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数学西师版上总复习知识要点

三年级数学西师版上总复习知识要点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三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一、克、千克、吨的认识

1、克、千克、吨都是重量单位。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Kg表示。 1000克=1千克=1公斤=2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4、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换算时,“千克”换算成“克”,乘进率1000,也就是在数字后面添上3个0;把“克”换算成“千克”,除以进率1000,也就是在数字末尾去掉3个0.

例:6千克=(6000)克 36千克=(36000)克 75000克=(75)千克 40000克=(40)千克

5、在选择单位时,要考虑物品的轻重,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例:一个鸡蛋重50(克) 妈妈的体重是50(千克)

6、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1吨=1000Kg。在选用“克、千克或吨”作单位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7、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换算时,“吨”换算成“千克”,乘进率1000,也就是在数字后面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除以进率1000,也就是在数字末

尾去掉3个0.

单位互换的顺口溜:“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注解:“大”指的是较大的单位,“小”指的是较小的单位。乘的是进率1000,除的也是进率1000.

例:3吨=(3000)千克 2吨400千克=(2400)千克 6000千克=(6)吨 8、在比较和重量有关的大小问题时,先要看单位是否统一,如果单位不统一,要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例:从重到轻排列。

3千克 3500克 300克 7千克 10000克 (3000克) (7000克)

10000克>7千克>3500克>3千克>300克

例2:填上>、<或=符号。

4吨(<)35000千克 6千克700克(>)56克

练习:

一)填空。

5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4600克=( )千克( )克 9000千克=( )吨

8吨=( )千克 5吨=( )千克 2000千克=( )吨 2450千克=( )吨( )千克 2吨600千克=( )千克 4200千克=( )吨( )千克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一个鸡蛋约重55( )

一个铅球重4( ) 一只母鸡重4000( )

一本数学书重300( ) 一块手表约重100( )

一只袋子约可以装3( )的物品。 一本厚厚的字典约重500(一头大象约重4000( )

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 )克,也就是( )千克。

4、估计它们各有多重,选序号填在后面的( ):

1颗糖( ) 1头牛( )

1个苹果( ) 1个小朋友( ) 1( ) 1辆汽车( ) 1只兔( ) 1

个鸡蛋

本书( )

①2千克 ②350千克 ③60克 ④5克 ⑤250克 ⑥30千克 ⑦1000千克 ⑧150克

5、在O里填上>、<或=。

8000克O9千克 4千克O4000克

3千克O2990克 1千克O1010克

6、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 )克。 (二)、选择。

1、18个鸡蛋大约重1( )。 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 )1000克棉花的重量。 A、> B、< 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 )克。 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 )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2、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3、福建一级毛峰茶250克每袋,妈妈买了4袋。一共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4、芹菜2千克,小白菜3千克,一共有多少克菜?

5、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千克?

6、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7、一筐梨重48千克,4个人合买一筐,每千克梨2千克,每人应付多少元?

8、妈妈买了一个大面包,重190克,还买了4个小面包,每个重50克,这些面包共重多少克?

二、分数

1、什么是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这样的数用分数表示。 2、什么是单位“1”?

拿来平均分的一切东西都可以是单位“1”。

如:一个饼子、一个西瓜、一堆沙子、一张纸、一个数…… 3、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代表的含义。 →分子:取走的份数。 →分数线

→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例:

练习

见补习资料

三、周长

1、什么叫周长?

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周长的测量。

规则图形量边长,边长之和是周长;曲线图形用线圈,线圈所围是周长。 3、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4、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例:把两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5+5)×2 =15×2 =30(cm)

练习:一、填空。(共24)

1、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米。

2、长方形的( )相等,正方形的( )都相等。 3、平行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为26分米,宽为11分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6、把一根长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边长是( )米

、填空题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所以它们都是( )形;长方形有( )条边,对边( ),有( )个角都是( )角;正方形有( )条边,四边( ),有( )个角都是( )角;平行四边形有( )条边,对边( ),有( )个角对角( )。

二、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圈起来。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厘米 B、2厘米 C、4厘米

2、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A、4 B、6 C、10

3、用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4、A、6 B、7 C、8

四、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1、年

一年有365天火366天。 只有365天的年份叫:平年 有366天的年份叫:闰年 每隔四年有一个闰年 2、月

一年有12个月,月包括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只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平年的2月只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一年有七个大月,分别是:1、3、5、7、8、10、12月份。 一年有四个小月,分别

