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6期167
·医学影像·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与头CT、MRI的相互关系
李春颖,费运微,李波(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摘要: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并探讨其与头CT和MRI的主要关系。方法 以我院2016年1
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计76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给予患者CT及MR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梗塞发生后的3周之内容易出现出血性脑梗死,与患者闭塞血管的再次畅通有关。结论 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应用MRI效果优于CT检查效果,因此MRI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关键词:脑梗死;发病机制;CT;关系
中图分类号:R58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46.116
本文引用格式:李春颖,费运微,李波.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与头CT、MRI的相互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6):167.
0 引言
出血性脑梗死主要是因为患有缺血性的脑梗死者其梗死区域的血液发生再次灌注现象,进而导致梗死区域中的继发性出血。病理表现为患者坏死组织当中有片状渗血或者点状渗血。以前临床中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比较困难,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应用CT及MRI等技术,使得该疾病的诊断率显著提升及MRI的主要关系。
[1]
者的症状出现加重,并有5例患者死亡,于患者入院之后3-7天进行CT复查,确诊为血肿型患者13例。有20例患者的症状未得到缓解,于入院后的第8-16天进行CT复查,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14例,而血肿型患者共计6例,同期实施的CT检查中未见患者明显的变化。49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于入院之后的10-21天给予MRI检查,基底节区域出血患者21例,皮层出血患者28例,同期给予的CT复查中,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7例。
。本次研究将针对出
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病因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与C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计76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其中
3 讨论
临床中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机制并没有比较明确的定论,但可能与下面几类因素相关:①闭塞血管再通。根据给予脑梗死患者连续脑血管造影后发现,当血管闭塞
男42例,女34例;患者年龄47-82岁,平均(60.24±1.37)达到20天之后,血管实现再通的几率较高。有学者认为
岁;病程时间1-11天,平均(4.01±0.24)天。14例患栓塞胶血栓后容易出现再通。而当栓子出现破裂,患者血者合并有高血压症状,9例患者合并有心脏病史,24例患者合并房颤,另有9例患者合并冠心病;结合患者病史确诊为脑栓塞共计42例,提示伴随斑块形成者共计21例。1.2 方法。患者入院之后均以CT进行脑部检查,排除患者有颅内出血现象,根据患者的合并症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等,患者入院之后的3-22天内接受MRI检查。患者入院一周内实施CT复查,经检查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计26例,血肿型患者共计13例。患者入院治疗后的8-16天实施CT复查,此次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14例,血肿型患者6例。患者入院治疗的第10-21天内实施MRI的复查,本次检查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计49例,
管痉挛得到解除,栓子外移,此时由于远端血管缺血性坏死,在血压的作用下,容易破裂并出血,因此形成出血性血栓[2];②也可能与患者侧肢循环再形成有关。患者大面积梗塞后,梗死周边的组织其毛细血管受到压迫并坏死,病程持续2周后,水肿现象消退,侧肢循环再次形成在已经坏死的血管由于破裂而导致梗死区域呈现片状出血;③与患者梗塞的面积有关。通过CT及MRI检测,患者脑梗死以及梗死之后出现的水肿现象均是形成出血性脑梗死的性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有49例患者是在发病3周后经过MRI检查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3]。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能够发现,CT与MRI均能够对患者的出血性
其中包括基底节区域出血患者21例,皮层出血患者28例,脑梗死进行检测,但MRI相比于CT来说,其诊断的有同期给予的CT复查中,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7例。效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
综上所述,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应用MRI效果优于CT检查效果,因此MRI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庄葛,宋彦,韩悦.脑微出血与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临床
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4):65-66.[2] 肖春月.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45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
床医生杂志,2015,43(04):50-52.
[3] 白敏,隋庆兰,狄玉进,等.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08):1254-1258.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时间与患者的梗塞时间间隔,最早为3天,最长为22天。出血性脑梗死为患者缺血性梗塞后的继发性出血现象,其变化的基础是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以及相关临床症状,因此可能出现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不缓解等。本次研究中26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