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中考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最新中考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一、力学

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与物块相连,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5N竖直向上的拉力,物块没有被提起来.则

A.弹簧对手的拉力大小也一定是5N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相同

D.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所以弹簧对物块的拉力没有产生作用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的拉力与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手对弹簧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分别作用在弹簧顶端和下端,即作用点不相同,故C错误;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是因为受到的合力为零,但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

2.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 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答案】 C

【解析】【解答】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 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D符合题意。

【分析】A、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B、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

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且方向是相反的;C、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D、物体处于平衡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 力。 故答案为:C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 (M+m)g B. (M+2m)g C. Mg+f D. Mg+2f 【答案】 D

【解析】【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F=G+2f=Mg+2f;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判定出摩擦力的方向。

4.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C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故选C。

【分析】注意压力垂直作用在受力物上,并且方向指向受力物。

5.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B. 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都受到弹力作用 C. 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弹力 D.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 【答案】 B

【解析】【解答】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力。物体的形变又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如果物体发生是塑性形变那么物体就无法恢复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人坐在椅子上时发生了微小的形变,这种形变时弹性形变,故B正确;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不是弹力而是引力,同时也不存在形变,故 C答案错误;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的直接影响者是弹簧形变产生的,而重力的间接影响,故D错误。

【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理解弹力的定义和影响弹力的因素。

6.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 , 此后物块的动能是( )

A. 一直变大 B. 一直不变 C. 先变大后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当压缩弹簧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在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使物块获得一定的速度,且在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达到最大;物块离开弹簧后,因水平面光滑,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所以动能的变化是先增加后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在转化为动能时,使物块获得一定的速度,离开弹簧后物块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的受力情况.物体若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相连,如图所示,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cm,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此时物块B受到的拉力为6N B.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84N

C. 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Pa D. 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Pa 【答案】C

【解析】【解答】A. 木块的重力:GB=mBg=0.4kg×10N/kg=4N,木块浸没在水中,则V排=V

=(10cm)3=1000cm3=1×10−3m3 , 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

=ρ

gV

1.0×103kg/m3×10N/kg×1×10−3m3=10N,绳子的拉力为:F=F浮−GB=10N−4N=6N;A不符合题意;

B. 容器内水的体积V=Sh=300cm2×30cm−1000cm3=8000cm3=8×10−3m3,由ρ= 可得,水的质量m水=ρV=1.0×103kg/m3×8×10−3m3=8kg,因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m水+mB)g=(0.4kg+8kg)×10N/kg=84N,B不符合题意; C. 绳子断和断之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故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没有变化,C符合题意;

D. 物块B的重力:G=mg=0.4kg×10N/kg=4N,剪断绳子,待物块B静止后漂浮,F′浮=G=4N;由F

=ρ

gV

可得,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

=4×10−4m3,液面下降的深度为:△h=

=0.02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p=ρ

g△h=1.0×103kg/m3×10N/kg×0.02m=200P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利用排开水的体积计算受到的浮力,根据总重力计算对地面的压力,根据液面深度计算液体的压强的大小.

8.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手推课桌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9.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检查墙上挂的画是否挂正等; 【详解】

为了把年画贴正,通常做法是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年画的边长也竖直向下,此时年画就挂正了,答案选C。

10.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A、由题知,无法知道甲乙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故A错;

B、知道拉力大小,但不知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所以不能比较拉力做功大小,故B错;

C、由题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 D、∵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它们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即:f甲=F甲=4N,f乙=F乙=6N,

∴f甲<f乙,故D正确. 故选D.

11.如图 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A 和 B B.A 和 C C.A 和 D D.B 和 D 【答案】C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A图中人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B图中跳板在人的压力下变弯,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运动员用力拉弓,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磁铁将小球吸引过来,说明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C。

12.小明正在观看足球比赛,他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作用,但球与脚分离后,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B错误; C.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会减小,方向也会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

D.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

13.游泳运动员用手、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运动员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D.水不是施力物体,而是受力物体 【答案】B 【解析】

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C、D、水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两选项均错误. 故选B.

