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第128期 2OO6年第12期 西部探矿工程 WEST—CHINA EXPL0RATI()N ENGINEERING series No.128 Dec.2OO6 文章编号:1()()4—5716(2006)12—0302—03 中图分类号:U455.7+1文献标识码:B 耒宜高速公路某段滑坡 治理 分析 郑杰圣 ,侯伟生 (1.福州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 ̄2.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简述了耒宜高速公路K471+99O~K471+O50路段滑坡的地质条件、形成原因等。据滑坡特征,经多次研究分 析后,决定采用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网格梁和挡土墙为主,排水、护坡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滑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治理 京珠国道主干线湘境高速公路末阳至宜章段于2001年12 零星露头,该层呈中厚层状构造,层面及产状特征不明显,钻探结 月28日建成通车。通车两年多来,已经出现多次滑坡失稳现象。 现公路里程为京珠线湖南段贯通后新编里程,K471大致相 当于未宜高速公路在建时的K249里程(以下均用新里程),高速 果表明.场地内未见断裂构造迹象。 1.3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调查及钻探揭露情况,场地内下伏基岩为石炭系 灰岩,其上覆土层主要原始成因为人工填土、坡积含角砾粘土、坡 残积粘土,由于原滑坡为土岩交界面产生的滑坡,在滑坡周界内, 它们均为滑坡堆积物。其中:人工填土层的厚度为0.6~2.6m; 含角砾牯土层的厚度为3.20~1 7.3Om;粘土层的厚度为0.61~ 1.70m;钻孔钻入石炭系灰岩的深度为5.10~13.60m,层厚不 祥。 1.4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多雨,4~8月份为雨季, 公路在建时,K471+023 140左侧已形成边坡失稳现象,滑动形 成的裂缝贯通呈明显的滑动周界线状特征。对此,当时K471+ 010 ̄K471+040段采用一级平台上设锚杆抗滑挡墙,距一级坡 脚40m向坡上设四排树根桩抗滑设施,该支护段两侧边坡采用 分级放坡,设锚杆加网格梁护坡。目前,在K470+990~K471+ 050段形成的滑坡,继承了原滑动周界特点,并已形成显著的滑 动破坏。滑动导致原设置的树根桩及其上网格梁整体下滑,沿滑 坡周界两侧锚杆网格梁被剪断、拉裂、扭转,梁内钢筋外露并被扭 曲。截、排水沟错断,矢量位移达3m左右。滑坡体从锚杆抗滑挡 墙顶部溜顶而出,堆至前部平台和塌落至公路边沟中,已经对高 速公路正常使用造成危害,并存在危害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貌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中的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滑坡 堆积体一含角砾牯土层中,其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水量与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大,勘察时见到混凝土挡土墙的排水 孑L有大量的地下水流出,除ZK8钻孔外,其余钻孑L钻至该层土层 中时出现漏水现象,不返水,表明含角砾粘土层的透水性较好,勘 K471左侧滑坡位于郴州市许家洞镇何家村境内,该村原始 地貌为丘陵,耒宜高速公路由丘陵坡腰以切方形形成通过,在左 侧形成高路堑边坡。滑坡处山坡成“凹”形坡,坡面向公路方向倾 斜。坡顶与公路路面高差约90m,公路路堑施工后改变了为原始 地貌的原支护边坡,K471+01O~K471+040段为三级边坡,第 一察时刚进入雨季,测得地下水稳定水面埋藏深度为2.20~ I6.5m。 根据本次在ZK6钻孑L内采取地下水试样的水质分析结果, 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O64--98)有关标准判定,场地内 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 2 滑坡分析 2.1 滑坡成因 级高约9m,上部设4m平台;第二级坡比为1:2.5,长度25~ 30m;第三级坡比为1:2左右,长度30~4om,在该段两侧分别 为三级和七级放坡,坡比为(1:1.5)~(1:1.75)。重新动的滑 高速公路建设时,实际上由路堑开挖形成的原滑坡,是本次 滑坡最直接的内因。原治理的不彻底为滑坡的重新活动埋下了 隐患。具体分析如下: 高速公路在建设时,路堑开挖形成临空面,导致边坡应力重 坡在K470+990 ̄K471+050段,横宽约60m,纵长约1OOm,因 滑塌破坏,滑坡周界内支护形态被改变。新生的滑坡壁、滑坡裂 缝等微地貌多见。