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问题,并且容易受到职业病的困扰。心理健康方面, 么相关的细致和完善则是具有现实时效意义的。政 与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更容易受到人际关系、情感 策的执行既要保证对纲领思想的正确表达,又要保证各 波动的影响,女性教师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方面 方面的利益,还要适应当地的地域特征。影响农村女性 表现的比男性教师更突出,这会严重影响农村女性教师 教师生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效率,不利于女性教师的 法律的不完善和未细致化给人员的工作带来很 职、l 发展。 大的难题;其次,没有按照来执行也是影响农村女 二、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因素分析 性教师生存的因素之一。1993年2月,、国 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中提出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决不允许拖欠教师工资,改 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和不公评价给女性教师的生 善教师住房条件,以切实解决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看病 存和发展带来的过多压力,是影响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的 难、报销难的问题,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要因素。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就整个教师行业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虽然没有针对女性教师,但是 来说,教师的形象一直都被塑造为高尚的模范,社会对 总整体上做到了对农村教师的把握,即便国家和的 教师的要求理想化程度高,一般情况下会认为教师的负 出台了,但各地执行差异显著。农村教师工资 责程度与其教学成果成正比,稍微出了一点差错,都有 实施不规范,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明显的不一致,难以保 可能被家长和学校领导抓住,并以此为借口加以渲染。 证农村女性教师同工同酬,从而影响教育均衡发展。 特别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 (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一种错误观点,无形中给教师制定了非常高的标准,赋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 予了教师很多的责任。教师也是普通人,过高的期望会 制了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封建社会中形成并流 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工作产 传下来的对女性的歧视性观念制约着农村女性教育程度 生失落感。蜞次,针对男女教师而言,社会对其评价 的提高。在农村,大部分村民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照看 标准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男性教师的评价具有单一 孩子把重点放在家庭上,而不是事业。这一观念对女性 性,往往只是集中在工作中的成绩;而对女性教师的评 教师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教师职称评比以及参加学 价却是双重的,除了学校的工作成绩之外,还包括家庭 校管理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 劳动的成果。因此,不同的评价标准也是影响农村女性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等对女性歧视的观念使得 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 许多农村父母认为家中的女孩子没有必要学习文化知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 识,所以女性成为了教育中的牺牲品。正是由于这种传 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城市和农村差异性最显著的特 统思想严重影响了女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无形中改变了 征,农村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 女性教师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制约了她们主动发展的 求也就相对较低。而教育这一事业本身就不是以营利为 积极性。 目的的,的支持和民众的拥护尤为重要,可是有限 (五)个人意识薄弱 的生产力提供的经济支持也是有限的。物质上农村教师 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改善和发展受自主发展的 的基本收入远低于城市教师,精神生活上也没有城市教 影响。农村女性教师消极的发展观以及欠缺自我素质的 师丰富,由于经济条件的,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 提升,再加上激励女性教师发展因素的不足,容易使得 生存状态有着巨大差距。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使 女性教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另一方面,农村女性教 得农村女教师在与城市教师的各种比对中产生很大的不 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而且没有形成 平衡感,进而对自己现在的处境和未来规划产生疑惑和 集体意识,基本上都是各自单干,缺少对女性文化的认 动摇。④同样身为中小学教师,同样勤勤恳恳的工作, 同和对群体命运的关注。所以,只有她们自主发展意识 甚至工作条件和环境更加艰苦,这样一种工作与回报不 增强,主观上要求上进,才能更好地调动女性教师主动 成正比的付出就会越来越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带来 发展的积极性,才能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条件。 的物质匮乏,一点点侵蚀着农村女性教师长久工作的信 念。一些偏远地区的村落以手织农耕为主要的生活方 三、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生存状态的对策 式,生产力水平落后了教育的发展。由于农村较低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的生产力水平只要求劳动者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 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的生活环境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 农村女性教师的工作价值也就降低了。农村教育没有得 学校领导等各方面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营造 到更多的和企业扶持,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出有利于女性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对陈旧观念的改变需 不足导致女性教师在工作中的投入得不到相当的回报, 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⑥传统的性别观念是抑制农村女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女性教师生活条件的改善。 