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3.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清向英国赔
款2100万银元,割岛给英国。还与英国签订《望厦条约》。 4. 中法签订了《黄埔条约》。中美签订了《望厦条约》。
5.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让辽东半岛,岛及澎湖列岛;赔偿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
商口岸。
6.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7. 控制中国海关近46年之久的是英国赫德。
8. 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9. 两大历史任务:争得民族和人民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 。
10. 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得民族和人民,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
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促进人民。【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最终归宿以及根本保证。 】
11. —————————————————————————————————— 12.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13.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来晚了,提出“门户开放”。 14.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1)显示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的坚强决心。(2)打乱了列强共同瓜
分中国的侵略计划,使帝国主义认识到“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而不得不采取“以华制华”的。(3)动摇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4)使中国人民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血的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一切运动:反帝必须反封。 15.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6. 孙中山第一次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17. ——————————————————————————————————
18. 1851.1.11金田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作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与
《资政新篇》
19. 太平天国败亡的转折点:1856年天京事变
20.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的统治根基。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
争的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太平天国还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1. 洋务运动的目的:挽救清危机;人民反抗;稍分洋商之利。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冯桂芬《校邠庐》 22. 第一个军用工业: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23. 洋务派办民用工业有三种方式:官办;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其中最主要的官督商办企业。
24.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25. 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甲午战争惨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重,激发了新的民族
觉醒;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3、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强国。 26. 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27.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
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8.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第三,惧怕人民群众。
29. 戊戌维新失败的教训:(1)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快,暴露
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2)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3)要想争取国家的、民主、富强,必须用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0. —————————————————————————————————— 31. 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 32.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33. 与改良的辩论内容:第一,要不要以手段推翻清王朝(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
要不要社会。
34. 1911年 广州黄花岗 (规模最大的一次) 35. 1912年3月11日,《中华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
36. 辛亥的历史意义:1、辛亥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
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辛亥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辛亥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4、辛亥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运动的高涨。 37. 1913年3月,袁世凯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 38. 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39. —————————————————————————————————— 40.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41. 之命运:(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其政
治代表先是北洋,以后主要是统治集团;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2、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他们是中间势力,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党;建国方案: 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42. —————————————————————————————————— 43. 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意义:一场前所未有启蒙运动和
空前深刻的思想运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性: 44. 李大钊——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45. 五四”运动 发生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斗争方式:集
会—罢工罢课罢市
46. 中国党成立的历史条件:①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思想基础。③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④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47. 中国党成立的历史意义:1、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即由无产阶级通过党领导;2、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和纲领,即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3、有了新的方法,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政权;4、有了新的前途,即走向社会主义;5、有了新的时代背景,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48. 二大的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为中国指明了方向。
4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1月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50. 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 51. 三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52. ——————————————————————————————————
53.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成立
54. 蒋介石实现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
55. 蒋介石统一新军阀,奠定个人局面:1929年3月,蒋桂战争;1929年10月,蒋冯战争;1930年
5月,中原大战
56.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确定了实行土地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57. 南昌,打响反抗的第一,建立党领导的
58. 秋收,公开打出工农军的旗号,建立了党对的绝对领导 59. 广州的失败,标志着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很难成功。
60. 1928年12月,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61. 1929年4月,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
62. 遵义会议的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的正确领导,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党、中国红军和中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3. —————————————————————————————————— . 九一八事变:解开侵华战争的序幕
65.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进攻中国。 66.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 67. 西安事变—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68.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国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69.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凇沪会战,2、太原会战,3、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4、武汉会战【死伤最多】 70. 1941年1月4日 ,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71. 七大的召开,把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72.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1、抗日政权建设:边区按照三三制原则进行改选。2、经济建设:各根据地实行减租减
息的土地。3、文化建设。
7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7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1、中国人民的对日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
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2、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决定性力量。3、中国人民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根据不完全统计,中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4、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抗战打乱了日本“南进”、“北进”计划,使日、德、意在东西方配合作战,共同瓜分世界的战略图谋破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75.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
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4)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 7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中国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协同奋斗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外部条件。
77.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中国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78. —————————————————————————————— 79. 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就人民和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80.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底进攻我中原区。1947.7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 90.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10月10日人民总部发表宣言,提出“蒋介石,全中国”的口号
1946年5月4日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实行 “耕者有其田”的。 1947年10月颁布《中国土地大纲》。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歼敌最多】、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宣告反动统治覆灭。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工作重心的转移:农村——城市。 《共同纲领》的作用:起到临时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中国胜利的原因:第一,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第二,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党的领导。第三,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
91. 中国胜利基本经验:第一,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 坚持的武装斗争;第三,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92. 为什么说“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1)中国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
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2)中国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它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3)中国党人在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自1921年中国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斗争岁月里,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有无数中国党人壮烈牺牲,有许多党的卓越领导人和接触将领献出了生命。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证明了中国党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又最能体察民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4)“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是被中国近代历史所证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