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

浅谈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

来源:百家汽车网
现 代 教 育

浅谈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陈称福    刘爱华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出发,探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基本途径,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关键词:外语教师    专业发展    阶段    途径

一、引言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教育革新已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一环。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的关键。”因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世界各国在综合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战略措施,其中加快教师专业化进则是提高我国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迄今为止所涉及的重要研究课题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特征,发展成因,教师学习亦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等。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远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为扭转这种局面,国家教育部相继推出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2004)和高中版(2003)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英语教育改革。与以往的改革相比,这场改革更直接触动着参与者的教育和教学理念。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自然为这场改革所关注。

展阶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撑。很显然,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专业生涯的全过程。

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富勒(Fuller)是最早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者,他以教师关注事物在其成长中的更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历“执教之前关注阶段(pre-teachingconcerns)、早期关注求生阶段(early concerns about survival)、关注教学情景阶段(teaching situational concerns)和关注学生阶段(concerns about pupils)”五个发展阶段。

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以伯顿(Burden)为首的一批学者提出教师生涯循环发展理论,他们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生存阶段(survival stage)、调整阶段(adjustment stage)和成熟阶段(mature stage)”三个阶段。

进入80年代,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伯林纳(Berliner)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较

二、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为细致地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新手阶段、进步的新手阶段、从国外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五个阶段。本纳(Benner)则是多种多样的。提出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教师从新手发展成为专家,

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一般要经过“新手(novice)、高级新手(advanced beginner)、胜任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者(competent)、精熟者(proficient)和专家(expert)”五个阶段,程”。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20世纪十年代,林

格拉特霍恩(Glatthorm,A.)认为,教师发展即“教师由于崇德、申继亮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叶澜等从教育学、伦理学研究视角出发构建的教师专业化理论框

佩里(Perry,P.)认为,“就其中性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发架,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邵宝祥等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教师的教学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力出发,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就其最积极意义上来说,职阶段和成熟阶段”四个阶段。罗琴和廖诗艳以教师群体专业发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展为假设,以职业成熟度为标准,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的人,把专业知能转化为权威的人”。

我国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白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主要有教学日程,以其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志、教师互助听课、教学档案袋、关键教学事件、案例分析、同

从以上诸学者的各种论述中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发展”这伴指导(互导)、反思教学、行动研究、校本培训、教研组活动、一概念归纳起来有两种基本观点: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博客论坛、建立学习型组织等,这些模式绝大部分都缘于欧美发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作为专业成长过达国家。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多侧面、多等级层次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长久以来,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主要是引进欧美国家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多种层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缺乏原创性、本土性特色。而我国教“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主要师教学工作环境、教师管理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异,欧美教师发展的趋势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通过终身专业培养和训练,得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提的实际情况。升专业修养,成为一名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教下面结合我国英语教师的教学实际,简要介绍教师合作小组集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贯穿整个教师生涯。因此体备课、反思性教学及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教师发展等基本途径。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终身学习的概念里,1、教师合作小组集体备课学习成为一个不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为人生的各个发教师合作小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形成集体备课

178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2010年·12月·下期

 学 术 ·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浅谈关于音乐心理学的一些思考赵建成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音乐文献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等学科一样,都属于跨学科、具有交叉性质的边缘学科,这一边缘学科是理论学科,属于逻辑思维,应以马克思人本哲学为出发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新的课题。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    哲学    唯物辩证法    逻辑思维

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音乐文献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等学科一样,都属于跨学科、具有交叉性质的边缘学科,这一边缘学科是理论学科,属于逻辑思维,应以马克思人本哲学为出发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新的课题。

一、关于音乐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张前在《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年第4期)一文中,对音乐心理学所下定义为:研究音乐与人的心理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王洪生的《对音乐心理学定义的探讨》(《音乐探索》1988年第4期)一文,提出:音乐心理学是研究人从事音乐活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刘沛在《音乐知识手册》第四集中提出:音乐心理学是以音乐 与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为范畴的。 不同研究专家对这一界定虽不完全相同,但也基本相似。

多纳德·霍杰斯(Donald.A.Hodges)在其主编《音乐心理学手册》(第二版)一书中说,“音乐心理学之父”卡尔.西肖尔(CarlSeashore )所言: 音乐心理学是音乐美学的心理学,音乐美学的学科,或称为音乐美学。

二、音乐心理学的划分和研究方法在罗小平  黄虹著《音乐心理学》(第二版)一书中,划分为:1、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2、中国现当代音乐心理学3、西方音乐心理学

小组,并确定一名备课组组长,小组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定期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针对每一单元,大家集体研究教材内容,讨论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形成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确定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活动、训练活动、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以及单元测试形式。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设计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教学设计,备课组的主备课教师综合大家的建议,以此为基础形成共案。之后每一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作适当的添加或删剪,形成个案。

2、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内省,并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观察,力求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的方法主要有:

(1)记教学日志。教师课后用记教学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反思基础。

(2)听课与进行课堂观察。主要是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察和分析同伴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听课这一形式,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发现的问题等。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彼此客观地分析教师课堂行为,相互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观看教学录像。教师在看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时,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和他人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便于教师反思自己和他人教学中的弱点,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

3、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丰富

其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通用文化知识是教师广阔的知识视野的前提,主要指当代科学和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而学科专业知识指教师胜任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是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且,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把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设计方案、制定有效策略、整理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不断的与学生、学生家长、其他教师进行交往、合作;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交流、理论阅读、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教育研究能力。而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增强是体现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主要方面。

五、结语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深化过程,它贯穿教师专业生涯的全过程。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历程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完善专业素质, 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参考文献:

[1]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2003,(3).

[2]蒋艳.教师专业发展刍议.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1).[3]孔珊.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0(5).

[4]吴一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外语研究,2008,(3).[5]张慧军.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探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