结果,是应用点、线、面的变化所组成的图案。这些纹样不是幻想出来的,它来源于对自然形象的摹拟和物象的升华与抽象,比如蒙古包的图形、车轮的旋转、河中曲折的激浪、蓝天上的云朵、田野中盛开的花朵等,都是牧民在长期劳动和生

活实践中观察和凝练的结晶。

2、展厅展品设计装饰装修

展厅展品的设计要从内容出发,兼顾民族元素的体现。七大展区中涉及内蒙古支柱产业的部分可在展厅局部体现特色;展品的设计要以趣味性、知识性为主,设置专门民族元素展项,以达到不影响其他展项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为外来参观者领略内蒙古科技文化提供方便。

在序厅着重考虑将历史上蒙古族科学家的科研历程与科学贡献形成特色展项,如在数学、天文历法、地图测绘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清代多学科科学家明安图,在地质力学和矿产分布规律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蒙古族科学家李四光等,也可将“蒙古象棋”等类似元素引进并放大,采用内蒙古特有的墨玉等石材雕刻成大型展品,成为从上向下看时的俯视展项,形成冲击力。

支柱产业的发展可根据选择进行地域特色展示。

内蒙古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等均可备选成单独展项,甚至可将不为公众所熟知的内蒙古渔业发展等计划在内。

以上民族元素和地域特色的展示和选择也不宜过多,建议针对科技馆区别于博物馆的角度入手,实现认知和推广。

六、展示方式、内容及展品选择

1、展示方式

表现形式及手法技巧是展陈设计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应遵循以下三点:

(1)以各展区主题展开的方式进行设计;

(2)形成故事线和知识链为主线进行设计;

(3)以人类科技发展的时空顺序进行设计。

展示方式以参与、体验、互动的动态展示为主,主要采用声、光、电、全息技术、静态陈列、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和场景化数字信息化布展。结合展示内容,设计表演台、互动实验、科普剧场、影像放映、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项目,使展示区、表演区和互动实验区等实现有机的融合,展厅环境设计要为营造学习情境服务,成为相关展品的延伸和补充,并与其他辅助展示手段相结合,增强展览的教育效果,实现用现代完美的空间艺术语言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展示主题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展陈设计中应以独具匠心的展项展现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

2、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围绕数、理、化、生物等基础科学知识;围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虚拟与仿真等与信息时代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围绕运动、饮食、心理、生理、保健等与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相关的科技问题;围绕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科技问题;围绕内蒙古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挑战、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等内容进行选择。注重挖掘内蒙古地域特色、民族元素、人文资源、科技发展及相互联系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并与各种展示方法联系起来。 3、展品选择

展项展品的选择和要求。一是选择符合展区主题和内容要求的成

熟的展项展品精品;二是由专业科技馆展示设计与展品制作单位提供技术成熟的展项展品,尽可能避免与其他科技馆的展品雷同;三是根据展示要求,由专家顾问、科技馆、专业单位研发具有创新性、符合内蒙古科技馆展示特色要求的展品展项;四是争取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合作,通过共赢的方式补充专题展项及展品。

第二部分 主要展区规划

以《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建标101—2007)、内蒙古科技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6月30日提出的《内蒙古科技馆新馆项目功能需求》以及展览理念、展陈内容等资料为依据,参照中科馆及其他省科技馆展区设置和展品配置情况,结合我区我馆实际,提出如下展区规划方案。

围绕“国内先进,西部一流”的建馆目标,以“感知•想象•未来”为展示主题,设置一个序厅,初设七个主题展区,一个临时展区。七个主题展区分别为:宇林寻秘、生命密码、探索殿堂、科技•生活、漫步地球、未来岛、梦幻童年。通过七个主题展区,力求全方位地打造科技、人文、自然的展示“窗口”,成为公众更深了解自己、了解内蒙古的一个途径。

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展陈投资预算见附件1

一、序厅(1872㎡)

序厅是对整个科技馆展陈内容的综合概括与说明,集中表达科技馆常设展览的主题思想和设计理念,引导观众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序厅布置大型或超大型展品,为使观众一走进序厅,便有一种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设计时应注重安检、售票、咨询、验票、服务台、休息厅等服务功能。在各展区连接公共部分应设计成缓冲过度有机联系的形式,在保证观众流通和休息功能的同时,以民族、风俗、生活形态和生产方式等为依托,充分挖掘发挥服务和展示教育作用,营造轻松愉悦的科技文化氛围,使序厅成为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集中体现高科技和民族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公共空间。

