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度教学的概念

深度教学的概念

来源:百家汽车网
深度教学的概念

深度教学

1.基于价值引领的教学

纵观当今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核心素养框架,无不把价值观放在核心位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指出要把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放在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突出位置。林崇德教授领衔研究中小学生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教育部专家讨论稿)9大素养中公民道德、国家认同等都是指向价值观的。可见,价值观不仅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核心,更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抓手。

2.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学

核心素养离不开知识和技能,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又不等于素养。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复杂的情境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形成的知识和能力,才是核心素养。

3.基于高质量问题的教学

问题设计既成为连接情境与教材的桥梁,又成为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开放性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4.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性教学

在当今世界,课堂整合成为了一股潮流。究其原因,除了整合能够通过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改造,挤出部分时间开设个性化、选择性和拓展性的课程这样的浅层原因外,更因为未来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价值更加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方法才能解决,仅仅依赖个别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的精雕细琢已很难实现。因此,开展学科内的整合性教学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知识迁移能力、跨学科解决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5.基于思辨的教学

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有思辨才有深度,要深度必须有思辨。 6.基于微课题、微探究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科“大观念”转化为探究课题,将课题与真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以小组合作或个体的形式,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题或项目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的学科解释或理解,发展学科素养。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微课题、微探究的研究性教学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形式。

当然,“六个基于”并没有穷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改革的全部,只是打开了一扇通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窗。“六个基于”之间也

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也有交叉、有关联。关键不在于使用何种方法,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于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学习”的特征,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