14.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 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答案】 D

【解析】【解答】A、牙膏盒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A不符合题意; B、回形针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B不符合题意;

C、钩码的质量已知,当挂在橡皮筋上时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在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即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此装置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15.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答案】D 【解析】

D.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四个选项可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这几个力的方向.

16.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地面对推土机的支持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推土机在地面上时,与地面相互挤压,让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地面对推土机的支持力是弹力,A项不合题意;

B.大象对跷跷板施加压力时相互接触,而且让跷跷板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是弹力,B项不合题意;

C.地球对月亮施加引力时,两个物体没有相互接触,不是弹力,选项C符合题意; D.绳子对小车施加拉力时,相互接触,并且绳子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是弹力,D项不合题意。

17.以下为小明的物理笔记摘录,正确的是

A.游泳时,产生了使人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D.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比鸡蛋对石头的力大 【答案】B 【解析】

A、游泳时向后用力划水人就前进,手对水施加向后的力,水同时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人才能够前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B、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不在受到脚的踢力,故C错误;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正常初中男生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是 A.6N 【答案】C 【解析】

中学生男生的质量一般在6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

B.60N

C.600N

D.6000N

Gmg60kg10N/kg600N;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600N;故初中男生在

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最接近600N;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9.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B.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

C.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A.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与磁体发生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所以与磁铁没有接触也会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处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重力,故B错误;

C. 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方向的变化也是运动状态的不变,故C错误;

D. 实验中磁铁对的吸引力改变了的运动方向,所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选D.

20.图中甲、 乙、 丙、 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 、 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 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 、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 、 L乙 、 L丙 、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甲< L丙 L乙> L丁 B.L甲= L丙 L乙= L丁 C.L甲< L丙 L乙= L丁 D.L甲= L丙 L乙> L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 故选B.

21.如图所示实验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铁球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若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该实验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即磁体的吸引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

现象中没有揭示力的作用相互,也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改变物体的快慢,故ABD错误. 故选C.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22.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B.3N C.6N D.12N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23.已知被测物体的重力略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图中的方法中无法完成测量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两个相同弹簧测力计共同提着一个物体,由力的合成和力的平衡可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和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B.动滑轮的重力远远小于物体的重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约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C.杠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D.下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上面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和下面测力计的重力之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

测力计的量程,符合题意。

24.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故C错;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正确.

2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5N B.一名初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dm3 C.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104 Pa

D.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3P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生活经验知道,10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鸡蛋的重力在0.5N左右,故A错误;

B.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 kg/m3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大约是:

Vm50kg0.05m350dm3 , 331.010kg/m故B符合实际;

C.教室内的大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105 Pa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重力大约为500N,两只脚的面积在0.05m2 左右,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

pF500N410Pa , 2S0.05m故D不符合实际。

26.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 【答案】B 【解析】 【详解】

B.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D.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松手后,钢条可以恢复,属于弹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橡皮泥不能恢复,不属于弹性形变,故B符合题意; 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松手后,弹簧能够恢复原状,属于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拉弓,弓发生变形,松手后,弓可以恢复,属于弹性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27.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也施加力的作用,选项A说法错误;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选项B说法错误;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C说法错误;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故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选项D说法正确.

28.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足球与地面直接接触,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B.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到地面的力是重力,是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C.头球攻门时,头与足球直接接触,头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D.踢足球时,脚与足球直接接触,脚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B.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29.如图所示,用细线将 A 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 的轻弹簧,此时弹簧压缩了 2cm。已知细线受到的拉力为 3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 5N, 则 A、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提示:劲度系数为 100N/m,即该轻弹簧每受到 100N 的力,压缩 或伸长 1m)

A.5N 和 3N C.1N 和 5N 【答案】A 【解析】 【详解】 弹簧的弹力为:

B.7N 和 3N D.1N 和 7N

Fkx100N/m0.02m2N

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向上的弹力F,细线的拉力F拉,向下的重力GA,即:

FF拉GA

代入数据解得:

GA2N3N5N

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向下的重力GB,向下的弹力F,向上的支持力F支,即:

F支GBF

代入数据解得:

GB5N2N3N

故选A。

30.要想学好物理,学会估算很重要。下列对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8dm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150N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一只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物理课本大约是26cm,故A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体重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故C正确;人体正常体温是37℃,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D错误,故选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