二、常设展厅 共分为七个展区(10000㎡)

常设展厅投资预算见附件2

宇林寻秘展区

(宇林寻秘、梦幻星球、飞天梦想、奇妙太空) 该展区面积525㎡,拟设展品21件。 1、展示主题

探索宇宙的奥秘,研究天体的运动和演化,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探索活动之一。通过“梦幻星球”分主题展示天体活动,星辰日月潮汐等方面内容;通过“飞天梦想”分主题展示太空发展奥秘以及航空

航天技术在探索宇宙的科技历程和巨大作用。

2、展示思路

本展区的特色是采用大量互动方式,展现人类对飞行的探索,对宇宙的认识,对开发太空的努力追求,同时着重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内蒙古千里草原支持我国航天事业历程为故事线,通过互动展项、展品、标本、影视片和多媒体等综合手段,了解航空航天技术在探索宇宙历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发观众探寻太空兴趣,热爱祖国航天事业。 3、展示内容及原则

(1)通过人类现已掌握的天文知识和航天技术,向观众展示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知识,激发观众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兴趣,引起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2)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为中心,展示航天领域从古至今的探索过程,包括航天发射与飞行的基本原理、载人航天的系统工程等内容。

(3)通过大型机械运动展品介绍航空飞行的基本原理,航空飞行器的设计与构造,航空材料与可靠性,航空飞行器的驾驶与控制,导航及空中交通管制,结合内蒙古航天事业历程、“神舟”飞船着陆等内容。 (4)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互动展品,使观众在参与中体验宇航训练等航天探索中人直接参与的环节,让观众在亲身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真实了解和体验航天探索中的艰难与惊险。

生命密码展区

(健康之梦、生命之秘)

该展区面积1150㎡,拟设展品46件。

1、展示主题

生命活动是自然界中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人是地球上智慧最高

的生物,人对生命的研究离不开对自身的剖析。展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进程,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生命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解释生命诞生、形成、发展过程中科技所起的巨大作用;展示生命科学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贴近生活,凸显人与健康,展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以及脑科学、遗传基因、感知与思维、心理等前沿科学重大领域。

2、展示思路

本主题展区以“生存与繁衍”、“人体奥秘”、“健康生活”、“疾病探究”几条故事线进行展开。设计解密人体、人体测试、生命与运动、人体错觉、细胞世界、DNA与遗传等分主题,引导观众认识和了解自己,体会人体的精密。从观众心理学角度出发,以观众感官为主线,用科学化的手段,向公众展示人体知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人体健康、通过互动手段,让观众在交互中体验运动与竞技的激情和乐趣,进一步加深对自己身体的了解。 3、展示内容及原则

(1)利用立体标本、模型,活体动植物、多媒体、参与互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展示方式。

(2)展示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历程、骨骼、血液、感官系统等。

(3) 引领观众探索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物质环境的关系、发育、繁衍、细胞、微生物、遗传以及人体组成功能等科学内容。

(4) 倡导观众正确的理解健康的含义,了解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压力、噪声、污染等),介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多种措施,通过揭示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吸烟和醉酒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观众珍爱生命和健康生活的良好观念。

(5)介绍内蒙古蒙医、蒙药学成果,制作蒙医蒙药特色展区。

探索殿堂展区

(发现之旅、探索之旅)

该展区面积3000㎡,拟设展品120件。 1、展示主题

用科技思维和事实真实再现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探索自然、不断进取、追求真理和创造奇迹的辉煌历程,展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探索与发现的历程;为观众提供一个进行勇于探索,开阔视野,激发好奇心,锻炼思维,发现自我的科学实践场所;培养观众探求知识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维和亲自动手学习知识,让观众通过主动教育直接感悟,提高国民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热情。 2、展示思路

探索殿堂提倡感受自然、认识科学,强调通过探索达到认知从感性

到理性的转换。该展厅主要以人类探索-发现-创新的时空观为主线,设计涵盖光、电、声、力、磁、数学等分主题,从传统物理到现代量

子物理,配合综合以上学科的科普互动剧场和实验表演台,让观众在该展厅认识和体验到现代科技的基础知识。 3、展示内容及原则

(1)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进行展览规划设计,使观众在感受科学家进行探索与发现过程的艰辛、曲折、忘我、快乐的同时,进行自己发现和探索的科学实践活动。

