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砌砖技术交底
首先对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砂、石子、水泥、砖等严把质量关。 砌体中所用的砂采用中砂,要求M5以下的砂含量不得超过5%,M5以上的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如有不符合要求的经处理后方可使用。石子要求卵石,其含泥量不得超过3%,还要有良好的级配性。在施工现场中要将砂石堆放在较高的地方,以防水泥浸入影响质量。水泥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有生产日期、出厂合格证,必须进行取样化验,进行抽样检查其重量是否符合标准。砖进入施工现场首先应检查砖的规格、尺寸和每块砖的条砖完好度和丁砖完好度,其中条砖完好度必须在60%以上,丁砖完好度必须在80%以上。还必须检查砖的强度和开缝纹理顺直情况、吸水性,其吸水性必须大于2分钟,检查每垛砖的破坏程度,不超过3%,从同一平砖到顶部相同的三垛砖交度不大于2cm。以上材料经检验后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决对不得善自使用,符则进行返工重做。
砌筑时应用泥合砂浆砌筑,应按照图纸要求确定砂浆配合比,如配制MT-5的泥合砂浆所用1袋或半袋水泥,然后确定砂及水泥的用量是多少,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水泥标号,砂与砂的级配,随后进行搅拌,砂浆拌制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方法采用一次投料法,先将少量砂倒入灰斗内再倒入水泥然后将其于的砂倒入灰斗内最后加水开始搅拌,拌制2
分钟后方可使用,拌制后应该有良好的和易性;在硬化后有一定的强度和粘结力,还应注意说明书砂浆的稠度,在热天气砌体砂浆稠度为8-10cm,寒冷天气为6-8cm,试验稠度的方法是用一个自重300g的标准圆锥,使锥尖与砂浆专接触,然后放松让锥体垂直下落,锥体沉入砂浆内不在下沉时的深度即为砂浆的稠度。在砌筑前一天应将砖垛浇水湿润以免在砌筑时因干砖吸收砂浆中的大量水分,使砂浆流动性降底砌筑困难,并影响砂浆的粘结强度,但也不能将砖浇得过湿,使砂浆不能吸收砂浆中的多余水分,而影响砂浆的密实性、强度和粘结力,还会产生堕灰和砖块滑动现象,使墙砖不结净,灰缝不平整,墙砖不平直。一般要求砖湿润到半干半湿(即水浸入砖内边2cm左右)为宜。
砌筑时应先将基础浸湿然后做找平层,找平层的厚度不宜超过3cm,如超过使用细石砼找平,找平时所用的砂浆或砼还应满足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然后开始摆砖,立皮整杆,摆砖时应确定水平灰和立缝的厚度,一般灰缝的厚度为10mm,允许厚度为8-12mm,且上下皮砖竖缝错开1/4砖长,立皮数杆时应按照上砖表明的每皮砖的厚度和灰缝厚度及门窗洞口、过梁、圈梁、楼板等标高进行施工。砌筑方法采用三一砌筑法,要求砖砌体每天砌筑高为不宜超过1.8m为宜,砌清水墙时,墙的表重必须用边角整齐,颜色均匀规格一致的砖砌筑,每当砌筑一步架的高度应用专门的开缝工具开缝、扫缝,最后进行勾缝,勾缝时应用原浆勾
缝,一定要做到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十字缝搭接平整,不得有层缝、裂纹和粘结不牢等现象,当砌筑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半砖或破损砖应分散使用于墙壁的填心和受力较小的部位。砖墙的全部灰缝必须填满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砌筑又必须留槎的临时间断处应设拉结筋,其直径为8钢筋,间距沿墙高50cm埋入长度以墙壁的留槎处起每边均不小于50cm,其末端应做90弯钩。砖墙砌到一定高度要搭设脚手架,当使用单排脚手架时,小横杆的一端要支撑在墙上,所以砌砖时要先留出脚手眼,一般在1m高处开始留,水平间距1m左右留一个,一步架上高度在1.2米处开始留设。不得留置脚手眼的部位:空斗墙、半砖墙和砖、石柱。砖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cm的范围内,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cm和转角处45cm的范围内;如果有需要留施工洞口的地方,必须按规定的尺寸和部位进行预留,预留时还应设拉结筋其每50cm设一道过梁,其两端搭接长度不小于240mm,当砌到墙体构造柱时应砌成马牙槎,砌筑马牙槎时要求先退后进,退进墙身一般为1/4砖长且每五皮砖留一马牙槎,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当砌到门洞口时应留设预埋件(木砖)应在洞口两侧高于地面30cm设一块中间设一块,在于洞口顶部30cm设一块,到洞口的顶部还应设一道过梁,过梁的两端
搭接长度一般为240cm为宜,最后砌到墙体顶部板下第一皮砖应砌成丁砖,以保证板的稳定性,在砌筑过程中还应随砌随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游丁走缝等现象。检查垂直度用2m长的托残板每层允许偏差不大于5mm,混水墙平整度不大于8mm为宜,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不超过±80mm,在砌筑过程中还应注意落地灰的处理,每到下班时将落地灰过筛处理后以便下次使用,不得有浪费现象,对以上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得有私自改动等现象,符则后果自负。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