性教师社会地位提高的精神枷锁,这就要求发挥社会大 (三)导向不明确 众的力量来宣传先进的性别平等思想。在如今这样 经济和社会总体环境如果说是长久形成的积淀,那 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应该对女性教师进行合理全面的 评价,提供女性的社会地位,各级通力协作形成男 单一,女性教师平日里没有空余的时间参加娱乐活动, 女两性协调发展体系,多方面努力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 也没有可供她们交流和活动的场所,所以应该坚持以人 系统,积极改善女性教师工作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 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女性教师提供一个类似于“女教师 妇女联合组织的作用,为农村女性教师参与社会工作提 联合会”形式的交流平台,努力营造出一个互相帮助、 供组织帮助,家长也要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共同面对教育 互相进步的人文环境。农村女性教师是农村先进思想的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尽可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优 传播者,而农村本身就受传统封建影响较重,女性教师 化农村女性教师生活的环境,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 在这种双重作用的环境下进退两难,使得她们不得不面 生活和工作氛围。⑦ 对应有的社会地位与农村女性教师发展相对落后相矛盾 (二)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的局面,所以应该全面细致地为农村女性教师着想,从 对于资金严重缺乏的农村教育来说,资金的支持是 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等角度给予正确的帮助,以满足她 改善农村女性教师生存条件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只有提 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需求,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的 高了农村女性教师的工资水平,收入得到保障,才能切 和谐发展。 实解决她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五)增强自身专业发展 师法》中规定,保证女性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国家公务员 只有加强了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农村 的平均工资水平,对农村教育经费紧张问题提供制度保 女性教师在原有的学历和专业水平之上,还要保证在工 障。 于农村教育来说,如何正确地执行这些规章制 作中教学相长,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积极鼓励女性教 度极为重要,在保证原有工资有效发放的基础上,要进 师接受专业培训,提高女性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发挥 一步提高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拨款,并且根据实际情 自身的优势特长,多关注年轻女教师,共同推进女性教 况做好偏远农村地区教师津贴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一视 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育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因 同仁,将农村女性教师的待遇按照与男性同样的额度来 此应该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专项培训,使她们在教育 发放,并为女性教师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以解决在实 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将 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硬件不足而引发的问题。与此同时, 农村教育发展到最好。培训是以足够的经费为依托,一 在师范院校中加大对农村女性教师新师资的培养,对已 方面,大力发展校本教研培训,利用现有资源保障培训 是教师的女性完善其职业培训,积极创造出激励女性教 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要投入更多的培训经费, 师发展的激励机制,更好地组织建设女性教师队伍。 拓宽筹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途径,改善由于培训费用 (三)完善相应的制度 带来的经济紧张问题。 改善当前农村女性教师的生存状态需要各种的 支持,的完善和对执行力的监管是提高农村女 注释: 一 性教师生存条件的有力保障。偏远农村地区各方面都欠 ①韩柒华.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农村教师健康权益的保 发达,与城市教育相比存在诸多差别,制定有关, 障U].老区建设,2008(10). 建立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乃至校际之间的资源配置平 ②王琦.农村女教师生存状态研究U】冲国电力教育,2011 衡机制,建立城乡学校帮扶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 (o1). 情况来说,我国的教育仍然在多方面存在性别差 ③张永华.关于我国农村女教师发展的几个问题Ⅱ】.教育 异,只有将社会性别纳入到教育中来才能实现保障 探索,200608). 女性权益的有效实现,避免现有一些中性别的盲点 ④玉丽-农村缺少女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 再次出现,提高教育行政决策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建立 女教师现状分析报告Ⅱj_教育科学研究,2006(07):27. 监控性别平等的指标系统,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教师教育 ⑤颉俊祥.甘肃农村女教师现状调查研究Ⅱ】_中华女子学 的内容之中,并结合男女实际的社会认识水平,站在公 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01):36. 平的角度设定对男女都有利的,宏观规划、长远计 ⑥敬怀.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半边天” 中国三农,2005 划来现实影响等多方面保证女性权益的有效实现。 (08):11. (四)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⑦李斌辉.女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Ⅱ】. 长久以来,由于生活和传统文化上的习惯,大部分 教育评价,2009(02):29. 农村家庭视家务劳动为生活内容,事实并非如此,家务 ⑧郝德贤.农村小学女教师:在困惑中前行Ⅱ】.中国教师, 劳动是一项繁琐沉重的工作,而女性往往充当了这项工 2007(08):11. 作的负责人。相比城市生活,农村生活枯燥乏味,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