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认识准确性在跳远中 的重要作用 所谓的准确性不能仅仅理解 为起跳时踏板的准确,通过凑步 子来达到这种“准确”,势必会影 响助跑的节奏,影响助跑速度的 发挥。我们所说的准确性是经过 一定训练培养出来的,将助跑稳 定性、准确性的方面的训练融入 整体训练之中,同时不能忽略运 动员敢拼、敢冲、不怕犯规思想的 培养。要通过训练使两者有机结 合起来,取得最佳效果。 2、确定适合的助跑距离 2002年国际田联对跳远助跑 距离进行了,要求运动员助 如何提高跳远助跑 跑距离不超过45m。这种规则的 改变要求运动员具有短距离内的 快速能力,运动员必须在45m内 起跳的准确性 将速度发挥到最高点。助跑的目 的是为准确踏板进行有效的起跳 做好准备,并为起跳前获得一个 最高速度,为良好的起跳做充分 的速度准备。助跑的长短与运动 员跑的能力有关,助跑的距离太 长或太短,不仅会影响助跑速度 的发挥,还会影响助跑踏板准确 的程度,优秀运动员一般跑18-22 步(约40 ̄45m)。助跑距离的确定, 要经过反复试验,实践各种距离, 体会上板的感觉,如果在上板时 感到疲劳和紧张,说明助跑距离 过长;如果在起跳前不能获得接 近自己的最高速度,这说明助跑 距离短了。 跳远的助跑距离并不是固定 不变的,它因比赛时的外界条件 及身体状况的不同有所改变,且 随着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变 化,适宜的助跑距离既能发挥速 度,又能快速起跳。 3、固定助跑的起跑姿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固定准确的起跑姿势能使运 动员形成一个稳定的起跑心态, 增强自信心,有利助跑上板的成 功率。助跑开始姿势,一般分为站 立式起动和行进间起动,两种起 动方式的特点是:站立式起动一 般采用两脚左右平行站立“半蹲 式”或两脚前后分开,上体前倾角 口 酋 日 .-_】 勇 度等易保持~致,从而使起动的 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保持稳定, 行进间起动一般采用走几步或跑 几步以固定一只脚踏上起点后开 始加速,行进问起动不易控制起 动时的身体姿势易发挥速度,动 作放松且有弹性。这两种起动方 式可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习惯 选用,但不管采用站立式起动还 是行进间起动都要固定下来,不 要随意变动。在训练中无论采用 何种起动技术,都要控制好起动 时的身体姿势,使动作放松且有 弹性,都要使起跑后的第一步的 步幅及后几步的步长、速度和蹬 地力量保持一致,在反复训练中 逐渐形成定势。 4、助跑的加速方式 跳远助跑的方法与短跑的疾 跑和全力跑不同,还有稍稍能加 速的余地。助跑时要做好逐渐加 速,起动后加速,然后保持已经获 得的速度,在起跳前3~5步,提高 步频加速上板。优秀跳远运动员 的助跑加速方式有两种,即平稳 加速方式和积极加速方式。平稳 加速方式:特点是开始阶段步频 较慢,然后逐渐加大步长或是在 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助 跑最后几步保持步长,提高步频。 此种方式,加速时间长,加速均匀 而过程平稳,动作轻松自然,因此 为多数运动员所采用。积极加速 方式:其特点是步频始终保持在 较高的水平上,能较早地摆脱静 练酉 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 此法,开始几步较短步频较快,上 体前倾也较大,适合与绝对速度 较大的运动员。一旦达到最高速 度、速度不再继续提高而速度的 保持则是首要的。 5、助跑的节奏感 良好稳定的助跑节奏是运动 员充分发挥速度和准确上板的关 键。助跑节奏是助跑技术在空间 和时间上的综合反映,是运动员 精细地分配完成动作的时问、合 理地掌握动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所必不可少的。助跑的节奏是由 步幅大小和步频快慢两者构成 的。跳远中助跑与起跳技术是连 贯的统一,助跑准确才能踏上板, 所以准确助跑是准确踏板的前 提。跳远的助跑是在固定距离这 一前提下进行的,必须用固定的 步数和节奏相对稳定的步频去完 成,在这种条件下,节奏就成为反 映步频慢和大小的一项有代表性 的综合指标,其中的步频或步幅 某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导致整 个助跑节奏的改变,从而影响踏 板的准确性。采用“倒步”或放慢 速度等方法踏板,将会影响踏板 效果,就是因为改变了正常的助 跑节奏。现代跳远运动在强调快 速助跑的同时,要求良好的助跑 节奏,以提高起跳效果,使其保持 稳定。 6、正确使用第二标志的设定 为了在助跑最后阶段保持正 确的节奏和准确的踏上跳板,可 在助跑途中设标记,但不宜过多, 以免分散助跑时的注意力和影响 助跑连贯性。标志用来检查最后 助跑阶段的加速情况,步点的准 确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 适合的调整,以帮助在准备起跳 阶段保持节奏合理、稳定和流畅, 而这些会使运动员上板起跳充满 信心。如果视觉判断助跑有偏差, 大脑则会发出调整的指令,一般 在助跑的最后6~8步处设置第二 个标记,以调整跑的节奏。这样就 会帮助运动员在最后6—8步中进 行步幅调整,从而在较大程度减 少速度损失。 ・ 83 ・