(2)设计参与与互动较强的启发性展示内容,使参观者亲自动手感受,如制作家庭模型、搭建蒙古包、与机器人交流等,并设置其他互动性非常强的展项展品及活动场景。

(3)教育活动与展览同步规划。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展示手段,拓展教育功能。

(4)设置科普互动剧场和实验表演台,营造体验科学、参与科学实践的情境,提高青少年学习生活技能,培养团队精神。

科技•生活展区

(科技之光、科技改变生活、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该展区面积1275㎡,拟设展品51件。

1、展示主题

人类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对自然认知成长的过程,几千年来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掌握自然规律,积累宝贵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它体现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以及社会各个相关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在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科技成果的展示让人们体会到

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深刻的影响,传播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阐述科技进步为人们带来的便利,让观众体验现代高科技、数字化的生活,感受科技发明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和恩惠,同时展示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公众展现新视野、新生活,领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引发科学的思考,展望未来,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展示思路

本展厅紧紧围绕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作用的重要科技成果,按照信息、通讯、建筑、农牧业、交通、材料、能源、生物工程划分若干展区,既将重要的创新与未来分别明确地展示出来,又将部分创新成果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示,以突出创新与未来的紧密联系。通过与展品互动,体现人类在这些领域所获得创新成果,着重展示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生活便利。同时通过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展示来引发人们的思考,使人们能够理性的去认识科学、感悟科学。 3、展示内容及原则

(1)从观众易于接近、理解和体验的基点出发,提供可供观众自由选择的展示内容。

(2)各主题展区在展陈设计中,放眼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前沿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和内蒙古地域文化特点。

(3)结合当前科技社会发展中凸显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等热点问题,深入挖掘展示内容的创新与内涵,激发创新意识,树立和谐观念。

(4)通过互动展项展品、标本、多媒体等综合手段,制作内蒙古特色产业,如“乳业制作全新技术、制作流程”等互动性展品。

(5)充分体现内蒙古历史条件下的科技成果,注重拓展科技发展对内蒙古生活产生影响的展示内容。

漫步地球展区

(地球万象、绿色家园、自然万象、未来花房) 该展区面积1600㎡,拟设展品件。 1、展示主题

通过展示人、自然环境、科技创新三方面的内容引导观众对自然的认识,感知地球自然生态环境和变迁规律,重点展示自然环境与人类和谐的关系,通过人类科技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工作环境造成的破坏,导致全球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市环境问题,以及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警示人们生存环境面临的严重危机。漫步地球展区将通过人类为保护地球而开展的各种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的行动,如生态灾难、草原沙漠化、新材料、新能源开发和节能降耗等科学技术在建筑、交通等方面的应用,使公众在了解技术发展革新的同时,建立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的意识。 2、展示思路

本展厅紧紧围绕“漫步地球”的主题,按照“魅力的地球,悲伤的地球,高兴的地球,唯一的地球”(或者绿色危机、绿色救援、绿色未来)为主线,划分若干分主题。通过认识地球,看到危机,解决危机,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利用新的科技成果等,揭示地球的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正确运用STS教育,将地球目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与人类的意识结合在一起展示,以突

出科技与创新对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参与展品互动,展示科技在地球科学与环境治理领域所获得创新成果,着重展示地球环境的变化与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双面效应。 3、展示内容及原则

(1)采用互动展品与表演项目相结合的形式,使观众探寻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应用等科学内容,感受物质世界的美妙和神奇,体验物质变化的巧妙。

(2)展览以艺术化的手段,展现地球上千姿百态的气象景观,揭秘大气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使人们了解气象知识,关爱大气环境。 (3)运用多媒体等新技术手段展示在拥有大量尖端的科技设施与手段条件下,准确监测地面气象灾害的发生及治理情况。

(4)在激发观众探索物质世界兴趣的同时,倡导公众养成垃圾处理遵循分类、循环、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等良好习惯,增强环保的意识。 (5)展览揭示各种灾害性气候的成因与危害,介绍有关监测、预报、预防方面的技术与知识以及一些干预灾害性天气的手段,在提醒人们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深入思考环境问题。

