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百家汽车网


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容的学科。它的工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又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这种阅读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克制自己的“讲欲”,避免将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填鸭式”地交给学生,努力给学生以阅读思考的自由度和空间,并激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构建学生语文阅读的实施体系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阅读习惯

“课文也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应从大处着眼,培养学生自己查工具书看注解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圈点关键字词、勾划重要句段,同时要批注、勤记,鼓励学生坚持认真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这些语文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自然形成,阅读能力水到渠成地得以提高。

2.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对学校而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和学生阅览室,保证全体学生有书读。

其次,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再次,组织班上的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放到“图书角”,多开展课外阅读课,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

(2)对教师而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他们才能主动地去了解、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的能力。

其次,要指导学生读什么样的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的本领。

再次,要教会学生怎么读书。阅读要用眼,更要用心,要静下心来自己琢磨,而不是“蜻蜓点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把感到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词句或事例随时记下,时间一久,就会收到积土成山的效果。

二、建立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管理机制

1.制定详细的阅读活动计划

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习内容的特点,从读书、诵诗、阅读各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科学、严密、可行的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和中外名著让学生阅读。

2.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按照“周、月、季计划”,每周对学生的读书活动情况抽查一次。我对学生的具体规定为: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月读一期报刊杂志,每季度阅读一本课外书。并评出“读书明星”。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定期举行阅读知识竞赛、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开展古诗文名句大赛、举行读书笔记评选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拓宽阅读面,鼓励个性化阅读

班级建立读报栏,挂上各期各类订阅的报刊,让学生及时阅读,派专人管理并及时更换。鼓励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尤其是网络,多看书报、杂志或在网络上浏览文章或新闻时事,也可以订阅《今日中学生》等刊物让学生阅读。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个案分析,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样,有利于促进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引导学生学会与会学语文的关键,是提高语文阅读和语文学习效益、促进学生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语文、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多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逐步形成,阅读效率和学习语文的效益就会相应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