在滑坡周界上部十多米内可见滑坡形成后牵 引形成的拉张裂缝,其顶部与公路路基高差约60m。 I.2地质构造 新分布,应力向临空面集中,边坡内部由局部蠕动塑性变形发展 至塑性区扩大延伸,形成滑坡面,由蠕动变形量的积累,到质的整 体滑动的形成,形成了原滑坡。原滑坡滑面基本上沿土岩界面。 原滑坡治理时,前缘锚杆混凝土抗滑挡墙对以原滑坡滑面特征 该区域内距离最近的构造为苏仙岭逆断层,其距离该滑坡 区最近处约6000m,未直接影响该滑坡的生成及稳定性。 滑坡区岩性为灰岩,一般为第四系土层覆盖,边坡上局部有 的深层滑动起到阻滑作用,其中后部设置的树根桩端基本上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焦 郑杰圣,侯伟生:耒宜高速公路某段滑坡治理分析 第12期 303 在原滑坡体内,对滑坡的抗滑贡献十分有限,在雨季,雨水下渗坡 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应进行治理。 体,加大滑坡体重度(即加大下滑力),软化、水解和润滑原有润滑 2.4滑坡推力计算 面(即降低抗滑力),导致滑坡重新活动,重新活动的滑坡轻松通 根据滑面形态,采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抗滑力。 过抗滑树根桩,向下滑动,深部滑体至锚杆混凝士抗滑挡墙受阻, E— Wisinsi+ E l—Wi COSe;tan ̄oi—Ci1i 在浅部形成新的滑面,由于锚杆混凝土抗滑挡墙以上,边坡仍有 式中:E, 一一第i,i-1条块的剩余下滑力; 一定的高差,此临空面为新滑面从前缘反翘溜顶而出提供了条 w。一一第i条块的重力; 件。 ei-…一第i条块所在滑面的倾角; 综上所述,路堑施工时形成的原滑坡、前缘施工中堆填的人 c.,li一第i条块底面内聚力及底面长度; 工填士强度较低、原抗滑措施的不尽合理以及雨水下渗坡体,各 一一传递系数,‘lJ.:COS(el—l--ei)一sin( ̄一l mei)tan ̄q; 种原因的叠加是滑坡重新活动的综合原因。 ——设计选取的安全系数。 2.2滑动面确定 对于K470+990 ̄K471+050滑坡,考虑到当时正处于夏季 表1选用强度参数 多雨季节,坡体蠕动变形的速率较快,故决定以钻孔及测斜来确 定滑动面。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钻探及测斜工作,最终确定了目 前产生滑动的滑坡面,其中ZK2以上为土岩交界面,ZK2以下滑 面位于粘土层中。 2.3滑坡稳定性评价 选择滑坡主轴线所在断面K471+O28,采用折线滑面型滑坡 稳定性计算公式计算,同时考虑地下水作用,地下水按全饱水及 从工程的重要性考虑,设计滑坡加固后的安全系数 为 实测水位分别计算。地震作用按Ⅵ度考虑。计算采用的岩土强 1.30,则每延米宽滑体应提供880kN/m的被动抗力,才能保证滑 度指标是通过实验,经分析比较选用峰值与残余抗剪强度之间 体的稳定。 较合适的c、 值并结合滑体反算后得出的。取用的强度参数见 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 表1。 根据滑坡各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滑坡推力的大小,经多次分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I35Oo21—2001)第五章第5.2.8 析研究后,决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网格梁和路堑坡脚挡墙 条之验算公式,及工程地质计算剖面图所示进行验算。计算结果 为主,护坡、排水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滑坡综合治理示意图如 表明,该滑坡稳定性系数为0.97,结合设计人员的经验,判断该 图1所示。 图1滑坡综合治理示意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Dec.2006 西304 部探矿工程 No.12 3.】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2)钻进成孑L。采用改进的地质钻机或用锚杆钻机钻进,孑L 径为 1]Omm。成孔后孔底留1~2m超深沉渣段,同时要保证 于K47O+990~K471 4-050段左侧一排设置抗滑桩,其中 1#、2 抗滑桩截面尺寸为2m×3m,桩心间距6.0m,桩长20m; 3 ~9 抗滑桩截面尺寸为2mX3 nl,桩心间距6.0m,桩长1】~ 滑面下孑L深不小于设计要求。 (3)制作、安装锚体。采用ASTMA416—87a标准 13 nl。每根抗滑桩上设1根600kN的预应力锚索,锚索距桩顶 6 15.24ram钢绞线制作锚体,对非锚固段,外设防腐层。锚体 中部设一英寸(25.4mm)钢管,兼作导正架及二次注浆管。每隔 为1.20m,锚索长度为25~35m,锚固段长度为8m,水平倾角为 20。~30。,锚索的设计孔径为1 10mm。 3.2网格梁 为了防止雨水冲刷滑坡表面的土体,本设计采用网格梁及 灌木从防止雨水冲刷。网格梁采用30cm×30cm截面的混凝土 梁,每根梁与道路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5。