是:4、6、9、11月份。 3、判断平、闰年的方法。

每四年里通常有1个闰年,3个平年。

普通年,用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年份就是平年。注

意:整百整千年份的,必须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4、常用的计时单位。

除了年、月、日、时、分、秒之外,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世纪、季度、旬。 一个世纪是100年。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3月份为第一季度,4——6月份为第二季度,7——9月份为第三季度,10——12月份为第四季度。

一个月之中可以分为3旬,每10天为一旬。生活中人们常把每月的前十天称为上旬,中间的十天称为中旬,剩下的日子称为下旬。 5、24时计时法的含义。

24时的来历:在一日(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个小时。 第一圈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第二圈是从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又是12时,两圈共计24时。 6、24时计时法的规定。

当时针走第一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就是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当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要分别加上12,才是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7、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凌晨和上午时刻相同,下午和晚上时刻要加12. 8:、24时计时法化成普通计时法:上午时刻相同,但是普通计时法上午时刻前面要加上“凌晨”、

“早上”、“上午”等字。下午时刻减去12并加上“下午”、“晚上”。 9、利用24时计时法计算时间。

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要注意区分这段时间是在“同一天内”还是“涉及两天”。 求“同一天内”的一段时间:“终点时刻-(减)起点时刻”即可;求“涉及两天”

的一段时间,要先用第一天的“终点时刻(也就是24时)-(减)起点时刻”求出第一天的所用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的所用时间。

例1、 王文兵早上8时到学校,下午6时离开,王文兵在学校呆了多少时间? 分析:这是求“同一天内”的一段时间。 解:下午6时=18时 18-8=10(小时)

答:王文兵在学校呆了10个小时。

例2、 小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分析:这是“涉及两天”的一段时间,就应该分成两段来计算。

解:晚上9时=21时 24-21=3(小时) 7-0=7(小时) 3+7=10(小时) 答:他一共睡了10小时。

例3、 爸爸下午5时坐火车出发去昆明,第二天下午1时到达,爸爸一共坐了多少

小时的火车?

分析:这是“涉及两天”的一段时间,就应该分成两段来计算。

解:下午5时=17时 下午1时=13时 24-17=7(小时) 13-0=13(小时) 7+13=20(小时)

答:爸爸一共坐了20小时的火车。

练习

一年有( )个月( )月 31天。 ( )月30天。 年月日 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一年有( )天

平年( )星期零( )天;闰年( )星期零( )天

整百年是( )的倍数是闰年;其他年份是( )的倍数是闰年。 24小时计时法 一日里,钟表的时针走( )圈。共( )小时。 常见的时间单位有( )

一、填空

1.在1832年、1996年、1900年、2000年中,平年有( ),闰年有( )。 2.一年有( )个月,其中大月有7个,分别是( )月,小月有4个,分别是( )。 3.1998年是( )年,全年有( )天。 4.从上午7时到下午6时,经过( )小时。

5.一年有( )个季度,1999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6.小红今年(2013年)是12岁,那么她是( )年出生。

7.学校7月5日放暑假,到9月1日开学,这个假期一共是( )天。 8.( )年

的二月有28天,( )年的二月有29天。 9.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时( ) 20时( ) 24时( ) 9时( ) 12时( ) 21:30 ( ) 1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上午8时( ) 下午2时 ( ) 凌晨4时30分( ) 晚上9时( ) 晚上12时( ) 晚上11时45分( ) 11.一列火车晚上10时出发,第二天早上9时到达目的地,这列火车共行了( )小时。 12.课外小组15:20分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10分后结束,结束时是( )时( )分。

13.1921年7月1日中国党成立,到2011年7月1日是( )周年。

14.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15.6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16.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 )月和( )月。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时=( )分 1星期=( )日 5年=( )个月 288时=( )日 12分=( )秒 2时20分=( )分 145小时=( )日( )时 360秒=( )分 3日=( )时 36个月=( )年

三、判断题

1.平年和闰年各月份的天数,只有一个月不相同,其余各月份的天数都是相同的.( ) 2.因为1700÷4=425,所以1700年是闰年. ( )

3.从上午7时到下午5时,共经过12小时. ( ) 4.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 )

5. 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 ( ) 四、列式计算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2.比2054多299的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13倍是676,这个数是多少?

4.10月、11月、12月一共有多少天?

五、解决问题

1.一个奶牛厂7天用饲料3500千克,照这样计算,那么8月份共需要饲料多少千克?

2.一列火车22时从甲站开出,第二天8时到站,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从早晨8时出发到下午2时共行3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2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结束比赛时是几时几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