(6)结合内蒙古地区特色产业,围绕畜牧业、矿产、能源、稀土等产业,设计具有内蒙古特色互动展品及展厅场景。

(7)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通过各种方式全面展示内蒙古丰富的畜牧资源。

未来岛展区

该展区面积250㎡,拟设展品10件。 1、展示主题

展示人类在未来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展示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展示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展示内容沿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领域继续,人类探索的足迹已深入海洋、进入太空,科技的进步更将人类的视野和能力不断扩大;人类在适应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然,自然也反过来向人类提出各种挑战。使观众认识到创新是人类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引导公众客观和理性的去思考自然、科学、人文、道德间的关系,实践科学发展观,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展示思路

整个未来岛展区可依据“挑战-解决方案-未来”线索展开,并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领域融入其中,以体现人类在与自然互动中勇往直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围绕“挑战·未来”的主题,划分为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交通、基因工程等若干分主题。未来岛展厅既将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未来世界分别明确地展示出来,又将部分创新成果与未来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示,以突出挑战与未来的紧密联系。通过参与展品互动,展示人类在这些领域所获得科技成果。

3、展示内容及原则

(1)真实的展现当前和未来人类面对的各种挑战,比如水危机、人口增加、全球变暖、草原沙化等,提出人类积极寻求应对的方案,展

示过去人类从不同领域和层面提出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2)充分利用心理空间和情感指示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参与科普剧、化妆演出、小剧场,未来创作室等互动性活动。

(3)扩大面向特殊观众群体的教育活动,特殊观众群体包括科技馆常客;对挑战或未来特别感兴趣的观众,特别关心科技的观众等。 (4)配合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学校的活动和课程等举办相应教育活动。

(5)展品制作充分考虑展厅整体设计,该展厅明亮通透,考虑置备具未来感、小且精的展项展品,同时注意观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可供未来展厅更新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做参考。

(6)重大和热点科技事件的网络直播,引导观众产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7)机器人展区添加民族体育与舞蹈元素,如会射箭、摔跤,可以做“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舞蹈动作,展现民族特色。

梦幻童年展区

(童话牧场、草原小英雄)

该展区面积2200㎡,拟设展品88件。

1、展示主题

根据儿童年龄、心理、智力发育的特点,以角色扮演、情境模式激发兴趣的游戏化、探究式互动参与为主,运用体验与感知的多元化参与形式深化教育,鼓励儿童在主动探索、亲身体验的教育过程中培育好奇心与学习主动性,让儿童体验科学、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培

育儿童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生活能力。 2、展示思路

该主题展厅以适宜启迪儿童智慧、开发动脑动手能力,开阔儿童眼界,引发联想、思考为目的,设计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性并重的展项展品。按照开发智慧、寓教于乐、虚拟体验等为展示线路,将展厅分为中华大地、我在草原、童话王国等分主题。整个展区以中国三阶地貌为参照,如在夹层设计山地丘陵地貌的“中华大地”分展区,置身“中华大地”分展区可以俯瞰一层展区中国各种地形地貌,此展区以静态陈列性质的展品为主;在一层设计高原地貌的“草原风光”分展区,以草原环境为设计背景,此分展区主要以互动体验性质的展品为主;在一层同时设计平原地貌的“童话王国”分展区,此分展区主要以娱乐性展品为主,可单独经营。各展区主要以当代中国儿童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以儿童易于理解的方式,选择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内容,反映科技对儿童时代的各方面影响。 3、展示内容及原则

(1)展示内容、表达方式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识与情感要求,具有启迪作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主要从培养儿童言语能力、音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肢体及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观察自然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出发。

(3) 位于主体建筑一层,要求交通组织相对,既可单独开放,又可与其他用房相互连结。

(4)形式和环境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使其保持好奇

心。

(5)设计表演类科技教育活动,如知识问题抢答、科普剧等。 (6)家长与儿童之间能共同参与互动,以培养亲情,展项展品要保障儿童安全。

(7)本展区在环境设计与展品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民族特点。

三、临时展览 (3730㎡)

临时展览具有常设常新的特点,在科技展览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年可以举办临时展览4-5个以上,其中自己设计的展览可以有2-3个,引进外来展览2-3个,及时宣传科技新成果和人们密切关注的科技热点课题。

临时展厅应该位于科技馆一层,展厅设计要求宽敞、大气,能容纳移动标志性展项,具有强烈震撼的视觉效果,体现高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作为常设展览的有益补充,临时展览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时效性强、制作灵活的特点。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7888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