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2025》的重大意义
摘要: 《中国制造 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引导,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 ...
《中国制造 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 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 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 到 2035 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 国成立 100 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 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 2025》明确了 9 项战略任务和 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 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 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 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 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 2025》明确,通过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 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 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深化机制改革、营造 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健全多层 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 组织实施机制等 8 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 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 品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