,网格梁的上表面设有 小的挡水小墙。网格梁中间部分采用种植的灌木丛防止雨水冲 刷。网格梁中的钢筋采用 14的钢筋,箍筋采用 8.每隔25cm 设置一道箍筋,纵向钢筋采用通体配筋。 3.3排水 于滑坡体后缘设梯形截水沟,并与原来的截水沟相连,防止 水流冲刷及灌入滑体;滑坡体的上部边缘设置混凝土和毛石砌 起的挡墙来防止上部土体继续下滑和雨水浸入滑坡体,挡墙高 平均为3.5m,上部宽度为80cm,底部宽度为200cm,斜面为1:1 的坡度。 3.4坡脚挡墙 加高原锚杆混凝土抗滑挡墙,并在其上设置一排锚索,为滑 坡体提供一个刚性的支挡体,以防止坡脚的剪切破坏。 4抗滑桩施工 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安全,不宜对滑动面大范围扰 动,因而选用了人工挖孔方式。为准确确定滑面,以便确定桩长, 每班均需有专人跟班实测并编录。成孔后及时灌注混凝土。成 桩后的桩顶为斜面,并预留110mm的锚索孔,其方向垂直于斜 面。桩体养护28d后与锚索张拉固定,并施加预应力。 (1)护壁施工。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木模板拼装而成。 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砼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 留100mm高作浇筑口,拆模后用砼堵塞。 (2)挖孔施工。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 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 寸误差为+5cm。弃土装入活底吊桶内,垂直运输。吊至地面上 后,用手推车运出。 (3)桩身砼浇筑。砼采用商品砼。砼要垂直灌入桩孔内,并 连续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1.5m,并分层捣实。对于人工振 捣困难时,就在砼中掺水泥用量0.25 木钙减水剂,使砼塌落度 增至13~18em,利用砼大塌落度下沉使之密实。桩上部钢筋部 位仍应用振捣器振捣密实。 5锚索施工 (1)钻孔定位。为确保锚索成孔质量,防止破坏成桩,必须 实测预留孔的方位及倾角,调整好钻机位置,保证锚索孔按设计 角度施工。 2.4m设导正架及隔离架一副。锚体对正、轻压,慢下至距孔底 0.5m处终止。 (4)注浆。锚索入孔后,由一次注浆管注如入清水,至孔口 返清水后再注入水泥砂浆。基水灰比控制在0.5左右,材料配合 比宜用1:1。施工中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为保证注 浆及锚固端“球体”效果,一次注浆12h后,进行二次注浆。二次 注浆压力0.5 ̄IMPa,使浆液填实各孔,以增加与孔壁之间的摩 阻力。 (5)预应力张拉。锚体养护到期后,采用YCD70穿心千斤 顶,OVM锚具,按设计拉力的50 ~70 进行张拉锁固。本设 计的张拉吨位为6oOkN,位移变化均在弹性范围内。考虑预应力 损失,均进行了张拉。 (6)封锚。张拉锁定后,用手持电动切割机,距锚具项面10 ~12cm切断多余钢绞线,并补浆至满为止,再用C15细石混凝 土封外锚头。 6 结论 该整治工程于2004年8月完工。工程竣工后,迄今已经历 了多次暴风雨。钻孔资料表明,滑坡体的变形已经得到了控制, 说明了该整治方案是成功的。 通过对K4704.990 ̄K471 -4050滑坡整治的勘察设计,有以 下几点体会。 (1)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时,对于滑坡、高边坡问题,应树立 “预防为主,彻底根治”的基本原则,在重视支挡结构的同时,因地 制宜地结合使用护坡、排水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2)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对于整治类土质(指坡残积土、砂土 状或碎块状强风化岩层)高边坡滑坡灾害,不但效果十分显著,而 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苏自约,闩莫明,徐帧祥.岩土锚固技术与I 程应用[M].人民交通 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没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50021—2001) Es].北京:中国建筑l【_业出版社,2001. [3]交通郝第一公路勘察设汁院.公路工程地质堪察规范(J l-JO64—98) [s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E4]『{】 岩 力学1j. lr:程学会岩 锚固与注浆技术々业委员会.锚同 j 注浆技术下肼[M].北京:中国电力fij版礼,1999. [5J铁道鄙第二勘测设汁院.路基没汁手册[M].北京:中 铁道【【j版 }L.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